立足鄉土特色 做活山水文章——福建南平延平區以示範帶引領鄉村...

2021-01-10 湘湘帶你看社會

中國龍舟公開賽10周年龍舟精英邀請賽暨南平市第四屆運動會、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近期相繼在南平市延平區舉行。做活山水大文章,正成為延平區鄉村振興的「解題方程式」。延平區委書記趙明正說:「近年來,延平區利用生態銀行、水美經濟、科技特派員等抓手,探索巨口鄉古厝生態銀行、王臺鎮科特派機制、爐下鎮水美鄉村等鄉村振興示範帶,以帶促面,打造具有延平特色的鄉村振興樣本。」

不久前,第三屆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在延平區巨口鄉開幕。從三年前的藝術喚醒鄉村,到去年的藝術激活鄉村,再到今年的藝術賦能鄉村,延平區在巨口鄉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藝術+古厝生態銀行的創新發展之路。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巨口鄉谷園村,因為一場遍及全村的治理改革名聲大噪,連續成為兩屆鄉村藝術季主會場,並成為國家級傳統村落、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

谷園村八成多人口外出、10個村民小組星羅棋布,留下的是一道治理難題。受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啟發,從去年4月開始,村幹部吳煥松探索出了一套谷園村網格化管理的「土辦法」。在村「兩委」支持下,吳煥松把全村分為5個片區,每個片區由1名村幹部任組長、1名黨員和1名村民代表任副組長,實行「四定」保潔管理責任制,並進行日常巡查、情況反饋、監督協調、跟蹤處置,實現長效管理。去年,全村共拆除旱廁、豬圈、廢棄房屋等350餘處,掀起了全村「顏值革命」。

在網格化管理的同時,村裡也很注意發揮村民的積極性,鼓勵村民共建共享。村裡拿出兩筆政府下撥的70多萬元資金,鼓勵村民自己動手拆除旱廁,以工錢的形式補助村民,如果由村裡統一整治,村民則不能享受這筆補助。經過一年多的整治,村裡500多平方米的大禮堂改造成了金谷園劇場,傳統街市重現昔日風貌,80多棟舊房子修葺一新,剪紙坊、酒肆、茶坊一應俱全,為鄉村旅遊及康養產業打下了基礎。

而在洋後鎮大祿村,嘗試著不一樣的治理路徑。被譽為「福建旅店業第一村」的大祿村,鄉賢在外經營酒店有600多家,是村裡的最大資源所在。村裡主要從回歸鄉賢中吸納治理力量,村幹部大多是有聲望的返鄉鄉賢。延平區鄉村振興辦主任陳弟仔介紹,全區19個鄉鎮(街道)都因地制宜,探索不同路徑,2個鄉鎮和18個村分別獲得省級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和示範村稱號,培育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其中爐下鎮斜溪村成為全國首批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

王臺鎮百合花種植面積位列全省第一,達到6500畝,產值2億多元。對於種植百合花20多年的種植大戶盧柳餘來說,雖然百合花畝均效益近萬元,但是種球資源控制在荷蘭企業手裡,每年都要花三四百萬元引進種球,成本太高,種球繁育成了「卡脖子」的問題。王臺鎮黨委書記鄭龍才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王臺鎮有先天優勢,因為科技特派員制度就是發源於鎮裡的溪後村,全鎮19個行政村都設立了科特派服務站,共有38名各級科技特派員,特別是福建省農科院通過院地合作,帶來了百合種球繁育體系的新突破。

這種互聯互動的機制,讓延平百合種球實現了自給自足。對於盧柳餘等種植戶來說,這意味著成本將降低一半,大大增強了產業發展的動能。依託科特派制度,王臺鎮百合花產業目前已經連結特色鄉村旅遊、生鮮冷鏈物流產業,王臺村、溪後村、井窠村連點成片,農旅融合的王臺小鎮已嶄露頭角。未來,王臺鎮將不斷延伸科技特派員制度時代內涵,培育百合花、杉木產業培訓基地,打造一條延平區西部的鄉村振興示範帶,輻射周邊鄉鎮。

與王臺鎮遙相呼應,在延平區東南部,一個鄉村藝術文旅基地正在巨口鄉崛起。和王臺鎮不同,巨口鄉靠的是生態銀行機制。巨口鄉鄉長胡玉貴說,區裡組建巨福公司,整合土厝、校舍禮堂等資源,通過鄉村藝術季這一切入口,找準藝術旅遊這個細分產業門類,以藝術持續喚醒鄉村、激活鄉村、賦能鄉村,為社會資本、人才等資源下鄉提供了平臺,吸引了超過30多批次的1800多名藝術院校師生。去年,全鄉各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同比增加15萬元。目前,巨口鄉通過打造省級鄉村振興試點九龍村等一批特色村,已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古厝生態銀行示範帶。

趙明正表示,目前延平區已確定20條「一帶N點」示範帶,以此推動形成更多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典型,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推動產業由全面覆蓋向加速升級、高質量綠色發展轉變,加快發展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豐富鄉村經濟業態,更好地引領全區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記者 黃長秋 通訊員 詹國兵 李韌筠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南平市延平區:做活山水文章
    11月20日,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延平區開幕,大型山水畫境實景演出《延平問海》驚豔亮相,中國龍舟公開賽10周年龍舟精英邀請賽暨南平市第四屆運動會在延平湖擂鼓開賽,為閩北大武夷旅遊格局「南水」添光溢彩。就在不久前,第三屆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在延平區巨口鄉開幕,巨口鄉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藝術+古厝生態銀行」的創新發展之路。
  • 雲南祥雲:立足鄉土特色 做活山水文章
    彝族漢子羅正富提起坐落在山坡山頂上的寨子的變化時滿臉堆笑地說,咱村寨立足鄉土特色,做活山水文章拓寬了各族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我們家享受到扶貧安居工程政策扶持,家裡在農宅統規安置點建起了獨戶獨院的鋼混水泥房,並藉助產業扶貧的強勁東風,在發展烤菸等傳統產業種植的同時,還逐漸擴大魔芋、核桃等特色種植規模,富裕路越走越寬闊。
  • 福建南平:創建「水美經濟」建設中國樣本,讓綠水青山「流金溢彩」
    此次論壇恰逢福建實施「生態省」戰略20周年,現場發布由中國工程院諮詢論證的《南平市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研究報告》,總結梳理綠色發展的南平實踐、南平經驗、南平模式,為生態資源富集後發地區回答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時代命題提供地方樣本。
  • 延平:激發古厝活力 做足山水文章
    南平廣播電視臺:柯仙爐 鄭 晟■延平融媒延平區借力古厝生態銀行、水生態銀行、鄉村藝術季、田園綜合體等多種創新模式,把當地自然生態、文化生態、水生態轉化為文旅資源,打造成為金山銀山的龍頭和鄉村振興的橋頭堡,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超越。
  • 福建南平:存入「綠水青山」 取出「金山銀山」
    為探尋轉化突破口,福建南平於2018年在全國首創了「生態銀行」平臺機制,將豐富的自然資源整合利用。經濟日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南平正在逐步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森林覆蓋率達78.29%、耕地和林地面積佔全省四分之一、林木蓄積量佔全省三分之一、人均水資源量為8900立方米……這是福建南平市擁有的自然資源優勢。
  • 2015福建南平延平區事業單位招聘擬聘公示(八)
    2015福建南平延平區事業單位招聘擬聘公示(八) 2016-03-24 09:55:52| 延平人民政府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 助力鄉村振興!福建工程學院師生深入閩北山區調研
    海峽教育報訊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號召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實現多元振興。福建省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注重古村落的保護與利用,通過保護修繕古民居,將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傳統鄉村打造成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 2020福建南平延平區春季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通知
    二、認定條件(一)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戶籍在延平區的中國公民;持有延平區有效居住證;持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在延平區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或持有港澳臺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五年有效期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在南平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港澳臺居民;駐閩部隊現役軍人(含現役武警);延平區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
  • 福建南平市「生態銀行」調查:山水林地資源變資產
    為探尋轉化突破口,福建南平於2018年在全國首創了「生態銀行」平臺機制,將豐富的自然資源整合利用。經濟日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南平正在逐步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森林覆蓋率達78.29%、耕地和林地面積佔全省四分之一、林木蓄積量佔全省三分之一、人均水資源量為8900立方米……這是福建南平市擁有的自然資源優勢。
  • 梅州蕉嶺構建客家特色的鄉村風貌示範帶
    九嶺村村幹部徐清華說,群眾看到原本破舊的房屋變成休閒咖啡屋,建設鄉村的動力更足了。  鄉村要發展,就必須找準定位,而不是發展到哪裡就規劃到哪裡。立足區域定位和村莊特色,蕉嶺縣堅持以科學規劃引領農村發展,以專項規劃指導村莊整治建設,實現一村一規劃。
  • 南平不能錯過的十大景點
    南平不能錯過的十大景點南平,福建省地級市,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革命戰爭年代,福建省委曾經幾度駐在閩北,被譽為「紅旗不倒」的紅土地。素有「福建糧倉」、「南方林海」、「中國竹鄉」之稱。天成奇峽世界地質公園天成奇峽景區處於閩西北綠三角中心福建邵武肖家坊鎮將石自然保護區內,面積30平方公裡。以原始的生態環境、清新的空氣和奇特的丹霞地貌組合而成的自然風光,被譽為「放大的盆景」、「世外密境」。天成奇峽景區為中國丹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千秋生態 守護閩江——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法院生態環境司法...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法院/供圖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袁雪飛 曾興冰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地處福建母親河——閩江幹流之源頭,境內一江三溪七十二支流縱橫交織,匯聚四百裡閩江奔騰不息,潤澤省會有福之州。南平森林覆蓋率達78.85%,以「綠色金庫」聞名於世,被譽為地球同緯度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系福建省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
  • 福州向西120公裡,南平市延平區,曾經人稱「小香港」
    在大福州都市圈中,南平市延平區被納入規劃範圍!距離福州120公裡的延平區,是南平市曾經的市政府駐紮地,曾經長時間內,經濟住居福建前列。在8090年代,南平曾經被稱為福建「小香港」,當年的南平,給人的感覺是一座經濟發達、人民富足的地區,甚至在我奶奶那一輩人心目中,曾有「老界山好做食」(閩北生活容易)的說法。南平延平區之所以能被稱為「小香港」,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因為高樓大廈眾多,其次是因為知名品牌眾多。
  • 福建南平常住人口情況
    感謝大家閱讀,在閱讀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職場報」,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
  • 南平以「水美鄉村」為鑰匙,開啟鄉村振興之門!
    然而,長期以來,水的文章做得不足,沒有把豐富的水資源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活水源泉,和大多數生態資源富集而又後發的地區一樣,坐擁綠水青山卻沒有轉化為金山銀山,捧著金飯碗討窮。「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對南平來說,走鄉村振興之路,水美是關鍵一步。
  • 南平市延平區成立「閩北鄉村幹部學院」
    央廣網福州8月8日消息(記者彭建軍通訊員詹國兵王麗娜)把根系扎入鄉村廣袤沃土!8日,「閩北鄉村幹部學院」成立揭牌儀式暨首期培訓班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巨口鄉谷園村教學點舉行,標誌著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單位中國社科教育培訓中心和延平區委雙方合作成果正式落地。
  • 福建南平特色美食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福建南平,「逆襲」的建陽,從縣級市到市轄區,再到南平中心
    南平是福建省最北端的地級市,是福建省最大面積的地級市,也是福建省GDP最低的地級市……可能有人不知道著名的福建武夷山在南平市內,到2014年,南平市只有一個市區,也就是延平區, 2014年,當時的慶陽市(縣級市)拆除了市建設區,成為南平第二個市區, 但是這兩個市區沒有連接,兩個區之間隔開了順昌和建甌。
  • 清新福建2017旅遊紅黑榜發布 建甌板鴨上美食榜
    原標題:「清新福建」2017旅遊紅黑榜發布本報訊 為進一步推進旅遊誠信體系建設,規範全省旅遊市場秩序,弘揚文明旅遊風尚,不斷提高旅遊文明素質,省旅發委近日發布《「清新福建」2017新晉品牌紅榜》和《「清新福建」2017年取消品牌黑榜》,我市既佔了不少紅榜席位,也有景區和酒店入了黑榜
  • 福建南平延平王(鄭成功)神像將重走成功之路
    福建南平延平王(鄭成功)神像將重走成功之路 2017-04-16張麗君 攝   福建南平延平王(鄭成功)神像將重走成功之路 環臺巡遊繞境1168公裡    中新網南平4月16日電 (記者 張麗君)4月16日,福建南平延平區常坑滎陽堂嗩吶齊鳴,鑼鼓喧天,南平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55周年啟動儀式在這裡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