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容易遭受新冠病毒重創?年齡不是唯一危險因素

2020-12-22 騰訊網

似乎,男人運氣要更糟糕些。

毫無疑問,年紀大、基礎疾病多的老年人,是容易發展為重症新冠肺炎的,但這並非唯一的危險因素。似乎,男人運氣要更糟糕些。

之前也有過一些研究,有提示男性更加易感,也有提示男女均易感。但現在隨著歐美感染新冠肺炎病例數的激增,龐大的數據顯示,健康狀況才是決定你和新冠病毒的這場對決,是勝還是負。

老人可能挺過去,年輕人也可能躺下。

女人可能堅持住,男人可能不得不鬆手。

男人聽了會沉默,女人聽了會流淚。

01 年紀並非唯一風險

高齡老人無疑是新冠肺炎的重災區。在中國,大部分死亡患者是60歲以上人群。現在這種趨勢也正在其他地方蔓延。

以義大利為例。義大利的疫情嚴重程度為現在世界之最。那義大利同時也是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國家,僅次於日本。迄今為止,義大利死亡人數中有80%以上是70歲以上的人。

人口老齡化意味著這些國家在新冠肺炎的攻勢下將首當其衝遭遇危機。

但年齡並非是唯一的危險因素。

在法國,首批入住ICU的前300人中,有一半以上未滿60歲。義大利有四分之一的病例在19至50歲之間。西班牙三分之一的病例在44歲以下。美國CDC報導,他們那邊29%的患者年齡在20到44歲。

美國新近首次出現了一名不滿18歲患者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情況負責人邁克·瑞安(Mike Ryan)周五總結說,目前,50歲以下人群中,患中、重度新冠肺炎的比例達到了10~15%。他發出了嚴肅的警告:「我們千萬千萬不要單純認為,這只是一種導致老年人死亡的疾病。」

以往資料圖

我們常說,年輕就是資本,但是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來說,年輕人也不是不可徵服的。

雖然兒童在患者中的比例很小,大多數人症狀輕微,但嬰幼兒免疫力低,本來就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1月26日,北京報告一名確診患者僅為9個月大嬰兒。至今,中國有兩名兒童——10個月大的嬰兒和14歲的男孩——死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近期發表在《兒科學》期刊(Pediatrics)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追蹤了2143名受感染的中國兒童,注意到近6%的人患有嚴重疾病。

目前,歐洲暫未報告有15歲以下兒童死亡病例。

02 病毒瞄準了你虛弱的身板

健康就是你的護身符。身體不行,將被病毒盯上。健康問題越多,情況就越糟。

在中國,需要重症監護的人中有40%患有其他慢性健康問題。患有心臟病、糖尿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人死亡率最高。義大利最早死於COVID-19的40歲以下患者,有7人患有 「嚴重疾病」如心臟病。而平時健康的人群中發生的死亡率僅有2%。

新冠肺炎首先是種肺炎,所以原有肺疾病的人就應該格外重視,比如COPD、囊性纖維化、哮喘等等。

新冠病毒也會破壞免疫系統。免疫功能差的人,比如癌症患者也是高危人群。如果免疫系統對病毒入侵反應過於激烈,那麼身子板比較差的這些人就可能遭受更大的打擊。一些患者在好轉之後一周左右突然間死亡,原因就是因為導致器官衰竭的嚴重炎症風暴。這和免疫系統脫不開干係。

03 性別之謎

都說有家的男人真幸福,誰知養家的男人真辛苦。但是遇到新冠病毒,它還要再踩上一腳。

在以往兩次冠狀病毒疾病SARS和MERS爆發期間,男人就似乎更容易成為受害者。現在到了新冠病毒,還是對男人更無情。在中國、亞洲其他地區,有一半以上的COVID-19死亡是男性。現在歐洲也出現了這種「重男輕女」趨勢。義大利男性感染人數約佔58%,男性死亡人數超過女性,從50歲開始這種風險就明顯翹頭向上。英國首批入住ICU的約200名患者中,約有2/3為男性。

有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男人抽菸更兇,老煙槍更多。歐洲CDC準備對這個問題深入研究。

激素或許也有些關係。2017年,愛荷華州大學曾經對小鼠做過SARS感染研究,發現了雄性老鼠更容易死亡。如果雌性小鼠摘除卵巢之後,它的死亡率也上跳。貌似雌激素是一種保護性因素。

做女人真好。

結語

男人的平均壽命低於女性,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上善若水,至剛易折,至柔則無損!男人的強大,看起來付出了一定的生命代價。

生活的重壓之下,健康被壓榨。

我理解男人,但也依舊要呼籲:男人,對自己好一點。

平時就要強身健體,關鍵時候才能扛過病毒,才有天長地久。

參考文獻: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3-age-severe-coronavirus-disease.html

相關焦點

  • Richard Florida: 新冠傳播,密度不是唯一
    」經濟學家 Richard Florida新冠病毒(Covid-19)在全球肆虐,波及了亞洲、歐洲和美國的許多城市:先是武漢,再是米蘭和馬德裡,現在又是西雅圖、紐約、底特律和紐奧良。似乎沒有哪裡可以倖免。但是有些城市看起來更容易出現新冠病毒的破壞性的傳播,也更易受到病毒最潛伏性影響(譯者注:無症狀感染)的衝擊。
  • 新冠疫情重創服裝租賃等共享經濟
    現在誰還敢穿租來的衣服,住共享民宿?過去十年風生水起的共享經濟如今遭到了疫情的巨大衝擊。就連共享經濟最早的兩個上市公司優步和來福車也同樣面臨疫情的考驗。但是現在婚禮被推遲了,派對取消了,蒂姆科在新冠疫情期間也都是在家工作。和許多其他人一樣,她已經暫停向Rent the Runway繳納會員費。她甚至可能退訂會員服務。
  • 新冠病毒會讓這7種病變得更加糟糕
    新冠病毒會讓這7種病變得更加糟糕2020年6月25日-隨著美國年輕人中COVID-19病例的上升,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周四向所有成年人發出了明確的信息:就年齡而言,風險沒有明確的界限醫學博士傑伊·巴特勒(Jay Butler)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沒有確切的年齡界限值得人們關注。」巴特勒是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傳染病副主任。在分析了整個美國的病例之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宣布了一些更新的特徵,這些特徵似乎使人們容易遭受最糟糕的COVID-19結果:住院,重症監護和死亡。
  • 印尼峇里島旅遊業遭新冠疫情重創
    12月11日,距印度尼西亞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已過去9個多月,峇里島作為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旅遊業遭受重創。圖為情人崖景區難見遊客蹤影。 中新社發 賴洪元 攝12月11日,距印度尼西亞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已過去9個多月,峇里島作為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旅遊業遭受重創。
  • 出生3星期嬰兒新冠危重被治癒——病毒感染全年齡,兒童也有危險
    孩子入院第七天時,核酸檢測結果終於出來了——新冠病毒(SARS-CoV-2 )陽性。果然,醫生此前的決策是正確的。幸虧他們沒有等到結果出來,就堅持以新冠方案來治療。值得注意的是,病毒檢測還顯示這個寶寶也同時感染了一種會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rhonovirus),這也是引起新生兒肺炎的一大原因。
  • 3星期大嬰兒新冠危重被治癒——病毒感染全年齡層 兒童也有危險
    醫生們高度懷疑孩子感染了新冠病毒,但當時美國尚在疫情爆發初期,檢測試劑盒並不普及,要獲得鼻腔拭子取樣檢測的結果,得等一星期。孩子入院第七天時,核酸檢測結果終於出來了——新冠病毒(SARS-CoV-2 )陽性。果然,醫生此前的決策是正確的。幸虧他們沒有等到結果出來,就堅持以新冠方案來治療。
  • 專家說你們最易感染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和不同血型間的感染研究結果來了——同樣是面對新冠病毒,A型血人群更容易感染,O型血人群的感染風險相對較低。 這是目前國內8所科研機構聯合完成的關於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
  • 追查新冠病毒來源不是「甩鍋」專家:只有查明才能切斷傳播途徑
    聯合報告特別提醒說,由於不清楚新冠病毒的動物來源,因此已發生疫情的地區「必須考慮病毒復發的危險」。多國確診的部分新冠肺炎病患沒有中國旅行史和密切接觸史,會不會新冠病毒是在多地獨立傳染呢?至於美國的流感疫情是否與新冠病毒相關,楊佔秋認為,不是沒有可能,但需要有科學證據。如果美國從一定數量的流感患者樣本中檢測到1/3或1/2的患者攜帶有新冠病毒、最早的武漢新冠肺炎患者有與美國人接觸史或美國旅遊史,且體內病毒與美國流行的新冠病毒相同,才能說明武漢新冠肺炎病毒起源於美國。這取決於美國的科研人員是否會做這樣的回顧性研究工作,是否會對外公布研究結果。
  • 馬來西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D614G突變是否會使新冠病毒更危險
    【據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該國最近從分屬兩起聚集性感染的4名患者體內分離到攜帶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並稱發生這一突變的毒株「具有10倍的傳染性」。
  • 科普:D614G突變是否會使新冠病毒更危險
    對於變異毒株傳播範圍的擴大,公眾擔憂的是,攜帶這種名為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是否更危險?是否會影響新冠疫苗研發?8月17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醫務人員在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採樣。新華社發(喬治斯·施耐德攝)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
  • 人體基因差異可預測感染新冠病毒的嚴重程度
    來源:新浪科技對於當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研究人員再次對TLRs受體產生了濃厚興趣,這可能有助於解釋遭受嚴重感染的男性人數過多的原因。圖中研究人員正在測試血型。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基因成分的個體差異可能解釋人類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以及引起疾病的嚴重程度。自從幾個月前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探索分析該病毒的不同表現方式,其表現範圍從完全沒有症狀的病例,到涉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的嚴重病例,後者可能導致患者死亡,是什麼因素導致了新冠病毒患者存在個體差異?這與人體基因有關嗎?
  • 「我不是新冠病毒!」,美國亞裔藉助社交媒體反抗歧視
    文章講述了新冠疫情之下亞裔群體無端遭受種族主義歧視與攻擊的現狀,希望亞裔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能夠引起其他群體的關注。 納瓦羅是來自舊金山的一名護士,近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種族歧視已讓他倍感焦慮。病毒最早是在中國被發現的,隨著病毒在全世界蔓延開來,美國亞裔便遭受了毫無根據的指責與攻擊。 那一刻,納瓦羅真的倍感憤怒。 「我第一反應就是朝他罵回去,但深吸一口氣之後我意識到那樣做可能會讓我處於危險當中。」
  • 逆行者點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
    這裡我們特別提到新冠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之前有報導稱在糞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的核酸,但目前還並不清楚對整個疫情防控是否有影響。B肝和HIV感染會有垂直傳播,但新冠病毒並沒有發現垂直傳播的證據。
  • 對新冠病毒天然免疫的都是什麼人|冠狀病毒|新冠病毒|季節性|免疫|...
    新冠病毒感染自然也不例外,總有一小部分人,即便是經歷了高危的暴露時間,也沒有感染,或者雖然感染,但症狀輕微乃至沒有症狀。那麼這群幸運兒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科學》雜誌的最新研究似乎幫助揭開了這個謎題。小編帶大家一窺究竟。這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原本是開發一種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靈敏度抗體。所使用的血清樣本部分來自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人。
  • 哮喘患者,不容易感染新冠?
    另一方面,全球感染新冠(COVID-19)的患者將近3千萬。新冠患者症狀差異很大,有的無症狀,有的卻表現為致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研究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是新冠的危險因素,但大樣本的流行病學數據(包括3個研究,17000多患者)顯示哮喘和新冠的發病和症狀嚴重程度負相關。也就是說,原來有哮喘的患者,他們不容易得新冠感染。
  • 危險信號!新冠感染者或出現嚴重掉發「潛藏」症狀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不是因為自己用了什麼廉價洗髮水導致的,但很快我就明白過來。在她加入的一個Facebook小組中,她遇到了也經歷脫髮的其他人。來自紐約薩拉託加溫泉的雷切爾·鮑姆(RachelBaum)說,她已經出現COVID-19症狀超過了100天,所以掉發這種症狀可能是「潛藏」了一段時間才會出現的危險信號。像費舍爾一樣,她的頭髮也脫落了。
  • ...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東京19日將把新冠病毒傳染危險級別提高至最...
    【東京將把新冠病毒傳染危險級別提高至最高等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東京19日將把新冠病毒傳染危險級別提高至最高等級,但不會對餐飲企業運營做出嚴格限制。2020-11-19 11:56:31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東京將把新冠病毒傳染危險級別提高至最高等級
  •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甚為嚇人的研究結果,美國危險了
    人民網10月28日消息,新冠病毒還在全球肆虐,它已經奪走全球超過116萬人的生命,但人類對它的所有消息卻知之甚少。近日英國路透社一篇最新的報導顯示,在對約8.4萬名曾確診過新冠肺炎疫情的人進行了一種名為「大不列顛智力測試」的測試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發布了實驗結果,病毒似乎對這些人的大腦造成了顯著的損傷。
  • 危險信號!新冠感染者或出現嚴重掉發「潛藏」症狀 禿頭男性重症...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不是因為自己用了什麼廉價洗髮水導致的,但很快我就明白過來。在她加入的一個Facebook小組中,她遇到了也經歷脫髮的其他人。來自紐約薩拉託加溫泉的雷切爾·鮑姆(Rachel Baum)說,她已經出現COVID-19症狀超過了100天,所以掉發這種症狀可能是「潛藏」了一段時間才會出現的危險信號。像費舍爾一樣,她的頭髮也脫落了。
  • 兩場「瘟疫」同時肆虐美國,經濟遭受重創,集體悲痛令人震撼
    隨著抗議活動持續升級,不少人開始對抗議活動可能引起新一輪疫情高峰表示擔心。當地時間5月31日,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布發出警告: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控制,愈演愈烈的示威活動將導致疫情的加速傳播。其中,示威活動的震中明尼蘇達州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已經開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