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D614G突變是否會使新冠病毒更危險

2020-12-12 蘭州新聞網

    【據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該國最近從分屬兩起聚集性感染的4名患者體內分離到攜帶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並稱發生這一突變的毒株「具有10倍的傳染性」。

    對於變異毒株傳播範圍的擴大,公眾擔憂的是,攜帶這種名為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是否更危險?是否會影響新冠疫苗研發?

    實際上D614G並不是一個新突變,在疫情初期就已獲分離鑑定。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7月初通報說,早在今年2月份,發生這種突變的毒株就已被鑑定出來,當時它主要在歐洲和美洲傳播。

    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網站5月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介紹說,D614G突變意味著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胺基酸由天冬氨酸(D)變成了甘氨酸(G)。甘氨酸是一種非極性胺基酸,而天冬氨酸擁有一個帶電荷的極性側鏈,考慮到兩種胺基酸基本性質的差異,D614G突變不太可能是一個「沉默的突變」,而被認為具有顯著生物學意義。

    這種生物學意義如何體現?是否意味著更強的致病性和傳染性?科學家對此看法不一。《國際傳染病雜誌》5月刊登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包含4000多個病毒基因組的新冠病毒「系統進化樹」後發現,感染發生D614G突變的毒株可能與更高的病亡率相關。研究人員觀察到,那些可能在歐洲人群中引發了致命感染的新冠病毒毒株特徵之一就是攜帶D614G突變。但研究人員也強調,這項研究缺乏實驗證據,僅是對有限數據的分析。

    範克爾克霍夫也強調,截至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攜帶D614G突變的毒株會導致更嚴重疾病。科研界普遍認為,還需更多研究才能判斷D614G突變是否會對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及致病性產生顯著影響。

    綜合已有的多項研究結果來看,有專家認為,D614G突變也不太可能對在研新冠疫苗的功效產生太大影響。大部分在研新冠疫苗都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為靶點,通過表達刺突蛋白RBD誘導人體免疫系統產生能結合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從而實現預防感染的目標。而D614G突變不在刺突蛋白RBD內,因此不太可能影響表達RBD的疫苗誘導人體免疫反應的能力。

    記者 馮玉婧

相關焦點

  • 科普:D614G突變是否會使新冠病毒更危險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馮玉婧)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該國最近從分屬兩起聚集性感染的4名患者體內分離到攜帶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並稱發生這一突變的毒株「具有10倍的傳染性」。
  • 全球多地發現新冠病毒變異:它變得更易傳播更致命了嗎?
    近日,全球各地連連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從越南、日本、印度到馬來西亞……這麼多變異的新冠病毒,是否意味著更多「超級傳播者」的出現?它會不會變得更致命?在研疫苗還有用嗎?
  • 印尼出現D614G新冠突變病毒
    《聯合早報》8月30日消息,印度尼西亞出現新冠病毒突變D614G毒株的傳播。據路透社報導,雅加達的埃克曼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周日(30日)表示,隨著印尼確診病例數量激增,該國也出現新冠病毒變種毒株D614G的傳播。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 ...發現,發生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細胞的能力或提高9倍左右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密切關注新冠病毒的變異動向。科學家注意到,攜帶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自今年2月份出現以來,感染人數在全球範圍內(尤其是歐美國家)一路飆升,現在已經取代2019年的原始毒株成為主流病毒株。
  •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世衛專家: 對疫苗有效性尚...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 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是否更危險?BBC這樣說
    中新社記者 王曦 攝  新的變異毒株是什麼?  報導稱,所有的病毒,包括新冠病毒,都會發生變異。這些微小的基因變化在病毒為傳播和變強不斷複製的過程中出現。大多數變異不會有什麼後果,少數甚至會抑制病毒的存在,但有些卻會使病毒更具傳染性或對宿主,即人類,造成威脅。
  • 新冠病毒的D614G突變為何感染力更強?中國學者詳細解析
    新冠病毒(SARS-CoV-2)的刺突S蛋白是介導其進入宿主細胞的蛋白,也是疫苗和藥物研發的主要靶標之一。近日,科研人員發現,新冠S蛋白發生在D614G位置上的胺基酸殘基突變可顯著增強病毒的感染能力,並且降低了病毒對患者恢復期血清的敏感性。
  • 新冠病毒的武器——突變與進化
    從2020年12月開始,新冠病毒的變異程度似乎更上一層臺階,在英國東南部被鑑定出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B.1.1.7 表現出更快的傳播速度。傳染病學教授 Jeremy Farrar 在《科學》(Science)的報導中提到:「因為病毒的不斷進化,一個難以預測的階段即將到來。」
  • 新冠變異病毒感染力更強致病性未必更弱
    最近被媒體爭相報導的一項研究表明,導致全球疫情蔓延大半年的新冠病毒已經變異,新發現的變異毒株傳播能力更強,但至於危害性是否同時減弱則還沒有定論。研究人員根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儲存的8萬份病毒片段信息,對英國醫院收治的999名新冠病例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一種變異毒株尤為特殊,並命名為D614G。斯特拉斯堡醫學院病毒研究室負責人科梅(Samira Fafi-Kremer)解釋說,D614G的最大特徵是病毒的關鍵蛋白——刺突蛋白發生了變異,從而使得病毒能更輕易進入並感染人體細胞。
  • 新冠病毒D614G突變沒影響疫苗效果,反而對疫苗更敏感
    但病毒難以對付的一個原因就在於其能夠快速突變,進而影響其傳播能力、毒力等特徵。例如現在流行的主要毒株G614,在出現短短幾個月後迅速佔據了主導地位(圖1),已有多篇文章證實該突變會增強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
  • 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與英國不同 英變異新冠病毒特徵曝光 該國進口...
    針對變異新冠病毒在英國迅速蔓延,世衛組織表示:①目前無證據顯示變異病毒更致命;②此種變異病毒傳播力增強,傳播指數從1.1上升至1.5;③病毒變異不影響大多數檢測;④目前出現的多種變異均不會對治療藥物或疫苗產生重大影響;⑤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與英國不同
  • 研究稱新冠病毒或已發生突變 人類更易感染
    協助領導這項研究的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病毒學家Hyeryun Choe說:「在我們使用的細胞培養系統中,帶有這種突變的病毒比沒有突變的病毒更具傳染力。」Choe與同事進行的一系列實驗顯示,一種名為「D614G」的突變讓病毒產生更多「刺突」,使這些「刺突」更趨穩定,導致病毒更容易進入細胞。
  • 新冠病毒叒進化 疫苗還有效嗎?
    」「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恐慌。  這是11月17日拍攝的新冠疫苗資料圖片。  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不過,與流感病毒等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穩定性更高。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的說法,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有關新冠病毒變異的報告早已有之。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
  • 新冠病毒變異提高了傳播性嗎?|新冠病毒|免疫系統|傳播性|基因組|...
    在很多電影中,變異總是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比如1995年美國電影《恐怖地帶(Outbreak)》中,兩種不同的病毒變異造成了席捲全美的致死瘟疫。還有一些科幻電影中,生物的變異產生了或者智商極高又兇殘,或者龐大的生物。對於新冠病毒,也一直有人擔心它的變異會讓它變得更有傳播性,讓疫情控制更難。
  • 上海、廣東發現境外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專家稱尚無證據證明其...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1月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也在一名英國輸入確認病例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高度相似。目前,多國已檢測到變異病毒,世衛組織也通報了其他幾種變體。
  • 讓40 國對英禁航的變異新冠病毒,會對中國造成影響嗎?
    近日,英國報告了一種新型變異的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迅速蔓延。英國首相鮑爾斯表示,病毒的新變種比其他現有病毒株的感染性要高出 70%。 12 月 20 日,英國倫敦及周邊地區實行最高級別封鎖。
  • 美媒:研究人員稱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突變」,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
    「在我們使用的細胞培養系統中,帶有這種突變的病毒比沒有突變的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性。」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消息,佛羅裡達州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已有研究證明顯示,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經發生「突變」,令其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
  • 新冠病毒在日本變異是否應該擔心?——訪日本國立長崎大學病毒學家...
    原標題:新冠病毒在日本變異是否應該擔心?——訪日本國立長崎大學病毒學家北裏海雄變異病毒的病原性減弱,感染性增強北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根據從日本國內3700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採集的病毒樣本,經過基因組序列解析發現,歐州型的病毒基因組存在的變異在日本也得到確認。6月初日本全國解除緊急事態後,感染又開始迅速增加,呈現第二波疫情趨勢,目前仍繼續擴大,而且發現病毒已經發生了變異。這些變異有別於3月份的歐州亞型的變異。
  • 令英國「大驚失色」的新冠病毒變異,是怎麼回事?
    這一新的變異主要是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RBD)中的關鍵胺基酸突變N501Y。已有研究表明,這使得新冠病毒更容易與人的受體ACE2結合,從而使其具備加快新冠病毒傳播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