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產業學院,創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2020-12-13 消費導刊雜誌社

張立華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41

要:近年來,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正在顛覆傳統商業模式,這必將推動傳統會計轉型升級。本文以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會計專業為例,闡述了學院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產業學院,創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做法。

關鍵詞:會計 人才培養 專業建設

隨著「網際網路+」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及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給會計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傳統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培養模式已不能滿足數位化經濟時代下企事業單位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道科技」)合作,共建「農經—新道商學院」,創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均收穫了相應的成果。

共建產業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2012年,我院牽頭成立了黑龍江省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新道科技

成為學院戰略合作夥伴;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這個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行校企協同育人,建立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又印發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教職成[2018]1號),這個文件對校企合作的形式、校企合作促進措施等內容做了相關的規定,通過這兩個文件我們能感受到國家層面的指向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應該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也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此外,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快速發展,正在顛覆傳統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變革必將推動企業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行業產業的快速變革對會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提質升級的新需求。在這一時代背景下,2018年我院與新道科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了「農經—新道商學院」,校企雙方圍繞著專業共建、師資培育、基地共建共享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創新了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產教融合的新路徑。

以「農經—新道商學院」為依託,在2019級會計專業中遴選了26名同學成立了雲財務會計師方向新道班,校企雙方共同作為課程教學主體,共同制定教學計劃,植入企業課程,並按計劃開展教學活動。新道科技不定期的組織職場大咖說,學生能收聽到來自企業豪華名師的授課,收穫行業的前沿發展動態,新道科技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崗前就業輔導,並藉助新道人才網採取線上簡歷推送、線下企業雙選等全方位推薦方式,為優秀畢業生推薦就業崗位,極大的保證了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二、緊密結合會計人才需求,校特色人才培養方案

「農經—新道商學院」自成立以來,按照基於新商業新業態變革必然驅動教學改革、驅動教師素質提升的原則,從打造特色專業入手,精準分析數字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及對人才質量的需求,與新道科技共建會計(雲財務會計師方向),校企雙方共同研製特色人才培養方案,搭建了「課崗證賽」融通的課程體系,將人文素養、職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並且在課程體系中融入了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相關技術課程,如,在會計專業(雲財務會計師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了雲財務智能會計、Python在財務大數據中的應用、財務大數據分析、財務共享服務業務處理等課程,通過植入這些前沿的課程,助推我院會計專業的數智化轉型,也為會計專業數智化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緊密結合新業態新技術,共建高水平實訓基地

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先進的實訓條件,會計專業尤為如此。兩年來,基於行業新業態新技術的發展,學院與新道科技共建了VBSE財務全景仿真實訓中心、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仿真實訓中心、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農村財務核算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智慧運營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等校內實訓基地,其中,農村財務核算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智慧運營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分別獲批省級和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除共建的實訓基地外,為確保課程體系的運行,與新道科技一起搭建「新道教育雲平臺」,在教學上應用雲模式開通VBSE管理會計實踐教學平臺、TTC課賽教練一體化實訓平臺、i實習平臺等軟體訓練平臺,通過這些實訓基地及軟體平臺的崗位實戰,打通企業各項業務和財務會計知識之間的壁壘,學生通過崗位模擬體驗達到與實際就業崗位的無縫銜接,切實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更好地樹立學生走向社會的自信心。

四、遞進培養,校企共育高水平師資隊伍

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是師資隊伍,為了培養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舉措:首先,專任教師參加「新道師資研修院」 進行課程賦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通過參加企業技術培訓和崗位實踐,教師掌握企業版軟體等先進技術平臺的使用,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平臺、財務大數據應用軟體等,教師再將這些實際項目教學化,應用到課堂教學,以此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其次,參與新道科技提供的財務共享中心代帳實踐、用友客戶的企業管理實踐等活動,這樣既豐富了教師的專業知識,也提升了教師的代帳、數位化管理等服務技能,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教師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歷練和成長。

「網際網路+」時代下,會計專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必須進行數位化、智能化改革,才能為社會培養出高層次、複合型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鑫,《大數據背景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研究》,黑龍江科學,2020年第8期

2.楊子睿,《大數據背景下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的轉型思考探索》,納稅,2019年第15期

基金本文為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辦重點課題《「網際網路+」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GZB1318054。

投稿郵箱:xfdk5052@163.com

相關焦點

  • 校企協同創新 重構人才培養方案
    軟體產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頂級專業人才的支持,日前,教育部和工信部聯合發布了《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指南(試行)》,為下一步「深化軟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軟體生態體系建設,推動我國軟體產業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跨越」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指南》明確提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要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途徑。
  • 浙江萬裡學院會計學專業:培養新經濟亟需的新型會計人才的創新與實踐
    浙江萬裡學院會計學專業:培養新經濟亟需的新型會計人才的創新與實踐2019年浙江萬裡學院會計學專業被遴選為首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面對長三角地區新經濟發展對應用型會計人才的新需求,會計學專業遵循新文科的建設理念,持續深度開展專業綜合改造和創新,主動轉型升級人才培養標準、課程體系,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構築新經濟情境下的實踐教學體系和生態化的產教融合平臺,新型會計人才培養的效果日益凸顯。
  • 校企互融 共創共贏 安徽中醫藥高專校企共建產業學院揭牌
    他表示,學校將以本次共建產業學院為契機,依託合作企業優勢資源,堅持產業發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學校就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的辦學思路,建立以市場需求、行業標準、職業需要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標準和模式,加強校企互融,促進共創雙贏,為安徽省乃至長三角區域中醫藥健康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 ...走出人才培養新路徑 校企共建探討「六位一體」產教融合辦學模式
    近日,在杭州市舉行的新工科高校人才培養會議上,來自江西新餘學院負責人的發言具有一定的建設性。其觀點是,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過程中,出現了基地「分散化」「影子化」等問題。
  • 鄂爾多斯職業學院與京東雲達成校企校企合作,專業共建
    12 月 19 日,京東雲與鄂爾多斯職業學院籤署《電子商務專業共建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建鄂爾多斯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推進電子商務專業精品課建設,開發課程資源。同時,雙方還將共建京東電商綜合實訓室,推動電商專業師資培養和認證。不僅如此,京東雲攜手京東大學、鄂爾多斯職業學院,還將在鄂爾多斯及周邊地區培養電商及網際網路營銷人才,推動地方特產、旅遊資源對接電商平臺,以促進鄂爾多斯經濟轉型升級。
  • 山東交通技師學院創新「校企合作」培養模式 拓寬學生就業渠道
    ……近年來,山東交通技師學院積極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搭建制度框架下的校企深度合作平臺,通過合作辦學,建立工學結合實訓基地等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培養培訓高技能人才新模式。融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及職業素質於一體,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逐步建立起以培養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為了實現技能型人才培養計劃,山東交通技師學院開發了一系列特色課程,開發校企合作課程,彰顯專業特色。
  • 校企三方融合共建,山東首家新媒體產業學院成立
    7月30日,山東傳媒職業學院與魯信文化、貝殼視頻三方戰略合作籤約暨新媒體產業學院正式揭牌。據悉,該新媒體產業學院的成立,開啟了山東乃至全國首個校企三方融合共建新媒體人才培養基地的先河。此次三方強強聯合成立新媒體產業學院,開啟了山東乃至全國首個校企三方融合共建新媒體人才培養基地的先河,將以現代傳媒產業為載體,融合直播方向新媒體相關專業資源,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四鏈合一,是全國產教融合的創新案例。
  • 克東縣:校企合作 培養「訂單型」產業人才
    齊齊哈爾新聞網8月31日訊(高輝 蘇廣鑫)8月31日上午,飛鶴乳業克東工廠與齊齊哈爾技師學院訂單班籤約儀式正式舉行。儀式上,飛鶴乳業代表和技師學院代表進行了現場籤約,並分別作了發言,表達了雙方戰略合作的信心。市改革推進專班領導作了講話。
  • 交大城市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作為一所高校,能否培養出適應時代要求的高質量人才,決定了其存在的社會價值,也決定了其是否擁有生存發展的動力源泉。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在充分了解國內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通過社會調研和企業人才需求調查,提出了基於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 河南:校企合作受關注 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來源:消費日報網7月27日,慧科集團與華為、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籤約共建「華為-慧科物聯網學院」(以下簡稱「物聯網學院」)。物聯網學院將面向大數據、物聯網方向開展專業建設合作,培養契合河南省區域經濟發展,符合市場、滿足崗位需求的新興產業高技能型人才,推動河南區域經濟發展新舊動能持續轉化,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推進人才培養高質量創新發展
    近年來,該校堅持走產教融合、產學相長的辦學之路,從「對接產業、服務產業」向「提升產業、引領產業」轉型。將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放在首位,注重實踐教學,堅持特色發展,不斷推進人才培養創新發展。    一、對接產業需求,服務區域經濟    黃河水院密切關注中原經濟區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區域內的產業結構發展帶動學院的專業結構調整,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針對性。
  • 校企合作|武漢華聯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落戶」學院
    會上,李毅教授介紹了學校總體概況、辦學理念、人才培養定位與目標,闡述了學校推進辦學模式創新,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強化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指出了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希望學院與武漢華聯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建立良性的校企合作機制,形成推動師生創新,助力人才培養,助推企業發展的合力,實現校企發展的共贏之舉。
  • 媒體關注 | 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校企融合助力優質就業
    在2020年這個不同尋常的就業季,該校不少畢業生順利接到校企合作單位拋來的橄欖枝: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朱雅菊,現入職校企合作單位華南建設集團總部從事管理工作;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冷標,成為天華華中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裝配式建築設計工程師;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生胡孝聰,入職好未來教育集團旗下學而思
  • 「產學研」齊發力 走活人才培養這盤棋——聚焦南京工程學院校企...
    精心布局激活應用型人才培養「一盤棋」——推進校企深度融合,實現校企一體育人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企業更有發言權,由此,學校聯合行業產業共同進行專業建設、共同開發教育資源、共同開展人才需求預測、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共同指導教學過程、共同評價教學效果,把校企合作滲透到人才培養的所有環節。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閆俊伢教授:本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信息學院副院長閆俊伢碩士生導師教授:本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目前,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正處於向本科層次職業大學轉變的過程中,作為專業建設負責人,不僅要積極支持和配合學院的轉設工作,同時要主動學習本科職業教育的理論,理解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 論壇前瞻|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推進產教融合發展!
    2020年8月,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要求充分發揮產業優勢,發揮企業重要教育主體作用,深化產教融合,推動高校探索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模式,建強優勢特色專業,完善人才培養協同機制,造就大批產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為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匯聚發展新動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 2020商業創新大會·南方峰會——數智化人才培養高峰論壇盛大召開
    目前,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已開設財務管理(智能化)專業,與新道科技共同成立智能化教學改革研究中心,培養數智化財務人才,推動中國高校智能會計改革。雲財會產教融合協作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有:以協作組為平臺,開展雲財務會計專業教學內容與方法研究;創新雲財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設雲財務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建立雲財務會計專業課程標準;開發雲財務會計專業課程資源;開展1+X證書標準的研發和推廣工作。
  • 服務北京兩大機場建設發展 校企共建「機場運維學院」揭牌
    為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北京時尚控股旗下北京市新媒體技師學院11月18日與首都機場集團設備運維管理有限公司籤約,校企合作共建的「機場運維學院」揭牌成立,開啟了校企無縫對接優勢互補的協同育人發展模式。
  • 深職院牽手平安共建「金融科技學院」打造金融技術人才培養「深圳...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的「金融科技學院」的揭牌儀式在平安金融中心舉行。據悉,該學院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多元素一體化的特色產業學院。據了解,根據協議,三方將依託「金融科技學院」平臺,強化校企合作,在金融、金融科技和智慧教育領域內就專業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和實訓室建設、實習就業、AI+智慧雲教育、信息化教學等方面進行合作,共同推動金融高技能人才培養;互派專業技術人員或師資,開展業務骨幹和專業教師頂崗雙向交流,共同建立金融服務、職業技能、客戶服務、網絡學習、基層管理等五個方面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 產教融合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銀豐資產管理學院成立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殷濤講到,物業行業正處於由粗放型發展模式向集約化、智慧化、品質化發展模式轉型的關鍵時期,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與銀豐物業集團合作成立產業學院,共同致力於應用型物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恰逢其時。希望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銀豐資產管理學院能夠引領行業標準,不斷為行業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