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華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41
摘要:近年來,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正在顛覆傳統商業模式,這必將推動傳統會計轉型升級。本文以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會計專業為例,闡述了學院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產業學院,創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做法。
關鍵詞:會計 人才培養 專業建設
隨著「網際網路+」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及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給會計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傳統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培養模式已不能滿足數位化經濟時代下企事業單位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道科技」)合作,共建「農經—新道商學院」,創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均收穫了相應的成果。
一、共建產業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2012年,我院牽頭成立了黑龍江省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新道科技
成為學院戰略合作夥伴;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這個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行校企協同育人,建立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又印發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教職成[2018]1號),這個文件對校企合作的形式、校企合作促進措施等內容做了相關的規定,通過這兩個文件我們能感受到國家層面的指向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應該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也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此外,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快速發展,正在顛覆傳統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變革必將推動企業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行業產業的快速變革對會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提質升級的新需求。在這一時代背景下,2018年我院與新道科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了「農經—新道商學院」,校企雙方圍繞著專業共建、師資培育、基地共建共享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創新了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產教融合的新路徑。
以「農經—新道商學院」為依託,在2019級會計專業中遴選了26名同學成立了雲財務會計師方向新道班,校企雙方共同作為課程教學主體,共同制定教學計劃,植入企業課程,並按計劃開展教學活動。新道科技不定期的組織職場大咖說,學生能收聽到來自企業豪華名師的授課,收穫行業的前沿發展動態,新道科技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崗前就業輔導,並藉助新道人才網採取線上簡歷推送、線下企業雙選等全方位推薦方式,為優秀畢業生推薦就業崗位,極大的保證了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二、緊密結合會計人才需求,校企共同研制特色人才培養方案
「農經—新道商學院」自成立以來,按照基於新商業新業態變革必然驅動教學改革、驅動教師素質提升的原則,從打造特色專業入手,精準分析數字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及對人才質量的需求,與新道科技共建會計(雲財務會計師方向),校企雙方共同研製特色人才培養方案,搭建了「課崗證賽」融通的課程體系,將人文素養、職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並且在課程體系中融入了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相關技術課程,如,在會計專業(雲財務會計師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了雲財務智能會計、Python在財務大數據中的應用、財務大數據分析、財務共享服務業務處理等課程,通過植入這些前沿的課程,助推我院會計專業的數智化轉型,也為會計專業數智化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緊密結合新業態新技術,共建高水平實訓基地
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先進的實訓條件,會計專業尤為如此。兩年來,基於行業新業態新技術的發展,學院與新道科技共建了VBSE財務全景仿真實訓中心、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仿真實訓中心、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農村財務核算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智慧運營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等校內實訓基地,其中,農村財務核算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智慧運營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分別獲批省級和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除共建的實訓基地外,為確保課程體系的運行,與新道科技一起搭建「新道教育雲平臺」,在教學上應用雲模式開通VBSE管理會計實踐教學平臺、TTC課賽教練一體化實訓平臺、i實習平臺等軟體訓練平臺,通過這些實訓基地及軟體平臺的崗位實戰,打通企業各項業務和財務會計知識之間的壁壘,學生通過崗位模擬體驗達到與實際就業崗位的無縫銜接,切實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更好地樹立學生走向社會的自信心。
四、遞進培養,校企共育高水平師資隊伍
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是師資隊伍,為了培養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舉措:首先,專任教師參加「新道師資研修院」 進行課程賦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通過參加企業技術培訓和崗位實踐,教師掌握企業版軟體等先進技術平臺的使用,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平臺、財務大數據應用軟體等,教師再將這些實際項目教學化,應用到課堂教學,以此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其次,參與新道科技提供的財務共享中心代帳實踐、用友客戶的企業管理實踐等活動,這樣既豐富了教師的專業知識,也提升了教師的代帳、數位化管理等服務技能,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教師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歷練和成長。
「網際網路+」時代下,會計專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必須進行數位化、智能化改革,才能為社會培養出高層次、複合型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鑫,《大數據背景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研究》,黑龍江科學,2020年第8期
2.楊子睿,《大數據背景下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的轉型思考探索》,納稅,2019年第15期
基金:本文為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辦重點課題《「網際網路+」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GZB1318054。
投稿郵箱:xfdk505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