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如果你鼻塞或流鼻涕的話,你或許會去伸手拿紙巾或手帕來擦鼻子從而清理鼻粘液。那麼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法來幫助擦鼻涕嗎?是否某些方式會讓感冒加重呢?這些方式是否會誘發一些機體損傷呢?
引發鼻粘液或鼻涕增多的最常見的三大主要原因就是:普通感冒、鼻竇炎和花粉病,鼻竇炎就是竇房結結構被感染或出現炎症等表現。上述三種情況中每一種情況都會誘發鼻腔內層結構膨脹,並且產生額外的粘液來衝刷感染、刺激物和過敏原等。
鼻腔的腫脹和鼻粘液的增多都會誘發鼻充血,狹窄的空間往往會增加通過鼻腔呼吸的強度,因此通過擦鼻涕來清理鼻粘液往往能夠減輕鼻腔堵塞;在感冒開始階段以及發生花粉熱的大部分時間裡,患者都會大量流鼻涕,定期有規律地擦鼻涕能夠抑制粘液堆積,並且還能阻斷鼻涕沿著鼻孔留到嘴唇。
圖片來源:www.shutterstock.com
在感冒和鼻竇炎後期階段,鼻粘液會變得厚、粘,而且很難清理掉。試想一下「流鼻涕的孩子」,尤其是嬰兒或者無法自身協調來擦鼻涕的幼兒,其往往更傾向於反覆講厚粘的鼻涕流回到鼻腔中,或者沿著鼻腔滴到上嘴唇上。保持鼻腔粘液(而不是擦掉)被認為會誘發一種刺激循環,進而會使得流鼻涕的狀態持續數周甚至更長時間。
這或許是因為鼻腔中保留的粘液扮演著細菌賴以生存的「家」的角色,而且鼻腔中的纖毛也無法通過移除粘液來有效清理鼻腔。鼻腔中較厚的滯留粘液很有可能會被運輸到喉嚨,而不是在鼻腔的重力作用下滴下去,這就有可能誘發喉嚨發炎,甚至會引起咳嗽症狀的出現,這種機制或許就是病毒感染或花粉症後患者咳嗽時間延長的主要原因,這就稱之為鼻後流涕咳嗽。因此很顯然我們應該鼓勵人們及時擦鼻涕來清除不必要的鼻腔粘液。
擦鼻涕太用力或頻率太高誘發的罕見風險
儘管極其罕見,在醫學文獻中也有一些案例,比如擦鼻涕太用力會使得機體壓力過高從而誘發嚴重的機體損傷,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經歷慢性鼻竇炎或者鼻腔結構的損傷。這些損傷包括眼窩底部結構骨折;空氣被迫進入兩個肺葉組織之間;顱內壓過高誘發的嚴重頭痛;食管破裂等。
有研究就對攜帶或不攜帶鼻音個體擦鼻涕時產生的壓力進行了研究,相比沒有鼻音的個體而言,慢性鼻竇炎患者產生的壓力要明顯高於前者,可以高達9130帕斯卡的壓力,同時研究者還發現,相比一個堵塞的鼻孔而言,當面對兩個堵塞的鼻孔擦鼻涕時往往會產生更高的壓力。
另外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則比較了擦鼻涕(擤鼻涕)、打噴嚏以及咳嗽所產生的不同壓力,結果發現,在擤鼻涕時所產生的壓力是其它兩個活動所產生壓力的10倍。更讓人擔憂的是第二項研究發現,研究者表示,在劇烈擤鼻涕後,來自鼻腔中的粘性液體會按照自己的方式進入到鼻竇中,這或許就是鼻竇感染使得感冒變得更加複雜的原因了,當然隨著鼻粘液中的細菌進入鼻竇中也會誘發相應的感染,但目前研究人員並未提供相應的證據。
總而言之,重複劇烈地擤鼻涕帶來的風險或許明顯大於益處,儘管這似乎是人們應對鼻塞的一種自然方式。
能否採取措施阻斷流鼻涕?
尋找替代擤鼻涕的方式似乎是最好的選擇,減充血劑和抗組胺藥就能夠有效降低鼻腔充血以及鼻粘液的量;減充血劑中含有類似於羥甲唑啉和去氧腎上腺素的成分,其有片劑或噴劑,而且通常被包入治療感冒的藥片中,這些藥物通過促進鼻腔中炎性內層組織血管收縮來發揮作用,同時還能夠降低鼻腔中鼻黏膜的產生量。
當減充血噴劑有效發揮作用時,一旦患者在長期使用後停止用藥的話,他們往往會因為過分關心鼻充血而使得藥物未充分利用,但有些研究卻認為這可能會增加患者使用的風險。抗阻胺藥物能夠治療和花粉症相關的鼻充血,但其在治療感冒上效果卻並不是非常有效。有研究證據表明,鹽水鼻腔噴霧劑或許能夠有效應對急慢性鼻竇炎,同時還能夠降低患者對藥物的需求量,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噴劑能夠通過增加鼻腔纖毛的運動性以及稀釋鼻腔中濃厚的粘液來達到清理鼻腔的目的。
一種名為鼻腔抽吸術的技術就是利用特殊的醫療器械來清洗患者鼻腔和鼻竇中產生的粘液,一項研究認為,這種新型技術能夠降低患者患急性中耳炎和鼻竇炎的風險。
圖片來源:www.shutterstock.com
那麼最後的結論到底是什麼?
如果鼻腔中有粘液,最好就是及時將其清理出鼻腔,輕輕擤鼻涕或者每次先清理一個鼻孔,利用合適的療法來減少擤鼻涕的頻率和強度,或者採用一定的壓力來清洗鼻腔。如果反覆擤鼻涕或許就會讓你患上某些鼻腔疾病,比如花粉症或鼻竇炎,而一旦患上這些疾病就需要進行全面治療了。如果在大街上你看到了一個流鼻涕的孩子,請及時為他/她擦去鼻涕。(生物谷Bioon.com)
版權聲明: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未經本網站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如需獲取授權,請 點擊
參考資料:
【1】Health Check: what is the common cold and how do we get it?
【2】Sinusitis
【3】Hay fever survival guide: why you have it and how to treat it
【4】Nontraumatic orbital floor fracture after nose blowing
Radiol Case Rep doi: 10.1016/j.radcr.2015.12.006
【5】Pressures generated during nose blowing in patients with nasal complaints and normal test subjects
【6】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cervical oesophagus following nose blowing: a case report.
Int J Clin Pract Suppl
【7】Extensive pneumocephalus after nose blowing: an unusual cause of severe headache
【8】Pneumomediastinum after Nose Blowing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doi:10.1016/j.jpeds.2015.01.033
【9】Nose Blowing Propels Nasal Fluid into the Paranasal Sinuses
Clin Infect Dis DOI: https://doi.org/10.1086/313661
【10】Evidence and evidence gaps in therapies of nasal obstruction and rhinosinusitis
GMS Curr Top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doi: 10.3205/cto000133
【11】Nasal decongestants in monotherapy for the common cold.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12】Rebound congestion and rhinitis medicamentosa: Nasal decongestants in clinical practice.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y a medical panel
European Annal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Diseases
doi:10.1016/j.anorl.2012.09.005
【13】Effect of cetirizine on symptom sever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
Allergy Asthma Proc doi: 10.2500/aap.2014.35.3760
【14】Saline nasal irrigation for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The Cochrane Library DOI: 10.1002/14651858.CD006821.pub3
【15】Nasal conges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 literature review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Minerva Pediatr
【16】Health Check: what’s the right way to blow your n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