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同志看到標語後,笑了

2020-12-13 人民網

1984年10月1日,一條意外的橫幅標語「小平您好」出現在國慶35周年群眾遊行中,引起現場沸騰,成為一個經典瞬間。

這條標語是我們北京大學生物系81級的幾名同學一起製作的。誰都沒有想到,這句再簡單不過的問候,竟然後來成為人民對鄧小平同志開創的改革開放時代的情感懷念。

其實,這件事情的醞釀產生只有2個小時,在遊行的前一天晚上。

那一年,我們從暑假前就開始參加遊行彩排,後來指揮部的領導說學生隊伍太整齊劃一了,缺少年輕人的朝氣,看能不能想辦法弄得活潑一點。於是,學校就給我們發了一些彩紙讓紮成花束,遊行時拿在手裡搖動。

我們宿舍的常生覺得舉花束沒有什麼創意,想寫點東西。大家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漸把焦點集中到了鄧小平同志身上。一開始有人說寫萬歲,但很快被否定了,覺得有個人崇拜的色彩。「尊敬的鄧小平同志,您好!」「鄧小平同志,您好!」「小平同志,您好!」……經過反覆琢磨,大家決定寫「小平同志您好」。

於是,常生拿來幾張扎花束用的綠色的紙,用抹布代替毛筆蘸著墨汁,準備寫標語。沒有做橫幅的布,我們就瞄準了當時上晚自習還沒回宿舍的同學的塑料床單。我們把紙往床單上一比劃,發現只能放下四個字。有人說要不把「同志」兩個字省去,本來很熱鬧的宿舍,一下子靜了下來。因為我們平時說話都不會直接稱呼領袖的名字,一般都會加上職務,直接稱「小平」顯得很冒昧。

不過,我們再一想,又覺得沒什麼,這是對領袖最真誠的問候。於是,就用訂書機把「小平您好」四個字訂在床單上,將床單綁在蚊帳杆上。收好做好的橫幅,我們就休息了。

國慶當天,學校早早就組織我們出發了。當天,橫幅由郭建崴和曾周兩名同學負責攜帶。他們穿著實驗服,把橫幅藏在腋下,帶了進去。幾名高個子同學給他們做掩護。隊伍大約走到東華表的時候,橫幅傳給了常生、李禹等幾名同學,他們打開了橫幅。經過金水橋時,遊行隊伍還比較密集,旁邊有警衛、執勤人員,他們看到有人打橫幅標語就讓我們趕快走。於是,隊伍跑起來。而常生等幾名同學,繼續打著標語,朝向天安門歡呼。於是,誕生了這張著名的照片。到西華表時,因為追趕前邊隊伍,橫幅就掉了。

後來,有同學說注意到鄧小平同志看到標語後笑了。

遊行結束後,我們就趁著十一放假回家了。當時,我們心裡稍微有一點緊張,畢竟私自帶橫幅違反了規定。10月3日,《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在顯著位置發表了「小平您好」的報導,後來各大報紙轉載,我們放心了很多。

我們這麼做,與北大自由、蓬勃向上的氛圍有關。在1981年,北大學子就曾舉著在床單上寫的標語、拿著燒著的笤帚當火把,第一次打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

其實這件事情本身沒有什麼,只是我們一群20多歲的大學生對領袖的一句問候、一聲祝願。但回過頭看,其蘊含的意義特別大。

一是1977年恢復高考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1978年「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新定位讓整個社會更加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分子。可以說,那是一個充滿理想與激情的年代,雖然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但大家都懷揣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一腔熱血。二是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後,人們開始擺脫「兩個凡是」的束縛,實事求是地處理撥亂反正中遇到的問題。三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開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搞四個現代化,大家都非常擁護黨和國家的政策。

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就是這樣。1981年,不滿18歲考上大學,沒有經歷上山下鄉;1988年,碩士畢業後被分配到事業單位,專注科研工作;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第二年我就辭職下海經商,近年來帶著員工成功研製了100多種體外診斷試劑產品,堅持走科技創新的發展道路。

可以說,我們這一代人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也是實踐者,更是受益者。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改革開放這一關鍵抉擇堪稱第二次革命。40年來,中國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

感謝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剛剛過去的8月22日是他誕辰115周年,他說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而歷史的輝煌凝聚著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上下求索的智慧和膽識,凝聚著他對人民披肝瀝膽的忠誠。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溫「小平您好」,我不止為回味那段美好記憶,還為告訴自己要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羅韋)

相關焦點

  • 關於鄧小平同志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
    特別是能找到66年前鄧小平同志寫的自傳,為世人了解他的革命足跡和崇高風範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大家都非常高興。回到北京後,我們將這份自傳的複製件報送鄧小平同志辦公室。鄧小平同志辦公室主任王瑞林同志告訴我,鄧小平同志看到後非常高興,連連表示,這份材料反映的情況都是真實的,60多年前的檔案能保存至今,實在不容易。
  • 鄧小平同志與西藏革命和建設事業 - 人民領袖鄧小平
    1950年1月2日,毛澤東主席從莫斯科致電黨中央並彭德懷、鄧小平、劉伯承、賀龍,確定由中共中央西南局擔任向西藏進軍的任務。由此,進軍西藏的重任歷史地落在了鄧小平等同志的肩上。  鄧小平和劉伯承等同志接受進藏任務後,首先考慮的是確定進藏的幹部和部隊。在鄧小平同志看來,進軍西藏非比尋常,既有軍事問題,更有政治問題;既有作戰問題,更有補給問題。任務的艱巨性必須對幹部提出更高的要求。
  • 鄧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與現實啟示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本文著重對鄧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進行簡要分析並結合新形勢下黨員幹部如何嚴以修身提出淺議。  一、學習鄧小平同志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無比堅定的崇高品格,自覺堅守「三個自信」  信念堅定,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鮮明的政治品格,也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應該挺起的精神脊梁。
  • 如果鄧小平考鄧小平理論-一國兩制,鄧小平理論,鄧小平同志-中安...
    拙作《群貓爭雄》也曾有幸進入中學生課外讀物,編者在文後出了幾道練習題,而給出的標準答案也與我的想法不一樣。  或許上述例子都算不了什麼,我甚至敢推測,假如鄧小平同志考鄧小平理論,大約也考不了滿分。請看事實:  一本鄧小平理論自學考試輔導材料上有這樣一道題:請你談談對以「一國兩制」實現祖國統一及香港回歸的感想。按說,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了,感想豈能人人相同?
  • 開學當天學生紛紛返校,看到學校歡迎標語後,學生笑了
    開學當天學生紛紛返校,看到學校標語後,學生們都笑了。雖然在考試完了之後就已經開始放假了,但是一天天的時間過得真是太快了,過年前還好一些,尤其是過年之後,那個時間真的是嗖嗖的,一點也不誇張。年前玩得很開心,年後也玩得很開心,但是作業並不開心。
  • 偉人光輝一生的真實記錄——關於鄧小平同志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
    特別是能找到66年前鄧小平同志寫的自傳,為世人了解他的革命足跡和崇高風範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大家都非常高興。回到北京後,我們將這份自傳的複製件報送鄧小平同志辦公室。鄧小平同志辦公室主任王瑞林同志告訴我,鄧小平同志看到後非常高興,連連表示,這份材料反映的情況都是真實的,60多年前的檔案能保存至今,實在不容易。
  • 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原文全文)
    不一會,鄧小平同志出現了!人們的目光和閃光燈束都一齊投向這位領一代風騷的偉人身上。  他,身體十分健康,炯炯的眼神,慈祥的笑臉,身著深灰色的夾克、黑色西褲,神採奕奕地步出車門。他的足跡,在時隔8年之後,又一次踏在處於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這塊熱土上。  下車後,鄧小平同志滿面笑容地同前來歡迎的廣東省委書記謝非、深圳市委書記李灝、市長鄭良玉一一握手。
  • 鄧小平同志「黑貓白貓論」背後的故事
    「貓論」貫穿於改革開放的各個階段,在很多場合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鄉鎮企業、特區、私營經濟、證券、股票……與此同時,由「貓論」開啟的思維之門已經洞開,個體、群體的創造趨於活躍,市場變得豐富起來。    1984年,鄧小平在上海時,得知「江南貓王」仍健在,便託人捎信向陳蓮濤致意。陳精心構思,畫了一幅《雙貓圖》,託人敬獻給鄧小平。    貓有靈性,目光敏銳,活力充足,外柔內剛,這一點跟小平很相像。    坊間流傳一種說法,貓有九命,所以鄧小平三落三起,每次下落後,都反彈得更高。
  • 這件事發生後,周恩來說非常嚴重,鄧小平說小事一樁
    1950年,周恩來曾跟一位領導人說起鄧小平和劉伯承的工作方法:「據我多年觀察,他們兩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舉重若輕』,伯承同志則是『舉輕若重』。」這位領導人問周總理更喜歡哪一種。周恩來說:「從願望上說,我更欣賞小平同志的『舉重若輕』,但說實在話,我這個人做不到這一點。我同伯承同志一樣,在工作上常常是『舉輕若重』。」
  • 鄧小平翻譯:毛主席方言難懂,鄧小平愛講諺語(圖)
    她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到美國的外交官,長期從事擔任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的口譯,重要外交文件的英語定稿等工作。曾任外交部翻譯室主任、駐盧森堡大使。  端莊的舉止,和藹的笑容,一身樸素的打扮。昨天,由中國日報社、可口可樂大中華區與南大聯合主辦的「思享匯·暢爽未來系列論壇」上,施燕華的出現讓現場的大學生們如沐春風。
  • 川網群訪《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青年演員:這是一部值得8090後看的...
    眾演員集體合照  四川新聞網北京8月6日訊(記者 沈杏怡 攝影報導)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四川省委組織、指導,中央電視臺等單位聯合攝製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原名《鄧小平》)將於8月8日晚8點在央視一套播出
  • 習近平向深圳蓮花山公園鄧小平同志銅像敬獻花籃
    △習近平總書記向鄧小平同志銅像敬獻花籃現場視頻
  • 鄧小平看到金日成銅像,為什麼會勃然大怒?
    從1978年開始,鄧小平捂緊了中國的錢袋子,把有限的錢用在中國自己的事情上。這一點,鄧小平像詩人海子,開始關心糧食和蔬菜,中國開始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捂緊中國錢袋子的決策,是鄧小平的一個功績。越南是我們的南方緊鄰,為了抗美援越,中國人民按照毛澤東的指示,無條件的滿足越方的要求,結果是同志加兄弟之後,1979年不得不和越南打了一仗。就是現在,越南還對我們充滿了敵意。截止1978年,一個小小的阿爾巴尼亞,竟然無償花掉了中國100多億人民幣。阿爾巴尼亞當時人口就是200萬,等於每人人花掉了5000元人民幣。
  • 重訪,鄧小平的上海足跡
    從黃浦江畔起航,踏上追尋革命真理的道路那一刻起,鄧小平的一生便與上海這座城市有著無法割捨的聯繫。再一次,尋訪鄧小平在上海的一些足跡,在時光交錯中,看到的是一位偉人的堅持、理想與期待。 當時的匯報會安排在賓館的北樓,時任冶金部副部長、寶鋼工程總指揮黎明重點匯報了一期工程的進展,按照原定進度,一號高爐計劃於1985年9月點火,黎明告訴小平同志,對一期工程按時投產很有把握。當匯報到一期工程投產後,高爐一年有幾十萬噸水渣時,鄧小平說:水渣可以搞水泥嘛!現在水泥很緊張。
  • 卓琳眼裡的鄧小平:一個不浪漫但真誠實在的好丈夫
    最熟悉鄧小平性格的,是與他相伴走過58年風雨路程的妻子。  58年間,他們經受了戰火、病患和多次政治鬥爭的考驗,相濡以沫,患難與共。  2004年,在一部影視作品中,出現了四次鄧小平流淚的鏡頭。鄧家三姐妹看後,一致指出了情節的不真實。鄧林肯定地說:「會哭的,就不是鄧小平。」
  • 鄧小平對前來迎接他的領導親切叮嚀,一切從簡,切不可興師動眾
    1981年8月10日至20日,鄧小平離開北京,西出陽關,視察了新疆。夏末秋初,是新疆最美的季節。天遠雲舒,瓜果飄香。8月10日,鄧小平由王震、王任重等同志陪同,乘火車到了烏魯木齊。自治區黨委第二書記兼烏魯木齊軍區政委谷景生和黨政軍其他負責同志肖全夫、司馬義·艾買提、鐵木爾·達瓦買提、譚友林等到火車站熱情迎接鄧小平。鄧小平對前來迎接他的自治區領導親切叮嚀:「我這次偕王震、王任重同志是借假期來新疆的,一切從簡,切不可興師動眾。」翌日,在自治區領導的陪同下,鄧小平一行乘車到石河子視察。
  • 大學生禁菸標語,一個比一個有才,看到最後笑出聲
    為此很多的大學都提出了禁菸的行動,近日裡我們看到有些大學的學生會拿出的禁菸標語著實是非常的驚豔啊。因為大學生是一個很年輕的群體,所以學生會的同學們在制定禁菸標語時,就將禁菸和表情包結合在一起。比如這個表情包,我們的口號是什麼!禁菸、禁菸、禁菸。將這樣的表情包掛在學校裡,學生想來是不太好意思抽菸了。
  • 去日本旅遊,看到街頭中文標語,忍不住笑出聲來
    而在這裡如今因為中國遊客的影響,在當地出現大量中文標語方便中國遊客購物旅行和生活。我們一起來看看,去日本旅遊,看到街頭中文標語,忍不住笑出聲來。標語意思扭曲正因為中國人的到來,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一到日本的免稅店能買到各種各樣針對中國遊客喜好銷售的商品。
  • 大學宿舍門上的「奇葩」標語,看後讓人笑出眼淚,網友:我輩楷模
    大學宿舍門上的「奇葩」標語,看後讓人笑出眼淚,網友:我輩楷模。大學是一個讓很多人都想進去,又讓很多人都想出來的地方。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能夠經歷一場大學校園生活,對自己、對未來都是彌足珍貴的經歷。進入大學宿舍樓,我們能經常看到大學宿舍門上的「奇葩」標語。有些標語看後甚至能讓人笑出眼淚,一些網友更是調侃稱,「我輩楷模」。一、大學宿舍門上的「奇葩」標語,看後讓人笑出眼淚只要你走進大學宿舍樓中,就會發現這樣的一幕。
  • 鄧小平與金寨縣--鄧小平紀念網--人民網
    「小平同志和金寨有緣,他曾經三次來到這裡指導工作。」原金寨縣斑竹園鎮文化站站長、黨史專家廖家同告訴記者,1947年9月,劉鄧大軍解放立煌縣城(金寨)時,鄧小平第一次來到金寨,並在此住了9天。當年12月,鄧小平和李達、段君毅等一起,再次來到金寨縣漆店區下樓房村,重點研究發動群眾、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政權建設等工作。這一次,鄧小平在金寨住了4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