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爾《思想錄》讀後感

2020-12-17 每日甘肅

 

 

  

  □趙豐

  帕斯卡爾的《思想錄》屬於那種超越時空的經典哲理散文,像一葉智慧的扁舟,引領人類駛向遠離浮華虛空的彼岸。正因為此,我在閱讀時感受到一種靈魂覺醒的驚喜。讀《思想錄》,更是一次走近大師的心靈之旅,把許多人從精神的噩夢中喚醒。

  帕斯卡爾說出了我雖有感悟但無法表達出的東西,「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他用一串串精神的記錄證明,他是一根最有尊嚴的葦草。這個體弱多病的人,就像蘆葦在風中打擺,但在思想上,卻有著哲學家的堅定。如果不去解讀,不去體會,誰也不會相信在他清瘦的面孔和孱弱的外表下,掩藏著的是怎樣深刻和矛盾的心靈。

  好像,《聖經》中有類似的句子:「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因為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中,百姓誠然是草。」

  這是開天闢地以來最接近帕斯卡爾那個比喻的文字。無疑,帕斯卡爾是讀過《聖經》的,但這絕對不會影響到他的偉大。因為,在「草」之前,他加入了「思想」這兩個字。

  我驚異於帕斯卡爾「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個比喻。我以為,在人類迄今為止的語言中,這是最精彩、最偉大的一個比喻。我常常歪著頭(這是我思考時的習慣),設想著帕斯卡爾說出這番話的表情。可是,300多年的真空,太遙遠了,想像總是受到阻礙。但是,只要思想,就會有收穫。幻覺裡,我的眼前出現了一片蘆葦,它生長在臨水的河邊,莖杆中空,葉子翠綠,在風裡歌唱,並開出美麗的蘆花,帕斯卡爾在其中行走……

  帕斯卡爾的蘆葦地。那是屬於他的精神家園,由他開墾、播種、耕耘,並最終收穫的蘆葦地。那是在世界的一個極為隱蔽的角落,永遠不會被別人發現;或者說,那是人們用肉眼無法觸及的蘆葦地。這樣就具備了安全感。他可以放心的、盡情的、赤裸地在其中想像、吶喊……

  我覺得,我給帕斯卡爾設計了一個理想的外部環境。正是具有了這樣的環境,他才能收穫到不同凡響的碩果。

  有人說:在歷史上,那些思想的巨人,他們投身於哪個領域,就是哪個領域的幸運。但是具有多方面天才的巨人,是很難被哪一個領域束縛住的,要是他有一顆總不安分、永遠探索的心靈的話,就更其如此。

  帕斯卡爾懷揣著一顆永不安分的心靈。這份心靈引導他跨越了一個又一個的障礙,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他的靈魂是高潔的,思想是放射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他不拘泥於一條道路而隨時調整自己,改變自己,不斷轉換興趣和方向,而他執著的個性和徹底的精神,又使他在自己關注的領域走得很深,很遠。

  人是高於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著絕對的優勢,表現在精神上,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質,可以通向無限,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嚴,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帕斯卡爾說過:「能思想的葦草——我應該追求自己的尊嚴,絕不是求之於空間,而是求之於自己的思想的規定。我佔有多少土地都不會有用;由於空間、宇宙便囊括了我併吞沒了我,有如一個質點,由於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

  思想包容著天宇,思想含蓋著時空,思想證實著生命。

  這是思想的氣魄,也是思想的魅力。

  帕斯卡爾關注的是生命和生命中昂揚的激情,儘管他矛盾的氣質使自己一次次陷入痛苦的泥沼,固執地在宗教裡尋求解脫,但他還是呼喚「人必須認識自己,如果這不能有助於發現真理,至少這將有助於規範自己的生活,沒有別的比這更為重要了」。「假如我們真的無法認識真理,那麼讓我們降低要求和標準,認識自己,從而規範自己的言行,而認真的生活態度和對上帝的虔誠是一切的基礎。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至少是認識人的一部分,偉大與卑微的統一,高貴與貧賤的統一,神性與奴性的統一,幸福與不幸的統一,我們對自己越是認識的深刻,就越是接近於一個真實的人。」

  在說出這番話後,帕斯卡爾忽然發現自己陷入一種可怕的境地,在渺小與偉大中無從選擇。他將自己置於蘆葦地的深處,任冬日的晚風吹著。

  那一天,他31歲,他乘坐的馬車墜入塞納河,遠去的河水帶走了兩匹馬,而他卻奇蹟般地存活了。他要感謝命運,感謝一種拯救他生命的東西,這種東西模糊地站在自己的前方,這麼多年來自己竟是無端地放過了對這種東西的認識和思考。

相關焦點

  • 帕斯卡爾《思想錄》,「人是能思想的蘆葦」
    《思想錄》中譯本帕斯卡爾(一六二三-一六六二)無疑是一個天才人物,他多方面的成就令人敬佩不已。《思想錄》是他的哲學代表作,這個譯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據譯者的註解,帕斯卡爾的思想顯然深受蒙田的影響。在「我的精神充滿不安」中,帕斯卡爾說:「人必須認識自己:如果這不能有助於發現真理,至少這將有助於規範自己的生活,沒有別的比這更為正確的了。」問題在於,認識自己是極為困難的。
  • 【全民閱讀】帕斯卡爾:人是能夠思想的蘆葦
    【全民閱讀】帕斯卡爾:人是能夠思想的蘆葦 2020-09-1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笛卡爾與帕斯卡爾:隱居的法國人
    在帕斯卡爾對計算機的熱情告一段落不久,有個嗜賭如命的騎士向他討教賭博輸贏的機率問題,由此引導他深入研究,並與地處偏遠南方山區的費爾馬頻頻通信。數學史家一般認為,正是這兩個法國人的通信,奠定了概率論這一數學分支的基礎。隨後,打賭的論證也進入到他最重要的散文著作《思想錄》,成為其中最長最有名的片段之一。他的出發點是,上帝要麼存在要麼不存在,這是一個與打賭一樣非此即彼的問題。
  • 笛卡爾與帕斯卡爾:用數學刺痛人類的脆弱
    在帕斯卡爾對計算機的熱情告一段落不久,有個嗜賭如命的騎士向他討教賭博輸贏的機率問題,由此引導他深入研究,並與地處偏遠南方山區的費爾馬頻頻通信。數學史家一般認為,正是這兩個法國人的通信,奠定了概率論這一數學分支的基礎。
  • 人因思想而偉大
    法國作家維克多·吉羅說:「如果整個法國文學只能讓我選擇一部書留下,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思想錄》,它是一個崇高的純粹法國天才的標本。」準確地說,《思想錄》是帕斯卡爾寫的有關宗教方面的一些筆記。這是一本關於基督教的辯護書,大膽深刻地談論上帝,進行了透徹的思辨,以此來反對和說服傲慢自大的天主教徒以及懷疑論者和自由思想家。
  • 羅素和帕斯卡爾的坦誠
    我又想起這樣的說法,大哲學家康德是受萊布尼茨的影響,萊布尼茨是受帕斯卡爾的影響,帕斯卡爾是受蒙田的影響,這種推測雖然不能全盤否定,但也不能完全信奉。我產生這些想法,源於兩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個是關於英國哲學家羅素,另一個關於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先說說羅素。羅素在回憶錄裡講到他很早就拋棄了康德和黑格爾的思想,甚至於他認為在數學哲理的探討上,康德簡直是愚蠢和無知。
  • 一個人越有思想,發現有個性的人就越多——布萊茲·帕斯卡爾語錄
    ——帕斯卡爾 《思想錄》一個人越有思想,發現有個性的人就越多。普通人是看不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的。——布萊茲·帕斯卡爾 《思想錄》思想形成人的偉大。 人 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 我思我見|帕斯卡爾:人的思想與理智
    帕斯卡爾(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人比動物偉大是因為人有思想。
  • 羅素和帕斯卡爾的坦誠-光明日報-光明網
    那麼孔子的思想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又想起這樣的說法,大哲學家康德是受萊布尼茨的影響,萊布尼茨是受帕斯卡爾的影響,帕斯卡爾是受蒙田的影響,這種推測雖然不能全盤否定,但也不能完全信奉。我產生這些想法,源於兩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個是關於英國哲學家羅素,另一個關於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  先說說羅素。
  • 帕斯卡爾的賭注:機會與選擇,理性人如何趨善避惡?
    帕斯卡爾賭注的經典表述為:如果上帝存在而我信上帝,那麼會受到獎賞,如果上帝不存在而我信上帝,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如果上帝存在而我不信上帝,那麼受到懲罰,如果上帝不存在而我不信上帝,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這種思想觀點代表了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和一個有思想的哲學家。在現有的情況下,帕斯卡爾的賭注似乎是一種經驗豐富的教誨,無論其缺陷如何的明顯,它都經受了對其數學及其邏輯的大量歷史和現代批評。帕斯卡爾的「賭注」雖然作為一種理性的運動而聞名,但它是一個以不穩定的機會為基礎的思想,它建立在神學內在本質上是不可知的。
  • 帕斯卡爾: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 鳳凰副刊
    文 帕斯卡爾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正是由於它而不是由於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
  • 人的最高尊嚴,在於他的思想
    在四百年來的人類思想史上,他具有同樣的歷史地位。在他死後第八年,羅亞爾修道院發表了帕斯卡爾《思想錄》,立刻震驚了整個歐洲思想界。伏爾泰說,這是法國第一部散文杰作。雨果說,如果整個法國文學只能讓我選擇一部書留下,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思想錄》,它是一個崇高的純粹法國天才的標本。很難想像,一個終生羸弱多病的身軀,竟然蘊藏著如此巨大的思想力量。
  • 感受思想的魅力
    例如高清海先生的《哲學的憧憬》《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孫正聿教授的《哲學通論》《理想信念的理論支撐》,還有這本《馬克思與我們》,周國平先生的《人生哲思錄》、臺灣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等等,都屬於這種——既深刻又好讀。西方哲學大師的著作也有好讀的,如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的《思想錄》、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智慧之路》、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論幸福人生》、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愛與生的苦惱》等等。
  • 《滬上徽商訪談錄》讀後感 看天下英雄,凡成大事者非唯有超世之才...
    (01期)《滬上徽商訪談錄》讀後感看天下英雄凡成大事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我是安徽姑娘,在上海打拼多年了,平時喜歡看文學和勵志類的書籍。近期看了一本《滬上徽商訪談錄》,認真閱讀了好幾遍,每晚的閱讀仿佛成了我的精神食糧,給我帶來乘風破浪的力量!書中企業家們的艱苦創業精神深深的打動、感染和鼓勵著我,大腦中時常浮現出一個個頑強拼搏與命運抗爭的奮鬥故事,其中一位企業家是我很熟悉的徐濟長老總,曾和他一起去安徽省金寨縣革命老區獻過愛心,敬佩他謙虛低調的為人、大愛的赤子之心、堅強的毅力、不懈的努力......
  • 東莞讀後感寫作——不會寫讀後感怎麼辦?
    寫讀後感要掌握以下原則:1、要讀懂原文。每句話,每個段落,全篇寫的是什麼內容,其中主要內容是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都要讀明白。讀不細,讀不明白就無感可發。就是要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或主要觀點,聯繫自己或社會的實際,發表自己的主張,說明事理,暢談感想。3、要明確重心。讀後感重心是感,讀是感的基礎和前提;感是讀的結果和目的。側重寫感不能排除寫讀,重筆寫讀,感的位置也就變了。
  • 帕斯卡爾主動請教格林,兩人如何共存才是關鍵
    雖然是王朝元老,但對於勇士格林而言 ,他必須承認,在自己狀態逐漸下滑的情況下,新賽季的表現很可能會決定著自己將來在勇士的位置的地位,尤其是新秀帕斯卡爾的成長,更是直接威脅到了格林的地位。許多球迷都表示,帕斯卡爾完全可以頂替格林。
  • 帕斯卡爾談健康飲食 對氣泡水情有獨鍾平時不碰碳水
    而在勇士隊成為背景板的同時,新秀埃裡克-帕斯卡爾成了隊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在一次進攻中,他面對獨行俠的3名防守球員上演暴力隔扣的場面也是技驚四座。 帕斯卡爾身高還不到2米,體重達到115公斤,對此,他是怎麼樣做到的?嚴格管理自己的身體是必須的,帕斯卡爾在一次採訪中說了自己的秘訣:「只要你正確補水的話,效果還是很好的。
  • 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必須給讀者先有個概括介紹,讓讀者明白文章的感想從何而來,三 所思所想故事介紹完之後,就要談到自己從故事中獲得的思想或情感。這也是文章的主題思想,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四 聯繫引申有些孩子寫讀後感,把感想寫出來,就算完事。這是不妥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