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發音不地道?這項隱蔽的個體差異被我們忽略了

2020-12-11 騰訊網

內容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

撰文:魯婧涵

我們在學習英語口語時,常常把自己發音不「地道」歸結於口型不到位或地域環境因素的影響。而作為人類個體,人與人之間一項更隱蔽的差異常常被我們忽略了。

口音的真相

人為什麼有口音?很多人不理解這個問題,往往是因為對造成口音差異的一個關鍵因素——發音器官(包括舌頭、嘴唇、牙齒、下顎、硬顎、軟顎)的複雜程度缺乏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不會有意識地對自己的發音動作進行精細調控,而是憑直覺讓自己的發音器官組合發出元音和輔音,從而配合發出某種聲音。而實際上,每一個發音器官的發音動作或狀態,都會引起發音效果的變化,這就是口音的真相。

對發音器官的各種複雜精細配合進行研究,是發音語音學(articulatory phonetics)的研究範疇。發音語言學將各種發音還原為普遍的發音動作和動作幅度這兩項要素,每種語言的語音都是這兩種要素的特定組合。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時,人們希望通過模仿發音口型,調整母語發音的習慣,讓自己的發音更地道。

但日前,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sycholinguistics)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自然·人類行為》雜誌上的最新研究提出,人類個體間的解剖學差異與生活的文化環境,對於不同語言間語言差異的出現,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研究顯示,硬顎形狀的微小差異也會對我們的發音造成影響,並且這種影響是無法通過其他發音器(如舌頭)彌補的。隨著父母對子女的語言教育與日常交流,這種影響會傳遞給下一代,並逐代放大。數代後,人們最終說話的方式呈現出明顯差異,其差異程度大於不同方言,小於不同語言間的發音差異。

硬顎結構影響發音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小組重點關注聲道(vocal tract)結構對發音的影響。通過對多種族樣本的數據(數據來自於ArtiVarK樣本的94名參與者的口腔內3D光學掃描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四個分布廣泛的種族(歐裔或北美的歐洲後裔、北印度裔、南印度裔、華裔)聲道的口腔部分大體類似,但也表現出可識別的差異。

為了進一步探究發音器官結構對發音的影響,研究團隊利用計算機建模模擬聲道。在模型中,他們可以精確控制聲道的解剖結構,並觀察它對語音產生的實際影響。論文集中討論了口腔聲道的一個組成部分——硬顎,尤其是中矢狀硬顎形狀(midsagittal hard palate shape,MSHPS,如下圖)的差異對發音的影響。

中矢狀硬顎形狀(MSHPS)掃描圖

研究團隊將107名正常人的MSHPS導入計算機模型,然後通過機器學習,訓練計算機智能體發出五個「種子」元音(在不同語言中分布廣泛,且覆蓋了較為極端的發音方式,如下圖),比如「beet」中的「ee」音和「boot」中的「oo」音。

圖中不同的坐標,反應了不同語言和方言中,5個元音的發音方式。其中,黑色代表讓計算機智能體訓練的「種子」元音。

研究結果顯示,MSHPS的差異以微小的方式影響元音的發音,從而導致產生的元音出現聲學上微弱但系統的個體差異。

文化傳播的疊加效應

由於人類說話能力的形成還受到父母或文化環境的影響,因此研究人員還將微小的解剖學差異與文化結合起來。發音差異會通過跨代傳播而變得更加明顯嗎?

研究團隊運用計算機模擬了一個語言演化的簡單模型。他們使用迭代學習模型,選擇了五組不同的MSHPS結構。在每一組內部,讓與第一代具有同樣MSHPS結構的智能體向上一代智能體學習發音,如此持續了50代。

結果顯示,雖然硬顎形態的微小差異給第一代智能體帶來的發音差異較為微弱,但具有同一種MSHPS結構的下一代向上一代學習發音後,即使這些智能體積極地試圖通過其他發音器官(如舌頭)來彌補硬顎形態造成的發音差異,但這種差異仍被放大。也就是說,不同人種間MSHPS結構差異導致的發音差異經過跨代傳播後,可能導致不同人種間元音系統的跨語言差異

5組MSHPS模型發音傳播50代後的結果(黃色代表「種子」元音,藍色代表傳播50代後的元音發音)

「即使是聲道形狀的微小變化,也可能影響我們說話的方式。甚至可能在數代之後,這種差異程度大於不同方言間的差異。因此,發音是生物學問題!」該研究的第一作者Dan Dediu說。

Dan Dediu認為,這一結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解剖學差異對語音的影響,以及如何在需要時糾正它,例如在語音病理學、法醫語言學、牙科和術後恢復的情況下。但最重要的是,該研究強調了在我們發音器官普遍相似的背景下,個體差異在語言中的重要作用。

「作為人類,我們有很多共性,但我們同樣也是獨特的個體,人們可以從語音中聽到它。」論文共同作者、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的Scott Moisik總結道。

這項研究表明,文化和生物學是共同演化的,它把人們的興趣從普遍主義和高度簡化的解釋重新集中到進化論的觀點上來,在進化論中,變異不是噪音,而是語言和文化的一個核心特徵。

原始論文:

參考連結: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8/mpif-vit081419.ph

你有什麼想讓SME科普的問題嗎?

相關焦點

  • 中英文發音差異大,英語發音若不從娃娃抓起,就太難了!
    英語在說的時候,是非常強調重讀音節的,重讀音節的音強和音長都跟非重讀音節很懸殊,但是漢語中每個音節說得都是比較平均的,所以要將英語說得像英語,將英語說得跟普通話區別開來,一定要注重英語中的重讀音節,要將重讀音節讀得重。我們的英語之所以說不好,就是因為在發音的強弱的體現上,並沒有體現好。
  • 從英語口語中的我和我們,看文化差異
    點擊上方藍色字 關注無二雜貨↑↑↑這是 無二雜貨 的第 94 篇文章今天接著說說英語口語表達中的文化差異和思維問題從英語口語中看文化差異另一個區別是個人和群體的區別。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比較推崇人多力量大,講究團結,說的更多是集體意識。老師沒有太多地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想要的自己。小時候回到家,父母可能會問,今天你們學校老師講了什麼?你跟同學們的關係處的怎麼樣啊?用的是「們」。
  • 閒聊英語:英語發音真的重要嗎?
    :英語發音真的重要嗎?  由於印度人發音實在太特殊,會議主席不得不請一位德國專家,專門為中國人,將印度英語翻譯為標準英語。會議休息期間,德國專家問中國人,他(印度人)說的英語,為什麼我們都聽得懂,惟獨你們中國人聽不懂?中國人回答:他的發音實在太特殊了,跟「美音」完全不同。   當時聽到這裡,我心裡就暗想:你學英語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只是為了能聽懂美國人說話?
  • 如何規避英語中常犯的兩個發音錯誤
    在人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的發音時,由於沒有參照物,所以只能到自己的母語中尋求幫助,這也就是有很多人在最開始學英語時喜歡用拼音去記單詞發音的原因。也正是基於漢語和英語的發音習慣的不同,以及地域方言的影響,導致中國學生在英語發音這方面出現了好多難以避免的錯誤和不到位。
  • 再見:英語發音
    也幸好隨後他送我去省城貴陽學習英語,我的啟蒙老師Mr.Wang和迅公兩位老師發音都地道漂亮,恰好我還在critical period(關鍵時期)之內,加上迅公教學得法,我也自身努力,那個時候為發音打下了基礎,至此也沒有在因為英語發音煩惱過。詳情我已在我的英語學習小傳(2)中寫過,主要的方法是聽-朗讀-錄音-比對,本文的目的是將朗讀模仿的流程更加明晰化,供諸君實操。
  • 分清英語和中文的差異,對我們學習大有裨益
    中英文存在著文化差異,文化雖然有差異,但是也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我們通過英文和漢字的對比尋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作為學習的借鑑,讓我們能夠更好地進行文化的融合,學好英語。
  • 分清英語和中文的差異,對我們學習大有裨益
    中英文存在著文化差異,文化雖然有差異,但是也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我們通過英文和漢字的對比尋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作為學習的借鑑,讓我們能夠更好地進行文化的融合,學好英語。我們要理解記憶單詞就需要把它拆分成幾個部分。這些部分和漢字的偏旁部首是類似的,這些劃分出來的部分在這個單詞可以使用,在別的單詞也可以使用。這也是我們理解記憶英語單詞的基本理念。
  • 英語學習:請拋掉以前的發音,一切重頭開始!
    傳統的英語教育,將大家都教成了啞巴英語、聾子英語,聽不懂也說不出來。根本原因就是對聽說的不重視。試想,一個小朋友,學習說話,首先就是要模仿發音,先學會呀呀學語,後面才能談到讀、寫,因此,學習聽、說應該放在第一位。
  • 英語發音的技巧 ~ 英語學習分享(一)
    如何有效提高我們的英語口語呢?這個問題我曾經也思考了很久,每次參加咱們自己舉辦的英語角,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穫。雖然目前水平仍然有限,我認為比起曾經迷茫的自己還是進步了不少,尤其在英語發音方面總算是入門吧。受火星寶寶的邀請,這一期欄目我跟大家分享交流自己學習口語發音的一些個人經歷吧。
  • 教育學——相對性、絕對性、個體內差異評價的區分
    教育學——相對性、絕對性、個體內差異評價的區分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評價,大家就都會稍微帶些緊張的感覺,因為評價一詞包含了對你個人在工作以及學習、生活中的判斷與分析。但是自從我們走進校門的那天開始,就經歷了無數次的教學評價,評價早已在我們生活中如影隨行了。
  • 純正英語口語發音如何學習?
    我們都知道學習純正英語口語發音其中很重要一項就是會「說」,我們很多人都講一口很流利的英語,語法語態完全正確,但是出口後的語言卻無法給人一種純正地道的感覺。問題出在哪裡呢?因為說所說的語句發音不夠準確,帶有非常強烈的地方口音。
  • 英語口語輔導:英語口語發音三大內容:音、腔、調
    英語也一樣。英語民族比漢語民族思維方式或許要簡單得多,說話所用的詞彙會更少,有人統計過,大約三百個已經足夠了。 我們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就是學英語就是被背誦單詞,於是很多人買了很多單詞本,詞彙本,一遍一遍的記憶,結果記的單詞一個沒用上。   剛我們講到實際交流中用 到的單詞差不多就只有三百個左右,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非常具體了:它們是什麼?
  • 了解一下英式英語 & 美式英語的17個發音差異,英美音無縫切換不是夢!
    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在發音上的主要差異:一、舌音1、過耳不忘之/r/音但凡略微接觸過英音和美音的同學都知道,英音和美音最大的區別就是捲舌音!就中文而言,南方某些地區的方言中就存在這種發音,同時就其它的語言而言,西班牙語或者俄語中的「rolling r」音就趨同於美音中此種特殊發音,我們稱之為彈舌音。如果你既不身懷「絕技」,也不曾接觸過西班牙語或俄語,那麼你還是好好通過「原文連結」和酸老師好好學習或者規規矩矩按照音標念吧,可能不是很「美」,但至少不會很「亂」。
  • 日語發音的一些常見誤區你知道有哪些嗎?
    日語發音入門首先,日語發音有六個聲調,但是很多人並不習慣在發音時讀0調,這是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很多人覺得0調的作用並不明顯,因此就忽略了它的讀法。但是如果在句子連讀中還忽略0調的話,那麼就會使整個句子的表述奇怪而生硬,發音不地道。
  • 為什麼英語發音不標準,可能是口型惹的禍
    近日,法國盧米耶裡昂第二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口腔上顎的生理結構(以下簡稱口型)上的不同能夠造成元音發音上的差異,並能通過語言傳承過程中積累,影響人類語言的進化。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雜誌上。
  • 法語發音難再提升,不地道,90%有這些問題.
    ◽法語很不錯了(B2-C2),但發音總覺得不滿意?◽能聽出和法國人發音不一樣,但講不出所以然?◽剛入門,學習時發音不被重視,想提前打好基礎?◽法專生表示學校也不系統教語調,只知道升調降?  對發音沒有正確科學的認知 以為發音=口音,發音只影響了」好聽「和」不好聽「。其實,發音標準是正確表達的前提。
  • 如何用工具練習英語發音?英語發音?
    寫在前面;學習任何技能或者是一門語言都需要長期的時間;希望你能堅持下去;對於自學英語的朋友來說;自己的英語發音是否標準就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因為你沒有老師告訴你你的發音對不對;所以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辦法來練習自己的英語口語發音;在百度裡面輸入bing打開bing網站
  • 英語老教師:掌握這48個音標發音+音節分類,保證孩子流利說英語
    英語老教師:掌握這48個音標發音+音節分類,保證孩子流利說英語音標是英語不可缺少的部分,音標的掌握,無論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和累積,還是對英語口語練習都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最近就有幾位家長再給我說,孩子記憶單詞還算不錯,英語成績也還好,可孩子就是不會去運用英語。平時在生活中最多就能用點簡單的口語,可很多短語是會記不會讀。英語是第二門語言,以後上了大學,英語交流是非常的普遍,並且也有很多英語角,是專門來交流英語的。所以一口標準的英語表達是現在社會缺乏的,也許就因為這項技能,你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 英語發音——英式發音好還是美式發音好呢?
    許多英語學習者的發音存在混音的問題,就是發音中既帶有英音的特點,又帶有美音的特點,英不英、美不美的。他們自己也知道這樣顯得不太地道,想學純正的英音或美音,但是又拿不定主意,糾結到底我是學英音呢還是學美音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 英語單詞發音和英語口語發音技巧,如何讀的快又好聽?
    英語單詞發音和英語單詞發音技巧,如何讀得快又好聽?英語口語的發音有很多類型和方言,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方法,想說一口漂亮的英語,不僅要經常和老師或本土人練習,而且自己也要不斷努力,學習英語貴在堅持,養兵千日用兵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