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外到了中國後,聽中國人講英語,發現中國人說話都很生氣(very angry),並不是那麼的溫文爾雅,不是那麼地有紳士風度。
其實,我們國人對老外還是非常友好的,之所以給老外造成說話不友善的印象,是因為我們在說英語時候,分不清重音和輕音,該重的地方重得不在點子上,該弱的地方,沒有弱下去。
英語在說的時候,是非常強調重讀音節的,重讀音節的音強和音長都跟非重讀音節很懸殊,但是漢語中每個音節說得都是比較平均的,所以要將英語說得像英語,將英語說得跟普通話區別開來,一定要注重英語中的重讀音節,要將重讀音節讀得重。
我們的英語之所以說不好,就是因為在發音的強弱的體現上,並沒有體現好。
怎麼樣發音才能顯得更重呢?
我們中國人的聲腔並非不如老外,中國人吵起架來的氣勢誰也不輸,雖然有人說,沒有出過國不知道什麼叫胖子,但如果認為我們不夠老外胖我們的發音就不能像他們那樣重,那就錯了。
英語發音講究的是輕重相較,相差一定要懸殊,就像大人和小孩子身高的對比。該弱的地方要弱下去,該強的地方要強起來。
可惜習慣了中國味兒說話方式的我們,中氣和語調在說英語時用不到點子上,就變得全程都重,只是一個又一個往外蹦單詞,這樣一來,英語的節奏和美感就無從談起。
所以,要想將英語的發音練好,最好是從娃娃抓起。
1、孩子天生具備發標準音的優勢
發音的時候,我們需要動用嘴部的肌肉、舌頭的位置和嘴唇的開合度相互配合。如果控制得好,發音就是標準的。
當我們習慣於一種語言的時候,嘴部肌肉就會形成那種語言的發音模式。換成說另一種語言時,就會控制得沒那麼好,出現發音不準的問題。
所以,我們國人說普通話時,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語調,有經驗的人一聽,大概就能判斷這人是哪個地方的,因為長期以來形成的「口腔肌肉」,是騙不了人的。
成年人學習一種新的語言,發音是很難發得標準的。要想英語發音發得好,最好是從小就開始練習。
學術界對孩子外語學習優勢的共識就是語音能力強。首先,孩子的聽音辨音能力特別強,即使是十分細微的差別,孩子也能分辨得出來,這是大人所不具備的優勢。另外,孩子的語音模仿能力特別強,口腔肌肉比較靈活,能將聽到的聲音模仿出來。
所以,我們不要懷疑孩子的聽音、抓音和模仿的能力,要讓孩子從小就練習發音,這樣就會事半功倍。
2、練習發標準音的關鍵:聽標準音
有些家長會問,為什麼我們家孩子的發音會不準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語音輸入是錯的。輸入什麼,就會輸出什麼,家長要為孩子的音頻視頻質量嚴格把關,不購買師出無名的產品。
當然,還有可能就是孩子的英語老師發音錯誤,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並非個案,尤其是在幼兒園,因為我們的優秀英語師資還沒有形成向幼兒園流動的趨勢,但幼兒園又是孩子建立標準語音語調的關鍵階段,所以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有發音錯誤的現象,不管是老師輸入錯誤,還是孩子本身發音不準,都要堅決糾正。
另外,就是孩子的辨音不夠仔細,或者年齡尚小,有些音發不到位,我們可以帶孩子多聽,多模仿,用誇張的口型讓他們看清楚發音的要求。
總之,最重要的,就是要給孩子持續輸入標準音。
輸入標準音,不但能讓孩子的口語發音標準,還能保證以後練習拼寫時不出錯。因為英語是拼音文字,聽得清,才能寫得明。
舉個例子,單詞apple,如果孩子在辨音時沒有聽到/I/這個音,在發音時就不會發/I/這個音,那麼很有可能他們在拼寫時就忽略了「l」這個字母。
單詞information,如果孩子聽成了ifornation, 就會讀錯,他們在讀到information時也不會產生正確的聯想,在拼寫這個單詞時就會忘了前面的「n」,將後面的「m」錯寫成「n」。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發音不準,不僅影響聽說的準確性和口語交流,還會影響到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