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樣的中式英語,連老外都笑噴了,發音得從娃娃抓起!

2020-12-10 大思英語

唐詩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可見鄉音(母語)的力量是多少強大,歲月和環境的變化都撼動不了它。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其根深蒂固的發音習慣勢必會影響到英語學習者的語音表現,而且,年齡越大,鄉音越難改。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70、80後的父母,小學高年級或初中才學英語,辛辛苦苦學了十幾年,好不容易見到老外用英語交流幾句,一開口就是中式味兒十足的Chinglish,令老外哭笑不得。

比如視頻中的這位仁兄。

比起很多不敢開口說英語的人,這大哥精神可嘉,但一口Chinglish讓人抓狂。驚喜的是,那些老外居然能聽懂!這聽力水平也是沒sei了。

這種說英語的調式,是從普通語(鄉音)而來的。我們說普通話時,一字一音,一音一拍,輕重音無明顯區別,所以我們說英語也這樣。

但英語是極其強調音重的語言,語音呈現的不是一音一拍的節奏,而是根據音重的需要形成節拍,兩個或三個單詞為一拍很常見,所以,英語有許多弱讀甚至連讀的現象。

很多中國學生說起英語來一音一頓,語調平緩,普遍重讀,甚至扯著嗓門說英語,母語為英語的老外會覺得很刺耳,不了解的人甚至會認為是沒有禮貌的表現。這跟我們說普通話的習慣是分不開的。

當然,英語老外說普通話時也會帶有他們說英語的習慣,在不該發重音的地方,時常蹦出一個重音出來。而且他們難以掌握拼音聲調,當老外想說「這是我的馬」時,一般都會說成「這是我的媽」。

發音相當重要。英語能力相同的兩個人,發音比較準確的那位,給人感覺英語水平會高很多。要擺脫說英語時的鄉音,得從娃娃抓起,長大之後再來糾正,不是不可能,但會難上加難。

研究表明,4-12歲是以最接近母語習的方式學習外語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應以聽力為主,讓孩子集中精力練習聽力,孩子練聽力時做到以下3點,可以有效地擺脫中式發音。

輸入純正的英語發音

相比大人,4-12歲的孩子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聽覺特別發達和敏感,所以他們抓音快而且準,不但善於捕捉單個音素,也能很好地把握整個句子的韻律和節奏。

正因為如此,我們強調孩子一定要以聽為先,並且一定要輸入純正的英語發音。遺憾的是,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孩子的聽力要求不能得到滿足,不但聽力的數量不夠,質量也得不到保證。

只有當孩子輸入了純正的英語發音之後,才能說出標準的英語,而且聽多了,自然就會說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過了12歲,聽覺的優勢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逝。這個階段不讓孩子聽足聽好,反而讓孩子記單詞學語法,會得不償失。語法詞彙可終生獲得,聽力敏感期,長大了就不復存在。

將英語聲音「聽進去」

聽進去,指兩方面,一是聽得懂,聽力內容是可理解的;二是反覆聽,讓可理解的英語聲音在腦海當中存留。

研究表明,人的聽覺記憶容量很小,只能記住4秒左右的音頻印象,一般聽到超過4秒的句子,我們就難以憑記憶完整地複述出來。而孩子的聽覺記憶容量就更小了,所以必須保證孩子能聽得懂,而且要重複聽,做到一聽就懂,形成條件反射。

大思英語正是遵循這樣的原則來設計課程,讓孩子能切實地將英語聲音「聽進去」。

跟讀有必要

4-12歲的孩子除了聽覺發達敏感,口音模仿能力也特別強,因為孩子的嘴部肌肉很靈活,可以將音發得很到位,而大人已經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鄉音發音習慣,很難再調動多年不用的嘴部肌肉把音發到位。

孩子聽得多了,英語聲音在腦海當中存留,就會自然而然想說出來,表現在大思英語課程中,就是跟讀。很多孩子跟讀起來聲音響亮,發音標準,充分發揮了他們口音模仿的才能。

要說好英語,絕對離不開口音的模仿,所以,當孩子開口跟讀時,家長要加以鼓勵。

同樣是開口讀英語,看著文字朗讀和跟讀卻是不同的概念。朗讀的過程並沒有標準音的輸入,孩子的發音失去了參考基準,正如航海失去了指南,非常不利於孩子標準音的形成。

另外,即使孩子將音發對了,朗讀英文建立的是聲音和文字之間的直接聯繫,並不建立聲音和意義之間的直接聯繫,對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和口語能力毫無益處。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70、80後父母讀了那麼多年英語仍然讀不出英語交流能力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中英文發音差異大,英語發音若不從娃娃抓起,就太難了!
    有的老外到了中國後,聽中國人講英語,發現中國人說話都很生氣(very angry),並不是那麼的溫文爾雅,不是那麼地有紳士風度。其實,我們國人對老外還是非常友好的,之所以給老外造成說話不友善的印象,是因為我們在說英語時候,分不清重音和輕音,該重的地方重得不在點子上,該弱的地方,沒有弱下去。
  • 老外聽到哪些中式英語時,內心是崩潰的?
    英語學了很多年的世紀君,常思考一個問題:老外聽到Chinglish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是不是跟咱聽老外說蹩腳中文一樣虐?
  • 老外在聽到哪些中式英語時,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
    不過,老外們也有受不了的時候。到底他們接受不了哪些chinglish?留學生們,看看自己說沒說過下面這些吧( ̄▽ ̄)英語學了很多年的我,常思考一個問題:老外聽到Chinglish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是不是跟咱聽老外說蹩腳中文一樣虐?
  • 告別中式英語從娃娃抓起:你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
    從學前班開始到小學二年級結束,她都在溫哥華接受教育。安妮的爸爸是清華大學學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MBA。媽媽則是中國政法大學學士、律師,兩人合作創建了「安妮鮮花」這個電子商務品牌。並以這個名字開通了博客,把安妮在加拿大學習的第一手資料、與國外老師的交流體會以及中外英語學習差異的思考等陸續整理發表出來,引起了眾多家長尤其是英語專業人士多關注。
  • 3小時,擺脫「中式英語」發音,給孩子正確的英語啟蒙
    可見,會說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是多麼的重要!我們都知道,舞蹈要想跳出專業的水平,需要較長時間地練習。 同樣,英語想說得地道、好聽,不僅僅只是在開口前過一遍大腦。 最關鍵的,是在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就能學習到地道的發音和專業的英語思維!
  • 英語口語:為什麼你一開口就是正宗的中式發音?
    能說一口聽起來和老外一模一樣的地道口語,是每一個學英語的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中國人說英語卻總擺脫不掉中式發音。是我們學英語的方法有問題?還是也許只有極少數人才有這種能說地道英語的語言天賦?這就是為什麼你會聽到很多人講英語的時候,除去說的是英語單詞,其他的語音,語調,發音,好像都是在說中文。語言大師呂叔湘先生對於中國人學英語最經典的一句總結就是,「英語不是漢語」,用說中文的模式說英文,那肯定就是中式英文。來,細看一下,我們的中式口語和老外的地道口語到底差在哪了。
  • 我們中式英文翻譯好有才,老外看了滿臉問號,網友:笑噴了
    我們中式英文翻譯好有才,老外看了滿臉問號,網友:笑噴了你知道The forest is our home. Fire on everyone 是什麼意思嗎?中式英文招牌在路上隨處可見,讓外國人看得滿頭問號,尤其有些中式英文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 老外為東方人中式英語點讚
  • Yuyu:說英語,甚至連「發音」都不重要
    難道不是一聽就一口中式口音嗎,一聽就是Chinglish!哪裡標準了?!在這裡,我們首先要做一個概念的辨析,「發音標準」和「發音純正」,並不是一回事。所謂發音標準,就是單詞發音大致能準確,比如like發成「賴克」或者「來可」,都算基本標準,老外是能夠理解的,但是如果發成了「雷克」或者「勞克」,就是發音錯誤,老外會誤以為是別的單詞。
  • 聽到中式英語的老外???
    前段時間「add oil」一詞被收錄到《牛津英語詞典》啦是不是覺得以後背英語單詞都容易了許多從字母A開始背不會「abandon」了呢話說,當外國人遇到這些Chinglish(中式英語)時也是相當一頭霧水
  • 讀書筆記|安妮鮮花:告別中式英語,從娃娃抓起
    四、告別中式英語從娃娃抓起01. 2歲以內的孩子怎麼啟蒙?兩歲以前最主要的任務是聽力辨音能力的訓練,這個時機如果利用得好,孩子的語音能力會非常強。原汁原味的有聲資源都可以利用起來,兒歌、新聞、脫口秀、故事音頻,動畫片的聲音都能成為孩子的語音積累。
  • 初中生常說的3句「中式英語」,老外聽了一頭霧水,你說過幾句?
    初中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有一些初中生的英語不太好,但是他們有時候還想秀一把自己的英語水平,因此詞彙量實在是太少了,這個時候「中式英語」就出現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初中生常說的3句「中式英語」,老外聽了一頭霧水!
  • 老外的中文試卷意外走紅,笑噴一片網友:嘗嘗我們四六級的苦
    老外的中文試卷意外走紅,笑噴一片網友:嘗嘗我們四六級的苦中國發展地越來越強大了,同時漢語也逐漸被許許多多的外國人所接受了,他們都漸漸開始了漢字的學習,從a、o、e起了解並接受中國文化。想當年,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鬧了不少大笑話,面對英語試卷就一臉懵,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只能夠瞎寫。大家都在說英語這門語言學起來不容易,但是事實上,眾多語種裡面,最難的就是漢語了。
  • 告別中式英語,要從娃娃抓起!兒童英語啟蒙第一步:培養英語思維
    同樣的,想讓孩子學好英語的,一定是讓孩子沉浸在英語環境中,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過去的時候,家長們大多以為英語只能按照翻譯的方式去學習,即典型的中式英語。用一種語言孤立的解釋另一種語言,終究是學不好第二語言的。英語啟蒙的誕生,讓我們知道了不同的語言,都是有著「思維」的:英語有英語思維,漢語有漢語思維。
  • 說Chinglish才能被老外看得起了?中式英語正在成為全球最大方言…
    「只有從一個人嘴裡聽到了Chinglish,我才接受他是個中國人。」在美國街頭,一個印度人或一個日本人朝你迎面走來,你就能聞到他們說的英語飄著的咖喱和天婦羅味兒,但老外永遠無法從一個精心偽裝的Chinese bro的嘴裡識別出他的出產地。
  • 老外聽到Chinglish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地道英語又該怎麼表達?
    老外聽到Chinglish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是不是跟咱聽老外說蹩腳中文一樣虐?不僅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這樣的中式英語老外能聽懂;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會死)、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啊)這種中式網絡流行語,
  • 老外:中式英語幽默應保留
    全球語言監督機構最新報告顯示:一些中式英語已成標準英文詞組  本報訊為了給奧運建立好形象,豎立在北京公共場所的「中國式英語」(Chinglish)標識已開始逐步清除,一些看慣中式幽默英語的老外對這道城市風景即將結束而深感哀嘆。
  • 聽完這些奇奇怪怪的英語發音,我對自己的英語水平瞬間充滿了信心......
    被稱為「人間芭比」的Lisa不僅業務能力槓槓的,就連英語說得也非常棒。這個假期,Jane閒來無事,把《青春有你2》刷完了。
  • Long time no see:老外追捧中式英語_文化_鳳凰網
    中新網6月1日電 美國《僑報》日前刊文認為,曾經中國民眾普遍英語水平低下而造就出的「中式英語」,今天竟成老外追捧的語言。聯想近日大陸知名國學學者痛斥網絡不規範用語,其態度與英語國家接受「中式英語」形成鮮明對照。相較老外的包容,中國學者對網絡語言似缺乏應有胸襟。語言文字規範並非一成不變,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並隨時代發展而不斷改變。
  • 老外分享中式英語成時尚 「給力」等被譯成英文
    老外網友的新時尚  有一種有趣的語言現象被稱為「Chinglish」(中式英語),如「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 、「Horse horse tiger tiger」(馬馬虎虎),雖然不符合語法規範,常常把人雷得「外焦裡嫩」,但有時也透露著一絲幽默,令人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