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風格的起源
日式風格又稱和式、和風,起源於中國的唐朝,盛唐時期由於鑑真大師東渡,將當時唐朝的文字、服飾、宗教、起居、建築結構、文化習俗等傳播到了日本。日本與中國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人的起居方式在唐代以前,盛行席地而坐,因此家具主要以低矮為主。日本學習並延續了中國初唐時期的床低矮案的生活方式,並且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而且形成了完整獨特的體系。唐朝之後中國的裝飾和家具風格依然不斷地傳往日本。在日本極為常用的格子門窗,就是由宋朝時期傳入日本,並一直沿用至今,並成為古典日本風格的顯著特徵之一。
在眾多中式文化中,禪宗文化對日本風格的影響最為顯著,日本把對禪宗的頂禮膜拜,做了更深層次的解讀和發揚,並運用到了建築裝飾設計之中。日式風格與中式風格相比最不同之處就是加入了自然的元素,更強調天人合一。中式建築往往是封閉的空間,不管是紫禁城還是民居,都是把人和自然嚴格界開的,而日式建築往往都是掩映在重重疊疊的庭院或山林中,更貼近自然,強調舒適性,這其實就是中式和日本建築的思想本源的區別。
在裝飾風格中則體現出清新自然,蘊含禪意,「返璞歸真、與自然和諧統一」是日式風格的核心,也表現日本人講究禪意,對淡泊寧靜,清新脫俗生活的追求。擅長表現空間的流動與分隔,流動則為一室,分隔則分幾種功能空間,空間中最能讓人靜靜的思考,禪意無窮。同時也是深受禪宗文化影響才得以形成。
此外,日式風格善於借用室外的自然景色為家居空間裝點生機,熱衷於使用自然質感的材料,因此呈現出與大自然深切交融的家居景象,其中室外自然景觀最突出的表現為日式園林枯山水,也是禪宗美學對於日本古典園林影響深刻的體現,幾乎各種園林類型都有所體現。無論是舟遊、回遊的動觀園林,還是枯山水、茶庭等坐觀庭園,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禪宗美學枯與寂的意境,將禪宗美學的各種理念發揮到極致。
除傳統的日式風格以外,日式風格還呈現現代、科技、藝術的一面,現代日本風格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受後現代設計風潮的影響,設計上對外觀非常注重,甚至到了影響功能的程度,這是日本泡沫經濟的一個時代特徵。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陷入蕭條,設計風格又向本質回歸,天然材質的使用又開始流行,出現了MUJI、Zakka等一些時下流行的表現形式。
日本風格特徵
日式風格的家居空間往往呈現著簡潔明快的特點,不僅與地方的氣候、風土及自然環境相融合,而且能營造出一種不帶明顯標籤的文化氛圍。在現實層面,旨在於窄小住宅中通過設計充分利用空間,以及裝置現代設備、家具,極力地追求著生活的舒適和方便,「用小面積展示大空間」是日式風格裝飾的主要特點。在精神層面,日本禪宗信奉簡易優於複雜,幽靜優於喧鬧,輕巧優於笨重,獨特優於龐雜。因此,日式風格的家居裝飾也包含著對自然以及信仰的追求。
時至今日,日本風格已不僅僅是老式的榻榻米、格子門窗等元素,更讓人著迷的是其崇尚簡約、自然,以及秉承人體工程的風格特點。現代日式家居風格從秉承了一貫的自然傳統,崇尚根據自然環境來設計裝飾家居空間,使居住環境緊緊追隨大自然的腳步,並結合素材的本色機理及天然材料的特殊氣息給人以平靜、美好的感覺。
傳統日式風格
傳統日式風格一般採用清晰的線條,居室的布置優雅、清潔,有較強的幾何立體感。能與自然融為一體,借用外在自然景色,為室內帶來生機,選用材料上特別注重自然、質感,大量運用木材、草蓆、插花等天然的材質。傳統日式風格中還常常混搭中式風格,在自然氣息中更增加古樸雅致的產業味道。
現代日式風格
現代日式風格在暗示使用功能的同時強調設計的單純性和抽象性,運用幾何學形態要素以及單純的線面和面的交錯排列處理,避免物體和形態的突出。儘量排除任何多餘的痕跡,採用取消裝飾細部處理的抑制手法來體現空間本質,並使空間具有簡潔明快的時代感。
日本風格裝飾要素
01 榻榻米
日式風格典型的元素,同時也可節省空間
02 格子門窗
傳統日式風格的重要元素,現代日式風格中也會出現
03 天然材質
日式風格崇尚自然,多採用實木、竹、藤、麻等材質
04 低矮實木家具
在傳統日式風格裡,很多地方特別是榻榻米上用的家具一般都比較低矮
05 和風元素
鯉魚旗、和風御守、日式招財貓、江戶風鈴等作為裝飾飾品
06 純天然棉麻布藝
純天然棉麻布藝是日式風格中主要布藝材質,用于格柵、屏風或家具軟包
07 無稜角弧度設計
家具稜角多採用自然圓潤的弧度設計
08 收納功能家具
日本崇尚斷舍離精神,去除多餘,講究合理利用空間
09 茶道文化元素
茶具茶盤擺件在日式空間裡必不可少
10 花道文化元素
在花器的選擇上以簡單古樸的陶器為主,其氣質與日式風格自然簡約的空間特點相得益彰
11 枯山水
常見於日式風格室外與室內空間,表現在軟裝設計上可以是微型盆景擺件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