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今年浙江高考的那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如果還沒看過,可以試著讀一讀:
估計大部分的人,初讀是看不懂這篇作文的,甚至有人連第一段都看不完,就覺得索然無味,直接放棄閱讀。
這很正常,因為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看懂。而是為了表達:我很厲害。
說白了,就是炫技。
本質上跟說相聲報菜名差不多。報菜名是在說相聲時找機會把一連串菜名一起報出來: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滷煮鹹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什錦蘇盤,燻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
說的人越來越快,觀眾是聽不清也聽不懂這些菜有什麼意義的,事實上也沒什麼意義,純粹是為了給觀眾一種表演者很厲害的感覺,以贏得滿堂喝彩。
這篇不明覺厲的作文,也是找機會把一些生僻字詞、名言警句、哲學概念一股腦兒寫出來。別說我們了,就連高考閱卷老師,在據說1分鐘一篇作文的評閱速度下,恐怕也看不懂他到底寫了些啥。
網友評論
把老師都寫懵的作文,確實很厲害對吧?
但是別忘了,噼裡啪啦報出一堆菜名,讓人覺得厲害就夠了,而寫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表達觀點。
如何讓別人高效地接收你的觀點,才是寫作最重要的。這一堆看也看不懂的字,思考半天也不一定能理解的哲學道理,實在不適合傳達觀點。
這位考生這樣做也能理解。畢竟考場如戰場,如何在一眾考生中脫穎而出才是最終目的。
從這篇文章看來,這位考生閱讀量詞彙量的積累很廣,想必他也很清楚這是自己最大的優勢,在高考的時候突出優勢這個策略本沒有錯。
唯一不足,就像網友說的「不說人話」,明明可以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來表達,偏偏要扯一堆晦澀難懂的字眼,炫技痕跡太明顯,過於刻意。
浙江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陳老師倡導的評卷標準
當然,就這次高考來看,這位考生「賭」對了。即使跟高考作文要求的簡潔明了相違背,還是因「少見」拿到了滿分。
其實考生在高考的時候,能拿高分,寫什麼樣的文章都不奇怪,之前還有用甲骨文寫作文被破格錄取的例子,這都沒什麼問題。
問題在於,閱卷組把這篇作文拿出來宣傳。不僅說全國人民展示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平,暗戳戳炫耀,還無形中傳達出一個意思:閱卷組喜歡這樣的文章,這樣的文章能拿高分。
高考閱卷老師評語
雖然評語最後老師說了一句「其中的晦澀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但這輕飄飄的一句話,顯然低估了高考滿分作文給後來的學子們產生的影響。
或許就是因為這一篇滿分作文,考生們除了名言積累,還要多備一本生僻字大全。
下次高考會不會有人模仿這篇文章,我們拭目以待。
但還是希望考生們認識到,寫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達觀點,用少見的詞彙和概念,只是給文章增色。
如果為了用生僻詞彙才寫文章,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