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是浙江語文閱卷組之恥

2020-08-27 真楠說教育

最近,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許多網友對這篇《生活在樹上》的文章褒貶不一。

高考閱卷組也是眾說紛紜。第1位閱卷老師只打了39分,覆審的2位老師卻打出了55分的高分。最後,整個閱卷組綜合下來,評定其為滿分作文。

一、高考滿分作文長啥樣?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高考滿分作文是什麼樣子的?

那麼,我們現在就截取其中部分文章段落,看一看這篇滿分作文有何魅力。

1、「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


2、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


3、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4、「我的生活故事始終內嵌在那些我由之獲得自身身份共同體的故事之中。」麥金太爾之言可謂切中了肯綮。」

(以上只是文章中的部分段落,全文的圖片附在最後)

高考閱卷組給出的評價是:

「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是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顯而易見,高考閱卷組老師對這篇文章是讚賞有加的,因而打出了滿分的好成績。

但眾多網友卻不同意這一看法,認為這是一篇失敗的文章——空有炫技而已,名不符實。比如「嚆矢」、「振翮」這類生僻詞完全用不著。

這些語句乍讀之時,讓人感覺辭藻華麗,文採斐然,但細細一看才發現,文章其實晦澀拗口,難讓人理解。

二、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到底是不是一篇「好作文」?

首先,我們無法否認這位考生自如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水平。

文章中用到「祓魅與賦魅」、「實踐場域的分野」、「理想期望範式」等學術語句,無疑是正確的。

所以,這位考生的表達能力毋庸置疑。

但這種故作高深的表達方式,是高考滿分作文的最高標準嗎?

我們可以來看一下點評專家陳建新教授當時的聲明:

顯然,這篇文章違背了「反對矯揉造作的文風,提倡準確簡潔流暢明了的語言」這一提倡標準。

其次,人們擔憂的是:這篇文章「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難以配得上「滿分之譽」。

換言之,這篇文章是不是只有空有華麗外表,卻沒有實際的內涵呢?畢竟,現在的AI都能寫文章了。

有老師支持高考語文閱卷組的專家們的意見,認為:語文閱卷組老師們擁有豐富的教學經歷,自然能看出文章內裡質量的好壞。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說的不就是這個現象嗎?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引用的海德格爾,維根斯坦和麥金泰爾的句子,那些高中語文老師真的能夠理解嗎?

面對這些晦澀的哲學專業概念,語文老師也會有「望文生義」之嫌。

這還哪是什麼「內行人看門道」呢?

三、為什麼說這篇滿分作文是「浙江語文閱卷組之恥」?

這篇高考作文被打滿分,已成事實定局,我們無法改變。

但是,對這篇高考滿分作文的炒作,才是最讓人擔憂的。

一般來說,高考試卷是封閉不見世的。但浙江的《教學月刊》明晃晃地將這篇文章刊載出來,顯然是有炒作之嫌。

我們知道,任何一篇滿分作文都像風向標一樣,具有導向性。

接下來的幾屆學生會將上一年的高考滿分作文奉為瑰寶,極力學習和模仿。

也許,在未來的浙江高中校園裡,我們可以看到,數不盡的學生正在搖頭晃腦地背誦著哲學主義家的名人名言,以及各類生僻用詞。

那麼,我們的孩子究竟還能在語文教育中學到什麼知識呢?難道要讓他們在菜市場上買菜時,還要說「知者之乎者也」嗎?

語文教學的首要目標難道不是「教會學生好好說話」嗎?

當然,高考評分組也多多少少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評論結尾處指出:「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但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考滿分作文的誘惑和引導,難道是這輕飄飄的一句話所能抵消的嗎?

(附:高考滿分作文全文)

相關焦點

  • 拿滿分是閱卷組之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晦澀難懂引熱議
    日,浙江公布了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稱,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閱卷組長頻繁到各地講座、出書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8月初,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的《教學月刊》社的同名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在這篇文章之前,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披露了評分經過,並作了點評。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閱卷組長頻繁到各地講座、出書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8月初,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的《教學月刊》社的同名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在這篇文章之前,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披露了評分經過,並作了點評。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這篇作文引起激烈討論!
    近日,浙江一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高考作文引發關注,雖然有閱卷老師判了39分,但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力排非議,堅持給了60分滿分,引發網絡熱議。·8月2日,「教學月刊」微信公號,發布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指出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面兩位老師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60分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8月初,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的《教學月刊》社的同名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在這篇文章之前,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披露了評分經過,並作了點評。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續集:閱卷組長竟無良「高產滿分作文」
    近日,浙江一位老師被人實名舉報上了熱搜,老師名字叫做陳建新,曾是浙江大學的博士、副教授。原因跟前段時間傳遍網絡的高考滿分作文有關,陳建新就是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的大組長。八月初,《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曝光,文章引用了大量名人典故,觀點晦澀難懂,文字聱牙繞口,不像一個中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瞬間吸引了大量網友的議論。
  • 「高考滿分作文」閱卷組組長陳建新已被處理
    昨天,關於高考滿分作文的爭議終於有了初步結果:阻止陳建新參加國家教育考試。也就是說,給作文打滿分的浙江省語文閱卷組組長已經不能再對高考作文評頭論足了。據調查,今年語文閱卷組對高考試卷的評分評定過程符合閱卷標準。但作為語文閱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老師在評卷後未經允許擅自洩露了考生的作文答案和細節,嚴重違反了閱卷工作紀律。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把閱卷老師唬住就能得滿分?
    ,得到了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作文滿分! 8月2日,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作文《生活在樹上》,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和閱卷組長出版的「輔導書裡的作文相近」?
    由今年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並從對「該不該打滿分」的分歧轉向對閱卷組負責人「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輔導高考作文寫作」的質疑,所涉多方相繼發聲。2日,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刊出一篇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並配發閱卷組長陳建新的點評。第一位閱卷老師給《生活在樹上》打的是39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篇滿分作文迅速引起熱議。
  • 捲入滿分爭議後,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被曝涉利益輸送
    有回答提到,這篇文章詞藻華麗但內涵不足,「 晦澀的概念、看起來豐富的論據,只能掩飾思想的貧瘠」;也有網友覺得不必苛責,在高考中能有這樣的表達已經十分難得。「教學月刊」表示,這篇作文先後經過三次評分,第一位閱卷老師評分為39分,後兩位老師為55分,由審查組判為滿分。
  • 閱卷組長被舉報,浙江回應「高考滿分作文」爭議
    今天浙江閱卷組長被舉報的消息,刷屏各大網絡,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也做了報導。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特別針對此事做了回應: 日前,網上流傳今年我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引發網民熱議。
  • 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被處理,輿論需理清兩組關係
    8月13日,浙江教育考試院針對網傳2020年浙江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的爭議發布通報。經調查,今年語文評卷組高考作文的成績評定過程符合評卷工作規範。但作為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的陳建新老師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了評卷工作紀律。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曝光之後,作文閱卷組長深陷質疑「三連擊...
    文 | 王仲昀8月初,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曾引發廣大網友熱議。從網友到學者,眾人對這篇用詞晦澀難懂的文章褒貶不一。(點擊→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何以引發巨大爭議?)而近日,事件迎來了後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
    上述雜誌社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其文章來源是作文閱卷組,原計劃持續發布滿分作文系列,但因為考慮到浙江高考招生工作正在進行,以及一些技術原因,決定將文章刪除,「以後是否繼續更新現在不確定」。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王健)因為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對外公布後,引發輿論爭議。 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稱,上述文章經過三次打分,最終閱卷組決定給出滿分的成績。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王健)因為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對外公布後,引發輿論爭議。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稱,上述文章經過三次打分,最終閱卷組決定給出滿分的成績。關於爭議,陳建新表示,儘管存在晦澀和難懂的情況,也不希望學生模仿,不過其仍然認為,這篇文章所獲得的分數「恰如其分」。
  • 擔任21年高考閱卷組長開講座賣書,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真難懂」
    2020年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已公布,《生活在樹上》初評為39分,隨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最終審核組定為滿分,就引起許多熱議和爭議,文章的焦點是作文的內容普通大眾「讀不懂」。文風接近,語氣類似,引用名人的方法也是相似,高考作文閱卷組長既當教練又當裁判,這樣的安排合適嗎?在閱卷組與組長的權威怎麼平衡呢?這樣顯然不恰當。下圖為2019年滿分作文與2020年滿分作文對比。
  • 高考錄取火熱進行,浙江閱卷事件持續發酵!滿分作文或將被冷藏
    ,認定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了評卷工作紀律,停止陳建新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其實,從2000年起的20餘年間,真正公開的「高考滿分作文」極為少見,並不是考生中沒有滿分作文,也並非閱卷老師不想公布,而是有著嚴格的規定。大家印象最深的有兩篇高考滿分作文,即《赤兔之死》和《吊屈原賦》,在考生和教育界中引發極大震動,但這都是相關規定出臺之前。
  • 還是手動給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點個讚
    當然不是,一碼歸一碼,作文歸作文,閱卷組歸閱卷組,評判標準歸評判標準,這是要分開的。我寫了兩篇文章,一直是就文章本身進行批評,不認同這種滿分所包含的作文審美傾向,不認同這是一篇配得上滿分的作文,不認為這種滿分有利於語文教育(甚至可能形成很大誤導)。既然作為滿分公開點評,就應該接受哪怕最激烈的批評。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風波始末
    今年的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一場持續近半個月的風波,各方圍繞「該不該打滿分」的問題爭議不斷,並對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建新發出質疑,還有人舉報陳建新「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授課」。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官方回應:停止其高考評卷工作
    日前,浙江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引發網民熱議。今天,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回應稱,經調查,今年語文評卷組高考作文的成績評定過程符合評卷工作規範。但作為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的陳建新老師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了評卷工作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