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將展出珍貴佛經寫本與刻本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記者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佛光山)

曾淑賢詳細介紹本次展覽特點(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佛光山)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佛光山)

曾淑賢向慈惠法師介紹參展佛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佛光山)

部分展品(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佛關山)

部分展品(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佛關山)

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佛光山)

2019年8月2日,「穿越時空法寶再現——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記者會在臺灣「國家圖書館」舉辦,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臺灣藝術教育館館長吳津津等出席記者會。

「穿越時空法寶再現——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由臺灣「國家圖書館」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合作辦理,精選多館館藏精華,以「佛經寫本及刻本」為主題展出近百件佛教經典,於8月8日至11月17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盛大展出。

其中,臺灣「國家圖書館」為響應本次展覽,特別精選館藏21組24件珍貴且具代表性的善本佛典,於佛陀紀念館公開展示。臺灣「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在致詞時特別強調,這批珍藏的佛教善本古籍系首度出館,走入佛光山面對群眾。其中包括三部「國寶級」的佛教經典:1.舉世第一本雙色套印佛經—元刊朱墨雙色套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2.存世極為稀少的金代版本佛經—金皇統間私人刊印《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3.全經鏤版精細、毫無缺損的宋刊本《妙法蓮華經》,並另有6件敦煌寫經參加展覽,包括不同時代的寫經、經論、經疏等,極為難得,不容錯過。

本次活動總策畫慈惠法師致詞時表示,全世界的書籍著作中,以佛教藏經的出版量最大,透過展覽,可以讓藏經不再只是一本書,而能向大眾揭示藏經背後的所有經典傳承歷史及其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本次展覽並特別安排通俗講座,就是希望藉由深入淺出的演講,讓民眾了解藏經。

而本次佛陀紀念館亦精選多部佛典精品面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特別介紹原藏佛光山地宮的南北朝敦煌古寫經《摩訶般若波羅蜜放光經》,該部經典記述般若波羅蜜法及學習功德,寫於距今約1500—1700年前,經卷保存完整,通卷字體規整,顯明抄寫者的虔誠,大眾可藉此欣賞南北朝古樸的寫經字體,不僅藝術價值高,在書法史上亦佔有重要地位。抄回梵本此經的僧侶朱士行(203-282),法號八戒,是三國時期魏國佛教僧侶,為漢族地區最早的西行求經僧侶,即為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人物豬八戒的原型。另有寫於17世紀的藏文貝葉經,為傳統藏文梵匣形式的紙質寫本,乃將螺貝磨粉加工後用來書寫於傳統藏紙上,書寫經文的版框採塗刷方式染為黑底,十分别致。

曾淑賢於會中介紹本次展覽乃集結佛經善本珍籍精華,展示「佛經」在中國文獻史的遞嬗之跡,展件囊括佛經之寫本、抄本、刻本,拓印、雕版等,展出的佛經文字則包含有緬甸文、巴利文、藏文等多種語文,更有貝葉佛經及韓國國寶高麗藏等。本次展覽共分四大主題,分別為一、妙法梵音─藏經源起與譯著;二、佛海津梁─佛經註疏與詮釋,佛法修行與闡揚;三、正法寶藏─佛教推廣與弘傳;四、佛教藏經的現代化。綜觀本次展出,乃從佛教的起源、經典的結集、譯經事業乃至佛經的寫本與刻本,具體呈現漢傳、南傳、藏傳佛經精華,並介紹當代佛教文獻的編纂、數位化、數位人文發展等,全面展示佛經傳播的歷史意義與價值。

曾淑賢特別就本次參展的4件珍貴特藏:包括流傳最具故事性並為館藏最早刻本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陁羅尼經》、宋刊小字梵夾本《妙法蓮華經》、圖文並茂的禪宗法門《牧牛圖頌》,以及清代人物版畫上乘之作《釋迦如來應化事跡圖說》等進行精彩的版本及遞藏源流介紹,與會大眾莫不聽得津津有味,嘖嘖稱奇。

配合本次展覽,主辦單位亦精心規劃了一系列相關活動,計有8月9日至11日於佛光山雲來集舉辦「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8月10日至11日於佛光山藏經樓法寶堂舉辦「大藏經通俗講座」、8月25日及9月26日安排兩場教育推廣講座。此外展覽期亦有佛經手作書體驗等諸多系列活動,希望透過各式深入淺出的活動,帶領大眾體驗豐富而多樣的經藏世界,歡迎各界踴躍前往參觀。

相關焦點

  • 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到德化參觀交流
    中廣網北京時間5月24日林文彬訊,5月23日,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到德化參觀考察,開展文化交流。如常法師一行先後到宏益陶瓷研究所、友濱陶瓷研究所、山花陶瓷、聚德藝瓷等大師工作室參觀,與柯宏榮、陳桂玉、連紫華、鄭雄文、曾世成等大師展開深入的交流。
  • 臺灣佛光山 佛陀紀念館獲2016旅遊精華全臺十大地標
    』Choice)票選結果: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再度雙雙入選為全臺十大地標。佛館亦曾榮獲TripAdvisor「2014年旅行者之選大獎」,證明2011年底落成的佛陀紀念館,已經受到全球旅行者的高度肯定。 佛光山是由星雲大師於1967年興建,積極弘揚人間佛教,並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設立近300座別分院道場、16所佛教學院、5所大學、24座美術館,並有人間衛視、人間福報、國際佛光會等機構,協助弘法修持暨推廣文化、藝術、慈善等事業與社會教育及培養專業人才。
  • 大陸南方佛教藝術珍品在臺北展出
    由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臺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等聯合主辦的這場展覽,是從原定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的展覽延展而來。  去年9月23日至12月7日,「七寶瑞光」展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吸引觀眾達98萬餘人,在臺灣民間引起廣大迴響。
  • 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一行參訪臺灣佛光山
    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瑞祥法師在佛光山文學博士依昱法師陪同下參觀佛陀紀念館(圖片來源:鳳凰佛教)佛陀紀念館「與大師面對面」星雲大師書法展、張大千書畫展開幕式(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此次瑞祥法師是應佛光山拉斯維加斯蓮華寺印堅法師邀請,在星雲大師90生日之際,瑞祥法師為佛光山宗長星雲長老創作一幅「觀自在」菩薩像。瑞祥法師在依昱法師陪同下先到大殿拈香禮佛,參觀了佛光山觀音殿和佛陀紀念館及「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然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在會客廳晤談,並互贈禮物。
  • 高雄佛陀紀念館舉辦「河北佛教文物展」
    北京訊為迎接北齊漢白玉佛首,2015年5月23日至8月20日,國家文物局在臺灣高雄佛陀紀念館舉辦「河北省佛教文物展」。2016年3月,佛首與佛身將回歸大陸,在北京舉行儀式後入藏河北博物院。2013年,這位先生參觀河北博物院,看到佛身及旁邊展出的舊時完整佛像照片,感覺佛身與15年前所見佛頭可能為一體,遂協調原收藏者將佛頭轉讓給臺灣善心人士,並由其捐贈給佛光山星雲大師,請星雲大師牽頭完成佛首榮歸故裡的心願。這位先生及相關團體參與過1999年山西靈石資壽寺16尊明代彩繪泥塑羅漢和2尊童子頭像、2002年山東濟南四門塔東魏石雕阿閦佛頭返還回歸的協調工作。
  • 河北雜技音樂兒童劇《蔬菜總動員》在臺灣佛光山歡樂上演
    李春雷 攝   中新網高雄7月10日電 (高紅超 李春雷)10日下午,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的舞臺變成了一個「童話世界」,一場專為兒童打造的好看、好玩又熱鬧的雜技音樂劇《蔬菜總動員》在這裡上演,吸引了臺灣各地的小朋友前來觀看。  此次演出是「文化河北——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的重要活動之一。
  • 「山東博物館藏揚州畫派精品展」將在高雄開展
    中國臺灣網12月20日高雄訊 由山東省文物局主辦、山東博物館和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承辦的「山東博物館藏揚州畫派精品展」將於12月26日至2017年3月1日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揚州畫派」是指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職業畫家。
  • 臺灣佛光山德化陶瓷藝術展圓滿落幕
    中廣網北京時間6月14日林文彬訊:近日,為期近兩個月的「慈悲擺渡」德化陶瓷藝術展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圓滿落幕。此次展覽由臺灣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聯合主辦,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THC泰華宸美術館承辦,THC泰華宸集團協辦,於4月13日開幕,集體展出德化縣75位省級名人以上陶瓷藝術大師的99件陶瓷藝術作品。佛陀紀念館將對部分展品進行收藏。
  • 河南民俗藝術展亮相臺灣高雄佛光山 (3/4)
    /4) "← →"翻頁 2月6日,臺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內舉行的河南民俗藝術展吸引遊客
  • 臺灣佛陀紀念館千人抄經 場面震撼壯觀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2017年11月5日,為讓更多人親近經典的智慧,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千人抄經」活動。佛光緣第一分會特地帶領15名會員從臺北南下抄經,河南藝術中心的團員也主動參與,嘗試抄經新體驗。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說,經典非常珍貴,是經過長時間驗證的智慧言論,抄寫經典能更深入體會經文深義,得到心靈的淨化。
  • 雲南孔雀「飛入」高雄佛光山 光雕舞影祈福吉祥平安
    新華社臺北2月16日電(記者李慧穎、李凱)大年初一夜,高雄佛光山,天空如幕,煙花絢爛,3D光雕(雷射)演出如幻如真。在數萬人用手機照明營造的漫天星光中,26只從雲南飛來的「孔雀」,緩緩綻放,光彩奪目……  數以萬計的遊客及信眾湧入佛光山參加2018春節燈法會。今年法會特別之處是,雲南省在佛光山舉行「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活動,將傣族孔雀舞帶到寶島,「飛入」佛光山。
  • 貴州「非遺」佛光山展演
    中新社高雄9月11日電 題:貴州「非遺」佛光山展演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我已報名參加姜文英老師的剪紙教學班。」來自臺灣臺南縣的顧菊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小時候學過剪紙,姜文英老師的剪紙做工細膩,構圖精巧,看她的作品是一種美的享受。
  • 高雄佛光山平安燈會 10米駿馬主燈吸睛(圖)
    蓮池海會花燈區展現一片祥和之氣,(佛光山提供)     每年春節必吸引眾多人潮賞燈的佛光山燈會,迎接馬年,今年平安燈會除以應景的「駿程萬裡」為主題外,還有高10米的駿馬主燈,加上12生肖花燈、創意園藝區、騎龍觀音、200公尺的「天堂在哪裡」花燈隧道、祥龍獻瑞、佛陀行畫圖、平安燈牆等主題,讓大家大開眼界。
  • 香港將展出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
    香港將展出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 2005年04月19日13:00:23 新華網 張雅詩   新華網香港4月18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將於4月20日至4月30日聯合舉辦「冊府瓊林——北京大學圖書館珍藏古籍善本展覽」,旨在弘揚中國文化並促進北京和香港之間的校際文化交流。
  • 北齊釋迦牟尼佛身開箱儀式在高雄佛光山舉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來自河北幽居寺的北齊時期釋迦牟尼像佛身21日下午在佛光山大雄寶殿前開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帶領佛光山僧眾舉行了莊嚴的迎請儀式
  • 宋刻本每頁要四錢六分銀子 古籍裡藏著哪些秘密?
    《鬳齋考工記解》,宋林希逸撰,宋刻本,線裝。有意思的是,此次展出的一本吳湖帆所藏《雪巖吟草》,鈐有吳氏夫婦不同樣式、不同印文之藏印23方,足見他對此的喜愛之情。  此次展出的宋刻孤本《重雕足本鑑誡錄》就是典型的「黃裝」。黃丕烈是如何重裝這本珍貴的宋版書的?他特地在題跋中詳細記錄了具體做法——幾乎是一次大手術,而且結果相當有趣:這部書原本是項元汴天籟閣裝潢,破損之處,補綴的都是明代白紙,和原來宋本舊書頁的顏色無法匹配。
  • 【佛光新聞】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 名聲天曉勇往直前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大樹報導】佛光山2017年春節平安燈法會,以「名聲天曉」為主軸,將於1月28日展開,為期近1個月,地點橫跨佛光山、藏經樓、佛陀紀念館佛法僧三寶山,每座寶山各有不同特色,希望大眾在春節期間至佛光山一遊時,帶回滿滿的幸福和平安。星雲大師所寫的春聯「名聲天曉」,源自唐詩人李賀詩句「雄雞一聲天下白」。
  • 「各路神明」和諧齊聚佛光山
    千餘神尊陸續抵達佛陀紀念館(圖片來源:佛光山) 千餘神尊陸續抵達佛陀紀念館(圖片來源:佛光山) 由佛光山和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發起的「2015宗教聯誼會」,廣邀傳統民間信仰神明和世界宗教聖賢,12月25日齊聚佛陀紀念館,展演尊重包容、平等和諧的宗教大奇蹟。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會長、立法院長王金平預言,臺灣可望成為全球信仰大本營,萬教齊心的宗教聖地。 各路神明相見歡 早上7時不到,佛館便鐘鼓齊鳴,迎接各路神明。
  • 佛經版畫:中國雕版藝術的一朵奇葩(上)
    唐五代,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的善男信女,將抄寫佛經、繪製佛像作為對佛的一種功德,以捐獻數量多少為虔誠程度的標誌。另外,印度佛教中的「法舍利」最早是將泥塑佛像等放置塔中,作為供養,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記載,義淨在印度看到,不僅有「拓模泥像」,還有「或印絹紙」的印鈐佛像作為法舍利放置塔中。據郭魯柏《西域考古舉要》,印度流行的佛像印章,「模型做自中國」。
  • 「佛光山…難以置信的建築」絕美攝影 驚豔國際網友
    圖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一景。 圖說:Pierre空拍佛光山以及藏經樓、佛陀紀念館,十分壯觀。 圖說:佛陀紀念館的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