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到德化參觀交流

2020-12-22 當代藝術評論

中廣網北京時間5月24日林文彬訊,5月23日,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到德化參觀考察,開展文化交流。如常法師一行先後到宏益陶瓷研究所、友濱陶瓷研究所、山花陶瓷、聚德藝瓷等大師工作室參觀,與柯宏榮、陳桂玉、連紫華、鄭雄文、曾世成等大師展開深入的交流。縣委書記梁玉華,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維啟陪同考察。

每到一處,如常法師都仔細觀看大師作品,對德化白瓷的材質美、工藝美表示讚嘆,尤其對德化佛教題材的陶瓷藝術品創作表示肯定,認為德化不愧是「瓷觀音的故鄉」,各種瓷觀音造像形態各異、各臻其美,並根據佛像創作的儀軌等給德化的工藝大師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如常法師對德化白瓷茶器也饒有興致,認為純白顏色的茶器似玉非玉勝於玉,不僅是良好的飲茶器具,還是絕好的佛前供器,希望能開發出更多品類的佛教用品。

德化與臺灣地緣連、物緣近、道緣承、學緣同、人緣親,長久以來就保持著密切聯繫。近年來,更是以瓷為媒,以瓷架橋,頻繁開展與臺灣金門縣、苗粟縣、鶯歌鎮等地的考察互訪活動,推動德化與臺灣在陶瓷業、農業、旅遊業、民間文化、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結下了深厚的情誼。2015年,德化21位德化陶瓷藝術大師在佛光山美術館舉辦展覽。去年以來,德化開始對接再次在佛光山舉辦德化陶瓷藝術展覽。今年4月13日,「慈悲擺渡—德化陶瓷藝術展」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展出德化75位省級名人以上陶瓷藝術大師匠心獨運的99件白瓷藝術精品。展覽時間從4月13日持續至6月9日。

佛光山是臺灣信眾最多、最負盛名的佛教聖地之一。通過此次佛光山藝術展,藉助佛光山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及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德化陶瓷得以進一步宣傳和展示。與此同時,雙方把展覽辦成交流合作的平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對此次展覽給予大力支持,並對展覽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並寄予厚望。

如常法師表示,此次德化陶瓷佛光山藝術展是一次臺灣加深對德化陶瓷了解、加強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文化盛會。4月24日已經委託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永均法師到德化考察,希望今後能進一步加強佛光山與德化的合作,加強海峽兩岸的往來與交流。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在全世界有近30個分館,如常法師邀請德化藉助這些分館的影響力,通過展覽展示、文化交流,在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宣傳推廣德化陶瓷,提升德化陶瓷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推動德化和臺灣、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經貿往來。

相關焦點

  • 臺灣佛光山德化陶瓷藝術展圓滿落幕
    中廣網北京時間6月14日林文彬訊:近日,為期近兩個月的「慈悲擺渡」德化陶瓷藝術展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圓滿落幕。此次展覽由臺灣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聯合主辦,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THC泰華宸美術館承辦,THC泰華宸集團協辦,於4月13日開幕,集體展出德化縣75位省級名人以上陶瓷藝術大師的99件陶瓷藝術作品。佛陀紀念館將對部分展品進行收藏。
  • 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一行參訪臺灣佛光山
    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瑞祥法師在佛光山文學博士依昱法師陪同下到大雄寶殿拈香禮佛(圖片來源:鳳凰佛教)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瑞祥法師在佛光山文學博士依昱法師陪同下參觀佛陀紀念館(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將展出珍貴佛經寫本與刻本
    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佛光山)2019年8月2日,「穿越時空法寶再現——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記者會在臺灣「國家圖書館」舉辦,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
  • 臺灣佛陀紀念館千人抄經 場面震撼壯觀
    在法師的引導下,抄經活動安靜而莊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2017年11月5日,為讓更多人親近經典的智慧,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千人抄經」活動。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說,經典非常珍貴,是經過長時間驗證的智慧言論,抄寫經典能更深入體會經文深義,得到心靈的淨化。並指導抄經的三個步驟:前行、正行、回向。前行部分,穿著簡便的衣飾,最好身著海青,有縵衣者搭衣。書寫前洗淨雙手,放鬆身心。抄經堂有準備好經文及書寫工具,只要帶著清淨身心,無論個人或團體都可以來報名。
  • 河北雜技音樂兒童劇《蔬菜總動員》在臺灣佛光山歡樂上演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河北雜技音樂兒童劇《蔬菜總動員》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演出李春雷 攝   中新網高雄7月10日電 (高紅超 李春雷)10日下午,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的舞臺變成了一個「童話世界」,一場專為兒童打造的好看、好玩又熱鬧的雜技音樂劇《蔬菜總動員》在這裡上演,吸引了臺灣各地的小朋友前來觀看。  此次演出是「文化河北——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的重要活動之一。
  • 高雄佛陀紀念館舉辦「河北佛教文物展」
    北京訊為迎接北齊漢白玉佛首,2015年5月23日至8月20日,國家文物局在臺灣高雄佛陀紀念館舉辦「河北省佛教文物展」。2016年3月,佛首與佛身將回歸大陸,在北京舉行儀式後入藏河北博物院。2013年,這位先生參觀河北博物院,看到佛身及旁邊展出的舊時完整佛像照片,感覺佛身與15年前所見佛頭可能為一體,遂協調原收藏者將佛頭轉讓給臺灣善心人士,並由其捐贈給佛光山星雲大師,請星雲大師牽頭完成佛首榮歸故裡的心願。這位先生及相關團體參與過1999年山西靈石資壽寺16尊明代彩繪泥塑羅漢和2尊童子頭像、2002年山東濟南四門塔東魏石雕阿閦佛頭返還回歸的協調工作。
  • 臺灣佛光山 佛陀紀念館獲2016旅遊精華全臺十大地標
    』Choice)票選結果: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再度雙雙入選為全臺十大地標。佛館亦曾榮獲TripAdvisor「2014年旅行者之選大獎」,證明2011年底落成的佛陀紀念館,已經受到全球旅行者的高度肯定。 佛光山是由星雲大師於1967年興建,積極弘揚人間佛教,並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設立近300座別分院道場、16所佛教學院、5所大學、24座美術館,並有人間衛視、人間福報、國際佛光會等機構,協助弘法修持暨推廣文化、藝術、慈善等事業與社會教育及培養專業人才。
  • 雲南孔雀「飛入」高雄佛光山 光雕舞影祈福吉祥平安
    在數萬人用手機照明營造的漫天星光中,26只從雲南飛來的「孔雀」,緩緩綻放,光彩奪目……  數以萬計的遊客及信眾湧入佛光山參加2018春節燈法會。今年法會特別之處是,雲南省在佛光山舉行「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活動,將傣族孔雀舞帶到寶島,「飛入」佛光山。
  • 貴州「非遺」佛光山展演
    「守望精神家園——第四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在高雄佛光山舉行。本屆活動以「多彩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演出和傳承人實地展示活動。貴州苗族剪紙省級傳承人姜文英將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內開設工作坊,開展剪紙教學。開展展示活動兩天來,已有多名臺灣民眾報名要跟姜文英學習剪紙技藝。對於苗族剪紙,顧菊萍並不了解。
  • 環境教育大使參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感受心靈境教
    環境教育專家到佛館參訪佛教在線臺灣訊 為凝聚對環境教育工作的共識,由優秀的環境教育專家組成的環境教育大使一行10人,於8月2日到佛館參訪。團隊成員包含來自桃園、臺中、彰化、嘉義、高雄、屏東等具專業背景的中小學校長和老師,以及鯨旗國際環境創產有限公司執行長許毅璇所帶領的專業團隊,選擇環境教育特優場域的佛館做為參觀重點,期待讓環境教育注入更多的心靈感。一向對環境教育相當重視的佛館館長如常法師,特別親自接待這群教育尖兵。
  • 內蒙古草原文化展演活動高雄開幕 「呼麥」等非遺亮相佛光山
    【解說】「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10月12日在臺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上演,長歌民調、「呼麥」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臺灣民眾呈現。  【同期】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 陳春霖  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兩岸文化交流的領域當中,我從事兩岸交流工作20多年,在這麼長期工作,高大上的視覺藝術表演做了無數了,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做得非常非常的開心,它來自於我們生活,來自我們的民間,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 高雄大學與佛館籤署交流合作 培養人才串連善美因緣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高雄大學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6月4日舉行合作籤約儀式,期盼透過導覽、語言、資訊、科技和教育等相關合作,結合理論和實務加以應用,在佛陀紀念館這處文化、教育與藝術的國際交流平臺上,提供學子學習機會,發揮培育人才及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學術交流合作,更培養學生國際化、多元的發展空間。
  • [佛光青年點滴]幸福臺灣‧就在佛光山 佛大交換師生收穫滿滿
    「來到佛光大學當交換生,最幸福的就是可以巡禮佛光山。」佛光大學趁著清明連假,大陸及海外27所大學交換學生,主動提出舉辦「幸福臺灣‧就在佛光山」活動,4月3日至5日前往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巡禮,一系列精採的課程,帶給交換生豐富的生命之旅。
  • 佛光山第九任住持心保法師升座 72法子傳法五大洲
    星雲大師當場為法子說法開示:「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代表著佛陀與大迦葉心心相印傳正法,亦是教外別傳的法門,現在要傳授給你,你當接受。」接著講述臨濟宗法脈源流:迦葉接受佛陀的傳法,成為禪門初祖,傳至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將禪法帶到中國,是中國禪宗初祖,依序傳給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到惠能大師後,再傳給懷讓、青原禪師,將禪宗分出臨濟宗、曹洞宗等五宗七派,禪門自此一花五葉代代相傳。
  •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在臺灣高雄上演
    一曲盪氣迴腸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唱罷,觀眾席上響起熱烈的掌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10月12日在臺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上演。除了這首長調民歌,呼麥、薩吾爾登、搏克(摔跤)、好來寶、馬頭琴、安代舞等節目也紛紛亮相,讓臺下的近2000名觀眾大呼過癮。
  • 高雄市佛光山 – 佛教觀光聖地 – 感受春天與歡喜吉祥
    釋星雲法師於1967年5月16日創辦,現已成為臺灣佛教四大山頭之一(其他為法鼓山、中臺禪寺和慈濟功德會)。釋星雲法師(1927年出生),2019年的今日已是92歲高僧了啊。生於江蘇省江都縣(喔喔原來是臺灣人俗稱的外省人)1949年初遷居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的創辦人,被尊稱星雲大師。除宗教領袖身份外,星雲法師也是中國國民黨黨員,曾任黨務顧問、中央常務委員、中央評議委員。
  • [兩岸春節]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為臺灣春節添年味
    新金花女子組合《孔雀飛來》  「這是我們第二次到臺灣演出」,雲南民族歌舞表演藝術團團長、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副院長楊洲介紹,去年歌舞團在佛陀紀念館共演出60餘場,數十萬觀眾觀看了表演相約臺灣」文化交流系列活動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和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承辦的,以「孔雀開屏?諸事吉祥」為主題的文藝表演於2月5日在佛光山和臺灣民眾見面,每天兩場,演出將一直持續到2月14日,此外,還將赴南投縣舉辦兩場燈會專場演出。
  • 「山東文化周」走進臺灣高雄 齊魯文化在佛光山綻放
    「山東文化周」走進臺灣高雄 齊魯文化在佛光山綻放 2019年11月25日 09: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山東武術表演(圖片來源:山東省臺港澳辦)  中國臺灣網11月25日訊「山東文化周」日前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包括山東非遺展演、山東麵食製作、山東武術表演,成為佛陀紀念館的一道靚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