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味道 」| 兩代母親的愛和美食傳承

2020-12-27 澎湃新聞

「媽媽的味道 」| 兩代母親的愛和美食傳承

2020-06-17 0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們常道「民以食為天」,

在一個個普通家庭中,

一碗飯、一碗麵,

一道道家常菜裡

透出親人間的關愛和溫情,

無論兒女有大、走得有多遠,

對家的思念、親情的渴望永遠都蘊藏在

那喚起記憶和深固家的味道的家常菜裡。

在溫嶺新河,有這樣一對母女,她們將平常的日子,揉進鮮香美味的民間美食中。在女兒孫芳芳的記憶中,兒時家中經濟並不富裕,為了彌補家中三個女兒的缺憾,母親李香娥用她的一雙巧手,為家中貧瘠的餐桌增添了許多美味,鹹甜的米累、自製的嵌糕......

勤勞的母親想盡各種法子讓家裡的夥食豐富多滋,芳芳的童年時光和著母親的味道一直深深地落在她的腦海中。多年過去,升級為外婆的李香娥,曾為家人用心烹製的一日三餐和點心,像是家族基因刻進了女兒孫芳芳的血液中。如今,已為人母的芳芳承襲著母親的美食熱愛,轉行全職媽媽為兒子精心烹製一日三餐,一周七天不重樣的早餐、花式中西餐,她有顏有味的美食曬圖,讓人驚呼這是別人家的美食媽媽。

「 都說人間值得,「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

她們母女兩代人的日常美食和創新美食。

柴火生炒炊飯

柴火灶炒炊飯,是大多數溫嶺人共同的美食記憶。特別是生米下鍋後,柴火的溫度、炒米的持久、下配料的時機都考驗著炒飯人的烹飪素養。

一道讓人垂涎的炊飯,經過炒、拌、燜等多道工序後,微焦而不糊、糯米韌而不爛就是最佳的狀態。

更多製作技巧就看下面視頻吧

ˇˇˇ

炒水圓

溫嶺人喜食糯米,炒圓是大家生活中家常的美食之一。最常見的是什錦蔬菜炒圓,完美的溫嶺風味炒圓,料頭足,色彩鮮豔,軟糯鮮美,宴客也是棒棒噠!

更多製作技巧就看下面視頻吧

ˇˇˇ

可愛饅頭

為了讓挑食的孩子愛上吃飯,孫芳芳用心創作了萌萌的可愛饅頭,不僅讓自家孩子更愛吃飯,也收穫了本地眾多小可愛們的熱捧。所有彩色的饅頭來源於天然,紅色是用甜菜根榨汁,黑色是用黑芝麻製作,藍色是用蝶豆花榨汁,黃色是用南瓜......。

可愛饅頭還有一個小小的「機巧」之處,饅頭可以開合,可以夾上肉餅、肉鬆、蔬菜、花生醬等,變成一個中式的漢堡。

更多製作技巧就看下面視頻吧

ˇˇˇ

■ ■■■■

飲食文化傳承和體現家的溫情和精髓,

每個孩子童年時享受母親巧手下的那些花樣美食,

會沉澱在了每一個孩子的記憶裡,

成了永不能忘的母親的專屬味道。

END

憑18積分即可兌換價值388元的星空瑜伽半月卡一張,共50份。

贊助商:箬橫星空瑜伽館

商家地址:箬橫鎮文樂路都市一號北門111-31號

聯繫電話:13666431366

領取方式:到店領取使用

兌換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兌換

▼▼▼

後期,小溫還會陸續推出更多產品福利,

供平臺粉絲專享,

敬請期待哦!

想知道如何賺取嗎?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就知道了~

每天的閱讀分享籤到積分,不容錯過~

▲識別二維碼,關注台州婦聯▲

原標題:《「媽媽的味道 」| 兩代母親的愛和美食傳承》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尋找媽媽的「味道」 傳承中華餐飲文化
    令人垂涎的梅乾菜扣肉,造型精美的臺灣酒蛋,一道道洋溢濃鬱幸福味道的媽媽菜。  8月16日晚,以尋找記憶中的「味道」為主題的歐琳「最愛媽媽菜」廚藝徵集大賽在宏大的歐琳國際工業園啟動。15名來自寧波、上海、紹興和臺灣等九州各地的選手參與了首輪比賽。
  • 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③ | 有一道美食叫前良麥鑊
    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③ | 有一道美食叫前良麥鑊 2020-04-2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媽媽的味道」 |農家美食打響桐廬"一鄉一品″特色品牌
    「媽媽的味道」 |農家美食打響桐廬"一鄉一品″特色品牌 2020-05-02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媽媽的味道」曬圖投票結束 13日迎母親節線下廚藝秀
    紅網時刻5月11日訊(記者 陳思怡 鄧曉娟)20天,269道美食,27萬人次參與投票,104萬份感恩母愛的點擊關注。5月9日,由紅網主辦、白沙老味承辦的母親節特別活動「媽媽的味道」美食評選活動落下帷幕。
  • 【母親節】媽媽的味道,你還記得嗎?
    【母親節】媽媽的味道,你還記得嗎?沒有什麼五花八門的調味料但媽媽炒出來的螺螄卻總是香氣逼人一盤簡單的炒螺螄裡不僅有年少青澀的時光有家鄉清澈的河流更有對母親深厚的愛媽媽的味道如同媽媽的愛
  • 媽媽的味道—山苜楂蝦仁餃子
    每次聽到這首《家的味道》,內心深處都會有一種無以言說的想念與淡淡的憂傷。想念媽媽親手製作的美味菜餚,憂傷媽媽越來越多的白髮和永遠都在為兒女忙碌的那雙手。年少時曾經不懂事的我不知道什麼原因造成了愛挑食的毛病。那時不懂媽媽做菜的辛苦,還挑剔著鹽放太多、菜沒味道。每次媽媽嘴上都會反駁,但每次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下次再做菜的時候,媽媽就會少放一些鹽,多放一些調料。
  • 最美婚嫁珠寶 傳承媽媽的愛
    當你披上婚紗的那一刻,為之感動的一定是母親;當你步入婚禮殿堂的那一刻,最為開心的一定是母親;當你最終成為新娘的那一刻,為你流下激動淚水的也一定是母親。母愛是人類中最美好的情感,是維繫人類細膩、微妙,與真誠的命脈。如同工匠用熱情打磨出的珠寶,每一件蘊含著深深的情感。
  • 回味記憶,追溯本真,永和豆漿傳承美食味道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美食文化也不例外。這幾年,有關美食的紀錄片似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遍地開花的各類吃播,足見大大小小的吃貨們基因裡流淌的對美食的熱愛。論起中國人對吃的追求,那是從古至今都未停止過的。比如現代國人早餐桌上經常出現的豆漿,那便是傳承了千年!
  • 【家家幸福安康】記憶中的「媽媽味道」,哪一道最能打動你?
    儘管忙碌,逢年過節媽媽還是總抽空做傳統美食,其中記憶最深的是稍葉籺。媽媽搓好粉團後我們圍在一起做,媽媽講著天南地北地民俗故事,其樂融融,特別幸福。現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受媽媽的薰陶和影響,我也很喜歡和孩子們一起邊做美食、邊聊聊天,感受特別的親子時光, 我始終堅信小時候有這樣親子時光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最後祝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永遠健康幸福。
  • 美食人人愛,對美食不敷衍,用心品出精緻的滋味,你能做到嗎?
    吃的不僅僅是美食,還能品出家的味道。哪怕是大快朵頤的時候也能感受到濃濃的思念和關懷,是吃在肚子裡,留在心裡的鄉愁和不舍。這樣的美味是有感情的,有靈魂的。在外邊吃過美食,再好吃也不會時時刻刻想著,沒有難以割捨的情懷,而老媽做的飯菜,再普通也是難以磨滅的記憶。對美食不敷衍,對愛不敷衍,用心品出精緻的滋味,為愛留下永恆的印記。
  • 【班級活動】手作之禮表孝意 淺唱低吟頌親恩——德勝小學一年1班「我愛媽媽」母親節親子活動
    為了表達對媽媽的感恩,孩子們用歌與詩來唱誦母愛的偉大。首先,全班孩子獻上一段歌舞表演:《A little love》(小小的愛),稚嫩而清脆的歌聲,俏皮又童真的舞步,如此這般扣人心弦;接著,班上的古詩小達人——詹子運同學飽含深情地背誦了著名的頌母之詩——《遊子吟》,她反覆吟誦,詩短卻意長,詩句發人肺腑、感人至深,對母親的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愛老師,為您送上一支康乃馨。
  • 母親節,給媽媽愛的味道
    濃情五月,感恩母親。母愛是什麼味道?是她看著你時那濃得化不開的甜昧.是你生病時她急得流淚那眼淚的鹹味,是你要遠行和她道別時難言的苦味,也是你回家時她為你做好的那桌飯菜的濃濃香味。母親怕到了.安利悅亨薈五月溫馨好禮,讓我們為媽媽做一桌愛的晚餐,在節日裡,送給媽媽愛的味道。
  • 【媽媽的味道】全城招募丨特色美食攤位免費!免費!免費!快來加入吧!
    我們有硬核流量級樂隊歌手傾力助陣   各大商品鉅惠來襲,開啟購物狂歡節   百名玩偶空降小鎮,奔赴一場海洋之旅   更有小鎮購物抵用券等你來領   ▼   市婦聯組織東海漁嫂   「媽媽的味道」強力加盟東海開漁節   特色美食展銷區招募來啦!
  • 民間特色美食巧女暨「媽媽的味道」進民宿培訓班成功舉辦
    為深入挖掘麗水地方傳統名宴、特色菜餚,進一步宣傳麗水美食文化,展示「麗水媽媽的味道」,9月14日至18日,由麗水市婦聯主辦,麗水廣播電視大學承辦的民間特色美食巧女暨「媽媽的味道」進民宿培訓班成功舉辦。培訓開設了「美食製作與提升路徑選擇」、「美食與民宿融合發展探索」、「分餐制及分餐創意設計」、「美食線上線下推廣經驗分享」、「如何挖掘『媽媽的味道』民間特色小吃文化」等課程,並安排了小吃民間技藝傳承實操、民宿創意美食製作、分餐創意製作等實操環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深受學員們的喜愛。
  • 有種想念與味道有關,還記得那些與愛相關的味道嗎
    香水的味道,讓我們聞香可識女人。汗漬的味道,讓我們知道勞動的艱辛。唇齒留香的味道讓我們懷念美食,讓我們在調味料中陶醉。有些味道,即使異地他鄉、即使兜兜轉轉、百轉千回,仍讓人念念不忘。今天,我們一起回憶一下家的味道,特別是媽媽的味道和爸爸的味道。1.媽媽的味道世間有一種味道很溫暖,它是媽媽的味道。
  • 探訪「媽媽的味道」人氣美食,感受匠心與創新的融合
    今天就和兔子一起來尋尋這幾家人氣的美食吧~ 1 熊媽食餅筒——包裹的是愛與堅持「那個食餅筒啦,是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的。」語音中,熊媽的聲音特別溫柔,還帶著笑意。原來是做服裝生意的熊媽,平常也非常喜愛製作美食,各式小吃、糕點也是信手拈來。自製的「食餅筒」一經亮相,就受到了熱烈追捧。在朋友們的建議和鼓勵下,熊媽開始了食餅筒的「微商之路」。參加了市婦聯組織的「媽媽的味道」現場活動後,慕名種草「食餅筒」的小夥伴也越來越多。
  • 媽媽的味道:嘗過的酸甜苦辣是媽媽的用心良苦
    衡陽新聞網推出專題報導《媽媽的味道》,將偉大的母親作為故事的「主角」,記錄下母親的關心和愛護,記錄下與母親的感動故事,記錄下一幕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本網訊 見習記者邵俊傑報導 曾經有位美食家講過:「世界各地最棒的廚師,一定是某人的媽媽。」
  • 眷村味道,兩代人的鄉愁印記
    在年味愈發濃重的這些天,一支關於"味道"的視頻,更加引燃了在外遊子回家的急迫。視頻的主人公是來自臺灣的王偉忠,"那時候街坊鄰居來自大江南北,四川媽媽做的辣醬,湖南媽媽做的臘肉,北方媽媽包的餃子、擀的麵條。舌間傳來的味道,讓每一個外鄉人,瞬間就回到遙遠的家鄉,回到父母的身邊。"
  • 「媽媽味道」她美食 | 炭煨竹筒雞
    「媽媽味道」她美食 | 炭煨竹筒雞 2020-03-17 0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譚易 || 愛在人間《媽媽的媽媽叫外婆,母親的母親在天上》|| 羅蘭誦讀
    媽媽的媽媽叫外婆母親的母親在天上我的母親急匆匆地往故鄉趕,她的母親正在病危之中。母親總算心裡清醒了一些:「你外婆籠子裡的這十幾隻雞,就是給你妹妹餵養的,母雞下了蛋存放在瓦罐子裡捨不得吃,公雞養得膘肥流油就是捨不得殺了吃肉,只等著你妹妹過年回來的時候,補養身子和奶水……」忽地又想起什麼,再次失聲痛哭:「媽呀,我那88歲了還要為兒女操勞的媽媽呀!得了重病還要給雞餵食把心操碎的媽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