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討厭那些還沒分清是非黑白便要罵醒別人的人,如果是為了顯示自己,未免輕浮,如果是為了別人,那麼ta可能沒那麼了解那個人,就像下面的這個故事一樣:
青薔在大一的時候參加了很多活動,雖然不是班級幹部的她,卻似乎忙碌也不亞於班級裡的幹部,也因此,交了很多朋友,交往時間不長,卻也親密極了,可是時間,卻也確實是檢驗所謂友誼是否真實的一個因素,
青薔是一個很認真的人,做什麼事情,如果做了,便也會很努力,只是這種人,也難免會感情用事,最終,或許也會因為一些事情,而退出某些事情吧。
大二的秋天,剛要入冬,她因為一些事情,離開了曾經很喜歡的部門,所有人都知道,錯在她,可她也就這樣離開了,談不上主動離開,還是被捨棄,只是,她這次離開卻也不是孑然一身,畢竟帶著一些他人的愧疚,還有,安慰…
她陷入了一個低迷的情緒,整個人都不是很好的樣子,敏感,但同樣脆弱,很多人嘗試著安慰她,幾天以後,卻也罷了,只是,忽然有一天,一個很久沒有聯繫朋友,確實很久沒聯繫了,突然對她說了一些很激烈的話,大體不過是說,她的男朋友他們為她都很費心,希望她能振作起來,不過是所謂的,我想總有人想對你說這些話,總有人要把你罵醒罷了。
青薔說回復的,不過是我很好,謝謝罷了,可是卻不分不清楚,這位好久不聯繫的朋友,就這樣罵醒她,是為了她,還是她的男朋友呢?明明是一句寬慰的話,卻也提不起絲毫愉悅。
況且,好久不聯繫的人,忽然聯繫,便要罵醒自己,未免唐突,也未免,太誇張了。
其實,很多時候吧,我們都不太清楚,一個人吧,在最脆弱的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是陪伴,是寬慰,還是所謂的驚醒,可是,真正對她有幫助的,卻也應該是真心為她的百般費盡思量,思索後的結果,而不應該是一時興起罷了。
我也經歷過,在自己矯情,做作,鬱結之感遍布心神卻不知為何的時候,也做了很多矯情做作的事,這時候,在身後陪著我的朋友喊了一句話:「你這個樣子給誰看。」語氣很堅定,也很強硬,可是跟上面那個人不同,我聽到的更多的是痛恨惋惜,怒其不爭。
其實,一路上,誰又不是在如履薄冰呢?誰有沒有自己的故事呢?罵醒一個身邊的朋友,其實需要的,不是多麼準確,不是一針見血,更多的是,一片真心罷了,而剩下的,不過是讓傷口癒合快慢的因素罷了。
一個萍水相逢的朋友,會在你受傷的時候能給你拿兩條繃帶,已然不錯,只是,忽然拿來一副毒藥提出想要以毒攻毒,這本身就讓人難以釋懷,更不要提,或許,也未必全是為你。
我們都習慣了自以為是,都習慣了,相信自己,可是,畢竟我們都不是苦主,也很難全心全意為他人謀劃些什麼,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送上兩幅湯藥已是極大的善緣,又何必強惹因果,矯枉過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