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長假尾聲時,總有一種要給杭州旅遊大考的感覺。而每個長假杭州交出的答卷總讓全國的「考官」們拍案叫絕。那麼即將過去的中秋+國慶雙重長假呢?昨天,杭州市旅遊委員會旗下的大數據研究機構——杭州旅遊經濟實驗室公布了這個長假杭州的旅遊大數據。
數據裡有驚喜——
2017年國慶黃金周總體客流為1168.62萬人次,總體比去年黃金周增加15.6%。
數據裡有驚訝——
西湖遊客量竟同比下降18.6%。
只有身處現在這樣的全民數據時代,我們才能發現原來短短一個長假,竟然還有這麼多細節發生在我們身邊而未可知,而在這樣的數讀背後,有心人更是讀出了旅遊資源布局的大杭州效應已初見端倪——
來自杭州54個A級景區的門票在線銷售情況顯示,2017年國慶中秋黃金周期間售票總額達到了325006人次,同比增幅超過98%。特別是千島湖景區、臨安大明山以及瑤琳仙境等區縣市景區表現搶眼,增幅都超過了120%。
另外,國慶黃金周期間杭州共接待境外遊客達到9.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31.9%。
年輕化
80後90後、家庭遊成為生力軍。高鐵訂單中顯示,19-25歲年齡段的佔比高達41.85%。機票訂單方面,35歲以下的人群佔總量的66.01%。
35歲以下是來杭旅遊的生力軍,小鮮肉好多
■數據解讀:
浙江工商大學旅遊管理學院郭魯芳教授反問了錢江晚報記者一個問題誰引領旅遊?
2016年,她帶領的旅遊學院研究生團隊曾有研究表示,智慧遊客才是智慧旅遊的引領者——智慧經濟時代,大數據的預測和分析是手段,而手段都是為智慧遊客的決策服務。
而35歲以下的旅遊生力軍,正是對大數據非常敏感的人群。
比如,十一黃金周,杭州首次利用大數據分析,提前2小時發送簡訊,預警了西湖旅遊高峰,對來杭遊客的錯峰出遊進行了實時引導。黃金周期間大數據平臺通過與中國移動等運營商的合作,向西湖周邊的外地遊客累計發送簡訊超過100萬條。
肯花錢
來自OTA平臺(網絡旅遊服務代理商)的酒店訂單數據顯示,26.41%的來杭遊客選擇入住四星以上的高星級酒店,比去年同比增加了近7個百分點。
近三成遊客住四星以上酒店,花最多的是購物
■數據解讀:
2017國慶中秋黃金周期間,全市涵蓋「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的16.77萬家涉旅商戶(來自餐飲業、住宿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服務業、零售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銀聯刷卡交易總金額達到37.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2%。
省外遊客、省內遊客和市民的消費佔比分別為:32.1%、12.0%和50.7%,外地遊客消費貢獻接近五成。
分業態看,吃(餐飲)、住(住宿)、行(交通)、遊(旅遊服務)、購(零售)、娛(娛樂)六大行業消費佔比分別為6.97%、9.47%、1.52%、0.72%、77.44%、3.87%。其中購物的佔比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顯示黃金周期間旅遊休閒消費的延展性進一步提升,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懂情趣
今年遊覽景區明顯呈現家庭出遊的重要趨勢。3-5人出遊的佔比達到了31.4%,5人以上出遊的佔比也高達19.9%。杭州遊客,不只拍「到此一遊」,竟還選擇看電影!
節日期間,杭州影院11.8%的票房是遊客貢獻
■數據解讀:
來自支付寶·口碑的數據顯示,所有消費類目中,美食、購物和電影的增幅最為顯著。其中中秋節當天,杭州最熱門的餐飲消費,本地特色江浙菜最受遊客青睞,整體的消費金額達到了平時的1.8倍。
而國慶期間杭州的電影票房,有11.8%是遊客貢獻的。
這說明,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了體驗式的旅遊方式:慢下來,吃一頓地道的江浙菜,坐下來,看一場電影。杭州休閒旅遊的氛圍日漸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