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員漆玉彬(右)2017在全國摔跤錦標賽暨全運會摔跤資格賽場。
隊員侯世鵬(左二)在2019年U17國際式摔跤錦標賽榮獲冠軍。
奧運冠軍高敏來校為隊員籤名鼓勵。
摔跤、柔道隊員的暑期集訓。
「志立三更燈火,情傾萬裡沙場。」2020年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溽熱的8月到處充滿了考生們激動欣喜的告捷聲,作為重慶市重點體育項目學校、永川區摔跤隊訓練基地的景聖中學在老師和家長的守望下也頻頻傳來「佳訊」,景聖中學摔跤柔道運動隊的高三學子在今年高水平運動員體育單招考試中20人考上重點大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成都體育學院單招在全國僅錄取20人,而景聖中學就有4名學生被錄取,佔錄取人數的1/5。
驕人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校領導的高瞻遠矚、殫精竭慮,更離不開老師們的兢兢業業、無私奉獻。若論學生生源,地處農村的景聖中學收生普遍存在基礎差、偏科嚴重等現象。但就是這麼一批學生,經過三年的個性化發展,不少學子實現了重點大學夢,在時間的光碟上清晰地刻錄下景聖榮耀。
在年年「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背後,景聖中學到底有著怎樣的秘訣?8月10日,記者來到五間鎮,叩開景聖中學的大門一探究竟。
管理精細化 打好「組合拳」
教育是為了育人,而管理的完善與否直接關係到教育質量的高低。為進一步促進管理日臻完善,景聖中學打出了一套漂亮、精細化的教學、後勤、管理的「組合拳」。
「摔跤和柔道都是對抗性強的競技體育運動。為了做好參加訓練學生的後勤保障工作,我們為摔跤柔道班的同學們提供了寬敞的宿舍,配置空調、熱水器,食堂按照規範化的夥食標準每日菜品葷素搭配,確保所有學生能夠保證營養均衡,保證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副校長張世全說,「針對參訓學生吃飯時間相對較晚的實際情況,學校專門為參訓學生單獨配餐。由於疫情影響,物價上漲,為了不給學生增添負擔,學校為參加暑期集訓的6個摔跤柔道班的300名學生已經補貼了4萬餘元的生活費。」
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景聖中學除了貼補經費保障學生飲食營養均衡以外,還翻新了塑膠籃球場,在摔跤柔道訓練館添置了訓練器材,使摔跤柔道隊的訓練條件大幅改善。與此同時,為了讓學生在學好本領的同時文化課也不落下,景聖中學從2017年秋期開始專門開設了摔跤柔道班,實行「一文一武」雙班主任制,配備文化班主任、教練班主任各一名。文化班主任負責日常教學任務的開展,教練班主任負責學生的摔跤柔道訓練。同時,學校還為摔跤柔道隊配備了專業的體能教練,這在非專業學校是很罕見的。
為了築牢學校安全防護牆,景聖中學由校長對學校安全穩定負總責,實行無死角管理和網格化管理。每天一個帶班領導,兩個行政值日,德育教務和保安值班,分布到學校各個地點、各個時間段,做到事事時時有人管,認真抓好團體心理輔導,實施個別心理疏導,與社區綜治辦、派出所、安監、食藥監聯動,確保全學年無一起安全事故。
訓練專業化 強體能補短板
在溽熱中訓練,隊員們常常滿頭大汗,訓練服都能擰出水來。在以力量、技術、實戰訓練為主的高強度訓練中,隊員們受傷是難免的,然而就是在這種常人很難堅持下去的訓練隊伍裡,憑著每個人心底對摔跤、柔道無法割捨的情感,以及與隊友們朝夕相處的友誼,凝練出了一股強有力的幹勁和拼搏向前的無畏精神。
為了開展好專業化的訓練,景聖中學讓一級教練員羅林、陳運擔任摔跤、柔道主教練,同時配備了周鵬、喻體彬兩名體能教練。針對每個隊員的實際情況,主教練和體能教練專門為學員們制定了一對一的訓練方案。教練們在寒假免費集訓20天,暑假免費訓練30天,平時每天堅持訓練兩個半小時。時間緊、訓練苦,隊員們沒有任何怨言,一切聽從教練指揮,一次又一次地摔打、翻滾,錘鍊摔跤技藝,提升運動技能。就是在年復一年、高強度的強體能補短板的訓練中,隊員們的運動技能得到提升。
「學校除了配有一級教練員、體能教練以外,臨考、臨賽前還會邀請體育專家、心理諮詢師到校對考生、參賽選手進行心理疏導和考前指導,讓考生、參賽選手以輕鬆的心態,做好周全的準備參考。」副校長龐洪易說,「今年,針對沒有正規800米跑道的實際情況,學校還兩次包車組織學生到區體育中心做考前試跑,讓參考學生提前適應場地。」
要培養一流的人才,就必須付出雙倍的努力。作為高三摔跤柔道班教練班主任的羅林,自己的小孩一個讀初三,另一個孩子才5個月,但從放暑假以來還沒有回家休息過一天。「作為班主任,白天要訓練,晚上要查寢,哪敢回家哦!300多名學生的一天三訓是日常工作,每天訓練完後我們四名老師還要開會研究第二天的訓練計劃。」羅林笑著說,「對我們四名教練來說,陪家人、自己娃兒的時間還不及陪學生時間的三分之一, 疫情期間是我們工作幾十年和家人相處時間最長的一次。」
「在平時的訓練中,訓練服冬天都沒有幹的。在單招考試前,一個站立動作,我就練上萬次,完全形成了『肌肉記憶』。正因為這樣不斷的訓練,我在考試的時候才拿到站立這項考試內容的滿分。」剛剛得知自己被天津體育學院錄取的唐光榮笑呵呵地說,「一分汗水一分收穫。正因為在教練的專業化指導下,我才能考進夢想中的大學。」
拿到吉林體育學院「入場劵」的蔡忠森告訴記者:「對我來說,2020年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進入高三以來,大傷小傷不斷,特別是四月份的骨裂硬是讓我躺了一個多月,當時我連志願都不想填了。後來,傷情逐步恢復後,在教練的鼓勵下,我才慢慢開始訓練,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吉林體育學院。」
文化教學訂單化 專班專訓專練
單招考試是由體育專項測試和文化考試組成。為了幫助更多榮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景聖學子獲得上體育單招院校的機會,景聖中學選配骨幹教師組建精英班底,單獨定製課輔資料,單設課程,靈活安排課程時間,在儘可能配合摔跤柔道訓練的同時,錯時開展文化課程專項訓練,確保學生文化體育雙上線。
「針對體育特長生好動、基礎差的特點,從高一開始我們就確立了『為榮譽而戰,為大學而學』的班級文化目標。通過高一確立目標,引導學生加強專業訓練的同時,加強文化課程的學習。由於這是第一屆畢業的高三摔跤柔道班,我們在沒有系統的複習資料的情況下,龐洪易、羅昌友、楊瑜我們四名老師專門針對各科實際情況,收集整理了從2009年以來的11年單招考試資料,單獨做學案、教案。還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個性化學習方案。」高三摔跤柔道班班主任老師楊冬說,「就以我教的語文為例,除了每年每學期每月制定單獨的學習計劃以外,我還通過考試的版塊劃分,進行『版塊化』教學。以令單招考生最頭痛的作文版塊來說,我指導每個學生打磨出兩篇屬於自己的『定製範文』。」
「為了提高我的專業化水平,從初一開始我就到重慶運動技術學院進行專業化培訓。相對於其他同學來說,我的文化成績非常差,高三第一學期考試我只考了150多分,當時都想放棄了。後來四名老師給我單獨「開小灶」,制定了『個性化』的文化專項訓練。經過一年的不斷努力,我在單招考試時文化成績考到260分。」考入吉林體育學院的覃祖平對四名文化課老師充滿了感激之情。
「今年,學校的中高考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今年學校的高水平運動員單招重點院校錄取人數達到20人,可以說是景聖中學特色教育的一次歷史性的突破,是學校特色教育成果的最好體現。」談及今年高考取得的成績時,景聖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唐泰權激動地說,「正是因為精細化管理、專業化訓練、文化教學訂單化的培養,讓一大批景聖學子成績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學校高考重本上線人數連年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當前, 景聖中學正秉承「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校訓,以質量提升促發展,以藝術發展促創新,以德樹新風促全面發展,讓摔跤、柔道成為學校特色教育的一張靚麗名片,為廣大莘莘學子「德才兼備」撐起一片藍天!
本版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編輯: 李小川
來源:永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