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已經學完了年月日這一單元,其中包括24時計時法,對於這一單元的內容,小學生理解的並不是十分到位,一部分知識,是依靠死記硬背完成的。那麼,如何鞏固這一單元的數學知識,如何突破這一單元的重難點呢?
我們通過一份達標卷,來系統地掌握一下這一單元的數學內容吧!
一年當中的大月、小月,每個月的天數,這都是固定的。唯一有區別的,就是平年的2月和閏年的2月了。因此,上圖當中的第2小題,非常關鍵,三年級同學,一定要牢記一個重點——那就是年份是4的倍數一般都是閏年(除了整百年必須被400整除),如果年份不能被4整除,那就是平年。而平年的特徵,是2月有28天。閏年的特徵,是2月有29天。只要三年級同學熟悉了這個特徵,年月日一般不會出錯。
另外,這一單元的一個重難點就是24時計時法了,如上圖當中的第6小題,三年級小同學只要牢記一個方法,那就是,中午12點以後的時間,如果用24時法來計時,都要給小時數加上12,比如下午1點,加上12以後,就是13點,依此類推。如果要把24時計時改成普通的計時法,就要給小時數減掉12,再標明是上午還是下午。比如,這道題當中有一個17時,減掉12後,是5時,但是要標註清楚,是下午5時。這個格式,是不能錯的!
這一單元的另外一個重難點,就是時間的計算了。
例如上圖中第三大題的第5小題:永樂小學舉行小學生漢字讀寫大賽,比賽從14:10開始,一共進行了145分鐘,比賽什麼時間結束。
這類時間計算題,有多種方法可以計算。
第1種:先把145分鐘進行時間換算,換算成小時,根據一小時等於60分鐘,145分鐘等於2小時25分鐘,然後,用加法來計算,14:10+2:25=16:35。
第2種方法:可以用推算的方法,145分鐘可以拆分成60分鐘+60分鐘+25分鐘,60分鐘就是一小時,14時10分過一小時,就是15時10分,再經過一小時,是16時10分,最後,加上剩餘的25分鐘,結果是16時35分。
年月日計算當中,還有一類難點題,即上圖中的第六大題第2小題,這類題目,要求推算天數,而像這道題目,就需要加上當天!因此,如果用減法算,23-13=10,還需要加上當天,結果是11天。如果用數日曆的方法直接數的話,也是11天。
壓軸題解決問題,把數學活學活用到生活當中,如吃藥問題,如火車到站問題,如作息問題,都是對所學內容的拓展,這類題目,最難考察三年級小學生靈活運用的能力,和數學思維的廣度。只要您家孩子能做對這些題目,說明已經將年月日知識和24時計時法熟練地掌握了。
最後的附加題,有點難度,雖然也是時間的計算,但是在數量上,有了提升,因此,需要三年級小同學加倍細心來答題,怎麼樣,這道數學難題,你有把握做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