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外賣員」李超正在送餐。本文圖片均由美團提供
送餐主要靠走,他們被稱為「步兵外賣員」。
上海陸家嘴東方明珠區域路段禁止非機動車通行,外賣員們大多數情況要靠步行送餐,有人日行3萬步,有人為了省時間一口氣爬26層樓。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了4名「步兵外賣員」,聽他們講述工作和生活中的溫暖與辛酸。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因為等電梯太慢,直接爬二十多層樓梯,這在李懷響看來是「很正常的事」。
夏天送餐,每天衣服都被汗水溼透,這在李懷響看來也是「很正常的事」。
李懷響今年30歲,他和27歲的妻子吳敏都來自安徽宿州。他們有兩個孩子,為了照顧孩子,他們選擇工作自由、收入相對滿意的職業——外賣送餐員。
「累是肯定的,幹什麼不累,吃點苦沒什麼。」吳敏覺得,她作為一位女外賣員,「努力程度不輸男同事」。
幾天前下大雨,吳敏在路上跑步送餐,不小心摔倒了,「(我)立馬起來先檢查餐品有沒有打翻。」在確認餐品沒有問題後,她才記得起來活動一下,好在因為天冷穿得多,她沒有摔傷。她說,現在和丈夫在陸家嘴商圈送餐,兩人每天至少走兩萬步,遠的就靠騎車。
她的丈夫李懷響在系統派發任務時,會主動承接一些比較有難度的訂單,不好跑的、重量大的、距離遠的訂單都由自己跑,把容易送的、不用爬樓梯的交給妻子吳敏跑。
李懷響還記得2017年上海下雪,路上有積雪特別滑,「天氣越不好,訂單量越大,心裡急,分不清打在臉上的是雪水還是汗水了。」
他希望顧客對他們多一些體諒,「作為外賣員來說,肯定想早一點把餐送到,商家有時候出餐慢,我們比顧客還急。」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吳敏說,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生活,讓孩子生活得更好。目前,他們夫妻倆每人平均月收入8000元左右。
「幸好沒傷到幹活的右手」
32歲的外賣員肖凱平均每天走三萬步,是站點裡送餐業績比較突出的。
不為人知的是,肖凱的手指有殘疾。2007年,他在工廠上班時左手食指和小拇指受了傷,在醫院縫了100多針,現在這兩個手指都使不上力氣。
「幸好沒傷到幹活的右手。」肖凱再提這段經歷,竟覺得自己很慶幸。他說,現在能用沒受傷的右手送外賣賺錢,自食其力餬口養家,「挺滿足的」。
肖凱左右食指和小指使不上力,只
能用中指和無名指拎
外賣。
不過,手指的殘疾還是讓他比許多外賣員多了一份艱辛。他說,受傷的手指到了冬天會很僵硬,不能彎曲,天氣冷得不行他就戴上手套保暖。因為左手食指和小拇指使不上勁,他送餐時就用中指和無名指拎著。
「完全不影響送餐。」肖凱說,他最高一個月拿過13000元工資,20層的樓也爬過。
作為一名陸家嘴的「步兵外賣員」,肖凱有不少送餐技巧。比如,送咖啡時,他會儘量用手提著,不奔跑,因為熱咖啡無法完全封口,跑兩步就灑出來了。他還知道不少小路,抄近道走可以繞過一些紅燈。
送外賣兩年多,肖凱說自己時常碰到暖心事,夏天送餐有顧客會從家裡送一瓶冰的鹽汽水出來。前兩天下大雨,顧客剛下單,就馬上電話打給他,「叫我不要急,來不及也沒關係,注意安全。」他說,下雨是外賣員特別忙碌的時候,碰到這類暖心的顧客,會覺得倍受鼓舞。
有溫暖,也受過委屈。肖凱回憶說,有一次顧客的電話怎麼都打不通,顧客拿到餐後說為什麼送那麼慢,一核對才發現是顧客把電話寫錯了,解釋了一下,對方也表示可以理解。
肖凱說,妻子和兩個孩子都在江西老家,二寶上個月才出生,還沒滿月,他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離開家時妻子抱怨了很久,但是他要養家,他覺得男人還是要多承擔一些。
「最高紀錄是一口氣爬26樓」
「上有老,下有小,就多賺錢唄。」32歲的李超說,自己是東北人,他有一個女兒,丈母娘癱瘓,妻子要照顧老人,他是整個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
他覺得,外賣行業工資高,通過一步一步努力,現在當上了小組組長,目前已經跑了幾千單。他的早班從上午7點半開始,一直到晚上9點左右,偶爾還要跑夜宵訂單,「下雨天或者節假日訂單多的時候,根本吃不上飯。」他說,自己的最高爬樓紀錄是一口氣爬26樓。
除了跑單送餐,李超還負責新人培訓。「做服務行業,就是態度好」,這是李超常說的工作心得。他還總告訴同事,混一天也是混,還不如多跑多掙錢。安全問題也是他一直強調的,「出來幹活,就是為了生活更好點,不要讓家人為你擔心」。
和許多外賣員一樣,李超也時不時會遇到暖心的顧客。他回憶說,前兩天一名顧客下了一單,又另點一杯熱奶茶,留言說「奶茶送給快遞小哥,注意安全」,這讓李超在寒風中感動了很久。
這兩天李超有點感冒,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工作。「為了生活,沒多想,就幹活。」李超坦言,他只是想著不要浪費時間,能讓家人過得好點,自己受點累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