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步兵外賣員」:有人日行3萬步,有人一口氣爬26樓

2020-12-19 澎湃新聞

「步兵外賣員」李超正在送餐。本文圖片均由美團提供

送餐主要靠走,他們被稱為「步兵外賣員」。

上海陸家嘴東方明珠區域路段禁止非機動車通行,外賣員們大多數情況要靠步行送餐,有人日行3萬步,有人為了省時間一口氣爬26層樓。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了4名「步兵外賣員」,聽他們講述工作和生活中的溫暖與辛酸。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因為等電梯太慢,直接爬二十多層樓梯,這在李懷響看來是「很正常的事」。

夏天送餐,每天衣服都被汗水溼透,這在李懷響看來也是「很正常的事」。

李懷響今年30歲,他和27歲的妻子吳敏都來自安徽宿州。他們有兩個孩子,為了照顧孩子,他們選擇工作自由、收入相對滿意的職業——外賣送餐員。

「累是肯定的,幹什麼不累,吃點苦沒什麼。」吳敏覺得,她作為一位女外賣員,「努力程度不輸男同事」。

幾天前下大雨,吳敏在路上跑步送餐,不小心摔倒了,「(我)立馬起來先檢查餐品有沒有打翻。」在確認餐品沒有問題後,她才記得起來活動一下,好在因為天冷穿得多,她沒有摔傷。她說,現在和丈夫在陸家嘴商圈送餐,兩人每天至少走兩萬步,遠的就靠騎車。

她的丈夫李懷響在系統派發任務時,會主動承接一些比較有難度的訂單,不好跑的、重量大的、距離遠的訂單都由自己跑,把容易送的、不用爬樓梯的交給妻子吳敏跑。

李懷響還記得2017年上海下雪,路上有積雪特別滑,「天氣越不好,訂單量越大,心裡急,分不清打在臉上的是雪水還是汗水了。」

他希望顧客對他們多一些體諒,「作為外賣員來說,肯定想早一點把餐送到,商家有時候出餐慢,我們比顧客還急。」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吳敏說,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生活,讓孩子生活得更好。目前,他們夫妻倆每人平均月收入8000元左右。

「幸好沒傷到幹活的右手」

32歲的外賣員肖凱平均每天走三萬步,是站點裡送餐業績比較突出的。

不為人知的是,肖凱的手指有殘疾。2007年,他在工廠上班時左手食指和小拇指受了傷,在醫院縫了100多針,現在這兩個手指都使不上力氣。

「幸好沒傷到幹活的右手。」肖凱再提這段經歷,竟覺得自己很慶幸。他說,現在能用沒受傷的右手送外賣賺錢,自食其力餬口養家,「挺滿足的」。

肖凱左右食指和小指使不上力,只

能用中指和無名指拎

外賣。

不過,手指的殘疾還是讓他比許多外賣員多了一份艱辛。他說,受傷的手指到了冬天會很僵硬,不能彎曲,天氣冷得不行他就戴上手套保暖。因為左手食指和小拇指使不上勁,他送餐時就用中指和無名指拎著。

「完全不影響送餐。」肖凱說,他最高一個月拿過13000元工資,20層的樓也爬過。

作為一名陸家嘴的「步兵外賣員」,肖凱有不少送餐技巧。比如,送咖啡時,他會儘量用手提著,不奔跑,因為熱咖啡無法完全封口,跑兩步就灑出來了。他還知道不少小路,抄近道走可以繞過一些紅燈。

送外賣兩年多,肖凱說自己時常碰到暖心事,夏天送餐有顧客會從家裡送一瓶冰的鹽汽水出來。前兩天下大雨,顧客剛下單,就馬上電話打給他,「叫我不要急,來不及也沒關係,注意安全。」他說,下雨是外賣員特別忙碌的時候,碰到這類暖心的顧客,會覺得倍受鼓舞。

有溫暖,也受過委屈。肖凱回憶說,有一次顧客的電話怎麼都打不通,顧客拿到餐後說為什麼送那麼慢,一核對才發現是顧客把電話寫錯了,解釋了一下,對方也表示可以理解。

肖凱說,妻子和兩個孩子都在江西老家,二寶上個月才出生,還沒滿月,他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離開家時妻子抱怨了很久,但是他要養家,他覺得男人還是要多承擔一些。

「最高紀錄是一口氣爬26樓」

「上有老,下有小,就多賺錢唄。」32歲的李超說,自己是東北人,他有一個女兒,丈母娘癱瘓,妻子要照顧老人,他是整個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

他覺得,外賣行業工資高,通過一步一步努力,現在當上了小組組長,目前已經跑了幾千單。他的早班從上午7點半開始,一直到晚上9點左右,偶爾還要跑夜宵訂單,「下雨天或者節假日訂單多的時候,根本吃不上飯。」他說,自己的最高爬樓紀錄是一口氣爬26樓。

除了跑單送餐,李超還負責新人培訓。「做服務行業,就是態度好」,這是李超常說的工作心得。他還總告訴同事,混一天也是混,還不如多跑多掙錢。安全問題也是他一直強調的,「出來幹活,就是為了生活更好點,不要讓家人為你擔心」。

和許多外賣員一樣,李超也時不時會遇到暖心的顧客。他回憶說,前兩天一名顧客下了一單,又另點一杯熱奶茶,留言說「奶茶送給快遞小哥,注意安全」,這讓李超在寒風中感動了很久。

這兩天李超有點感冒,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工作。「為了生活,沒多想,就幹活。」李超坦言,他只是想著不要浪費時間,能讓家人過得好點,自己受點累也沒什麼。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創「爬樓神器」,老人只需站在上面,一口氣爬五樓毫不費力
    中國首創「爬樓神器」,老人只需站在上面,一口氣爬五樓毫不費力 由於工作和孩子上學的原因,現如今在城市買房已經成為一個趨勢,年輕人在城市買房後一般也會帶上父母一塊居住,但是由於一些底層矮樓都沒有安裝電梯。
  • 視頻|上海戰疫守門人:一口氣爬55樓是什麼樣的體驗
    應對返滬高峰:一口氣爬55樓「最近兩天成為了返程高峰,在上海各個交通樞紐站……」「進滬人員動態觀察系統,已累計登記進滬人員168萬餘人……」「人數有明顯提升,目前為止,今天的測溫總人次超過30萬人次……」新聞裡,滾動播放著關於返滬高峰的情況。
  • 上海戰「疫」守門人:一口氣爬55樓是什麼樣的體驗
    為此,杜佳敏有些生氣,外地返滬人員必須登記,這要求已經在廣播裡宣傳了好幾天,門崗處的各種宣傳品也做了明確說明,卻仍然有人不願遵守。在「紅綠卡」發放之前,這樣的情況總是難以避免。因為門崗沒有門禁設施,想要區分外地返滬人員,居委會只能依靠行李箱、大包小包這些特徵進行識別,但這樣的方式,並不精準。
  • 首創「爬樓神器」老人只要站在上面,一口氣爬五樓不費力!
    首創「爬樓神器」老人只要站在上面,一口氣爬五樓不費力!許多人相信多爬樓梯,有益健康,但是有醫生警告,樓梯不是人人都可爬,會容易造成膝關節傷害。爬樓梯時膝關節要負擔體重的4倍,這樣能夠讓使損傷加重。而且對於老人來說樓梯更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非常容易崴到腳和發生意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有位牛人研製了爬樓神器。它只需要老人用一張電子卡,在電子屏上刷一下,上樓就刷上,下樓就刷下,這種爬樓神器速度是比較慢的,不會發生前傾和後仰,手裡提了重物還可以掛在扶手上,不會影響運行。
  • 每天騎行200公裡,步行2萬步以上……奔跑吧!女騎手
    昨天是三八婦女節,其他女同胞們都在歡度節日時,有一群人卻仍騎著摩託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只為把熱騰騰的飯菜及時送到顧客手中,她們就是女外賣員。每天騎行200公裡,步行2萬步以上……昨天,記者就跟隨兩位女外賣員一起送餐,記錄下你我身邊真正的「女漢子」。
  • 中國發明爬樓神器,老年人一口氣上5樓,解決老舊小區沒電梯難題
    但對於老舊小區來說,別看只有五六層高,爬一次樓別提多費勁了。年輕人還好,可是對於上了年紀的大爺來講,畏樓如虎,平時就只能在家裡待著。老舊小區想加裝電梯實在太難了,有多方面問題,對此,我國山東一機械公司研發了一種爬樓梯神器——智能式樓道代步機,更小型,更便捷。以後,老人們再也不用為上下樓犯愁了。
  • 人生就是爬樓,黃海波自曝人生低谷每天一口氣爬20層樓鼓勵自己
    黃海波:渴望復出,人生低谷每天爬20層樓激勵自己;黃海波:人生就是爬樓,黃海波自曝人生低谷每天一口氣爬20層樓鼓勵自己!最後,黃海波在復出之前,還經常通過爬樓來鼓勵自己,他認為,人生就像是爬樓,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黃海波發直播,記錄自己的努力!黃海波渴望復出,但是為復出做準備就是鍛鍊自己並且加強自己的內心!
  • 14歲少女被姐姐氣哭,一口氣爬上18樓天台
    14歲少女被姐姐氣哭,一口氣爬上18樓天台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編輯:蔣文嘉2019-10-07 17:26分享 摘要:10月5日晚上9點多,
  • 中國安徽13歲少年,發明「爬樓神器」一口氣上5樓,獲國際金獎
    中國安徽13歲少年,發明「爬樓神器」一口氣上5樓,獲國際金獎都說「少年強則中國強」,所以對少年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有很多十分優秀的青少年,之前就有一位中國安徽的13歲少年發明了爬樓神器,一口氣上5樓,獲國際金獎
  • 安徽13歲學生,發明「爬樓神器」獲國際金獎,爺爺一口氣上5樓
    安徽13歲學生,發明「爬樓神器」獲國際金獎,爺爺一口氣上5樓 爬樓梯無疑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對於一些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來說,更是生活中的一大難題,電梯的出現雖然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可在一些老舊的居民樓上安裝電梯,不但要花費巨資,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 爬樓健身並非人人適宜,爬樓健身也要講方法,運動
    爬樓健身也要講方法,爬樓梯是一種有氧運動,能夠鍛鍊人體的內臟器官,增強腿的靈活性和力量,爬樓健身本身也有一定的優點。上樓梯時,當向上邁的腿踏在臺階上時,後腿應隨之用力蹬,而不是簡單地起到支撐的作用;下樓梯時,前腳向下伸接觸到下一個臺階時,膝蓋處應有一定彎曲,讓膝蓋有一個緩衝,以保護膝蓋。
  • 他們還是對外賣員下手了!乘電梯要交1元,或者3元代收費!
    最後,他決定放下人大碩士的架子和所謂的自尊,入職當了一名外賣員。因為要攢夠「老婆本」,他比公司其他外賣員都要拼命。今年北京下了最大一場雪的那天,他拿著一個快餐盒氣喘籲籲地爬樓梯,9層,他必須在2分鐘內爬上去。
  • 外賣員收入「輕鬆過萬」?別自己瞎想,多年外賣小哥揭秘真實月薪
    這也讓很多人產生疑問,做外賣員是不是真的很賺錢?否則怎麼會各路人才雲集在這個行業。有人說做這個職業月收入輕鬆上萬,但也有人說辛辛苦苦、風吹日曬的,每個月只能賺個四五千。那麼真實的工資到底有多少呢?一個在美團幹了多年的外賣員說出了真相。
  • 吳詠寧生前最後爬樓為商家炒作活動 火了可拿10萬
    這是極限運動「爬樓黨」們鍾愛的視角,他們有人愛好攝影,在制高點獲得完美取景;有人嘗試挑戰高難度高風險動作,從中獲得快感與自我價值實現。  26歲的湖南小夥吳詠寧屬於後者。他曾在10個月的時間裡,前往重慶、長沙、武漢、寧波、上海多地,攀爬從100米到468米高度不等的建築高樓,留下301段極限挑戰視頻。
  • 歧視外賣員的北京SKP是個什麼東西?
    有人問,「如果我送完外賣想進來吃飯怎麼辦?」商場表示,「您可以脫了呀。」「我裡面沒衣服了啊,這是夏天啊!」「不好意思,公司有規定,不能進。」其中有三段這樣的描述:——SKP店慶一定要買夠3萬,要不然就跟過來要飯一樣。——小P感嘆,自己作為一個百萬年薪的打工仔,真的不配在SKP買菜。——清潔工孫姐說,「哇,就這麼一個小包,頂我半年工資?」
  • 桓桓 ▏解放軍漢口高級步兵學校(下篇)九
    編者按:中國人民解放軍漢口高級步兵學校(以下簡稱「漢高」)被撤銷五十周年(1969-2019)之際,漢高大院的部分子弟組織了一次聚會活動並印製了一本小冊子
  • 3.9萬住戶「涉」新政,2800萬人「身在其中」,有人喜有人憂
    今年,國家提出要對全國3.9萬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升級,涉及住戶約700萬,如果按照平均每戶4口人計算,約2800萬人在其中,且計劃比去年翻一番。其實,國家在2015年就提出對老舊小區的改造,截止2015年-2019年,僅完成了4萬個老舊小區的改造,這也相當於過去在4年多時間改造完成的老舊小區數量相當於今年一年的計劃標準。據業內專家意思,過去幾年老舊小區改造緩慢,也和住戶百姓們的利益存在一定的關係,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利益。如今,國家明確指出,棚改變「改造」。
  • 武漢現「爬樓機」輔助老人上下樓 體驗者褒貶不一
    有沒有更好解決老人上下樓問題的方案呢?記者昨天獲悉,有一種「爬樓機」新進武漢市場引發老人群體關注,對於這種新型設備,老人們體驗後意見不一。  樓梯房7樓老太棄家租房  在「爬樓機」體驗現場,記者昨天碰到了一位家住漢口花橋老社區的婆婆。她自家房子在漢口中心區,生活很方便,但是自己卻住不了,原因是她患上了脊柱方面的疾病後,不能爬樓梯,而自己住7樓沒有電梯。
  • 穿越火線只為送外賣,雙方交戰不斬外賣員?專家:不怕,有國際法
    連專家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對於戰場上的外賣員,國際法應該對其進行保護,因為他們不是作戰隊員,只是賺錢的工組人員,要是有人槍殺外賣員,就是違背了國際法,應該受到制裁」。不過,不是只有退役軍人才能發現其中的商機。
  • 有人一夜丟了5萬 盜刷只需3步,身份證...
    因為,  你很可能被詐騙分子盯上了,  這是電信詐騙的新套路,  有人一夜被盜了5萬多。  2月3日,深圳的何先生發現自己的手機被鎖定,同時,某購物平臺帳戶遭陌生人盜刷,犯罪分子使用白條消費和申請貸款,一夜間洗劫了他5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