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客兵團網的是一位13歲的小姑娘,於清淼。杜牧將13歲的少女比做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青澀又不失朝氣,在吸收足夠的養分下開出最美的花朵。於青淼就是這樣一位小姑娘。近日,她的先進事跡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獲評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稱號。讓我們一起走進訪談間,聽聽她的故事。
根:血液中流淌的奉獻精神
於青淼的血液中傳承著愛國愛疆的紅色基因,她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軍人。「從小我就聽爺爺講他曾經建設新疆的故事」,於青淼說。「爺爺總是告訴我要珍惜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從小的耳濡目染使於青淼將愛國愛疆四個字刻在了心裡,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於青淼的母親是一位黨報記者,由於母親的工作性質等原因,青淼從小就跟著媽媽感受到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氛圍。每逢六一等節假日,於青淼都會將自己喜歡的書、漂亮裙子等作為禮物送給媽媽結親親戚家的小女兒,「通過交往之間,讓她和維吾爾族小姑娘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深刻融入到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氛圍。」於青淼的母親說。
今年十三歲的於青淼,在母親的帶領下參加各種公益活動近七年,在這個過程中,於青淼充分感受到了奉獻的價值。在一次討論生命意義的思修課上,於青淼通過分享她自己做公益的心得來闡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源於奉獻這一想法,給班裡的同學,甚至是老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過去班裡的同學們聽革命先烈的奉獻故事總是會覺得離自己的生活有些遙遠,但於青淼非常生動的分享了她在做這些公益活動的心裡變化,從剛開始的好奇,再到過程中覺得辛苦想放棄,最後這一切都在看見公益善款被用於各方面幫助他人後轉化為了值得,許多同學都因為她的分享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於青淼的老師說。
莖:以明朗開放的心態成熟自己
不到六歲的於青淼就在媽媽的帶動下開始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尤其是每年春節前夕,於青淼都會參加由新疆書法院、新疆硬筆書法家協會聯合發起的春聯義賣公益活動,進商場,下部隊,為白血病兒童籌款。寫春聯對於年齡尚小的她無疑是一項費力氣的任務,在面對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她的作品時,小青淼由剛開始的好奇興奮逐漸變得焦慮,甚至哭了起來。「所有的事情都在于堅持,」小青淼的母親告訴她,最後小青淼在那一天完成了8副春聯作品。「這些事情也在不斷磨練她,讓她懂得堅持。」於青淼的母親說。她所參與的僅2020年的春節義賣公益活動善款,就惠及了6名白血病患兒。
也許正是因為母親的言傳身教,讓於青淼在成長中對所有事情都保持好奇和熱情。2018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於青淼了解到野兔會啃食杏樹的根部,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果樹死亡。這引起了於青淼極大的興趣。為了幫助農民伯伯保護杏樹,於青淼在家人的支持和科技專家的幫助下,通過兩年多的觀察思考,認真進行和對照實驗,最終找到了省時省力又高效的辦法,完成了《保護杏樹「脖子」免遭蟲、鼠、兔害有妙招》的研究課題,併入圍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第34屆新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對於今年獲評「新時代好少年」這個稱號,於青淼說「我只是許多優秀中學生的一個縮影,我很榮幸自己獲得這個榮譽,同時這份榮譽對我來說不僅是對我前幾年所做的事情的一個肯定,也是對我未來的一個激勵。」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葉:以廣泛的興趣愛好充實自己
於青淼的學習成績也很優異。曾多次在奧數、英語和作文競賽中獲獎,是同學眼中的「好榜樣」,也是老師眼中的「好苗苗」。
不但如此,於青淼還喜歡經典詩詞、舞蹈,熱愛體育運動,擅長繪畫、彈鋼琴等。在此次疫情封閉期間,於青淼用繪畫作品來表達自己對於在一線工作的母親的思念,被選入「以藝抗疫--新疆中小學生美術作品展」中。
當問起她是如何兼顧學習與興趣愛好時,於青淼表示,「目前學習方面還沒有很大的壓力,我有很多碎片化的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也許正是因為於青淼在各種嘗試和探索中逐漸挖掘到了自我可能,才能對生活保持高度的熱情和期待。
最後,於青淼在訪談中也向廣大青少年朋友們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她表示「我很感謝自己能有很多機會去參加許多公益活動」,但同時她也希望大家都能夠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給予弱勢群體一定的幫助,讓他們能夠在溫暖和關愛之中茁壯成長。
來源:兵團網
編輯:張宇帆
責任編輯:陳蘭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