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量子學派 ,作者魯不遜
量子學派
專注於自然科學領域(數理哲)的教育平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量子學派(ID:quantumschool),作者:魯不遜
引
這不是一次鍵盤遊戲,而是一場「根」的較量。
自2019年美國針對華為採取無理行動,企圖迫使其歐洲盟友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之後。
2020年7月22日,美國參議院嚴禁聯邦僱員在政府設備使用Tiktok。
2020年8月6日,川普籤署總統令,除了Tiktok還要增加對微信管制。
……
除此之外,還對中國留學生進行限制,調查美國大學的資助資金,開展清潔網絡計劃。
每一個動作,這不再只是為了多收一點關稅,封殺一家公司,也不是在海上玩玩打靶遊戲;
每一次出手,而是在科技之根、金融之根、文化之根、教育之根等進行全方位的圍剿。
時代變了,有些人還沉迷於冷熱兵器的較量。
事實上,大國之間的博弈,軍事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根」力量的綜合。
一臺戰機飛出去,後面是電子作業系統、電腦計算能力、衛星導航、雷達跟蹤等多方面技術的PK。
如果不從底層邏輯去理性探討,僅僅逞口舌之快只會將自己置於險境。
那什麼是「根」的較量,什麼才屬於「根」的力量,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和應對。
01
晶片製造:技術之根的典型性案例
我們先從根技術談起,以最熱的晶片製造為例。
2020年8月7日,華為透露:受美國制裁,麒麟高端晶片9月15日後將成絕版。
回到一年前,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華為列入管制「實體名單」。
很快,谷歌公司限制華為在Android方面的合作;
隨後,晶片設計商ARM稱暫停與華為的業務;
2020年5月,臺積電加入制裁華為的「方陣」;
……
就算你全球出貨量全球第一,一年不到就有可能被掐住命運咽喉。
這就是技術之根的力量,它掌握著最終命脈。
商業企業誰不想賺錢?但沒有一家可以離開美國的原生技術,斷供華為雖然損失了一個重要客戶,但如果違背美國的規定遭受的可能是「滅頂之災」。
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幾家明星晶片企業,例如三星、臺積電、英特爾等。
你知道美國的晶片企業有多少嗎?
包括博通、microchip、霍尼韋爾、安森美、Qorvo、ADI、Maxim、Alpha&Omega、IM Flash、英飛凌、IXYS、Skyworks、TowerJazz。
還有Vishay、TSI、Skorpios、X-FAB、賽普拉斯、TowerJazz、TI、瑞薩、Kokomo、MACOM、Elmos、Skywater、Sanken、NXP等。
就算臺積電這樣TOP1的全球晶片製造龍頭,基礎材料來自於美國AMAT、LAM公司,同樣操控於美國之手。
這也正是我們要警惕的。
02
作業系統:現代科技的軟體基石
除了硬體的基石,軟體基石同樣受制於人。
Android與蘋果的IOS系統,構成了現代手機應用平臺的兩大基石。
我們熟知的華為、小米、OPPO、VIVO、中興等手機的核心體系是Android作業系統,它是美國谷歌公司的產品。
如果突然沒有了Android系統,其後果可想而知。
為什麼中興願意妥協,因為Android系統如果不再授權的話,中興的出口市場這條渠道都可能被封住。
作業系統,又是一個錐心之痛。
當然,也有人說,那我們為什麼不用自己的作業系統,這時候正好發展「鴻蒙」,集中國之力,一舉改變Android系統和iOS系統爭霸格局,開啟手機作業系統「三足鼎立」時代。
但事情並不簡單,你不僅要寫出比Android更好的代碼,還要建立Android系統這樣完善的「軟體生態」,要讓全世界開發者覺得「鴻蒙」是可靠的基礎設施,不是那麼容易。
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而是更需要獲得全世界認可的問題。
因為這裡涉及到另一個根——開源體系。
03
開源體系:構建統一的技術價值觀
2007年秋天,谷歌組建了手機開放聯盟,邀請HTC、LG、三星等手機廠商,一起完善Android的生態,2008年華為也加入了組織。
那時候的Android像屠龍少年,向以「蘋果」為首,諾基亞、黑莓、Palm等發起挑戰,沒有誰能抵擋住Android這個「免費午餐」的蜜餞糖果。
一直標榜「不作惡」的谷歌將Android系統開源,引來各大手機廠商的力捧,十年之後成為全球第一大行動作業系統。
這些年來,Android和蘋果iOS兩強並立,就是「開源」與「閉源」的戰爭。
開源體系就像是設定了一個世界觀,全世界的技術員都來這裡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不僅僅是技術的力量,它還在心靈上統一了技術員的價值觀。
它像巨人播下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最後長成參天大樹。
嚴絲合縫,易守難攻。
而這背後,又是現代文明之根的力量。
04
文明積累:科學巨人積累的口碑
谷歌能夠一呼百應,這也不完全是技術實力。
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這是近代以來國際對英文文明繼承權的認可。
這是文明積累的根力量,旦夕之間難以改變。
客觀回溯一下現代史上的技術之「根」,大部分都由歐美科學家接力而成,這些天才專注於科學世界,以無與倫比的智慧,將人類文明拓展到一個新高度。
歐洲數代積累,才催生了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巨匠。
近代科學的百年沉澱,才有了黃金時代的量子力學群星。
牛頓定律、電磁力學、薛丁格方程、香農定律、馮諾依曼架構這些根中的「根」,永遠是人類文明的前進之源。
技術誕生了文明,而世界性的開源社區,基本上都由英文在主導。
至少目前其它語言還做不到。這是現代文明的百年積累。
這種現代文明之根,還延伸出了以下更多的根。
05
代碼語言:數字世界最優秀的哲思
代碼語言,它是網際網路世界的底層基石。
能寫出網際網路世界代碼語言的人,是數字世界最深邃的哲思者。
每一種代碼語言的流行,後面是一個價值千億以上的產業鏈和財富鏈。
而這些代碼的創造者,無論他們來自什麼國家,都在用英文編寫自己的框架。
Linux的發起人託瓦茲是芬蘭人,
C++之父本賈尼 · 史特勞斯特盧普是丹麥人,
Java之父詹姆斯 · 高斯林是加拿大人,
Python作者吉多 · 範羅蘇姆是荷蘭人
……
但是當他們處於智慧巔峰之時,必須用英語來思考。
全球任何一臺第五代戰機,都有數萬行代碼語言;
任何一枚制導飛彈,最終都由一行行字符在控制;
每一個IC晶片,裡面都寫著一種以上代碼;
現代「戰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鍵盤上。
當然,此鍵盤非彼鍵盤。
06
智慧之根:全球優秀人才收割機
文明之根,說到底是人才創造的。
誰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這樣的國家才有希望。
誰的戰隊更具智慧,誰才會贏得最後勝利。
最終,仍然是人才之爭。
以英國的QS排名為例,美國依然穩坐榜首,排名前三的學校全都來自於美國,分別是MIT、史丹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在QS今年前200的排名中,一共有46所美國大學上榜,其中5所進入前10,29所進入QS排名TOP100。
從1978年到2015年的三十多年時間裡,中國有超過2萬名頂尖學府畢業生留在了矽谷工作。
而這只是美國一直在全球搶奪人才的冰山一角。
然而,現在川普政府,似乎正在走反智的路線。
07
經濟之根:你不能成為金融孤島
這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也是中國企業裡非常優秀的群體。
它們中的大多數,是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市場徵戰的。
但美國參議院2020年5月20日全票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規定自法案生效起連續三年不接受PCAOB檢查的公司會被強制退市。
完全無視中美雙方監管機構長期以來努力加強審計監管合作的事實。
美國總統金融市場工作小組也發布報告,若中資企業要繼續在美國金融市場交易,就必須遵守美國的審計,否則將被迫退市。
不過,中國還有一個世界金融之都,它是中國企業對外的窗口。要想獲得全世界的資金,這樣的金融之都就是經濟引擎。
經濟之根的另一個支柱,就是支付體系。
世界金融通道的背後,隱藏著一張無處不在的貨幣結算網絡——SWIFT。
1977年SWIFT發布,當年全世界就擁有會員國150多個,會員銀行5000多家,日處理SWIFT電訊300萬筆,高峰達330萬筆。現在日處理的金融電訊達到了三千多萬條,資金以萬億美元計算。
今天,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都接入SWIFT平臺,SWIFT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家銀行、證券機構、企業與客戶提供交易服務。
現在運行在SWIFT的平臺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很多國家就不得不看美國的臉色行事;由於掌控了美元結算,美國能通過直接截獲交易資金來控制SWIFT交易。
今天的SWIFT系統連接超過1萬家金融機構,覆蓋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非你願意閉關鎖國,否則美國只要切斷SWIFT網路,你就會成為金融孤島。
一旦支付體系被切斷,也就完全沒有辦法與世界進行貿易。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迫在眉睫。
為什麼中國一直大力發展數字貨幣,本質上是想重構一張支付網絡。
2020年8月14日數字人民幣試點,這件事情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結
如何應對美國發起的「根」挑戰
今天大國之間的較量,不要全盯著表面上的那點事。
如何擊敗一個「根」的國度,只有一個辦法,那就要成為更多「根」的國度。
沉著冷靜,中國做的事情是紮根。
川普現在做的很多事,表面霸道風光,實際上是在自斷其「根」。
所以,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之:
川普越想封閉,我們就越開放;
川普越愛撒謊,我們就越要真誠;
川普越想關閉網際網路,我們越要開放網際網路;
川普越搞種族撕裂,我們越要關愛自己同胞;
川普越是色厲內荏,我們越是要理性平和;
川普越不講規則,我們越要講恪守程序;
川普越是阻礙中國學生,我們越是要吸引全球優秀人才;
……
就算現在還不是一個「根」大國,只要朝這個方向走,就會贏得未來。
本文轉自公眾號「量子學派」,專注於自然科學領域(數理哲)的教育平臺
原標題:《美國打的是一場「根」的戰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