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醫生從業18年,卵巢癌患者常問我這十幾個問題

2020-12-19 騰訊網

乾貨收藏,建議轉發

1、癌症不是都是年紀很大才有的嗎,為什麼我這麼年輕也會得卵巢癌?

卵巢惡性腫瘤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

上皮性卵巢癌為最常見的,大多數發生於>50歲女性,交界性腫瘤則常好發於30-40歲女性,而生殖細胞腫瘤在20歲以下女性中最為常見。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同的組織來源病理類型,都是卵巢癌,比如剛介紹的這幾種。

2、一輩子無妊娠容易得卵巢癌,這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上皮性卵巢癌發病的危險因素為排卵因素和遺傳因素,排卵因素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初潮早、絕經晚、無妊娠和哺乳史。

未生育女性罹患卵巢癌的風險是已育女性的2倍。

多產、哺乳、早絕經、長期服用避孕藥可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卵巢的發病風險。

3、什麼人屬於患卵巢癌高危人群,需要每年至少一次檢查呢?

家族中有人或本人曾患卵巢癌、乳腺癌;

年紀50歲以上;

既往從未生育,或35歲之後才生育第一胎;

曾大劑量使用促排卵藥物。

4、我才30歲,體檢發現CA125稍升高了,是否卵巢癌?

不排除卵巢癌的可能。

但因50歲以下患者常有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可使CA125升高,所以如果只是稍升高參考價值不大。

如果是大於50歲的,有卵巢包塊同時伴有CA125升高,惡性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5、平常一點症狀都沒有,能吃能睡,為什麼一發現卵巢癌就已經是晚期了?

卵巢上皮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包塊不大時,患者不易察覺。

很多確診病人可能會說到近期發現腰圍增大,往日的褲子不能再穿了,以為是發福了,有些出現腹脹、盆腔包塊,當腫塊繼續增大或有腹水時,出現下腹不適、乏力、消瘦,有些可能出現尿頻、大便困難等。

這些症狀一點也不特異,很多人都有,也不會覺得自己出現這些症狀就是有癌症了。

注意!很多人以為得癌症了,就是會疼痛明顯,其實早期的癌腫是不痛的!

6、年紀50多歲了,常有下腹部脹的不適,應該去做什麼檢查?

下腹部脹的不適可能有很多的疾病,或者只是正常的胃腸功能紊亂。

如果我們想去排除有無卵巢癌,可以查腫瘤標誌物。

包括卵巢癌最重要的標誌物CA125,其他包括CA199、CEA、AFT等,一般醫院裡都有套餐,查個婦科腫瘤套餐,或者卵巢癌的腫瘤標誌物套餐就全包了。

然後做影像學的檢查,包括超聲或者CT等。

如果發現CA125明顯升高,影像學檢查提示盆腔囊實性包塊或者合併有腹水,初步考慮可能有卵巢的惡性腫瘤。

7、我都體檢了,CA125都是正常的,為什麼還是卵巢癌?

在臨床症狀明顯的卵巢癌患者中,85%以上會有血清CA125的升高,但是在早期卵巢癌CA125升高僅佔50%,所以CA125正常並不能排除卵巢癌,

將血清CA125作為初篩手段一部分早期患者勢必漏診。

所以現在正在研發一些更好的腫瘤標誌物,以及多種標誌物聯合檢測可能可明顯提高卵巢癌的檢出率。

8、體檢B超發現卵巢腫塊,怎麼知道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呢?

一般區分良惡性腫塊的金標準是病理檢查,可以做腹腔鏡檢查進行窺視,並在可疑部位進行多點活檢,抽吸腹腔液進行細胞學檢查。

但是一些症狀及B超所見也可以幫助我們大概進行區分。

良性卵巢癌腫瘤一般病程比較長,生長緩慢,B超見多為單側,囊性液性暗區,光滑邊界清晰,可以活動,一般情況比較好,沒有腹水,CA125不高。

惡性腫瘤病程短,迅速增大,可能出現消瘦、惡病質,B超雙側多,實性或囊實性,液性暗區內有雜亂光團、界限不清,不規則,固定,常有腹水,CA125高。

9、得了卵巢癌如何知道自己是早中晚期哪個階段呢?

每個實體腫瘤都有專門的分期方法。卵巢癌按照FIGO分期,大概分為四期。

I期是腫瘤局限卵巢;II期腫瘤累及一側或雙側,伴盆腔內擴散;III期為鏡檢證實有盆腔外的腹腔轉移或區域淋巴結轉移;IV期為遠處轉移,比如胸水有癌細胞,肝實質有轉移。

當然具體的分期更細緻。可以完善檢查後對照檢查來分期。

10、我的卵巢癌已經轉移到別處了,為什麼醫生還建議我手術切除?

對於絕大多數人類實體瘤來說,只得將所有的腫瘤徹底切盡,手術才有意義。

但是,對於卵巢癌來說,即使腫瘤不能被徹底切除,只要將腫瘤體積儘可能縮減,手術就有意義。

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殘餘腫瘤

11、得了卵巢癌我還能活多久?

這個問題基本每個癌症病人都會問,但是因為涉及的因素太多,很難預估。

只能根據分期進行一個比例的估算,卵巢癌的預後跟分期、組織學、分級、年齡、治療方式、對化療的敏感性等等都有關。

其中分期比較重要,I期限病變局限於包膜內,5年生存率可達90%,若囊外有贅生物,腹腔衝洗液可找到癌細胞,5年生存率下降至68%,III期生存率30-40%,IV期就只有10%了。

再加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綜合考慮預估。

相關焦點

  •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腫瘤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
    在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將於近日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PARP抑制劑應用於維持治療,助力患者抗擊復發卵巢癌
    卵巢癌是指來源於卵巢的惡性腫瘤,屬於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治療的難度很大,這主要是因為其早期症狀不典型,很難發現和篩查,所以基本一發現的時候往往已處於晚期,疾病已經轉移,而且治療之後還容易復發,預後較差。
  • 一管血18分鐘即可早期診斷卵巢癌,這項檢測納入醫保了!
    僅需一管血,18分鐘後即可為臨床醫生提供更準確的檢測結果,卵巢癌血清標誌物HE4檢測,將有效助力卵巢癌的早期診斷。在眾多婦科惡性腫瘤中,卵巢癌是女性常見且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卵巢癌在我國發病率為7.48/10萬,推算我國每年新發病例近5萬,死亡約3.5萬。
  • 免疫療法攻破腫瘤微環境,卵巢癌與胰腺癌有效抗體臨床有望
    醫生會依照患者具體病情來判斷用化療的療程和方法。 就卵巢癌來說,2018年經FDA批准的貝伐單抗(學名: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可用於在晚期卵巢癌(advanced ovarian cancer)患者體內限制腫瘤進入血液循環,從而抑制腫瘤生長。然而,貝伐單抗+化療往往只能夠起到組織腫瘤生長或讓腫瘤縮小的作用,但並不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同時,貝伐單抗的強烈毒副作用也往往導致患者康復期較短。
  • 一家四姐妹大姐確診卵巢癌,醫生讓三個妹妹也去做檢查!其中兩人...
    一家四姐妹,大姐被確診晚期卵巢癌,醫生讓其他三姐妹也去做個檢查,結果兩個姐妹的卵巢癌致病基因都是陽性,總體終生患卵巢癌的機率高達40%—60%。說到婦科腫瘤,大家對於卵巢癌的了解,可能不及乳腺癌和宮頸癌。實際上,卵巢癌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又被稱為「最兇婦癌」。
  • 卵巢癌早期經常無症狀 70%患者確診已晚期
    卵巢癌是一種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的腫瘤,卵巢癌的發生率,在我國約佔所有卵巢腫瘤的5%,其發病率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居第三位,但病死率卻為首位,其原因是由於卵巢癌生長部位隱蔽,約70%以上初診患者已向盆腹腔轉移。卵巢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年齡越高,發病越多。一般多見於50歲左右的更年期和絕經期婦女,但20歲以下的少女也有發生。
  • 《柳葉刀腫瘤學》:宮頸癌和卵巢癌治療性疫苗進展積極
    這項單臂2期試驗共入組36例復發或晚期無法手術的宮頸癌成人患者,這些患者接受了GDX-188E和pembrolizumab的組合治療。在中期分析時,共有26例患者的數據可評估。 截至2020年3月30日,中位隨訪時間為6.2個月。
  • 女性家族性腫瘤患者該何去何從?
    提到女性遺傳性腫瘤,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安吉麗娜·朱莉,2013年她因檢測出攜帶BRCA1基因突變,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較高,於是她選擇接受預防性雙乳切除術。2015年,安吉麗娜·朱莉再次宣布切除卵巢和輸卵管,以降低卵巢癌風險。女性健康是全球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其中就包括女性腫瘤。
  • 卵巢癌-搜狐母嬰
    不少卵巢癌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療後仍可能存在不孕因素。因此如果治療後打算懷孕生育,最好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規範的誘導排卵治療。但是,妊娠不應短於治療結束後的6-12個月。原因是治療的毒性反應可能會影響生長中的卵母細胞。  什麼食物可以預防卵巢癌?
  • 【家庭醫生】女性反覆腹脹當防卵巢癌
    高危人群特指具有卵巢癌、乳腺癌或其他相關癌症個人史或家族史,符合某些遺傳性腫瘤症候群診斷標準(如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直結腸癌症候群或稱林奇症候群等),或攜帶有卵巢癌發病相關遺傳性腫瘤基因突變(如BRCA1/2、PALB2、RAD51C、MLH1、MSH2等基因發生突變)的女性。
  • 北大人民醫院婦科腫瘤專家崔恆:儘早提升卵巢癌一線維持治療可及性
    維持治療是指經手術、化療等初期治療病情得到控制後,患者腫瘤負荷較小的情況下,為防止腫瘤復發而提供的長期持續治療,近似於一種癌症的「慢病管理」。崔恆教授指出,維持治療中使用的藥物相對來說副作用比較小,可長期服用,達到長期控制腫瘤,不讓其發展、復發,延長卵巢癌患者的無瘤生存期、無進展生存期的目的。
  • 70%的卵巢癌確診即晚期,出現4種症狀要警惕,可能是卵巢癌來襲
    「醫生,我卵巢癌手術已經半年了,身體狀況也挺好的,那我可以恢復性生活了嗎?」婦科診室裡,28歲的小筱不太好意思地詢問醫生。醫生聽到這話,笑了笑:「你恢復得挺好,可以適當同房,當初手術留有生育功能,要孩子是沒有問題的,但還是建議你多等幾年,等身體好了再要孩子也不遲。」
  • 【可怕】86歲奶奶腹部有個十幾釐米的腫塊!醫生說這病「藏」得深……
    而黃奶奶絕經幾十年了,附件區卻有個十幾釐米的包塊,那就要格外注意,隨時都有破裂的可能。」姚婷婷副教授說。 基礎病多 黃奶奶年事已高,而且有很多基礎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長期服藥抗血小板、降壓。20多年前,黃奶奶因「子宮脫垂」切除了子宮,2003年曾出現兩次「腦梗塞」。
  • 專家:PARP抑制劑為晚期卵巢癌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對於有家族遺傳史的人,預防卵巢癌最好的方法是做基因檢測,針對BRCA基因突變情況,如有必要,儘量在完成生育後進行預防性切除。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被認為是女性的「三大腫瘤殺手」,其中,卵巢癌發病具有高隱匿性,七成患者發現卵巢癌時已是晚期,而卵巢癌治療的5年生存率數據相比其他婦科常見癌種也不理想。
  • 卵巢癌治療的前沿技術 以色列Sheba醫院TIL療法招募臨床患者
    以色列舍巴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er)艾拉勒梅爾鮑姆(Ella Lemelbaum Institute)免疫腫瘤學研究中心最近宣布,他們將開展一項針對卵巢癌的突破性臨床實驗——TIL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自體免疫療法,治療晚期或轉移性卵巢癌。
  • 三個親姐妹相繼確診卵巢癌 專家強調及早預防、治療
    腫瘤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電 (陳靜 王廣兆 夏玲芳)三個親姐妹居然同年確診罹患卵巢癌,這是什麼原因?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簡稱「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16日接受採訪時給出了答案:「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
  • 腰部疼痛原是卵巢癌廣泛轉移,這支團隊拯救了她
    腰兩側無故作痛 卵巢癌已廣泛轉移 2018年4 月,餘女士腰兩側突然無緣無故地隱隱作痛。心覺不妙的她到當地醫院抽血檢查時,發現腫瘤標記物 CA-125 明顯升高。,化療2個療程,隨後腫瘤標記物降至正常範圍。
  • 七成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已晚期 中年女性不明腹脹請重視
    卵巢癌是女性常見且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卵巢癌在我國發病率為7.48/10萬,推算我國每年新發病例近5萬。由於早期臨床症狀不典型、缺乏特異性,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且由於卵巢位於盆腔深部,早期腫瘤在盆腔檢查中難以察覺。
  • 卵巢癌怎麼檢查出來 卵巢癌要這樣檢查
    3、腫瘤標誌物檢測CA125常用來檢測卵巢上皮性癌,80%以上的患者CA125的水平高於正常值,而且CA125水平的消長與病情緩解或惡化相一致,所以常用來作為卵巢癌治療後的觀察指標之一。4、B超檢查它在發現卵巢腫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陰道B超更有助於提高診斷陽性率,而且可以確定腫瘤的性質。
  • 早期如何發現卵巢癌?北大腫瘤醫院高雨農:有家族史人群建議做基因...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婦科主任、主任醫師高雨農表示,常規體檢難以發現卵巢癌,建議有家族史的人做基因突變篩查。卵巢癌的早期發現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根據國家癌症中心2015年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卵巢癌新發病例約5.2萬,死亡2.3.萬例。為什麼卵巢癌發病率不高,病死率卻居高不下?高雨農表示,卵巢癌之所以難治的原因之一就是很難早期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