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影像巨頭,淪為了跟風的造幣者

2020-12-24 騰訊網

有這樣一家公司,它記錄過你小時候的每一次旅行,也記錄過人類的第一次登月;它曾被視為統治攝影界的黃色巨人,也被後來者唏噓為遲暮英雄;它總是試圖回歸大眾視野,卻像名字兩端的輔音字母一樣,堅定而無力;就連乘上了區塊鏈的東風,也難免備受質疑……

它就是伊士曼·柯達公司,那個影響了幾代人的「Kodak」

柯達再一次登上頭條,是因宣布發行「柯達幣」。

媒體們迅速以「柯達都來湊熱鬧」為標題,表現區塊鏈的火熱,手法就像「七旬老人玩微信」一樣,很容易被人理解。

但要知道,這家 137 年的老廠,也曾是時代的弄潮兒,如今天的蘋果和谷歌一般耀眼。究竟是什麼,讓它從影像的代名詞,淪為了跟風的造幣者?

01膠片巨頭

提到柯達破產,很多人將其歸因於缺乏創新精神,但恕暢讀小編直言,論起創新,如今的相機廠商都得叫柯達爸爸。

首先,柯達是「明膠幹版攝影之父」

在上世紀80年代,攝影師們還在使用溼版攝影法拍照,外出要帶上帳篷遮光,還要現場勾兌藥水,恨不得拍一張照都要拉出一輛馬車,而且成本非常高昂。

直到1878年,業餘攝影愛好者喬治·伊士曼,用乳膠配方做出了幹版膠片,讓攝影走向了輕便

兩年後,伊士曼辭掉了銀行的工作,在紐約州羅徹斯特市創立「伊士曼幹版製造公司」,就是柯達公司的前身。

到1888年,伊士曼又做出了新型的感光材料——膠捲,同時,推出柯達盒式相機——THE KODAK。

這是世界上第一部運用紙膠片的相機,也是柯達名字的由來,像清脆的快門聲「嗑噠」。

這款相機可內置6米長的膠片,拍攝100張照片,其光圈為f/9,能夠拍攝到2.5米以外的清晰圖像,膠片相機自此登上歷史舞臺

而它更大的意義在於,令攝影術從神秘的暗房中走出來,讓人人都可以觸碰它。

不光是產品,在運營模式上柯達的意識也很超前

最開始盒式相機內的膠捲是無法取出的,當100張底片拍完之後,用戶就可以將相機寄回給柯達,並支付10美元,由柯達工廠完成衝印和換底片之後,再將相機寄還用戶。

柯達當時的口號是:「你只需要按下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放在今天,堪稱全供應鏈解決方案。

後來的柯達哈羅工廠,也成為了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膠片生產基地。

到了20世紀初,柯達的產品已經賣到了亞洲和南美洲,僱員達到5000多人,佔據全球攝影器材 75% 以上的市場份額。

到1953年,柯達更是生產出了它最成功的產品——柯達克羅姆膠捲(Kodakchrome)

這是世界第一款真正意義的多層彩色膠片,奠定了柯達的壟斷地位,相機廠商們都要根據柯達各種型號的膠捲,推出適配的相機。

直至今天,全畫幅單眼相機依然沿用了當時135mm膠片的規格。站在影像行業最頂端的柯達,被人們稱為「黃色巨人」。

02 數碼先驅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半導體科學爆發,為數碼時代的到來埋下了伏筆。

但不像傳言說的那樣,柯達並沒有失去創新能力。就連最後顛覆柯達的數位相機,都是它自己發明的......

早在1974年,柯達就派人到加州大學,學習感光元件CCD的相關技術,而柯達的工程師斯蒂文·沙森(Steven J.Sasson),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

這臺相機雖然以磁帶作為儲存介質,要耗時23秒,才能將CCD傳感器捕捉到的畫面,儲存到磁帶當中;體積也大的像個麵包機,且僅有1萬像素的解析力。

但它第一次顛覆了攝影的物理本質,將圖像轉化成了信號。

第二年,柯達著名科學家布萊斯·愛德華·拜爾(Bryce Edward Bayer)又發明了拜爾濾色器

是一種將RGB濾色器「蓋」到CCD感光元件上,形成馬賽克式排列的彩色濾色矩陣。配合去馬賽克算法,將圖像拼接起來,就可以得到全彩色的圖像

現在幾乎所有的數位相機、攝像機和手機都在沿用這一技術。拜爾也被譽為「數字圖像之父」。

不僅如此,在數位相機剛剛起步的那幾年,柯達就擁有全世界最大的CCD生產線

除了為美國官方和政府生產可攜式的數位相機外,在航空領域,NASA的火星探測器,也均在使用柯達提供的CCD。

要知道CCD的生產之複雜,遠遠高於現在普遍使用的CMOS傳感器。

可見,無論從人才、資源、市場、創新等各個方面,彼時的柯達都佔據著絕對優勢。但遺憾的是,古今中外,無論好牌還是壞牌,能夠決定它輸贏的,只有決策者。

03 錯失良機

當斯蒂文·沙森發明數位相機時,柯達的高層告訴他:「這玩意兒很有意思,但你不要和別人提起它。」

比起還能躺著賺錢的傳統膠捲和相機業務,柯達的決策們不願投入多餘的資金和經歷,給不知靠不靠譜的數碼技術。

同時他們認為,數碼將會影響到柯達的主營膠捲業務,所以在初期研發之後,沒有了更多商業化的動作。

直到2003年,柯達才正式放棄了它的膠捲業務。

那麼在這幾十年中,柯達的競爭對手們都在幹什麼呢?

索尼幾乎是和柯達同一時期,認識到了CCD的意義,不同的是,早在1970年,當時索尼的掌舵者巖間和夫,就將CCD列為了重點發展業務

十年時間裡,巖間和夫投入兩億多美元,遭到了元老們的各種反對,依然堅持了CCD的研發。終於在1978年,索尼生產出了具備11萬像素的CCD,並於1981年發布了第一臺可攜式彩色相機——Sony Mavica。

和柯達一樣主營膠捲的富士,也開始向數碼轉型,在意識到自己數碼基因不強後,富士沒有任何偶像包袱,直接向醫療設備、光電數碼影像、印刷以及高性能材料等領域進軍。

尼康、佳能等老牌相機廠商,也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數位相機。

不過,這個階段的柯達,還是賺錢的。

在「98協議」的背景下,中國政府承諾柯達,不會允許第二家膠片廠商進入中國市場

一定程度上來說,中國市場延遲了柯達的破產,但也成為了它固守既得利益,拒絕轉型的誘因之一。

04 如夢方醒

當柯達真正意識到數碼時代全面到來時,它已經被時代拋棄了。

雖然早期參與了數碼技術的研究,但在光學和電子元件的製造技術上,柯達與日系廠商們已相差太多

消費者也不再滿足於實用性的相機,而是追求更好的外觀和便捷性。

種種原因,迫使柯達只能靠收購企業和購買元件,來組裝數位相機

因此,柯達的數位相機雖然市場佔有率高,但利潤只有1%

而柯達手中的砝碼,也只剩下了累積多年的一萬多項專利。2010年,柯達持續經營業務虧損5800萬美元;2012年,柯達公司市值從鼎盛時期的310億美元,降至1.75億美元,十餘年蒸發90%以上。

直到2012年1月19日,柯達終於宣告轉型失敗,申請破產保護,曾經的黃色巨人就此隕落

柯達公司logo演化

05 兜售情懷

「柯達不是破產了麼?」

當2016年10月,柯達帶著一款智慧型手機回歸時,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反應。

這款名為 Ektra 的「拍照旗艦」,雖然具備外觀的差異化——一面像手機,一面像相機,但各項配置都表現平平。

柯達Ektra手機外觀

單說拍照這一點,手機想要得到高質量的照片,感光元件的面積是前提。

而柯達的這款 Ektra ,CMOS尺寸僅為 1/2.4 英寸,像素2100萬,與市面上許多手機並無二致。反觀其他長相類似的拍照手機——

諾基亞Lumia 1020的CMOS達到了 1/1.5 英寸;而松下 CM1更是採用了1英寸的大底。

但即便如此,Ektra依然靠著膠片快門聲,賣到了情懷價3678 元。

諾基亞拍照手機Lumia 1020

更神奇的是之後的平板。

2017年6月,柯達發布了兩款「遠古級配置」的平板電腦,其中一款為7英寸平板,屏幕解析度1024*600,僅1GB內存,2500mAh電池;

另一款10英寸版本,外觀完全相同,解析度提升到720P,6000mAh電池。

感覺和MP4沒啥區別,但卻賣到了900元。可見,情懷真能當飯吃。

除此之外,柯達還在ins上賣起了周邊,比如印著柯達Logo的上衣,還有「柯達黃」滑板;在各種展會上,小型拍立得和粘片印表機,都是柯達主打的情懷產品。

在網紅之路上,柯達屢試不爽,越走越遠。

06 但願重生

今年在拉斯維加斯,柯達終於拿出了一點情懷以外的東西,那就是「柯達幣」一款比特幣「挖礦機」KashMiner

柯達幣是一種用於攝影師圖片交易的數字貨幣,能夠幫助攝影師高效的獲取報酬,同時保護攝影師版權。

挖礦機則只租不賣,且必須租滿兩年。且得到利潤必須分給柯達一半。

暢讀小編想問柯達,怎麼不精死你呢?即便如此,柯達的股價,還是靠這兩條新聞,一夜之間飛漲了144%。

隨後有美國專家表示,柯達的這種商業手段無異於騙子,可能會觸發監證會的審查

無論是真的轉型,還是賺錢的手段,相比於造幣的柯達,人們更喜歡做相機的柯達。

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柯達並不只是一家科技公司,還是相冊裡看不見的回憶。

像1932年喬治·伊士曼自殺時留下的那句話:「我的事都做完了,那還等什麼呢?」

對於80年後的柯達而言,真正等待它的,該是什麼呢?

你的童年裡,是否有關於柯達的回憶,你認為那個黃色巨人,還會回來嗎?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END

我們是「科技一點」

暢讀科不南用有趣好玩的方式,

獨家解讀科技圈的——

最新趨勢、產品分析、老大秘聞...

一言不合還送高科技小禮品玩耍~

(送過無人機,移動電源等等)

點擊播放 GIF 0.0M

原創不易,轉載請進!

相關焦點

  • 曾經全球第一的科技巨頭墜落,如今狂欠3000億!
    曾經全球第一的巨頭,如今欠債3000億元!沒錯,這家風雨飄搖、債臺高築的公司,正是科技巨頭「戴爾」!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曾經全球最大的PC廠商,鼎盛時期的戴爾市值曾超千億美元,標準的大廠風範。近日,戴爾發布2019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 原來107年前的銅幣這麼漂亮,四川造幣廠是怎麼回事?
    四川造幣廠也就是四川成都造幣廠,跟鑄造那枚「漢」字四川銅幣的也是同一個造幣廠。這樣一說,很多人估計都糊塗了,為什麼同一時期的同一個造幣廠,會發行兩種明顯不是一個序列的錢幣?非常難以理解,對不對?這個問題說來話長,我們先從這家四川造幣廠說起。清朝末期的時候,四川有兩個造幣廠。
  • 高考跟風選專業,北大醫學博士淪為低保戶,「啃姐」18年
    高考跟風選專業,北大醫學博士淪為低保戶,「啃姐」18年每年高考都會有很多考生和家長為之焦慮和糾結,「焦慮」是因為高考是一場人才選拔考試
  • vivo攜手蔡司重塑手機影像新格局
    12月17日,vivo正式宣布與德國影像光學巨頭蔡司成為全球影像戰略合作夥伴。在手機攝影方面,前有華為徠卡和OPPO施耐德,後有vivo蔡司,中國手機廠商的聯合研發對象,清一色的德國光學巨頭,德國不愧是光學工業的發源地。雖然徠卡、施耐德、蔡司三款品牌出品或認證的鏡頭,都是在世界範圍裡「高精尖」的產物,但要論裡面誰是「老大哥」,當屬蔡司。
  • 歐洲歷史文化:古希臘造幣
    古希臘的造幣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古代最可識別的圖像,這些圖像上都印有設計,以自豪地宣告鑄造它們的城市的身份並保證其價值。硬幣是偉大的考古倖存者之一,是有關文化習俗,重要人物和古代國際關係的寶貴信息來源。造幣的演變與功能在古代世界中,貿易主要是通過一種易貨系統將一種商品換成另一種商品來進行的,這種商品交易在幾千年中一直很好。最終,一些商品被用來換成大型金屬棒,例如青銅或銅製天賦,雙方都同意了這一價格。
  • 防曬3.0,扒一扒你曾經跟風過的防曬棒
    沙灘1.缺點:防曬效果比較弱4. .赫拉防曬棒作為韓妝防曬界的巨頭,赫拉防曬一直被譽為國民防曬。功效毋庸置疑,而且新款防曬棒為S-Line設計。同樣雙色設計,不過和蘭芝的不同。白色中間夾著粉色,粉色的部分有隔離的效果,白色部分則是修飾毛孔。
  • 牛頓:從清貧的科學家到高薪的造幣廠廠長
    國王沒有重用他,而是給了他一個造幣廠督辦的閒職,來看看他的本事。1696年3月18日,查爾斯寫信給牛頓說:「在我的推薦下,我尊敬的國王已經同意,讓你擔任英國皇家造幣廠督辦一職,每年有45英鎊的薪資。你放心,這份工作無需花費太多時間,閒暇時光悉如尊意。」牛頓收到信後,便買了兩頭毛驢,一頭馱著自己的行李,另外一頭就給自己當代步工具。
  • 民國十年廣西造幣廠都鑄造了哪些錢幣?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廣西巡撫呈準設立廣西造幣廠,次年造幣廠尚未建成,清廷即下令將其併入廣東造幣廠。九月,廣西都督陸榮廷徵得廣東都督胡漢民同意,由廣東造幣廠搭鑄銀毫,運回廣西使用。(資料主要來源:中國錢幣大辭典-金銀幣卷民國篇,中華書局出版)民國七年(1918年),陸廷榮任廣州國民政府總裁,利用權力幫廣西建立造幣廠。
  • 日本大阪造幣廠—明治維新開啟日本貨幣現代化
    明治維新後,日本拋棄了中國這個老師,開始全面向西方現代文明學習,為了實現鑄幣制度的現代化,明治政府在大阪建立了日本第一家現代機械化的造幣廠。大阪造幣廠在1871年4月4日,明治維新的第四個年頭開工,採用西方的設備,這在當時的亞洲都是劃時代的。
  • 【藏●薦】四川造幣廠雙旗幣貳百文
    【藏品名稱】四川造幣廠雙旗幣貳百文【藏品類別】雜項【藏品材質】銅質【藏品規格】重量:24g 直徑4.2cm雙旗幣起源民國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在頒布的「臨時大總統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隨後武昌和南京兩處造幣廠率先鑄行了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輔幣,在全國大量發行以取代清朝銅元。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朝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為兩面叉的國旗圖案,並有中華民國銅幣」字樣,因稀少程度而出名,在錢幣保藏界以其存世量稀疏而備受推崇。
  • 陰陽師:曾經十分火爆的SSR式神,現在卻淪為倉庫管理員
    在這三年中,越來越多的式神降臨在平安京這個大家庭,可是隨著版本的更新,一些SSR卻漸漸地離開了大家的首先,今天白茶就給大家盤點一寫曾經十分火爆的SSR,如今卻淪為倉庫管理員。曾經酒吞在玩家的心中還是非常有地位的,無論是鬥技還是打副本,都有他的一席之地,但是隨著版本的更新,酒吞童子漸漸的成為了倉庫管理員。因為有太多太多式神能夠代替他,鬼切直接秒人,彼岸花使其混亂,在如今的版本之中早就沒有他生存的空間。
  • 「瀋陽造幣」蛇盤富貴手雕小銅章,今天特價開售!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款蛇盤2013年瀋陽造幣廠的蛇盤富貴手雕小銅章發行信息規格:45毫米; 發行量:3000枚; 材質:黃銅; 發行:瀋陽造幣有限公司 發行時間:2013年。瀋陽造幣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是國家指定的專門從事法定貨幣生產的特殊企業。瀋陽造幣有限公司始建於1896年,是東北第一家機器工廠,開創了「近代瀋陽機械工業之先河」,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造幣企業。
  • 跟風無腦者為什麼越來越多?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冷靜思考了?
    不管在哪個時期都會有跟風無腦者,如果說現在社會上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其實是一直以來都沒見少。我舉一個例子吧,我們都知道傳銷,傳銷是害人的,可是在傳銷裡,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跟風無腦者。他們是被蠱惑者拉進來,去跟隨上級投資,去發展下線對吧?傳銷有一套看上去非常好的獎金制度,上級會不停地給你上課,你就慢慢被洗腦了。
  • 新的加拿大皇家造幣廠3D雕刻幣耀世登場
    渥太華2018年9月5日電 /美通社/ -- 加拿大皇家造幣廠(Royal Canadian Mint)一直都渴望在硬幣設計和工程方面開闢新天地,現在憑藉多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幣,突破了浮雕上面的限制。
  • 上海造幣廠一百年:生產的這許許多多硬幣,你家裡有幾種?
    1920年,首個國家級造幣廠——上海造幣廠啟動籌建,掀開了中國近現代造幣工業嶄新的篇章。在100年的發展歷程中,鑄就出「北京風景名勝」紀念金章、1983年版熊貓金銀幣等許許多多經典作品,跟小布一起來看看吧!
  • 新華時評:嚴防資本市場「看門人」淪為「放風者」
    但一段時間以來,也有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屢屢觸犯監管「紅線」,甚至從「看門人」淪為「放風者」,為部分上市公司財報造假「提供便利」。康得新事件並非個案。近年來資本市場頻出財報瑕疵甚至財務造假現象,令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的履職能力也被打上問號。
  • 中國旺旺康師傅統一 曾經的中國快消三巨頭為什麼賣不動了?
    中國旺旺、康師傅、統一,曾經的中國快消三巨頭,為什麼賣不動了?  我想,目前20歲以上的中國人,絕大部分應該是吃過旺旺雪餅,統一或者康師傅的方便麵。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們現在都不怎麼吃了。
  • 四川「讓人惋惜」的鬼樓,曾經被搶著購買,現如今淪為垃圾場
    四川「讓人惋惜」的鬼樓,曾經被搶著購買,現如今淪為垃圾場 城市發展自然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總是會在發展的過程中留下一些小缺陷。四川的地理位置本身並不算是很優越,山地較多,但是這些年城市化進程真的做得很不錯。不過在四川依然有一處讓人惋惜的「鬼樓」,這裡曾經被搶著購買,現如今卻淪為垃圾場。
  • 兩小夥發現Q幣充值漏洞 網上造幣110萬餘元(圖)
    多渠道變現,兩人瘋狂「造幣」  兩人經商量,先向邢曉炯的表哥小周,借了1萬元做本金。其中的8000元存入了陳菁衎的網銀帳號,用來支付積點充值中的實際支出。  同時,兩人分頭在「百聯」網上,申請註冊了數十個虛擬帳號,準備用於注入海量積點。
  • 「一擁而上,一鬨而散」豬肉價(年末)動蕩,沒有跟風者是無辜的
    說一千道一萬,一切提議和意見都在勸告新參與者退出,但對於已經蓋好養豬場、即將出售第一批生豬的養殖者來說,他們的雄心壯志剛剛開始:你越是讓我退出,我越覺得它好。再盈利的風口,也會有虧損出現相信很多人聽過王健林一句話,他說「蓋養豬場比五星酒店還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