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員是幼兒園重要工種之一,是保育工作的詳細實施者。如何做一位優秀的保育員呢?在此,我談幾點想法。
一、努力學習,提高素質,真正做到為人師表
一方面,必須掌握一定的專業保育知識,把自身修煉成「全能人才」。在護理孩子時,自己是個慈愛的母親;在優美的環境中,自己是個清潔工;在孩子飲食時,自己是個營養師;在孩子哭鬧時,自己又是心理醫師等,所以保育員不但要掌握好、應用好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專業以外的知識,學習的知識越多,工作才會做的越好。對於個人,要認真鑽研,大膽創新,虛心求教,不恥下問,積累相關經驗,與時俱進,切實地轉變觀念,提高素養。
另一方面,完美自己的人格、保持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做到為人師表。保育員的工作對象是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強的幼兒。幼兒時期是個性與品德的形成時期,保育員吃住都與孩子在一起,對孩子所起的影響作用很大。保育員應以完善健全的人格、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去積極的影響和教育幼兒,從而促使他們健康的成長,就是要求我們著裝整潔大方,不穿奇裝異服,儀表端莊,舉止文雅,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的結合起來,行為規範,以身作則,熱愛和關心幼兒。
二、履職盡責,溝通合作,創造良好的培育環境
一是要牢記職業守則和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首先要牢記自己的職業守則:愛崗敬業,熱愛幼兒;為人師表,遵紀守法;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尊重家長,熱情服務;文明禮貌,團結協作。其次是首先要都做好以下工作:配合主班教師,全面、細緻地照顧幼兒每日生活;協助教師做好幼兒穿、脫衣服,隨時增、減衣服,及幼兒午睡工作;負責幼兒進餐時的清潔與收拾;做好環境消毒工作;嚴格執行各項安全制度,做好幼兒的生活管理和衛生保健工作;定期清洗、消毒玩具,保持睡具、玩具的清潔衛生;下班前要關好門窗、關熄電源。
二是要與主班老師團結合作,將保教保育規範化流程化。在工作中,以幼兒園下達的使命為中心,做到和各位老師和諧相處,要配合主班老師布置環境、教具、做記錄等,積極配合老師們的教學指導;保育員要多與老師溝通合作,使幼兒在每個時間點上得到大人們的關愛與保護,能使老師家長更全面的了解幼兒的學習生活情況,更好的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遏制一些不良現象。
三是保育員要以多種形式搭建與家長溝通的橋梁。日常生活中,熱忱對待每一位家長,注意和家長溝通。接送孩子時和家長聊上幾句,了解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現和體貼孩子們的身體狀況,讓家長都覺得非常貼心與親近;要把幼兒在園裡的餐、午睡等一日生活情況及時的反饋給家長,尤其對一些患有感冒發燒等症狀的幼兒,要及時聯繫家長,帶幼兒及時就診等。
三、真心真情,關愛備至,努力培育優秀的孩子
一是愛護幼兒是教育幼兒的前提。「愛」是無私的,也是做好保育員的前提。我們要把園裡的幼兒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要充分的了解幼兒的生理特點,針對他們的生理特點,培養他們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我們關心他們的飲食起居,當幼兒午休起床時就及時加衣與梳洗,特別是體弱幼兒更當給予更多的關懷。在小孩進餐時,也就從進餐的各個環節加以重視。
二是遵循保教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保教結合,相互滲透,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幼兒才能得到全面發展。「寬嚴結合」是幼兒教育的基礎,要關心和熱愛每一個幼兒,以親切的語調、溫暖的擁抱、細緻的照料、友善的笑容來吸引幼兒,從心底裡關心愛護他們。在日常行為規範教育上對幼兒要從「嚴」要求,如果我們不嚴格要求,而是放任自流,就會給孩子們養成一些惡習,甚至誤人子弟,「嚴」其實是幼兒園教育的一種負責任的「愛」。
三是要練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堅持保教工作的科學性。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我們和孩子在一起交流時,不能總是說教,要循循善誘,細心觀察孩子的喜怒情緒,從他們的神態和肢體中發現問題,解決矛盾。從早上第一次見到幼兒開始,我們就是細心的觀察每個幼兒的穿著與精神狀態,一旦有不正常的現象,立刻引起注意加以防範,平時發現幼兒有小的失誤與過錯,當耐心說理不責罵他們,讓每個孩子擁有一個快樂難忘的幼兒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