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的安徽會館大戲樓裡,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第二場直播準時拉開帷幕。
本場直播裡,京劇表演裡難得一見的椅子功、蹺功、吃火等代表性絕活驚豔亮相。來自天津青年京劇團、中國戲曲學院等知名藝術團體的青年演員,為網友們帶來《時遷偷雞》、《通天犀》、《戰宛城》、《扈家莊》等經典劇目的同時,揭秘這些絕活是如何練成的。
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劇直播大戲為期一個月,將為網友帶來四場別開生面的京劇藝術直播,從名家唱段到絕活揭秘,從唱念做打到妝發知識,帶領網友深入了解京劇藝術的國粹之美。
眾彩紛呈,國粹絕活驚豔票友
12月10日的第一場表演集中介紹和展示京劇的四大行當——生旦淨醜。在了解京劇行當的基礎知識之後,第二場演出「京劇中的絕活」集中展示京劇舞臺上精彩絕倫的「真功夫」、「鐵門檻」。
本場直播依然由青年京劇演員果菁和劉振客串主播,用幽默詼諧的表達方式,深入淺出將絕活中的欣賞要點介紹給網友,觀眾們一飽眼福的同時收穫了不少京劇知識。
京劇藝術基本功的塑造固然重要,絕活也是必不可少。舞臺上,這些獨門秘籍一出,必定是贏得滿堂喝彩。不過,在戲曲舞臺上,因為審美的改變或是演出場地的限制,有很多的絕活已經絕跡了,能傳承下來的絕活都是「珍寶」,而把京劇絕活搬上直播間更是少見,讓網友大呼過癮。
把火吃到嘴裡還不燙到的「吃火」,是京劇裡最有代表性的絕活之一,也是武丑行的特技。中國戲曲學院武丑演員高振陽,給觀眾帶來了經典劇目片段《時遷偷雞》,以吃火來呈現吃雞的過程。高振陽呈現了六次「吃火」的表演,把紙捲起來,然後在燭火上點燃,趁著火焰未滅,迅速放在口中。網友在彈幕中紛紛叫絕:「是真的火啊,看著都燙」、「開眼界了」。
天津青年京劇團青年演員劉歡帶來的《通天犀》,把厚底功和椅子功完美結合,演員需要穿上厚底靴在椅子上站跳翻騰,用「椅子功」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緒。
中國戲曲學院花旦演員李詩潔為手機前的票友們帶來了高難度的蹺功。蹺功是腳上綁木質小腳,模擬纏足行走,表現出古代婦女行走時的婀娜多姿,也有「東方芭蕾」的美譽。李詩潔介紹,練習蹺功時一開始要花很長時間學站,能站穩了,再開始學走。
李詩潔為觀眾帶來了《戰宛城》中一段鄒氏思春的戲。這是屬於蹺功中的文戲,鄒氏的一顰一笑、輕盈柔美躍然在屏幕前,引得彈幕上一陣陣喝彩。中國戲曲學院武旦演員吳娜帶來的武戲《扈家莊》更是驚豔全場。踩著蹺翻身,跳躍,耍花槍,並且要一邊表演一邊演唱。
陌陌搭臺,京劇傳承搭上直播快車
以國粹京劇為代表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破局重生傳承發揚,是京劇藝術從業者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兩場直播演出,幾位90後甚至95後年輕京劇人覺得,直播不僅讓年輕的網友打開手機欣賞了解到京劇的魅力,從而會讓有興趣的網友走進劇場,成為真正的京劇愛好者。
「我們京劇人應該感謝網絡平臺。」天津青年京劇團青年演員劉歡說,「現在很多人尤其是工作壓力非常大的年輕人,平時沒有時間走進劇場,通過網絡直播,他們閒暇時間打開手機就可以聽戲看戲,認識到了解到中國自己的文化。」
致力於傳承發揚京劇國粹的年輕京劇人,在年齡層次上對年輕的觀眾有著天然的吸引力。以傳統文化為本,科技手段為載體的傳播方式,讓京劇藝術「活」了起來,把古老的戲園子搬到無限廣闊的手機屏幕前,為傳統戲曲藝術和票友之間搭起了更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