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蘋果公司在門戶網站上公布《2010年供應商責任報告》,首度公開承認它的中國供應商員工中有137名工人因汙染致健康遭受不利影響。而此時,距離事情的發生已過去兩年。
然而,儘管這份確認姍姍來遲,但畢竟是蘋果公司最終決定直面問題邁出的第一步,而且,其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所作所為,也不無可讚許之處。
治療後遺症月均花費25000元「這個遲到許久的確認畢竟是蘋果公司最終決定直面問題邁出的第一步」。調研報告《蘋果的另一面》的起草人之一,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說。在給南方都市報發來的書面回覆中,他更是用長句子表明態度:「我們強烈希望蘋果公司回覆中毒工人一個多月前寫給蘋果公司CEO的信」。
2008年,蘋果在蘇州的供應商聯建科技分別有工人在生產車間出現四肢麻木、刺痛、暈倒等中毒症狀。經過蘇州第五人民醫院檢定為「正己烷中毒」。2009年下半年,該公司數十名工人因接觸正己烷中毒入院,相繼被當地職業病防治部門評為九級或十級傷殘。
那封信,就是2009年中毒事件中的5名受害工人聯名所寫。在信中,他們痛斥蘋果代工廠對其健康造成的傷害,並希望蘋果嚴格監管代工廠,為中毒工人爭取應有的賠償。然而,時至今日,未有回應。2月15日,蘋果公司此次公開承認責任,在某種程度上給了他們希望。
「希望蘋果公司跟它的供應商一起站出來,再給我們一次入院檢查、治療的機會。」1984年出生在山東菏澤,因此事住了10個月醫院的設備維修工人賈景川說:他自2010年6月出院到現在,腿疼腿麻、手心出汗等正己烷中毒症狀已再次出現。而每個月平均25000元的醫療費用,是他自己無論如何也無法承擔的。算上加班費,他一個月只能拿到2000元出頭。據他了解,這種後遺症在中毒工人中絕非個別現象。
此外,「中毒工人被逼辭職」的傳言經南都記者調查,並無確鑿證據 。直至昨日,那封信的署名者―――賈景川、胡志勇、郭瑞強、桑小龍、崔廣雙5名工人仍在聯建公司工作。儘管他們非常擔心中毒後遺症會影響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乃至全部命運。
不過,更多的中毒工人選擇了籤訂一紙彼此免責的協議,然後離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拿到8萬元-15萬元不等的傷殘賠償金。「這一點與蘋果公司的報告中所提的,大部分工人已返回該工廠工作,並不符合。」蘇州當地一位參與其事的政法界人士告訴南都記者。
收治工人的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現已無中毒患者。除了這一點有限的信息,院方從上到下都選擇了緘默。
NG O:將繼續給蘋果「揭黑」聯建公司早已恢復平靜。兩年前那場震驚全國的工人中毒事件給它招致的10萬元人民幣罰款不算什麼。這家臺資企業一直在給蘋果擔任零部件的代工供應商,即使在工廠林立的蘇州工業園,亦算得上規模較大、用工人數較多者。
蘇州工業園疾病防治中心衛生檢驗科科長劉仁平對南都記者說,他從1994年工業園建立起就在此工作,尚未見過像這樣規模的集體中毒事件。中毒事件之後,他們時常對聯建公司實行抽查,杜絕正己烷的再次使用。「用它(正己烷)擦拭液晶屏,揮發得確實比酒精快,企業的生產率可以提高。但絕不能為了這個,就讓工人中毒。」他說。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提供的信息顯示:早在去年4月份,他們便與國內另外33家環保N G O組織聯名,對29家跨國IT業巨頭存在的環境汙染等問題提出公開倡議,要求它們督促各自的供應商儘快解決問題。今天,蘋果是29家企業之中,唯一一家未給予任何回應者。
「惠普最積極。它馬上根據我們提出的一條汙染信息,促使一個供應商接受了第三方諮詢公司的評審。」馬軍說,他們根據政府披露的公開信息,建立了一個包含7萬條不良信息的資料庫。如今,沃爾瑪、通用電氣和耐克公司都開始使用這個資料庫,對供應商實行管理。只有蘋果依舊我行我素,並拒絕提供或證實供應商的名稱。
這與蘋果(中國)公司負責企業公關事務的黃文娜女士的表述一致。她稱,對於這起中毒事件,除了《2010年供應商責任報告》外,沒有更多的評論。
另對南都記者提出的,蘋果公司對供應商使用的第三方評審公司是誰、有無供應商因達不到社會責任要求而被取消資格等問題,黃文娜稱都不能回答。她只表示:「我們從2007年到現在,連續5年一直在發布這個報告,這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監督。」
馬軍稱,他們自發布《蘋果的另一面》以來已經做了進一步調研,發現了更多蘋果公司的供應商有環境違法記錄,其中一些記錄涉及嚴重違法「我們將核實並發布這些記錄」。
中毒事件中的「是」不可否認的是,蘋果公司儘管在公關危機中很不得力,但它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所作所為,仍不無可讚許之處。
牽頭在那封致蘋果CEO的信上簽名的賈景川兩年來多次接受媒體採訪,並允許媒體使用他的真名。43歲的工人崔廣雙則表現得略有擔心,只以「老崔」之名出現。昨日,二人均對南都記者承認:他們沒有遭遇到蘋果及其供應商聯建公司的任何打擊報復行為。
雖然沒有什麼慰問、看望一類像模像樣的溫情行為,但聯建公司對中毒工人在住院期間的待遇並無不妥。以賈、崔二人為例,除了1600元的月薪照發,他們還享有1000元的營養費與735元的生活費,核計3000餘元。2010年1月份出院,崔廣雙休息了三個月,又兩個月後生活費才停發。
相比之下,受僱於再下一級供應商,與蘋果關係更遠的工人們則無此好運。
20歲的安徽女孩詹德云為一家名為「運恆五金機電運營部」的作坊式工廠工作,整天穿著靜電衣檢測IPA D液晶屏上那個缺口蘋果標誌的厚度,導致與其餘30餘名工友一起中毒。這家工廠的生意是從蘋果的另一家供應商「宇瀚光電科技公司」違規轉包而來,因此被蘇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公開點名。
2010年2月-12月,詹德雲住了10個月醫院。她1700元的月薪被全部停發,每個月只能從老闆手中拿到500元的基本生活費。這個17歲開始打工的女孩不得不靠自己微薄的積蓄養病。更甚者,「運恆五金」在此階段註銷了,老闆企圖拖欠賠償金。
最後,在勞動部門一位好心官員的過問下,老闆才不得不「私了」,按照她評的10級傷殘支付了8萬餘元。
在這一方面,聯建公司則無可指摘。只要中毒工人去找法律顧問,後者便直接按照他們被評定的傷殘等級,算出他們應得的賠償金,並無拖欠。工人們埋怨的,反倒是自己的律師。
為了維權,賈景川聘請了當地一位頗有名望的律師擔任自己的工傷維權代理人。他稱,這是「他做過的最愚蠢的一件事」。拿了3500元代理費,那名律師「什麼都不敢說」,許多事情都推給工人自己。
作為一種有毒的有機溶劑,正己烷十餘年前便在四川、廣東等地引發多起工人中毒事件。2002年,東莞安加鞋廠的12名女工相繼癱瘓,後被確認為正己烷中毒,在廣東省婦聯的援助下獲救。
當時牽頭解救女工的省婦聯權益部部長黃淑美對南都記者回憶:事發時,該工廠老闆一味推卸責任,甚至乾脆不承認女工癱瘓;直到她多次暗訪,從湖北、河南、貴州等地聯繫到所有癱瘓女工後才低頭。其中一名中毒最深的女工已生命垂危,足足住了三年院。12名女工均未得到一分錢的賠償。當時的社會尚無工傷等級評定的意識,婦聯的維權工作也只到幫助她們恢復健康為止。
評審人士自述行業「潛規則」30歲的劉非(化名),受僱於深圳的一家諮詢公司,這家諮詢公司專門在中國南方為多個跨國知名品牌進行評審工作,檢驗供應商是否在它們所要求的社會責任方面達到一致標準。在隱去姓名後,他對南都記者講述了這一行業的一些潛規則。
劉非表示,他們的這份工作分為L abor(工資考勤)和E SH (環境、安全和健康管理)兩方面。一般來說,供應商更重視的是L abor,因為很多中國工廠在這個方面還沒有做到完全守法。而E SH方面往往要求他們做得更多,確實有難度。
他說,他曾為耐克做過一段時間的評審。耐克從前在泰國、印尼那些東南亞國家都因為印花等工序的有毒化學原料、車間噪音之類的問題,對工人健康造成過傷害,影響很大。因此,它在中國格外注重這一方面。雖然它的代工廠工人出事,從法律上講與它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只是怕這類醜聞影響其國際聲譽而已。
圈裡人都知道,蘋果的檢查更嚴格,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代工工廠想要在ESH方麵糊弄跨國公司,其實是很容易的。接到檢查通知以後,隨時突擊改善就行了。你不讓用有毒的物質,我事先藏起來;你不讓用得多,我臨時少用點兒,糊弄非常容易。
當然,從理論上講,評審檢查有事先通知和事先不通知兩種方式。但後一種方式用得非常少,她自己兩年了都沒有用過。第一是因為這樣可能給供應商造成麻煩,比如他們還要迎接另一撥評審。有時候,一家工廠為十幾個品牌做代工,一個月要迎接十幾撥評審。第二是評審人員的人身安全容易發生危險。工廠很可能不讓你進,派保安把你堵在門口,甚至發生衝突。我們有同行從前就這麼被打過。事後工廠高層趕過來,最多給你道個歉,再把保安開除了事。所以,檢查也就都事先通知了。這種狀況,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來源:南方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