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突破!我國復旦大學研究人員發現2型糖尿病的潛在治療靶標

2020-12-13 前瞻網

重要突破!我國復旦大學研究人員發現2型糖尿病的潛在治療靶標

 Winnie Lee • 2019-10-15 13:43:05 來源:前瞻網 E2297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2型糖尿病是一種由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基因遺傳性複雜病,在中國屬於一種常見疾病。

最近,復旦大學中山附屬醫院李小英及XiongXuelian共同通訊在PNAS上發表題為「SustainedER stress promotes hyperglycemia by increasing glucagon action through thedeubiquitinating enzyme USP14」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顯示了內質網應激誘導的葡萄糖穩態破壞的機制,並提出USP14作為針對T2DM的潛在治療靶標。

此前,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與美年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了「健康中國•體檢大數據糖尿病地圖」,經分析全國447個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從2018年4月1日到2019年3月31日間1300餘萬例血糖資料完整的成人數據,全國體檢人群糖尿病檢出率為9.98%(比對全國人口分布校正後為8.63%)。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44:13 德國蒂賓根大學慕尼黑亥姆霍茲中心糖尿病研究與代謝疾病研究所Robert Wagner研究組,發現2型糖尿病高風險個體的基於病理生理學的亞表型
  • 陳根:研究發現1型糖尿病破解方法,或將帶來新希望
    文/陳根 當一個人自己的免疫系統破壞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時,就會發生1型糖尿病。儘管科學家們已經學會了如何生長大量的替代β細胞,但研究人員仍在嘗試許多選擇來保護這些細胞免受免疫攻擊。
  • JCI:FoxO1轉錄因子或成糖尿病性心肌病治療新靶標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發生在糖尿病中,不能用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及其他心臟病來解釋的心肌疾病。心肌壁內微血管病變、血管周邊間質纖維化可能是產生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的原因。
  • 孤獨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預測因素?
    此外,還有一項研究表明,孤獨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預測因素。近日,發表在《Diabetologia(糖尿病)》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有孤獨感的人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在12年的隨訪中,有264名人(大約佔樣本的6%)患上了2型糖尿病。研究人員發現,在研究開始時,參與者經歷的孤獨程度是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預測指標。
  • 中國發布丨研究發現胰島素不適合2型糖尿病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中國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蔡敏 田娟)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在新冠患者中,有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汪道文介紹,不少文獻報導,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 【招募】中山醫院《針灸胃經腧穴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減重降糖...
    【招募】中山醫院《針灸胃經腧穴治療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減重降糖效應研究》臨床研究項目 2021-01-13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型糖尿病胰島功能衰竭治療新機制,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取突破進展
    該研究揭示間充質幹細胞能夠逆轉2型糖尿病人胰島的去分化,修復病態胰島。這項研究為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糖尿病提供了全新且強有力的證據。中國的糖尿病患者約有 1.14 億,佔全球 27%。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等疾病的危險性增高顯著增加,目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已經對我國的人民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日益嚴重的影響。
  • 靜磁場和電場暴露或可治療2型糖尿病
    靜磁場和電場暴露或可治療2型糖尿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0 19:57:40 美國愛荷華大學Val C. Sheffield、Calvin S.
  • 研究發現自閉症新機制及潛在治療靶點,與維生素A代謝物有關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胡榮貴帶領的研究小組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發表論文,報告了自閉症發生的一種新機制及潛在的治療靶點——一種泛素化連接酶UBE3A蛋白和維甲酸。使用小鼠進行的動物實驗表明,相關治療措施可有效緩解小鼠模型的自閉症特徵行為。
  • 胰島素治療或與患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有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蔡敏 田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教授汪道文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上。
  • Cancer Cell:科學家發現癌症治療的潛在靶標WIP1磷酸酶
    2013年11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A*STAR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酶--WIP1磷酸酶,可作為一個潛在的治療靶標抑制癌症的發展。雖然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這種酶在調節腫瘤萌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科學家們還是第一次揭露其作用機制。
  • 研究揭示東亞人Ⅱ型糖尿病遺傳標記
    近日,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在非歐洲人群中183個基因位點發現了301個不同的基因信號,這些信號與東亞人的Ⅱ型糖尿病有關。其中61個是最新發現的與易患Ⅱ型糖尿病有關聯的位點。之前在歐洲人後裔中進行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並沒有涉及到這些基因。北京時間2020年5月6日晚23時,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
  • 神經傳遞重要靶標GABA-A受體結構確定
    原標題:神經傳遞重要靶標GABA-A受體結構確定 英國《自然》雜誌27日在線發表一項最新藥物發現:美國科學家報告了γ-氨基丁酸A型受體(GABA-A受體)的結構。GABA-A受體可調節各種醫用藥物和毒品的作用,也是神經障礙和精神疾病的重要治療靶標。
  • 新一代藥物坎格列淨或可有效治療2型糖尿病
    核心提示:SGLT2蛋白可以重新吸收從腎臟回流到血液中的葡萄糖,如果抑制了該過程,更多的葡萄糖就會出現在尿液中,而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就會減少,而這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是非常有益的。文章中研究者通過研究發現,名為坎格列淨的藥物可以有效治療2型糖尿病。
  • 世界糖尿病日 盤點近些年那些突破性的糖尿病研究進展
    現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慢性炎症的一個可能的觸發因素。飲食中脂肪含量太高會通過刺激慢性炎症促進胰島素抵抗。但是研究人員發現當某些免疫細胞不再生成脂肪酸,即使是在高脂飲食的餵養下,小鼠也不會發展為糖尿病並且不會出現慢性炎症。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上。
  • 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7成血糖未達標
    在25日由諾華製藥(中國)在滬主辦的「糖尿病早期疾病管理溝通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潘長玉教授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陳璐璐教授共同強調:血糖達標是控制糖尿病進展以及預防併發症的關鍵,但在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達標率僅約為30%,其中很多患者使用二甲雙胍單藥治療一段時間後,血糖控制仍然不佳。
  • 鈣離子通道模塊成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途徑,或可逆轉糖尿病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胰腺β細胞鈣通道中的一個構建塊在調節我們的血糖值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細胞報導」的一篇文章中提出,針對這一基石的治療可能是一種主要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方法。
  • 復旦大學等發現全新PGAM1別構抑制劑
    近日,復旦大學藥學院周璐課題組聯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沈瑛課題組和上海中醫藥大學陳紅專課題組發現,新型磷酸甘油酸變位酶1(PGAM1)別構抑制劑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增殖和轉移具有抑制作用。
  • 治療糖尿病新突破!間充質幹細胞修復2型糖尿病人病態胰島新機制
    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等疾病的危險性增高顯著增加,目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已經對我國的人民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日益嚴重的影響。胰島功能受損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特徵之一,但目前還極度缺乏有效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受損的藥物。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
    近年來,幹細胞具有收集方便、生物學特性穩定、免疫原性低、無排斥反應、無倫理問題等優點,在一定條件下可誘導分化為類神經細胞、胰島素β細胞、生殖細胞等,已成為臨床應用中的研究熱點。2型糖尿病(T2DM)以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和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為特徵,不能維持血糖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