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沒有什麼不同】

2021-02-22 社科大青志協

今天的推送,沒有什麼福利

今天我想講

一位臺灣80後女生用生命喚醒對流浪動物的尊重的故事

物慾橫流的世界中,有這樣一位女生願意放棄似錦的前程和豐厚的待遇,不惜與家人鬧翻,選擇一個幾乎沒有人會去的窮鄉僻壤,從事著一份連男人都覺得艱辛的工作,她卻做得樂此不疲,而她付出這麼多的母的卻只有一個:想讓流浪動物過得更好。

簡稚澄是臺大獸醫系高材生,前程大好的她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一家偏遠的動物收容所,從事照顧流浪動物這份工作。因為人甜心善,簡稚澄這幾年也受到了很大的關注。這種一般人都不願意從事的工作她卻堅持了七年,她也從一名普通員工晉升為收容所所長。

雖然她在收容所幫助了許多流浪狗狗,讓它們被人領養,可對於那些無人領養的狗狗,簡稚澄不得不經常要給它們執行安樂死。在臺灣,狗狗通常只能在收容所待12天,因為人們棄養的速度和數量遠遠超出了收容所的可承受範圍,如果狗狗們12天內沒有被人領養走,就將面臨安樂死。

遺憾的是,這七年裡簡稚澄的行為飽受爭議,在多方壓力的迫使下,她最後選擇了用安樂流浪動物的藥物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並以此來告誡那些曾經棄養寵物、誤解詆毀她的人,不要再讓此類悲劇發生在其他人和動物的身上。

我們用《生命沒有什麼不同》

來紀念她並發出她的吶喊


基於以上的原因,公益紀錄片導演張靖辭掉了原有的工作,放棄了策劃已久的網劇,拉上合作多年的團隊,決定來拍攝這部以簡稚澄事件為背景的公益微電影《生命沒什麼不同》。但因多年從事公益項目的拍攝,賺取的那點微薄收入無力支撐起項目所需的經費,他也試圖求助過相關基金會,由於專款專用,他們只能給予宣傳上的幫助。所以最後他選擇了眾籌。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件離自己挺遙遠的事情,與我無關,我為何要參與進來?

但事實卻截然相反,萬惡的狗肉節;隨意棄養、城管當街捕殺流浪狗的惡行;許多愛心人士餵養數百條狗導致破產的事例不勝枚舉。而這些事件天天在我們身邊發生,並有可能我們就是這些事件的直接或間接參與者。

臺灣這套流浪動物收容制度雖然也漏洞百出,但相對於我們大陸的現狀來說,就好比是工業社會較之石器時代。但我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建立起我們自己的流浪動物救助制度。

所以,臺灣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也同樣是我們將來所需要面對的。

但建立制度終究只是一個層面,更重要的是要讓人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首先養犬人應該先行培訓,如考駕照那樣;再次是加大對棄養者的懲罰。我們不鼓勵安樂死,我們只是希望通過這部公益微電影,讓人們從觀念上加強對寵物生命的尊重,杜絕棄養,以領養代替購買,從源頭上減少類似簡稚澄這樣的悲劇的發生。

雖然這次微電影公益行動沒法像其他眾籌那樣,可以具體統計救助了多少流浪狗、能取得多麼輝煌的一個數字,我們也無法提供別的項目那樣豐厚的回報。但我們此次行動也有一個其他公益眾籌無法比擬的地方,那就是對於未來深遠的影響力。

對於人們觀念層面的影響,對於未來動物保護體系構建的影響。我希望在未來,像簡稚澄一樣單純善良的姑娘不用再跳入這樣的火坑,她們應該被愛著,而不是被唾棄。

這就是此次我們拍攝這部公益微電影的初衷。

我們需要你一起加入

「尊重生命」的喚醒

張靖已完成微電影大綱的撰寫和拍攝團隊的組建。所有的主創人員全是義務參與,不會從眾籌費用中獲取任何報酬。經費主要用於設備的租賃、機票及食宿等。

由於地域的緣故許多信息是不對等的,他會在撰寫劇本之前,通過其他渠道和手段搜集更為詳盡的資料,儘可能全面地挖掘更多事件的細節。在開機之前,會藉助去臺灣選擇拍攝場地的機會,在臺灣的流浪動物收容所工作12天,以更好地了解收容所的真實環境,體驗簡稚澄生前的工作狀態,感受她的各方面壓力,然後再進行劇本創作,力求將一部更為真實感人的微電影呈現在每一位觀眾面前。

我們眾籌的目標金額是十萬,費用明細會在下文中詳細闡述。我們發起眾籌的原因,一是為了籌集拍攝資金,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微電影的眾籌期開始宣傳拒絕棄養、呼籲關愛志願者等一系列理念。

最大程度上將此次行動的影響力擴大,所以我們所需要的支持不單單是在費用方面,更需要各位在宣傳方面給予支持。


「天使」還是「美女劊子手」

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我們一起善待生命

每當有流浪狗被送到收容所,簡稚澄都會努力幫他們康復,好好打扮它們,希望能給它們找到新的歸宿。遇到實在沒有辦法的,她只能用最貼心的方式陪它們走完最後的時光。

她是那種一邊執行安樂死,一邊會難過掉淚的獸醫,據簡稚澄同事回憶。由於收容所經費和人手短缺,簡稚澄一人身兼數職,並努力宣揚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但收效甚微。2年間,700隻無人領養的流浪狗在她手中被執行了安樂死。也正因如此,幾年間,她在網上遭到了輿論攻擊,叫她「女屠夫」、「美女劊子手」。

我們生活的世界,尤其是網絡的世界,人言可畏,謠言更可怕

罵簡的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她的決意與初衷,並不知道她為了動物們做出過如何鮮血淋漓的付出,並不知道她拿起針管那一刻的猶疑掙扎……他們只是看到有一個殺狗的女孩,有一個殺貓的女孩,還殺了一大堆,便迫不及待的提起了裁決的屠刀——斷章取義的媒體、急躁的閱讀習慣都是血案的元兇。

簡熱愛動物尊重自己的職業卻要每天親手結束生命違反自己的理念,她只是深陷痛苦的執行者,她並無罪過,而所有人卻將槍口都指向了她。丟棄寵物造成流浪動物的主人沒有受到指責,制定安樂死制度、負責動物福利的政府部門沒有受到指責,千夫指指向了簡,一個在這個漏洞百出的系統中努力發光發亮、做好自己工作保護好動物的人,卻成為了最後的」儈子手」。

「零安樂死」,當臺灣當地政府有意推廣這一條政令時,原本指責唾罵簡的人,就得到了所謂的「官方支持」,他們會站在這片高地上、用更尖銳的語言去咒罵這位「女劊子手」:你看,現在連政府都看不下去你的兇殘舉動,出手制止你了,你還有什麼可說的,為什麼不自己打上兩針安樂死——你命這麼賤,打了沒準都死不了呢!

本來以為臺灣是片淨土,這事出來後才發現,這臺海兩岸的腦殘人士簡直連犯病的形式都一模一樣,現實給了我狠狠一耳光,誰再說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我餵他十斤狗糧。

不該走的走了,該走的沒走。願天堂沒有人言.
(以上部分言論來自網絡,侵權歸相關作者所有)

願TA不再流浪

每一個生命都得到應有的尊重

我們希望通過微電影及事件本身的影響力,呼籲儘快建立更為合理的流浪動物管理制度,用領養代替購買,同時減少棄養行為,逐步取締局部地區的狗肉節習俗,並告誡那些噴子管好自己的嘴。

在關懷流浪動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那些幫助流浪動物,戰鬥在一線的義工們,雖然現在很多做法並不完美,但他們卻要比那些整天在網絡上指手畫腳的噴子高尚一萬倍。

以下是 團隊介紹及相關預算明細

問題解答

Q1:拍攝場地為什麼要選在臺灣而不在大陸?

首先,臺灣的味道大陸比較難模仿,包括語言特點和風土民情。其次,臺灣收容所不論是制度流程還是內部環境都與大陸的截然不同,與其花大把資金改造或重新搭景,不如花點機票錢飛去臺灣實地拍攝,這樣性價比更高。

Q2:費用明細公布
此次拍攝主要的支出為設備租賃和主創人員的機票食宿及其他一些瑣碎費用,最後如有富餘我們會捐給指定的動保機構,在項目完成後我們會在眾籌網公布詳細的項目費用支出清單,希望大家共同監督。

相關焦點

  • 生命沒有不同——簡稚澄
    而這個美麗的生命就在2016年5月12日終止了。5月5日晚,她下班後遲遲沒有到家,於是丈夫報警。當時被人發現在觀音區一處偏僻的地方自殺,身邊留有三封遺書。每當有狗狗送過來,她都會盡全力幫他們宣傳找歸宿,而實在沒有辦法的她就帶它們散步,抱著它們說話,陪他們度過最後的時光。日復一日的看著心愛的動物在她懷裡逝去,這是一種怎樣的心理折磨。
  • 生命是什麼?生命為什麼?
    不知道生命是什麼?生命為什麼?就把生命隨意地浪費了。即使不做惡事,就這樣平平淡淡地生活,也是在浪費生命。
  • 生命教育如何做?怎麼給不同年齡的孩子講生命的逝去
    看看現在頻頻發生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固然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存在,但缺少生命教育這一課,對生命缺乏起碼的尊重,沒有樹立正確的死亡觀,同樣難辭其咎。所以,通過生命教育,幫孩子們理解死亡,知曉死亡的必然,瞭然生命終結的表現,才能讓他們明白生命的可貴,懂得珍惜當下,尊重生命 。
  • 現代舞尊重和欣賞每個生命的不同
    連續3天演3場不同的劇目也是舞團建團以來第一次這樣演出。隨後,9月29日我們在江蘇淮安演出《初·戀》 。10月10日、 11日我們在天津大劇院演出《二十四節氣·花間十二聲》 。 2、現代舞因不同而產生,這個不同就是生命的自由
  • 生命為什麼沒有真正存在過
    亞里斯多德認為,與無生命物不同,所有生物都有三種靈魂中的一種:植物的靈魂、動物的靈魂和理性的靈魂,這最後一種只屬於人類。希臘解剖學家蓋倫提出了一種類似的、基於器官的存在於肺、血液和神經系統中的「生命元素」系統。在17世紀,德國化學家喬治·埃爾恩·斯塔爾開始描述一種會最終變成眾所周知的活力論的學說。
  • 沒有禱告就沒有侍奉,不同的目的導致不同髮結局!
    主耶穌工作至深夜,次日仍須黎明即起,獨自和神禱告交通;這說出無論多少事工,不能影響祂與天父之間的交通;工作並沒有奪取神在祂身上的地位。這也是祂工作有果效的秘訣。我們有時候可以沒有事奉,但絕對不可以沒有禱告。請誦讀觀察馬可福音第1章35-39節,默想從主清晨起來禱告,我們能夠學到什麼屬靈的功課?
  • 再談所謂生命終極意義,不同層次有不同解讀,你怎麼看?
    有關生命意義的討論充斥網絡,各有各的解讀。或大話連篇,或迷茫彷徨。其實不同的世界觀,看待這個問題的方法和層次大相逕庭。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多次闡述過自己的觀點,既然大家還是很感興趣,且各種觀點看法依然比較凌亂,今天就再來湊湊熱鬧,添點亂。所謂生命終極意義到底是什麼?既然「終極」,就不得不談到我們存在的宇宙。
  • 邵青:生命是什麼?
    2020年5月15日,由葦草智酷、集智俱樂部、信息社會50人論壇聯合主辦的【生命是什麼?從聖塔菲研究所的「個體信息理論」談起】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辦,鈦媒體作為獨家合作媒體進行支持。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莫幹山研究院副院長邵青分享了5個觀點,第一,從生物學角度說來,這篇文章本身並沒有什麼新的內容,但它通過採用資訊理論,給出了生命概念的形式化定義。第二,文章第一作者DavidKrakauer是一位進化生物學家,他是現任聖塔菲研究所所長,也是William H. Miller複雜系統教授。
  • 理工|沒有什麼不同
    其實,我們真的沒有什麼不同。儘管摔倒過無數次,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重新站起來大步向前。如果可以重來,我還會選擇東莞理工……這三年下來,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在理工學校不僅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遇到一些良師益友,還經歷了無數次的困難與前所未有的挑戰。感謝遇見!感謝我的班主任萬早德老師,總會跟我說,「功夫不負有心人″。
  • 生命輪滾動的關鍵是什麼?
    讓生命輪滾動的關鍵是什麼在享受千辛萬苦才擁有的美好人生的同時,我開始思考,我這次做對了什麼?而我以前又做錯了什麼?究竟什麼才是滾動生命輪的關鍵?經過兩年多的觀察和思考,我漸漸地看到了一整套清晰的答案。強大且完整的內心內心能量是整個生命輪的軸心。
  • 金星發現生命跡象?地球大氣沒有的1種物質,為何是生命的標誌?
    尋找地外生命是一個既神秘又經久不衰的課題,人們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竭盡所能探索宇宙,只求為「我們孤獨嗎」這個終極問題找一個圓滿的答案。論文中提到的磷化氫是什麼?為什麼發現它等同於發現生命活動?地球上有這麼多生命,然而其實空氣中並沒有磷化氫。
  • 什麼是生命數字?
    ​​什麼是生命密碼? Hello,夥伴們好,我是允許。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如果有朝一日,天空裡沒有了月球?地球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如你所看,這是一個腦洞。或許很多人會說,沒有月球就沒有了中秋,可能吃不到月餅……沒有月經……雖然月球本身不發光發熱,但它對我們地球的生命及生態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下面分兩種情況瞎扯一下。
  • 生命為何一定需要水和氧氣?宇宙之大,是否有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
    對於生命而言,地球環境簡直是恰到好處,無論是與太陽的距離、還是地球本身的大氣構成、又或者是液態水的儲量,對於生命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事實上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之內並不僅有地球一顆星球,遠的不說,僅地球的衛星月球就與地球一樣同處宜居帶之內。那麼為什麼其它的星球上沒有生命,生命只能在地球上萌發呢?
  • 一個沒有意義的生命
    天真爛漫,對什麼都感興趣,對什麼都好奇,正是 最招人喜歡的時候。可是,哥哥的孫子,思琪,今年八歲了,整日整日躺在床上,或者是被嫂子抱在懷裡。不會站,不會坐,不會說話,百無聊賴的望著時光虛度。任何人的語言他都能夠聽懂,和所有的同齡孩子一樣,喜歡看動畫片,看光頭強,熊大熊二,還經常在情節的滑稽處「嘿嘿」的笑起來。他的神智是清醒的,就是不會表達。
  • 重慶大學生辦生命體驗活動:不同人生經歷感悟生命意義
    當天,由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辦,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工作者協會承辦的「感悟生命,感恩生命—清明校園生命體驗活動」在重慶工商大學舉行。大學生們通過孕育體驗、老人體驗、殘障體驗、「死亡」體驗和遙寄思念環節,體驗模擬孕育、年邁、殘障和死亡等場景,感受不同的人生經歷,感悟生命意義。
  • 自然界中有沒有「違背」生命規律生存的生物?
    這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因為生命規律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物種間有不同的生命規律,而即使是相同物種間在不同的環境下也會產生不同的生命規律,我們舉個身邊的例子,家雞是由原雞馴化而來的,但是,在野生環境下的原雞有著固定的發情期(每年的2-5月),只有在發情期時,雌性原雞才會排卵(下蛋),而在人工飼養下,家雞成年後幾乎每天都是發情期,它們幾乎每天都可用產卵(下蛋)。
  • 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機構圍繞學員開展的業務目標是什麼?
    在前面文章中,我們講到了機構的學員全生命周期劃分,在不同的學員生命周期階段,機構的圍繞著學員的業務目標不一樣,而機構的日常工作任務將圍繞著相應的目標而開展。圍繞學員全生命周期展開的業務:線下機構的日常運營工作圍繞學員全生命周期開展,那麼運營任務需要有相應的業務指標來衡量評定。
  • 一個沒有情人的「情人節」,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什麼是「情人」
    愛是生命的根源,佛教的「十二因緣」說明,人因為有情唉,所以輪迴生死;人因為有情感,因此稱為「有情眾生」。情愛並非專指男女之間的愛情,還包括親情、友情、以及同胞之間的袍澤之情、仁人愛國之情等,都是情愛的表現,乃至個人的興趣、喜惡,也是一種情感的表現。
  • 孩子的生命教育是什麼?父母要認識到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家風:有家庭教育才有好家風,有好家風才能興旺發達一個人受過教育和沒有受過教育孩子是完全不一樣的。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什麼事情都會亂來,受過教育的人基本懂規靠譜、待人彬彬有禮。如果家裡沒有給灌輸一點家庭教育,那麼孩子肯定是不懂規矩的,沒規矩就不成方圓,也會受到很多家庭的歧視。現在的國家都是培養高素質人才,沒有素質的年輕人現在就業都處處碰壁。所以家庭教育重點:應該要培養孩子的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有一些家庭由於父母缺少教育學識,所以對後代也不懂得教育,最後只好用管人和打罵的方法教育後代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