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命教育是什麼?父母要認識到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020-12-14 小文談教育

建立良好家風:有家庭教育才有好家風,有好家風才能興旺發達

一個人受過教育和沒有受過教育孩子是完全不一樣的。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什麼事情都會亂來,受過教育的人基本懂規靠譜、待人彬彬有禮。

家庭教育要比社會教育重要的多,是做人的基本準則。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孩子的基本幼兒禮貌都是從家裡學習到的。父母沒本事,教不出有本事的兒女。如果家裡沒有給灌輸一點家庭教育,那麼孩子肯定是不懂規矩的,沒規矩就不成方圓,也會受到很多家庭的歧視。現在的國家都是培養高素質人才,沒有素質的年輕人現在就業都處處碰壁。

所以家庭教育重點:應該要培養孩子的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有一些家庭由於父母缺少教育學識,所以對後代也不懂得教育,最後只好用管人和打罵的方法教育後代子孫。管人和教育完全是兩碼事:管人是用脾氣制服對方,永遠是管不到位的,只有用道德教育去領導孩子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那麼什麼是叫生命教育呢?

生命教育是讓孩子認識生命,理解生命,完善生命,發揮生命和圓滿生命。如果孩子沒有受到生命的教育,那麼他自然就缺少知恩,感恩,報恩,就是不孝。可見生命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一生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現在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學習孩子生命教育的五大關鍵要素:

一、認識生命

生命是為報恩而來到這個世界。

二、理解生命

生命是為了報恩,那就應該完善生命,所做一切都應該為報恩而做,如果時時刻刻都在為報恩而做一件事情,就是離苦得樂。忘記報恩就是苦海無邊,不忘記就叫回頭是岸。

三、完善生命

就是要守本分,父母要做到,孩子也要做到。

四、發揮生命

孩子是你父母有能力,超過父母父母沒有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五、圓滿生命

父母不願意做到的,孩子不能夠埋怨父母,應該為父母補漏,父母也是凡人,有時候也會有錯,比如:有的父母不夠孝順老人,不夠恭敬老人,那麼到我們長大了就要恭敬老人。父母不願意孝敬老人,自己能把老人接過來養,為父母補漏,這就是圓滿生命,是大孝。

歡迎大家留言,說說你對生命教育不同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生命教育:父母和孩子的必修課
    如何給孩子解釋死亡,正確認識生命,是擺在很多父母面前的一道教育題。在我們中國,很多父母都避諱和孩子談論有關死亡的話題。記得我家孩子很小的時候,給他養了一隻小倉鼠,孩子很喜歡,每天陪他玩耍。或許是因為孩子小沒有控制好餵食的量,小倉鼠死掉了。
  • 王恆晉老師談心理:父母和孩子的必修課,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
    在缺乏 「生命教育」的中國教育體系裡,孩子對於生命的認知存在極大的偏差。生命,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教育和教育學反思的原點。我們的生命應有所覺醒、有所提升,這是人生面臨的,也是必須應對的最重要課題。當我們感受生命時,也會體會到生命中存在的美好。我們生命中還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但我們得好好地活著才能體會到,因此,我們一定要珍惜每人只有一次的生命。能感受生命美好的人,都是熱愛生命的;熱愛生命的人,內心都充滿著愛;而內心充滿愛的人,都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庭中。當家庭中,父母真實的表達情緒,讓愛流動,孩子的內在也會充滿愛的流動。
  • 從繆可馨事件說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她的離開到底老師要不要負責任?儘管官方的解讀和聲明已經明確,但是與此相關的爭論卻一直在持續。關於此事件的內部原因或者是是非非,我們每個人並不了解很多,但是關注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教育在中小學是一個比較缺乏卻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繆可馨遭遇的問題,其實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所有中小學生都可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如何來對待自己的生命。
  • 靈商引航: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生命的最初兩年,是與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紐帶的關鍵期,是幼兒未來心理成長並與他人建立信任和愛的關係的基礎。所有關於生命知識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學習的,生命的第二年,學習25%,這裡的生命知識主要是指愛的能力和情感的發展。2、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先改變自己。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
  • 開團 | 生命教育繪本,讓父母和孩子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
    這套書以純淨稚趣的畫風,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生命教育的核心:學會認識和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處理好人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做真正的自己從而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首先,主題特別好,是難得把生命教育歸納地這麼全的一套書。
  • 什麼是生命教育?
    當看到自己孩子在玩耍時,家長會舉出各種「別人家的孩子」的例子來明說、暗示他去讀書學習。而被過度教育的孩子,最後出現的狀況是厭學、喪失思考能力,厭惡所有說教,甚至厭世。他們或許也會成為一個領域中的佼佼者,但對他們來說,學習並不能帶來快樂。成年人的許多問題都要被追溯到童年。因為童年是所有人的來處,也是所有人的歸處。
  • 生命、自由和幸福對教育意味著什麼?
    暫且我不想談論到底生命與生存課的質量、價值和小飯桌、輔導班哪個更高,我只是想不明白,小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真的有必要去報什麼輔導班嗎?難道還有什麼課程比生命和生存的訓練課程更為重要的嗎?關鍵,我們的課程給孩子還是純公益的。
  • 輕生的背後,是生命教育的缺失
    在《生命教育》一書中,他將生命教育表述為:「旨在通過過教育,倡導人們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廣泛地說,生命教育就是讓人們學會珍惜生命與尊重、愛護生命。
  • 從理解生命到「尊重生命」,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
    很多孩子會有「不尊重生命」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家長對孩子沒有一個生命的教育,孩子的表現和家長有著很大的關係,家長對孩子沒有進行一個生命的教育,就會讓孩子從小對於生命沒有一個概念,對於寵物來說,沒有把寵物當作一個獨立的生命。② 唯成績論忽視人格培養。
  • 青少年生命教育亟待加強
    「這孩子性格偏內向,心思比較細膩,從小都在家人的呵護下成長,沒有遭遇過什麼變故,負面的沉重的事情也很少接觸。」馮錚的父親告訴記者。因為和奶奶關係特別好,這件事對馮錚打擊不小,心理無法承受。這個本就不善言談的姑娘此時舉止顯得愈發孤僻,哭過幾次後整個人都呆滯起來,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向馮錚的班主任老師求助。
  • 生命教育 |深圳市龍華區行知小學:戰「疫」之火淬鍊生命之花
    尹志波校長快速捕捉到這個難得的教育契機,從疫情與生命教育的關聯性出發,分別上了三節大課:開學第一課、道德與法治課、家長課堂,與家長師生共話生命教育。三是基於對教育的反思。這次災難,要引起我們對教育的反思。比如:讓孩子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這次疫情,讓我們對「教育為生命奠基」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必須要把目光從考試、分數、排名,轉移到孩子的生命成長上來,生命是教育的出發點、歸屬點。
  • 《獅子王》:中國缺失的「生命教育」,都在從辛巴對孩子的教育裡
    辛巴最後的成功和他父親的教育顯然是分不開的,沒有父親這麼多年的教導,辛巴恐怕還是當初那個經常犯錯誤的小獅子。受中國傳統的影響,一般父母都會避開和孩子談生死的問題,他們覺得這樣的話題太沉重,不吉利。但是這部影片告訴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生命教育對於孩子的的重要性。
  • 沒了生命,教育還有什麼意義?
    基本出現了兩個極端,極少數會學習能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學習和心理情緒都管理的特別好,疫情不僅幾乎沒影響,而且加深了與父母的連接,親和了家庭關係。另一方面,是孩子的學習壓力絲毫沒有減少,親子關係惡化,甚至頻現自殘、互殘和自殺現象。心痛、震驚,於是就有了今天與大家分享這個主題的衝動。毋庸置疑,不管任何形式的教育,不管任何藉口,不能尊重生命,甚至沒了生命,教育還有什麼意義?
  • 《生命可以看見》丨日本大師最美生命教育繪本,讓父母和孩子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
    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神色凝重地問你:「媽媽,活著有什麼意義」「我從哪裡來?」「爺爺去哪裡了?」你是不是會愕然:孩子竟然也會思考如此深奧又嚴肅的問題?!也許你會疑惑,到底要不要在孩子幼小時告訴他生命的真相?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把生命的真相告訴幼小的孩子,並不是一件時不我待的事情。
  • 你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了嗎?
    大家紛紛向蕾蕾的父母發問:你們是怎麼培養孩子的。蕾蕾的爸爸大大方方地講了他的育兒故事:做家長的,除了必須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心理健康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外,還要進行一項同樣重要的教育——生命教育。
  • 這份來自香港的調查報告指出了生命教育的現狀和重要性!
    它證實了我們早期的一些發現,即生命教育可以提高兒童的幸福感。在我們早期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在學校接受生命教育的學生要比不接受生命教育課程的學生快樂得多。但這一發現可能會被人質疑,因為學生可能不清楚生命教育的組成部分。出於這個原因,2016-17年度的調查不再問這個問題。
  • 生與死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教育:尊重生命是核心
    因此,對於生命,我可能要比別人要多一點點珍惜,對於生活,可能會多一點點熱愛,就是這多出來的『一點點』,讓我對工作也多出一點堅韌,對朋友和家人也多出一點寬容和體貼……」他和盤託出了自己的答案。  張偉所在講師團由安徽省生命文化研究中心發起籌建,是安徽第一支以生命教育為研究主題的講師團。他們相繼走進高校、中小學、社區等單位,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命教育的種子。
  • 思想道德教育:生態道德觀的培養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態道德觀培養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從和服務於黨的中心工作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要求,生態環境雖然不容樂觀,但一直居於次要的地位。結果導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對生態道德教育的忽視。因此,必須認識到培養生態道德觀的重要性。 1.培養生態道德觀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必然要求。 學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生力軍,他們必須具備契合時代發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養。
  • 什麼是彩虹生命教育?
    一、信心、愛與盼望的人生文/ 黃迺毓老師(臺灣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生命教育不能只是「勸告」人要好好活著,生命教育不是講道理
  • 中國式教育,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存
    所以家長對孩子嚴格要求,最主要的一點是在學習以及生活上的掌控,父母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活,卻很少有顧及小孩子自身的感受。總是把自己認為好的或不好的思想觀念強行灌輸給他們的孩子,這是弊端,更是假借所謂的為你好來綁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