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以看見》丨日本大師最美生命教育繪本,讓父母和孩子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

2021-02-19 尖叫童年

尖叫君語:有人說,在孩子問的所有問題中,有兩個最難回答,一個是性;一個是死亡和生命(生命教育)。

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神色凝重地問你:「媽媽,活著有什麼意義」「我從哪裡來?」「爺爺去哪裡了?」你是不是會愕然:孩子竟然也會思考如此深奧又嚴肅的問題?!

也許你會疑惑,到底要不要在孩子幼小時告訴他生命的真相?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把生命的真相告訴幼小的孩子,並不是一件時不我待的事情。

但如果能在孩子的成長早期,帶領孩子了解奇特的生命是怎麼來的,生命將是一段如何美好的旅程,並學會接納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有諸多好處的。好的生命教育可以帶孩子抵達更開闊的遠方。

而要將這些晦澀深奧的答案,講得生動並讓孩子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藉助繪本。繪本推廣人彭懿老師這樣說過:繪本以震撼心靈的方式,讓孩子感知生命,解說父母無法生動言說的挫折、災難、離別和死亡……

今天,繪本君分享一套特別的生命教育繪本——《生命可以看見》。這套書一共6冊,涵蓋了生命教育的各個主題,是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教育繪本,囊括日本著名繪本大師內田麟太郎、長野英子、日本幼兒園繪本大獎得主楠茂宣等代表作品。

在日本暢銷了15年,很多幼兒園把這套書當成生命教育的範本。

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教育繪本

讓孩子珍惜生命成長的「第一次」

團品:《生命可以看見》(全套6冊)

裝幀:精裝

適合年齡:4-9歲


原價195

尖叫團購價118元

全國包郵(港澳臺不發貨)

長按圖片識別,直接購買

一、以獨特角度講述生命的降臨和死亡,引導孩子思考生命,感恩生命

《生命可以看見》

帶媽媽回憶生命最初的美好和感動,

引導孩子思考生命,感恩生命

這本書巧妙地通過小朋友惠理,觀察盲人鄰居璐美的角度,來描述盲人媽媽整個生產過程,待產、進產房、寶寶出生、然後到照顧嬰兒,讓孩子從故事中體驗生命降生的全過程。

分娩的那幾頁描述,描述得相當驚心動魄:

「呼」、「呼」、「呼」……

可是,也許太痛了,

有時璐美忍不住呻吟。

不知不覺間,

璐美自言自語似的叫出了「小望,小望」。

「璐美,你說的『小望』是什麼?」

「是小寶寶的名字。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叫『小望』。」

璐美滿臉幸福地回答道。

璐美的陣痛越來越快了。

「小望,小望,呼、呼……」

璐美不停地呼喚著那個名字。

「媽媽也是這樣生下你的喲,惠理。」

「很痛嗎?」

「嗯。當時只有一個念頭,

就是要把你生下來。

璐美,你也要加油啊!」

啊,原來媽媽也是這樣把我生下來的。

惠理禁不住心頭熱起來。

「媽媽也是這樣生下你的喲」,孩子聽到這句話,也一定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媽媽的不容易吧。

又過了好一會兒。

助產士看了看璐美的肚子下面,大聲說道:

「好了,好了,就快生了。」

璐美高興得「啊」「啊」地叫了起來。

醫生和護士長也過來了。

「來,來,深呼吸,深呼吸。」

「看見啦,看見啦,寶寶的頭露出來了!」

分娩室裡頓時熱鬧起來。

璐美憋住氣,使足勁。

就當她「啊——哈——」地叫出聲時,

用盡了洪荒之力,璐美終於聽見了孩子的第一聲啼哭。

一個剛剛剪斷臍帶的粉嘟嘟的小寶寶,

躺在璐美大大的乳房旁邊。

「是個漂亮的女寶寶。」助產士說。

璐美雙手抱著小寶寶,

嚶嚶地哭了起來。

「謝謝你讓我當了你媽媽」,這恐怕是你我在經歷過千辛萬苦以後,心中最由衷的話吧。

這裡的畫風,並沒有做理想化的美化,而是儘可能忠實地記錄了璐美陣痛時扭曲的臉和後面嬰兒皺巴巴的臉,但恰恰是這份真實,讓整個生育過程變得驚心動魄。

這也是這本書的不俗之處。

剛剛結束生育之艱辛的璐美,又踏上了另一段艱辛的旅程——帶娃。

不久,璐美和小望出院回家了。

惠理去探望她們時,

小望又漲紅著臉哭了。

璐美給她換紙尿褲。

她先是拿起紙尿褲在鼻子邊聞了聞,

然後用手摸了摸寶寶的小屁股,

還把手指放在舌頭上嘗了嘗。

惠理想給她幫忙,

璐美笑嘻嘻地說:「沒事,沒事。」

璐美為什麼要「把手指放在舌頭上嘗了嘗」?因為她看不見,只能通過嘗孩子大便的方式,去分辨孩子是不是健康。這份幸福的母愛中,透露著無言的心酸,正常父母都不用這樣辛苦吧。

《生命可以看見》特別適合送給每一個孩子,喚起每個孩子思考「我是從哪來的?」「我為什麼熱愛生命?」「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本難得的生命教育繪本,它不說教式,而是用娓娓道來的故事,讓每一位和她相遇的人仿佛回到呱呱落地那一刻,回到嗷嗷待哺而又被愛意融化的嬰童時代。

那些溫暖的擁抱,甜蜜的親吻,將在漫長的人生中不斷給予力量,在成長中絕望時相信生命的力量。

能享受生命和熱愛生命的人會擁有快樂的能力。一個對花草蟲魚、山川河流、對生命表現漠然,對死亡表現得恐懼或者避而不談,是無法做到真正熱愛生活。那麼,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生命和死亡,進而珍惜生命、認真對待每個出現在生命中的人,孩子才能成為一個認真生活的人。

正是這種愛的流動和獨特的講述方式,使得《生命可以看見》感動了數百萬日本兒童,在日本暢銷長達15年之久,加印數十次。

《淚水潸然》

幫助孩子堅強面對災難與離別

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的孩子終將會面對別離、死亡、災難,能堅強面對這些的孩子,才能更好珍惜生命,才能成為一個認真生活的人。

只是市面上關於面對災難和離別這樣主題的書,真的太少了。

這套書中《淚水潸然》創作緣起就是發生於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及地震引發的海嘯,當時導致一萬多人死亡,這本書的繪者神田瑞季的爺爺在這場地震中喪生。

所以這本書有真切的情感,剛開始沉痛的字眼和畫風讓人不禁揪心起來。

可隨著畫風越來越明亮,人的心情開闊起來。

《淚水潸然》是日本繪本大獎與小學館兒童出版文化獎雙得主、繪本大師內田麟太郎的經典作品。內田麟太郎擅長以充滿個性的文筆向讀者展現獨特的世界,被稱為「語言的魔術師」。

你摘一朵蒲公英

凝思憂鬱

這時仍會有人向你的背影送去微笑

你總會發現

爺爺和藹的微笑

還有那慈祥的目光

那時

你會潸然淚下

那時

你會笑容滿面

對於經歷過災難的人和面對分離的孩子們,哭泣並非不幸,因為思念而流淚和微笑也是一種溫暖。

生命成長的路上,會經歷一次又一次撕著皮連著肉的陣痛,這些生命裡的寒冬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跨過,沒有人可以代勞。

坦然面對災難和親人離去,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但依然要相信,每個人都被愛著、都會獲得光明和幸福。

二、生命通關:幫孩子正確面對生命中的「第一次」

《戴眼鏡》

培養孩子的友愛之心和同理心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總是想看著他經歷生命中每一個「第一次」:第一次翻身了,第一次自己坐起來,第一次自己端著奶瓶喝奶了,第一次叫媽媽……所有這些「第一次」也組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但伴隨著孩子的,他還會經歷生命中看似不那麼美好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戴眼鏡的時候,第一次戴矯齒器的時候、改變髮型的時候、穿上新鞋的時候……在遭遇這種「第一次」的時候,孩子因為害怕和別人「不一樣」而產生的不安,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去面對和承擔呢。

大吼大叫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讓孩子很受傷;順著孩子意思不加以「幹預」也不行,真是進退兩難。

如何引導孩子消除抵抗情緒,讓他們願意去接受呢?《戴眼鏡》這個故事特別適合讀給孩子聽。

這套書中《戴眼鏡》講述的是不那麼美好的「第一次」,是 「我」第一次戴眼鏡的故事。

▼在班裡戴眼鏡的只有「我」。

▼牴觸中,「我」想像著戴眼鏡會引來同學們的嘲笑。

▼也在爸媽的安慰下幻想著戴眼鏡的諸多好處。

為了打消「我」對戴眼鏡的牴觸情緒,減少「我」對被同學笑話的不安,老師和「我」的媽媽以及其他老師一起為「我」做了很多貼心的安排。

▼比如他們都帶上了眼鏡!

▼而且,我也發現,戴上眼鏡後,不僅看到了老師的眨眼示意,還看到了老師那顆大大的愛心。

這本書不僅給家長一個處理孩子生命中不那麼美好「第一次」的一個示範,提示家長也要參與其中,同時也是在培養孩子友愛之心和同理心。

日本亞馬遜讀者說,作者楠茂宣一定對兒童懷有巨大的關愛和深深的理解,才能創作出如此充滿愛心的故事。

《送給媽媽的禮物》

體貼和誠實是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送給媽媽的禮物》是孩子「第一次」做出付出愛,「第一次」送媽媽禮物的故事。

▼年幼的姐姐和弟弟決定要給媽媽買一個聖誕禮物。

▼但是因為券不夠只好默默返回家,卻在路上拾到了一張券。雖然抽到了第三名——媽媽最喜歡的手提包,但心不安的姐姐,卻誠實地將禮物還了回去。弟弟眉開眼笑,姐姐因為撒謊一臉糾結,面部表情刻畫的很生動。

▼最後在善良熱心的叔叔阿姨的幫助下,

▼抽到了第四名——美味的蛋糕。

▼最後一頁,媽媽抱著流淚的姐弟倆的畫面,我的心都暖化了。

體貼媽媽的弟弟,誠實正直的姐姐,幫助小姐弟倆的熱心的大人們,還有把孩子的「體貼」與「誠實」當作最好的聖誕禮物的媽媽,都能帶給孩子暖暖的溫情與感動,守護孩子天性中的誠實與美好。

作者是有多了解孩子啊!姐姐弟弟把委屈說出來,媽媽給予擁抱和安慰,看著如此溫馨的畫面,孩子怎麼不會被觸動呢?


在成長過程中隨著孩子和世界連接越發的深入,他們內心也會發生更波動,如何處理「第一次」的波動,接納自己和世界不一樣時的緊張困惑情緒,也是生命教育中關於「第一次」的問題。

《淡藍色的小瓶》

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接納自我

第一眼看到這本《淡藍色的小瓶》,畫風真是清麗素雅,淡淡地柔柔地訴說著孩子心中的煩惱。

在我的心裡

有一隻淡藍色的小瓶。

一隻誰也看不見、誰也不知道的

淡藍色的小瓶。

我把我的心情都裝進瓶子裡。

《淡藍色的小瓶》用淡藍色的小瓶承載情緒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一味努力做一個讓所有人都喜歡的好孩子,把委屈、難過、孤獨都摁進小瓶的做法,只會讓小瓶滿溢,自我壓抑,自我傷害。

只有正確管理情緒、表達和接納自己,才能快樂成長。

我們大人平時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經常會忽略他們的內心感受,那麼陪孩子讀這樣一本書,他們會藉由繪本,將心中的憂愁煩悶傾訴出來。

《握住媽媽的手》

用愛和自由給孩子完整的成長體驗

和《淡藍色小瓶》同一作者和繪者的《握住媽媽的手》,則是從媽媽的角度來對孩子進行回應:孩子你受苦的時候媽媽會感受到同樣的痛苦,無論如何也想對孩子伸出援手,把心門打開媽媽會永遠守護你。


孩子,當你覺得痛苦、悲傷,

感受到生活困窘的時候、

當你情緒低落厭惡自己的時候、

當你感到寂寞無法忍受孤獨的時候。

握住媽媽的手,

你的心情也會傳遞到媽媽心裡。

請打開這本書吧,這本書用愛和自由給孩子完成的成長.

這是一套難得把生命教育歸納地這麼全的書。6本書以純淨稚趣的畫風,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生命教育的核心:

學會認識和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擁抱希望、處理好人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做真正的自己,從而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

其次,每個繪本故事都深深打動人心。

講真,生命教育這類的繪本,最忌諱是講得深奧晦澀,或者是乾巴巴地說教式。

這套書恰在用溫柔的方式去碰觸生命(真的是特別溫柔),生動易懂,不說教,娓娓道來。

以前跟繪本大師取經,問什麼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幾乎每個繪本大師都說,能打動人的才是好作品。這也是推薦這套書的理由吧。

如果說這套書擁有了好主題,好故事,那麼詩化的語言絕對是點睛之筆。

大人們也不相信看不見的東西,

他們希望自己的心堅強而高貴,

就如一顆堅硬而冷酷的鑽石。

可是,有了一顆之後,他們會想要第二顆。

第二顆不夠,還要第三顆……

想要更多,更多。

孩子,請慢慢打開你的心扉……

沒事的,不用怕。

大家都和你一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難以獨自承受的心事,

步履艱難。

它會讓閱讀不僅僅停留在有趣的故事上,更會通過經典文本的細讀,實現了孩子精神空間的拓展和生命質地的豐富。通過閱讀,讓孩子與作品對話,讓孩子的心靈與生活對話,那些我們想講給他們的道理,溫和的滲透在語言和情節裡,直達孩子的內心。

除了溫情的故事,優美的文字,這套繪本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亮點就是圖畫,全套書共有5位不同的繪畫作者,都是有多部著作的名家,他們的畫風各具特色,給孩子們帶來豐富多變的藝術體會。

▼《生命可以看見》人物形象生動,色調溫暖寫意。

▼《淚水潸然》色彩鮮明濃鬱,有油畫般的質感。


▼《握住媽媽的手》和《淡藍色的小瓶》是同一個繪畫作者,《握住媽媽的手》以黃橙的暖色調為主,充滿了母性的柔美感覺。

▼《淡藍色的小瓶》配合全文,以藍色調為主,畫面淡雅柔和。


▼《戴眼鏡》人物形象鮮明雀躍,每個角色都非常生動。

▼《送給媽媽的禮物》畫面豐富溫馨。

這一本本繪本,真的可以稱之為「6座小小的流動美術館」。

生命教育,不管是生的教育,還是死的教育,都可以而且應該出現在孩子的讀本中。讓我們以溫暖的感情,引導孩子智慧地接納生命的真相,幫助他們內心的成長吧。

請和孩子一起共讀這套書吧,讓孩子從認識自己,到接納自己,從而自信、自愛和自律。

日本最受歡迎的生命教育繪本

讓孩子珍惜生命成長的「第一次」

團品:《生命可以看見》(全套6冊)

裝幀:精裝

適合年齡:4-9歲


原價195

尖叫團購價118元

全國包郵(港澳臺不發貨)

長按圖片識別,直接購買

須知

1、發貨時間:一般下單後,3天內發貨。

2、請大家不要在微店中留言詢問,因為微店的留言系統不穩定,有問題可聯繫尖叫君客服號(gzrabbibox),特別著急可打電話:18127987131。

3、特別說明:全國包郵(港澳臺除外)

4、團購時間:10月14日-18日

▼▼▼趕緊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尖叫小鋪購買吧

相關焦點

  • 開團 | 生命教育繪本,讓父母和孩子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
    在生命教育方面, 一套暢銷了15年之久的生命教育繪本——《生命可以看見》,這套書是島國是最受歡迎的生命教育繪本。這套書以純淨稚趣的畫風,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生命教育的核心:學會認識和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處理好人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做真正的自己從而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首先,主題特別好,是難得把生命教育歸納地這麼全的一套書。
  • 生命教育英語繪本
    >四色印刷+美語故事+美語學習園地+創意塗鴉&DIY + 黏貼畫+DVD視頻+ MP3音頻+磁性智力拼圖 「用故事照亮生命,以理念指導人生!」新東方生命教育繪本「人與己」系列幫助孩子了解自我的價值,激發出自愛與被愛、自我尊重與被尊重的能力。在「人與人」系列中,孩子通過學習會發現每個人都同樣重要、都有自己的價值,使孩子們能夠學會關愛他人、尊重他人。我們更運用「人與地」系列幫助孩子看見萬物萬事的美好,體會生命的意義,並珍惜所有生命。這三者包含了人格教育與環境教育。
  • 從新冠肺炎思考「繪本中的生命教育」,第三篇:繪本中的生命教育
    起到的是引導和催化;在和孩子一起共讀繪本的過程中也在共同成長。參觀、訪談、拜訪、服務活動等都能協助參與者察覺生命的不同,找出自己生命的意義。繪本僅僅是一個載體,通過這個載體,我們可以做很多的活動設計和思考,讓孩子理解生命,達成生命教育。
  • 從新冠肺炎思考「繪本中的生命教育」,第三篇:繪本中的生命教育
    許多成人在剛開始讀繪本的時候覺得沒有什麼,其實閱讀他的體會是越豐富的,也在成長。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手段可以有閱讀,談話、討論,實踐,體驗、表達,領悟等等;作為幼兒年齡段,我們可以採取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去讀繪本,去促發他的生命體驗。
  • 生命教育:父母和孩子的必修課
    之前分析原因,我曾經就家庭教育中挫折教育進行了一些討論分享,但今天,我更想說的是生命教育。同時,新型冠狀肺炎席捲全球,這場百年不遇的災難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死亡每天都是如此近距離地在我們身邊發生著。如何給孩子解釋死亡,正確認識生命,是擺在很多父母面前的一道教育題。在我們中國,很多父母都避諱和孩子談論有關死亡的話題。
  • 直面生命教育,一定要看的2本繪本,教孩子懂得生命的意義
    現在,我們不需要藏著掩著了,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啟齒或無法用三言兩語解釋清楚時,我們可以挑選合適的繪本,陪孩子一起讀繪本,讓孩子自己在繪本裡找到答案。這三本繪本,雖然都是講的「死亡」,但是,並不會讓人覺得害怕,反而讓人感覺到很溫馨。
  • 感動全球的生命教育繪本
    書歸正傳,今天,我們來推薦一套難得的生命教育繪本——《生命可以看見》。這6本書,以純淨稚趣的畫風,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生命教育的核心:學會認識和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珍惜生命成長中的「第一次」,擁抱希望、處理好人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做真正的自己,從而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
  • 【生命教育繪本】時間可以帶走生命,卻無法帶走美好回憶!(含16個故事音頻)
    多年的從教工作中,我發現我們的孩子們對於「生命教育」這一課是特別缺失的,家長們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說,老師們不敢輕易和孩子交流這一話題。
  • 從新冠肺炎思考「繪本中的生命教育」,第一篇:何為生命教育?
    二、如何保護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促進生命,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繪本,我們會看到它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學性、藝術性、兒童性、教育性,是幫助孩子打開認識萬事萬物,認識生命教育的一扇窗口。讓我們不必以說教的方式教育孩子,這些繪本中的畫面非常豐富,文字淺顯,能夠傳遞給孩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繪本可以滋養生命的力量,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價值我們就以繪本為載體,讓繪本和生命教育擦碰出火花。
  • 從新冠肺炎思考「繪本中的生命教育」,第二篇:小繪本大學問
    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繪本是發達國家家庭首選的兒童讀物,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可以理解為: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和文的合奏。圖畫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
  • ...26歲美女作家自殺,是否足夠珍惜生命?——聊聊關於生命教育的繪本
    近期,朋友圈被26歲的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上吊自殺的消息刷屏了,雖然很能理解她承受的痛苦和壓力,但是我在想她是否只看到了那些經歷過的痛苦,而無法看到生命其他的意義呢?讓我們的孩子看到生命的意義,不妨和孩子一起讀讀以下,關於生命教育的繪本。1.《小傷疤》。
  • 用繪本給孩子一堂生動的生命與和平教育吧,家長必看
    今天子玲要和大家分享的繪本是《媽媽的祈禱》,這本繪本的作者武鹿悅子,她獲獎無數,是日本著名的兒童詩人、兒童文學作家。她的童謠作品頻頻在日本各大電視臺播出,許多成為日本昭和時代(1926-1989)的經典傳唱曲目。2011年,她獲得日本兒童文藝家協會第50屆兒童文化功勞獎。
  • 公益課程丨「雞湯味」or「心理味」——當家庭教育遇上生命教育
    >及時帶來本周公益課程為大家答疑解惑▽▽▽主講丨陳 菡課 程導 語生命教育,有很廣的內涵和外延,他是一種指向人的終極關懷的重要教育理念,也是一種全面關照生命多層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的真正內涵不僅是尊重生命、維護生命健康,更重要的是要給生命賦予價值和意義。生命教育不只是讓孩子知道生命可貴,我們要珍惜,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為什麼很值得珍惜,因為自己的生命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作為我們家長,在這個教育的過程中更是起到了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
  • 生命教育繪本推薦,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意義
    冒昧在這裡推薦幾本有關生命教育的繪本,希望我們的孩子,希望讀到這些繪本的每一個朋友,都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同時也希望可以撫慰你,死亡真的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也是我們家長應該正確引導給孩子的生命教育。
  • 利用英語繪本實施生命教育
    華特士在其代表作《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Education for life: Preparing Children to Meet the Challenges)中明確提出:作為一種終身的歷程,生命教育並不只是訓練學生能夠謀得職業,或者從事知識上的追求,而是要引導人們充分感悟人生的意義。
  • 生命教育如何做?怎麼給不同年齡的孩子講生命的逝去
    於是,一場由「死亡」引發的生命教育正式啟動。從生死概念到是否給皮球蟲舉辦葬禮,從埋葬方式的選擇到葬禮工具的選擇,從皮球蟲故事的續寫到生命教育繪本的閱讀,幼兒園老師引導孩子們進行了一場近距離的生命之旅。於是,在日常生活中,春節和重大節日不能說「死」字,買房不買帶「4」的樓層,大部分孩子參加葬禮的時候,是躲在大人的身後,若要問爸爸媽媽關於死亡的問題總是被呵斥……所以,在我們以往大部分人的成長過程中,學校和家庭對於這三種教育幾乎都是跳過和缺失的。
  • 清明節的生命教育:與死亡有關的那些繪本
    在繪本界,「生命教育」是一個挑戰性命題,給孩子呈現生命中美好的一面有很多表現方式,可讓孩子認知、接納、釋然「老、病、死」,卻讓很多繪本作家不知如何下筆。而關於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早有國內外大家為孩子們創作出優秀的繪本,從各個角度詮釋「生命」了。這些繪本分別描述了親人離世、朋友離世、寵物離世以及生命的意義。
  • 孩子明白生死的意義,才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這時正好是性教育的機會不可捏造故事欺騙兒童可以用小貓小狗小雞的比喻解釋生育的事」現今還有多少父母,對孩子關於生的問題還是遮遮掩掩,談到性,甚至貪性色變。之前杭州蕭山的學校給孩子發了一本《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收到家長的投訴,表示書裡的用詞過於直白,自己看了受不了,給孩子閱讀不妥。
  • 如何跟孩子解讀「離去」,這套生命教育繪本推薦給你
    ) 在這套繪本中,每一個看似沉重嚴肅的話題,都用一個溫暖的故事娓娓道來,讓孩子在受保護的情況下,正確認識——失去(玩具、寵物)、分離、疾病、殘疾、衰老、死亡,學會處理情緒、轉換思維和角度看問題,懂得愛的真諦,對生命多一份熱忱和敬畏!
  • 讓孩子宰殺吃掉親手養的小雞,日本學校的生命教育竟然這樣做...
    我們設計「飛羽傳奇」送小雞的目的,除了讓孩子近距離了解鳥類知識,還希望培養他們珍愛生命,尊重生命的品格。「這其實也是一堂小小的生命教育課。」巧得很,這幾天我看到微博上熱傳一部日本的生命教育課紀錄片,講的也是孩子和小雞之間的故事。故事的過程很溫馨,結局卻讓人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