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命教育亟待加強

2020-12-27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法治日報

圖集

今年9月9日晚,江蘇南通一名13歲女孩留下遺書後離家出走。11日,女孩屍體在河道中被發現。女孩遺書中對母親所言戳心:「我真的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廢物……你要幸福啊……」

3月22日,河北邯鄲一名11歲的男孩帶著9歲的妹妹從四樓跳下,兩人均摔成重傷。甦醒後的男孩告訴家人,跳樓是因為連續玩手遊後想驗證遊戲情節。

近年來,類似的事件屢屢發生,不論是主動選擇輕生,還是無知導致意外,一次次悲劇的背後是未成年人抗挫折能力的缺失和對生命的漠視。

對此,多位受訪者告訴《法治日報》記者,社會和家庭要極大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急需加強青少年生命教育,將生命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加強生命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以生命教育引導青少年正確面對學習生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生命教育對青少年成長不可或缺

「我們要覺醒生命的意識,懂得生命堅守的意義。」秋季開學前,馮錚(化名)在自己的隨筆本上寫下這樣一句話。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就讀高一的馮錚對記者說,整個疫情防控期間,她都在一種惶恐不安的狀態下度過,究其原因,一是從新聞裡看到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大量死亡,二是最疼愛她的奶奶突然離世。

「這孩子性格偏內向,心思比較細膩,從小都在家人的呵護下成長,沒有遭遇過什麼變故,負面的沉重的事情也很少接觸。」馮錚的父親告訴記者。

因為和奶奶關係特別好,這件事對馮錚打擊不小,心理無法承受。這個本就不善言談的姑娘此時舉止顯得愈發孤僻,哭過幾次後整個人都呆滯起來,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向馮錚的班主任老師求助。經過老師的多次談心溝通,馮錚的心態逐漸好轉起來。

「從老師那裡,我們第一次知道『生命教育』這個概念,以前總覺得愛護生命、直面生死這些東西不用專門來說,但是現在的孩子對死亡等生命問題的認識更淡薄,應對挫折能力相對較弱,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生命教育真的不可或缺。」馮錚的父親坦言。

生命教育在學術上被視為一種全人教育,其核心目標在於對生命的關注、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對於青少年來說,生命教育更傾向於對生命本身的敬畏、認識和關注,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和保護。

「生命是有溫度、有寬度、有深度、有長度的,生命教育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這些,明白對於鮮活的、多元的生命要去尊重、去慰藉、去滋養,重視身心健康,要在有限的人生中提升生命的意義,更好地學習、生活、工作,創造更大的價值。」河北大學教師武文碩說。

強化生命教育在教育體系的地位

「明天會和今天一樣嗎?我們一同經歷的新冠肺炎疫情所給的答案是:有你意想不到的致變因素可能在某一時刻突然出現!」2020年畢業季,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韓立新將這句話作為對畢業生的囑託,他告訴畢業生要思索如何理性地面對和規劃未來。

疫情給人民的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脅,讓人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不安、焦慮,甚至恐慌。在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尤立增看來,這也是一次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良好時機。

「疫情襲來,學會自處以更好地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甚至當危難來臨時,有的人需要不惜犧牲自己去拯救他人——沒有比這次疫情更有說服力的生命教育素材了。」尤立增說。

疫情發生後,教育部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師工作若干事項的通知》,明確要引導教師加強家校溝通,推進將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責任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對學生深入進行健康理念和自我保護教育,做好對學生的心理疏導。

「人為什麼要活著?如何更好地活著?如何活出生命應有的價值?」尤立增直言,對於人生觀、價值觀尚在形成期的中小學生來說,這幾個關乎生命本質的拷問,應該是教育中最為基礎的東西,也是生命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從全國範圍看,在現行的教育體系中,有關生命教育的內容分散在各個學科中,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同時也沒有相應的專業師資隊伍。為此,今年兩會期間,尤立增提交了一份「強化生命教育在中小學教育體系中的地位」的建議。

全社會把生命教育當作應盡責任

相關數據顯示,全世界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發病率在20%左右,我國低於此,但也在逐年增加。另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2018年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很多存在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漠視,導致衝動輕生、校園欺凌等事件屢屢發生,還有學生中物質主義、消費主義之風盛行,這些都在生命教育的範疇之內。」武文碩說,生命教育只從學校抓起遠遠不夠,全社會都必須把珍愛生命、保護生命當作應盡的責任,家庭教育、社會環境都要承擔生命教育的職責。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檢察院今年辦理了一起發生在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內學生間的刑事案件,檢察官在辦案過程中發現,該案發生在學院的學生宿舍內,校園欺凌持續實施達一年之久,並最終升級為惡性刑事案件,學院在校園安全管理和對學生的教育、保護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漏洞。

近日,就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園安全管理和學生教育、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唐山市豐南區檢察院向該學院依法公開送達檢察建議書,要求該學院完善相關機制、強化教職工責任意識、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並加強對在校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

「教育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家庭、學校、社會都要負起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責任,系統地培養青少年的生命意識、憂患意識、和諧意識,並引導青少年建構生命的終極關懷,幫助青少年建構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防止他們做出極端行為。」武文碩說。(記者 周宵鵬)

責任編輯: 成嵐

相關焦點

  • 專家呼籲中小學亟待加強「食育」教育
    原標題:專家呼籲中小學亟待加強「食育」教育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2個省份699個縣開展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工作,近10萬所學校開餐,受益學生近2300萬人。另有19個省份529個縣開展了地方試點工作,覆蓋學校近4萬所,受益學生達1000餘萬人。
  • 家長教育亟待加強
    班上一個學生長期不上傳作業,給孩子家長打電話,孩子媽說教育孩子是孩子爸的事,孩子爸說教育孩子是孩子媽的事,真印證了「家長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的哲理。有一天傍晚外出散步,一個兩三歲的男孩騎著自行車在車多人多的馬路上飛奔,險象環生,孩子媽卻在後面哈哈大笑。不由讓人心生感慨,家長教育確實亟待加強。我國一向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古有孟母為了孩子成才三遷其家。
  • 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引導青少年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重要講話,其中重點提及對青少年這一年齡階段群體的民法典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這體現出黨中央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的高度重視。當下,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積極引導青少年全面發展,成為各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 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
    人民網-人民日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中之重。新時代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需要緊密結合時代特徵豐富教育內容、拓展教育途徑,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於青少年成長全過程和各環節,實現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同頻共振,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學校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履行好這一固本強基的育人使命,需要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
  • 河北司法廳出臺文件 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
    長城網11月28日訊(記者 寧曉雪 李全)為切實做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近日,河北省司法廳出臺《關於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  《意見》指出,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黨和國家關心的大事,也是全社會關心的大事。
  • 衡陽:跟上新時代 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
    7月29日,衡陽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市科協召開。紅網時刻衡陽7月29日訊(記者 譚倩)7月29日,衡陽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市科協召開,來自全市的百餘名會員代表參加會議。會上,審議通過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工作報告,通過了協會的章程(修改稿)、會費標準和選舉辦法,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理事、正副理事長、正副秘書長、監事長。
  • 哈爾濱市香坊區東部的教育資源配置亟待加強
    《哈爾濱市香坊區東部的教育資源配置亟待加強》進年來,哈爾濱的城市發展和擴容越來越快,大量的外來人口激增,原有的教育資源已經跟不上城市發展的步伐,特別是哈爾濱市香坊區的東部地區,近十年的各種樓宇和小區拔地而起,以電碳路和化工路往東,長江路往南為界
  • 女大學生遇害事件頻發,生命安全教育亟待加強
    結果讓人難以接受,我們不得不反思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一是沒有及時釋放壓力。黃雨蒙生前為南京航天航空大學飛行員專業「六朵金花」之一,外號「傻大姐」。若是黃雨蒙選擇其他的方式去緩解壓力,或許就不會把生命永遠定格在可可西裡的無人區吧。
  • 學思悟行:加強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對於推動新時代法治宣傳教育聚焦青少年意義重大。  學而思:民法典生成的不凡歷程  編纂法典,是一個國家法律傳統和法治信仰的生動寫照,映射出一個民族不懈奮進的精神氣魄。
  • 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家校形成合力
    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家校形成合力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一談到青少年自殺,大多數人都會心情沉重、扼腕嘆惜。年輕的生命還沒有來得及享受生活和事業的美好,生命之花還沒有來得及綻放,就沒有經得起風雨的考驗,過早地凋謝了。一個個青少年自殺的悲劇提醒人們,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造成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原因,既有來處學校教育方面的,也有來自家庭和社會方面的。
  • 唐山市教育局多措並舉加強青少年安全法治教育
    從9月4日召開的全市青少年安全法治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為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市教育局多措並舉,全面提高教育系統青少年安全法治教育工作水平。以立德為根本,提高青少年學生道德素養。
  • 驅散抑鬱陰霾,還青少年以藍天
    青少年「走極端」事件時常見諸網端,應當引起警醒與反思。但這或許只是冰山一角,被隱藏被忽視的抑鬱「暗雷」更亟待被關注被疏導。引起重視之餘,還要集全社會合力健全預防和疏導機制,加強生命教育,用愛驅散抑鬱陰霾,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青少年生命教育亟待加強「筆刻下去的那瞬間,覺得煩惱憂愁一下子就消失了。」
  • 心肺復甦將納入教育內容,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
    為了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引導青少年參與紅十字事業,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論文」淺析當下社會加強青少年財商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 高級少兒財商指導師陳燕萍老師前言:財商,顧名思義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是指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是理財的智慧;在當今社會,財商已經和智商,情商並列成為現代社會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質,它體現了人作為一個經經濟人在經濟社會中的生存能力;如果說財富是生存的基礎,那麼財商就是財富的基礎;因此提高財商,加強財商教育是生命長此以往的人生課題
  •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為推進法治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大寧縣司法局緊緊抓住青少年這一普法「重點對象」,建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以法治教育為突破口和落腳點,為他們奉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課。在朗朗讀書聲中,我們將本次法治教育課推向了高潮,學生們熱情相邀,盼望著下次的法治教育課相聚。
  • 加強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關於未成年人,本次民法典增加了很多關於青少年權益保護的規定。加強民法典的普及,在青少年群體廣泛開展民法典的教育工作,有利於青少年養成自覺守法的規則意識,通過法治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意識,具有獨立自主判斷能力的人格意識。加強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首先,加強民法典教育,有助於青少年養成明確的規則意識。明確的規則意識是個體社會化的必要前提。
  • 消費維權能力建設亟待加強
    中消協報告顯示消費者滿意度總體良好消費維權滿意度連續3年墊底消費維權能力建設亟待加強● 2019年全國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綜合得分為77.02分,相比於2018年7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綜合得分提升3.34分,總體處於良好水平● 隨著新消費業態
  • 隆堯多措並舉加強青少年科技教育
    為加強青少年科技教育,隆堯縣多措並舉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在全縣形成崇尚科學、勇於創新實踐的良好氛圍。假期,該縣協調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開設機器人、創新思維、航模等線上課程。世界氣象日期間,協調縣氣象局、教育局,組織線上氣象科普公開課,參與青少年達20000多人次。
  • 申論熱點 | 網絡授課亟待加強監管
    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小政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網絡授課亟待加強監管」,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參考對策】加強內容和質量的管控,築牢在線教育「防火牆」。內容安全是線上教育產品安全的生命線,也是監管部門首要關注的領域。
  • 加強禁毒宣傳教育 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為進一步加大社區的禁毒宣傳力度,增強在校青少年學生識毒、防毒、拒毒意識能力,9月14日,開平市長沙街道社區戒毒(康復)中心聯合蒼江中學在長沙文體服務中心開展主題為「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禁毒宣傳活動。禁毒社工針對青少年心裡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