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選國內最先進的大型金屬礦山,普朗銅礦絕對榜上有名。自然崩落採礦工藝,自動放礦、無人駕駛、井下旋迴破碎,普朗銅礦幾乎囊括當今世界上採礦、選礦、尾礦處理等諸多先進技術和裝備,是目前國內採礦工藝最先進、裝備水平最高的特大型銅礦山。
本期,《礦業匯》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普朗銅礦項目十三載的艱辛建設歷程及其先進的採礦工藝。
一、普朗銅礦的十三載篳路藍縷
普朗銅礦位於雲南省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縣東北部,屬多金屬超大型礦山,是目前亞洲已發現的最大斑巖銅礦山。
目前,普朗銅礦已探獲銅金屬量為480萬噸、黃金145噸、白銀2754噸、鉬19萬噸。該項目總投資64.71億元,是中鋁公司(註:雲銅隸屬於中國鋁業公司旗下的中國銅業公司)轉型升級的重點資源保障性工程及中央支持迪慶藏區發展重點項目工程之一。
2004年普朗銅礦項目啟動,前前後後,歷經十三載。
艱難1:環境
普朗銅礦項目位於香格裡拉,屬於世界級風景旅遊區和三江併流自然保護區,又是雲南省唯一的藏族州,生態環境脆弱,所在地域敏感,涉及少數民族事務,審批極為嚴格。
從一片人跡罕至的高原,到投建一座現代化的銅礦山,修路、徵地、搬遷、場平、基建……要經歷各種繁冗的審批協調程序,牽扯到村、鄉、市、州、省、國家,一直到聯合國。
艱難2:海拔
普朗銅礦位於海拔3450-4500米之間,由於高原缺氧,電器、內燃機功率會下降,長期在高海拔地區工作,人體內紅細胞代償性增生,會出現視力下降、血壓升高、頭痛失眠等高原症狀。
2015年,因高原反應,普朗銅礦兩名幹部相繼失聰,一名幹部因高血壓引發腦梗,造成視力模糊。從2013年至2016年,項目指揮部三位副指揮長由於患上高原病,不得不調離崗位。
風雨後的彩虹顯得彌足珍貴。
2017年3月16日,普朗銅礦成功投料試車,標誌著普朗銅礦終於掀開了神秘的面紗。
這座按照生態礦山、智能礦山理念,融合了國內外最先進的採選技術裝備和尾礦防滲措施的銅礦山不僅留下了一段艱辛傳奇,那些先進技術也是留給所有礦業人學習和借鑑的模板。
下面是學習時間,小編能力有限,有不準確的地方,還望各位多多包涵。
二、普朗銅礦採礦工藝與技術
1、自然崩落法開採工藝
在採礦工藝上,針對實際情況,確定採用自然崩落法地下開採,普朗銅礦也成為中國第二座大規模成功應用的自然崩落法礦山、生產規模最大的地下礦山。
自然崩落法:指對合適的礦體,通過在礦體或某個礦段底部進行拉底後,上部的礦巖不需藉助強制爆破,在自重和應力的作用下持續穩定崩落的採礦方法。
優點:自然崩落法具有無需大量開拓、採切工程量少、炸藥單耗低、採礦強度高和礦石損失貧化小等諸多優點,是在生產成本上唯一能與露天開採相媲美的地下採礦方法,是開採特大型低品位礦床的首選方法。
缺點:自然崩落法對礦巖物理性質、開採條件要求嚴格,局限性較大,在世界上還難以成為一種廣泛應用的採礦方法,只能在局部條件適合處應用。
應用條件:
1、礦體必須厚大,具有足夠大的開採規模
2、礦化較均勻,礦體內夾石含量不宜多
3、礦體必須是易於破碎的巖體
4、地表允許塌陷
前兩項是礦體地質條件,是應用自然崩落法的基本條件;後兩項是巖體物理性質條件和環境開採條件,是應用自然崩落法的必要條件。
2、普朗銅礦採礦技術
開拓運輸:
開拓運輸系統採用平硐開拓膠帶運輸方式,中段礦石運輸車輛為大噸位電機車牽引多輛20立方米礦車,礦石在井下破碎後經長距離膠帶輸送機送往地表選礦廠。
放礦和生產管理:
普朗銅礦採用國際先進的放礦管理軟體PC-BC確定開採範圍、制定生產進度計劃,生產管理期間可以有效控制礦石損失貧化,有利於提高資源回採率和減少貧化。
回採順序:
為確保開採的安全和高效,提升礦山經濟效益,普朗銅礦對回採順序進行了有效優化。首採位置選擇品位較高的富礦區域,採用有利於減小集中應力的前進式拉底策略,控制拉底推進線長度,減少應力集中對井下巷道的破壞,提高出礦水平底部結構的穩定性。
採礦設備:
採礦設備選擇上,根據普朗銅礦海拔高、空氣含量低及自然崩落法的特點,出礦設備選擇載重14噸的電動鏟運機,降低高海拔因素對設備效率的影響。
拉底採用中深孔鑿巖臺車,實現自動化採礦作業。中段運輸採用無人駕駛有軌電機車沿脈裝礦、環形運輸形式,國內首次採用大噸位電機車牽引多輛礦車。
通過合理配置,採用自動控制技術,實現了礦石裝-運-卸-破碎及膠帶運輸等整個物流系統的全自動化無人操作,達到高效節能、減人增效的目的。
作為中鋁公司轉型升級的重點工程及雲銅集團旗下的旗艦礦山和主力軍團,普朗銅礦人有自己的夢想:「建設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一流銅礦山,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文化」。
希望普朗銅礦在實現其一流銅礦山的路上一帆風順,也希望其一流的技術、管理、人才、文化能成為中國礦山典範,為中國礦山未來指引方向。
下期預告本周日礦業匯將為大家介紹普朗銅礦的選礦及尾礦處理技術,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