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九七二·八
新芽獎學金,愛與希望的儲值
慈濟在長期關懷陪伴弱勢的過程中,體會到教育對學子的重要性,一九九一年美國慈濟志工決定頒發獎學金給黑人區貧困護理系學生;一九九三年,南非德本聯絡處頒贈清寒獎學金,鼓勵原住民部落學生力爭上遊……
為了讓孩子安心就學,激勵其自信樂觀面對未來,自二〇〇七年起,慈濟也陸續在全臺各地開辦「新芽獎學金」,以愛為基礎,以品德為優先,共有五大獎項——「孝悌獎」、「進步獎」、「學習領域獎」、「特殊表現獎」、「全勤獎」,鼓勵孩子們即使身在困頓環境中,也能養成好的習慣和態度。
獎學金取名為「新芽」,就是希望這些如新芽初綻的學子受到照順,陪伴他們勇敢面對艱困環境,努力奮發向上。
家住臺東海端鄉的邱文山。是海瑞中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和非常疼愛他的繼父相依為命,然而繼父下半身癱瘓,在雙腳感染而截肢後,邱文山負起了照顧繼父以及打理家務的一切工作。
每天清晨,邱文山必須六點就起床,準備繼父和自己的早餐,然後在上學前,將七十公斤重的繼父抱上計程車駕駛座,讓他開著改造過的車維持家計。下課後,還要為繼父換尿袋、清理褥瘡,每天上上下下,小小年紀卻從不埋怨,也不以為苦。
繼父以癱瘓的身軀,扛起家計的重擔;而邱文山以小小的身軀,扛起繼父的重量。他不只是繼父的雙腳,更是繼父的靠山。
二〇〇八年,慈濟開始每月補助他們生活費及白米。同時,也頒發新芽獎學金「孝悌獎」,嘉許邱文山在逆境中的奮發精神。
邱文山雖然功課平平,但他未來的志向卻很溫暖,「希望以後能成為一位護理師,除了把爸爸照顧好,更希望守護更多人的健康。」
新芽獎學金,是慈濟結合教育與慈善的鼓勵機制,曾有一位單親媽媽說:「能夠申請獎學金,不止鼓勵我的孩子,也鼓勵了我。雖然生活非常辛苦,但是感恩慈濟師姊的關心,現在有人拉我一把,以後我有能力,也會去幫助他人。」
證嚴法師讚許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扶持:「接受助學的孩子,目前雖然處於窮困,但只要有貴人來扶他一把,等他完成學業後,將來也可以投入社會,成為善的循環中發光發熱的一員。」
本文選自《行願半世紀》
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
【行願半世紀】醫學獎學金,與社會結無盡善緣
【行願半世紀】見苦知福
【行願半世紀】複查制度深化慈善
【行願半世紀】在寒天溪水中
【行願半世紀】踏訪偏鄉暗角
【行願半世紀】走在最前,做到最後
【行願半世紀】從一紙紅單到一封慰問信
【行願半世紀】勘災、發放處處難
【行願半世紀】首度建立賑災模式
【行願半世紀】首次大型急難救助
【行願半世紀】慈濟屋
【行願半世紀】從花蓮木瓜溪到薩爾瓦多木棉村
【行願半世紀】靜思精舍,我永遠的娘家
【行願半世紀】老有所終,災民有屋住
【行願半世紀】愛的小屋
【行願半世紀】教富濟貧,濟貧教富
【行願半世紀】從一包米到一片隨身碟
【行願半世紀】救心,才是關鍵
【行願半世紀】跨越「心」關卡
【行願半世紀】陪伴走長路
【行願半世紀】「從臺灣東部到非洲南端」
【行願半世紀】手心翻轉方金香
【行願半世紀】菩薩網絡,用愛啟發愛
感恩您的關注!更多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號:靜思慈濟大良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