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願半世紀】​慈誠懿德典範引導

2021-03-01 靜思大良福田

23  一九八九·九 

慈誠懿德典範引導

 

關切學子來到東部求學,離鄉背井,在環境適應、人際關係、校園生活,甚至未來的生涯規劃上,在在需要良師益友的輔導協助。因此,慈濟護專第一屆學生入學後,證嚴法師即從慈濟委員中,遴選三十六位具正信宗教情懷、且有高度學習意願者,擔任「懿德母姊」,與班導師、諮商中心專業人員相輔相成,形成獨特的「三軌制」學生輔導系統。醫學院成立後,增加了慈誠爸爸的投入,懿德母姊會亦改名為「慈誠懿德會」,簡稱「慈懿會」。

曾經有人問:「要怎麼去輔導孩子? 」證嚴法師說:「先好好輔導自己。」慈濟大學慈懿會總幹事林勝勝表示:「言教不如身教,孩子會觀察我們,就練習付出無所求、不執著的愛。」

「懿德媽媽將我們視如己出,有人每個月遠從臺北來,有人住花蓮就帶我們回家包水餃,讓我們感受滿滿的愛。」第一屆畢業生蔡碧雀,道出對媽媽、姊姊們的無限感恩。

慈大公衛系畢業的陳奎安表示:「懿德爸媽就像不掉淚的蠟燭一樣,永遠的堅持和努力,令人感動。」他曾在畢業後的聚會中,獻上《奉獻》《懂事》兩首歌給懿德爸媽,希望他們知道——這些孩子慢慢長大了,也懂得知足、感恩、回饋。

證嚴法師指出,慈懿會是協助鞏固教育志業的「軟體」,「個人力量有限,像是滴水到燒紅的鐵板上,很快就蒸發了。如果有更多人來做這滴水,持續不斷滴到鐵板上,滴水也能成河,熱鐵板也會冷卻。」

目前,慈懿會成員共有一千五百人,他們扮演「滴水」角色,發揮「軟體」能量,不斷以愛心灌溉,以才德滋養下一代,培養年輕的學子們成為社會的棟梁,貢獻深遠。

 

本文選自《行願半世紀》

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

【行願半世紀】培育醫護搖籃

【行願半世紀】從歡喜付出到感恩收穫

【行願半世紀】人生課程,早早開始

【行願半世紀】醫療變成一種「情境」

【行願半世紀】軟體中的軟體

【行願半世紀】身穿【迷你袈裟】

【行願半世紀】從西部到東部

【行願半世紀】臺北能,花蓮也能!

【行願半世紀】東部首例顯微手術

【行願半世紀】「開心」背後的兩座靠山

【行願半世紀】搶救生命 刻不容緩

【行願半世紀】從實業家到市井小民

【行願半世紀】樂於布施,心靈財富豐沛

【行願半世紀】以後盾角色,見證醫療志業足跡

【行願半世紀】生命富翁

【行願半世紀】守護生命 大愛無疆

【行願半世紀】取之當地,用之當地

【行願半世紀】從海外闢福田到人間成淨土

【行願半世紀】在地誌工,粒粒福種

【行願半世紀】 矽谷阿嬤,異鄉吐芬芳

【行願半世紀】由北向南,由西而東

【行願半世紀】落地生根地球村

【行願半世紀】賣心蓮,找回人的尊嚴

【行願半世紀】從佛陀啟示到愛如泉湧

【行願半世紀】寧可聚沙成塔,婉拒兩億美元

【行願半世紀】蓄水總會幹涸,掘井才有活泉

【行願半世紀】愛心如活泉

【行願半世紀】從「步步難」,到「難行能行」

【行願半世紀】人才招募難

【行願半世紀】硬體建築難(二)

【行願半世紀】硬體建築難(一)

感恩您的關注!更多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號:靜思大良福田

相關焦點

  • 【行願半世紀】談說法傳法
    50 二〇一六·四  談說法傳法 ●「慈濟最初從善門入,是引導大家循序漸進入法
  • 【行願半世紀】臺中慈院——守護健康的生命堡壘
    作為慈濟在臺灣的第六所醫院,臺中慈院以高科技的「預防醫學」為定位,發展重點在於「守護健康人」——未病之前,引導大眾學習自我照顧健康;並透過高科技健檢,在疾病發生之初診得病灶,及早治療。「上醫醫未病」,是證嚴法師所期許,「治病於『未發』,守護健康人,減少因病拖垮一家的悲劇發生,這也是慈濟醫療志業的初衷。」
  • 【行願半世紀】​​​人才招募難
    「愛足跡」【行願半世紀】募心之行,凝聚各方人力【行願半世紀】為建院奔走,腳步不停歇【行願半世紀】小麻雀滅森林大火【行願半世紀】不自量力,因為不忍心【行願半世紀】人命呼吸間,體弱更把握【行願半世紀】後山人口貧弱,醫療資源匱乏【行願半世紀】一念不忍
  • 【行願半世紀】新芽獎學金,愛與希望的儲值
    本文選自《行願半世紀》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行願半世紀】醫學獎學金,與社會結無盡善緣【行願半世紀】見苦知福【行願半世紀】複查制度深化慈善【行願半世紀】在寒天溪水中【行願半世紀】踏訪偏鄉暗角【行願半世紀】走在最前,做到最後
  • 【行願半世紀】​​ 向下紮根,用愛培育
    本文選自《行願半世紀》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行願半世紀】 以「希望工程」總其名【行願半世紀】 從打造安心校園到減災希望工程【行願半世紀】 人文帶動,凝聚小區【行願半世紀】 觸覺的語言,大自然的教育【行願半世紀】教育不能等【行願半世紀】
  • 【行願半世紀】13 破除迷思
  • 【新紀才典範英語杯】—閱讀打卡營開始啦!
    《典範英語》作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基礎英語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課題實驗教材,聞名英國,享譽世界。英國有80%的學校用它來學習母語,全球有133個國家用它來學習英語。公立學校老師集體推薦,小學、初中學生都可以使用。2.用典範英語來做範本,引導學員一起閱讀。沒有典範英語,閱讀什麼都可以。
  • 王明珂:典範與邊緣
    如此強調史學與社會科學結合的研究,使得我們的歷史知識在20世紀後半葉有豐厚的成長累積。1980年代以來,華文世界歷史學者也借著史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將研究觸角伸向思想史、社會史、經濟史、婦女史、科學史、醫療史等方面;除了傳統文獻外,其所開發應用的史料,也普遍及於口述歷史、圖象,以及各種檔案與統計資料。
  • 從先秦到五四來看中華文化典範的轉移
    所以典範就是重大的規距。也可以說是原始的規律。原始的規律,就是重大的規距。原始而重大的規距,它必定是涵攝了某一方向,讓有關此一方向的理論,以及行動,都受到這個規距的引導,受它的籠罩。像這樣子從一個原點出發,而規範一方籠罩一方,這個原點叫做典範。
  • 《佩瑜懷瑾 紈質蕙心——李佩先生的世紀生涯》
    她是一位低調、優雅的教師,一生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在教學方面有很大建樹,是「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到90歲高齡還堅持給博士生上課,是教書育人的典範。本書收集了她跨世紀、長達百年反映她工作、生活與活動方方面面的珍貴照片,真實地還原了她的傳奇一生,記錄了她世紀生涯的幾個階段:從才女初長成到留學遇佳偶,到學成歸來報效祖國,再到歷經磨難仍不忘初心,最後到發揮餘熱服務社會,展現了她的人間大愛,無私地服務於國家、社會、社區直至個人的平凡卻又無比高尚的愛。
  • 校友薦書 西方如何看中國:《漢學典範大轉移》
    漢學這門學科的產生,源於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的天主教及基督新教宣教士的傳教活動,他們為了在中國傳揚基督信仰而研究中國文化。這種「傳教士漢學」的典範著重於異文化之間詞彙與概念的比較,目的在於用漢語表達基督教的思想,這特別體現在楊慧林先生在書中所提及的傳教士翻譯活動。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上半葉,漢學研究的典範逐漸由傳教士漢學轉移至「學院派漢學」,以歐洲(包括英國)為中心。
  • 鐵路高架開啟臺中新世紀 林佳龍:精神都勇起來
    市長林佳龍表示,鐵路高架化給市府形塑新世紀臺中的機會,用這樣的心情看待工作,「精神都勇起來!」他鼓勵市府團隊積極辦理,引導、推動新站所涉及的奠基工程。    據報導,林市長說,臺中鐵路高架化是臺中市都市發展重要的轉折點,在這新舊世紀交會的時刻,市府團隊何其有幸恭逢其盛、參與臺中下個世紀的奠基工程。想到100年後,大家回顧臺中市第二屆市長所率領市府團隊做的事,就讓人精神振奮。
  • 德紹-沃爾利茨園林王國——歐洲園林建築的典範之一
    建於18世紀的德紹-沃爾利茨園林王國是歐洲園林建築的典範之一,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十八世紀中葉,在歐洲大陸一些以往的幾何式花園被改為風景園的同時,一些新建的園林則直接採用了自然風景園的風格,較早的實例是德國德紹(Dessau)附近的沃爾利茨園。
  • 《典範英語》家族又添新成員
    《典範英語》自2008年問世以來暢銷不衰,贏得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十二年為"一紀",《國語》有云:"蓄力一紀,可以遠矣"。為進一步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典範英語》家族又添新成員——《典範英語——少兒英語探索集》(以下簡稱《探索集》)。
  • 典範教育機器人招生
    典範教育機器人招生    樂高教育是根據孩子獲取知識的過程和學習效果而設計的,是建立在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建構論的理念基礎上的
  • 《典範英語》何以風靡全國?
    《典範英語》從一開始就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學生學習並掌握英語的拼讀規律,在學習英語單詞時做到音形結合,看到單詞就能拼讀,無需查閱詞典就能解決讀音問題。這套教材的另一個特點是,配套錄音均由英國本土專業播音員錄製,音質清晰、純正、優美。跟讀和模仿這樣的錄音材料,學生能夠更快地形成語感,擺脫害羞和畏難情緒,能夠自然地開口說英語,最終告別「啞巴英語」。
  • 作家劉瑜評資中筠:是優雅老太太的典範(圖)
    作家劉瑜評資中筠:是優雅老太太的典範(圖) 她說,自己是作為資老師的粉絲來的,「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的程度可以去觀察這個社會裡面有多少優雅的老太太,資先生就是優雅老太太的典範。不僅是因為她漂亮,還因為她在這個年齡依然堅持思考、讀書、寫作,更重要的是,她很勇敢,真正用自己的頭腦在反思歷史」。  資中筠是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原所長,博士生導師。
  • 我科學家提出21世紀100個交叉科學難題
    繼一九九八年提出二十一世紀一百個科學難題之後,中國科學家們如今又提出「宇宙中正反物質不對稱和暗能量」、「夸克物質與奇異星」、「大腦壓縮態與糾纏態」等一百個二十一世紀交叉科學難題。    新年伊始,由一百三十三位中國科學家提出的二十一世紀一百個交叉科學難題結集出版。
  • 《典範英語》引國人關注
    《典範英語》作為一套原版引進的教材,經過三年多教學實踐的探索,對這些問題給出了滿意的答案,受到了中小學生及家長的廣泛關注。那麼,《典範英語》究竟以何取勝?    據了解,《典範英語》設計新穎,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教材模式,它不以交際」、「語法」、「功能」為綱,不以「實用」、「速成」為目標,而是以故事為核心,讓學生在理解、探究故事意義的過程中,體驗世界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元性,豐富想像力,啟迪心靈,這種「全人」教育的理念十分符合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典範英語》一貫奉行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