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假日與休假--德國人的休假生活

2020-12-15 搜狐網

  新華網柏林11月11日專電(記者吳黎明)生活在柏林的多蘿泰·伯恩哈特女士是德意志銀行的公關經理,丈夫在聯邦政府工作。這對夫妻今年年初帶孩子到奧地利滑雪度假一星期,夏天又到印度玩了23天,把單位給予的帶薪休假一天不漏地加以充分利用。

  為避免員工集中休假,德國許多企業和機構都秉承優先照顧孩子小的員工的原則。多蘿泰有3個孩子,分別是9歲、13歲和15歲。因此,她在休假安排上享有優先權。而在德國聯邦新聞局工作的史密斯女士因為孩子已長大成人,暑期休假的優先機會就得讓給同事。今年,史密斯直到10月份才休假,但這沒有影響她欣賞秋葉的心情。

  雖然在假期安排上不享受優先權,但與年輕同事相比,50多歲的史密斯可以享受更長的帶薪休假。按照規定,德國政府機構新員工可以帶薪休假20天,此後休假天數隨工齡的增加而增加,50歲以上員工每年可享受30天的帶薪休假。

  漢堡一家市場推廣公司的經理吉多·諾伊曼則告訴記者,他所在公司在帶薪休假問題上不論資排輩,只要工齡超過6個月,該公司員工都能享受每年30天的帶薪休假。

  每年7月和8月是歐洲最好的休假時節。每到這時,馳騁在德國高速公路上的房車絡繹不絕,給人一種「全民休假」的印象。但假如所有人都選擇在這個時候休假,企業和機構的工作必定受到影響。為此,德國企業和機構除安排員工休假時讓孩子小的員工優先之外,還會提前兩三個月確定員工休假安排,對暑期工作做出適當調整。每逢暑期,德國議會照例休會6周,政府機構在崗人員寥寥,一些小企業或小商店甚至會關門歇業。

  為了緩解假期造成的交通壓力,德國學校還錯開時間放假。德國有16個州,每個州學校的放假時間都不一樣,採取輪流制。例如,今年巴伐利亞州學校6月16日放暑假,而柏林州學校則到7月12日才開始放暑假;漢堡市學校今年的復活節假期為3月5日至3月17日,而柏林州學校則為4月2日至4月13日。

  德國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立法規定,除法定節假日之外,德國境內所有企業、機構必須給予員工每年至少12天的帶薪休假待遇。1963年,受法律保護的帶薪假期達到至少18天,如今又延長到4個工作周,即20天。據了解,這已成為歐盟成員國的普遍做法,因為「休假後,員工身心得到放鬆,對單位和員工都有利」。

  德國法律還規定,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拆安排休假日期,但至少有一次休假必須達到12天。德國政府積極鼓勵員工休假,對不休假的個人不給予任何經濟補償。

  不過,德國聯邦政府只規定一個統一的法定帶薪假日,即10月3日德國統一日,其餘節假日由各州自行確定。結果,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和黑森等州因受天主教影響較大,將更多的宗教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這些州的居民每年除帶薪假期外,還可享受約13個法定節假日,而北部各州的法定節假日就要少一些。最「可憐」的是漢堡和柏林,一年只有9天的法定節假日。

相關焦點

  • 國外休假不「拼」受歡迎 「逢節必堵」屢陷怪圈
    全國假日辦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調查於日前結束。網際網路調查結果顯示,多數網友對現行安排不滿,尤其對3天小長假「挪2做3」反應強烈。「中國式休假」遭吐槽,「黃金周」成「黃金粥」,「福利」變「負擔」。」,截至10月12日17時,吸引了211萬網民參與投票,半數以上網友對現行假日安排表示不滿意。
  • 歐洲「最勤勞」德國人生活,早上泡澡半小時,一年休假173天
    歐洲「最勤勞」德國人生活,早上泡澡半小時,一年休假173天 每天分享有趣、有料的職場觀點、職場資訊、職場感悟、職場趣聞和職場故事 導語:對於中國的上班族們來講,雖然我們的《勞動法》有明文規定,員工們的工作時間,但真正按標準執行的基本沒幾個
  • 中西假日不同 施特偉助力企業休假管理
    12月25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聖誕節,也是西方國家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而且由於新年臨近,大部分地區都會選擇將聖誕節前幾日到1月初幾日作為公共假日,在此期間,學校和企業都會放假,大家可以在家裡和家人團聚,享受假期。在我國,聖誕節並不是傳統節日,一般也不會安排休假,但對於一些外企來說,還是遵循外國習俗,給員工安排一天或半天的休假。
  • 看看外國人怎樣休假
    英國人休假不「一窩蜂」英國的法定假日並不多,除周末雙休日外,12月份的聖誕節和4月份的復活節加上公共假日,一年僅有9天。但是,按照勞動法規定,職工有享受帶薪休假的權利,假期長短視工作年限而不同,少者3個星期,多者長達1個多月。
  • 美國能按小時休假 盤點國外帶薪休假(圖)
    國外「帶薪休假」優與慮優勢帶薪休假是國際通則「帶薪休假」不是一個新話題,在我國已呼籲了很多年。國務院法制辦5日將《職工帶薪年休假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布,廣泛徵求意見,這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
  • 盤點國外「帶薪休假」:美國能按小時休假(圖)
    國外「帶薪休假」優與慮  優勢 帶薪休假是國際通則  「帶薪休假」不是一個新話題,在我國已呼籲了很多年。國務院法制辦5日將《職工帶薪年休假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布,廣泛徵求意見,這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
  • 海南日報:落實休假政策國外經驗可借鑑
    海南日報:落實休假政策國外經驗可借鑑   如果公眾休假集中到每年大、小長假,公路、鐵路、民航、景區、旅館、飯店、商業等設施要滿足需求,就得按最大客流量設置。但這樣做既不可能、也沒必要,因為這會導致絕大多數時間的資源閒置、浪費。
  • 人民日報:中國人假日越來越多 每年有近1/3時間在休假
    專家對記者表示,進入新時代,人們嚮往更美好的生活,不僅關心「黃金周」,而且關心怎麼把假期休得更好,通過休假提升幸福感。因此,進一步完善休假制度、落實好帶薪休假制度,提升公民休閒質量至關重要。休假變遷契合經濟結構調整中國休假制度幾經變遷。
  • 古人是如何休假的,一年有多少天休假?
    在秦朝及以前,是沒有法定的節假日,也沒有具體的休假制度,政府官員每天都要按時上班,如果遇到什麼特殊情況,需要提前請假,經皇帝或相關部門的批准後,方能離開。秦時的官員請假稱「告歸」,告歸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因疾病需要回家休養,二是身體老邁需告老還鄉。
  • 日本的休假制度是怎樣的?
    例如服務業可能就是排班制度,而產業的不同像是汽車業就可能要一到五不管有沒有遇到假日都要出勤等。   在日本工作有什麼長假可以放嗎?先列出2015年一般日本的休假,其中包括了三個比較大的長假:   1. 年末年始:通常是12月底到1月初會有一周休假   2.
  • 2019年新疆公務員休假制度,公務員休假有什麼政策?
    那麼你知道新疆公務員休假制度是怎樣規定的?公務員休假有什麼政策嗎?對於公務員工資待遇以及節假日的安排,這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那接下來新疆中公教育小編根據公務員法整理了新疆公務員休假制度中的幾種休假詳情,供大家參考。更多問題詳情請關注新疆公務員考試網。根據公務員法:第三條 病假 公務員因疾病(因公致殘或患職業病者除外)必須治療和休養的,可以請病假。
  • 人社部發五類休假標準:全體公民假日可補假
    8月1日,人社部官網發布《法定年節假日等休假相關標準》,對包括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五類休假標準予以明確。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 這5類休假標準來了!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
    我國法定年節假日等休假相關標準休息休假時間是勞動者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任職期間內,不必從事生產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時間。休息日標準休息日又稱公休假日,是勞動者滿一個工作周后的休息時間。
  • 盤點各國休假制度:法國每年約150天不用工作
    有些網友反對「相關公司股票走勢中國式拼假」,認為其打亂了公眾日常的生活節奏。有些網友建議延長11天假期總數,或延長春節,或恢復「五一」七天長假。而此次公布的三套放假安排方案法定節假日總天數不變,仍為11天。
  • 全球各國員工工作時間/休假對比:中國人最心酸
    與之相對,一直自詡工作認真努力的德國人是這些國家中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德國員工的年平均工作小時數只有1371(即每周工作27.37小時,也許德國人效率高吧)。不計算在內的時間包括公共假日、年度帶薪休假時間、病假、工傷假、產假、育嬰假、培訓時間、因技術或經濟原因導致的怠工時間、罷工或勞務糾紛時間、糟糕天氣引起的延誤、補假等。排行榜顯示,墨西哥是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其員工年平均工作小時數為2228(即每周平均工作42.85小時)。
  • 古代的休假制是怎樣的?
    同為上班族,古代的公務員們,是怎麼休假的呢?最早可查的古代公務員休假情況是在漢代,規定在朝為官的大臣可以每五天休假一天,叫做「休沐」,就是趁這一天放假回家,洗頭洗澡,做做個人衛生。後來各個朝代都延續了這一制度,只是休假間隔的日期有所變化。
  • 三套放假方案總數仍為11天 盤點各國休假制度大不同
    有些網友反對「中國式拼假」,認為其打亂了公眾日常的生活節奏。有些網友建議延長11天假期總數,或延長春節,或恢復「五一」七天長假。而此次公布的三套放假安排方案法定節假日總天數不變,仍為11天。那麼,世界其它各國的公共假日  法國是世界上節假日最長的國家。雙休日、帶薪長假、法定節假日再加上其他假日,法國人每年大約有150天不用工作。
  • 人社部數據顯示我國帶薪休假落實50% 那國外呢
    除了公共假期外,法國人每年可以享受長約30天的帶薪休假,再加上法定假日、宗教節日等假期更是為法國民眾體驗閒情創造了多樣的假日選擇。並且早在20世紀初,帶薪休假就被法國人作為一種權利而明確提出。  西方人執著地信奉著「度假神聖不可侵犯」,而在此信條的影響下,曾處處與法國一決高下的德國顯然也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 走向依法休假之路--法定節假日和帶薪休假制度
    目前我國勞動者依法可以享受的休假休息權利,主要指法定節假日、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逢公休假日順延補假。第二類是屬於部分公民的節日:婦女節(3月8日)、青年節(5月4日)、建軍節(8月1日)、兒童節(6月1日)等,為便於開展紀念活動,有關公民可以放假半天。第三類是屬於少數民族的節日,由少數民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各民族的習慣,自行決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在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 看德國人的生活水平,與中國差別大嗎?驢友:差別不止一點
    小時候看著很多國人移民到國外,感到非常不理解,因為在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正在慢慢變好,沒有追求特別奢華的生活方式。但是國人們還是不滿足那時的生活質量,紛紛要移民到國外生活,去「享受」更高質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