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比較好動,疫情期間是否能讓兒童進行戶外運動?孩子喜歡觸摸和...

2020-12-20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兒童和孕產婦健康防護專題新聞發布會
(2020年2月4日)


茹英英: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印發了《關於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肺炎機制發〔2020〕17號),就進一步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出做好居家兒童疫情防控、婦幼保健機構兒童疫情防控等九方面工作要求。今天我們邀請了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感染科主任林道炯醫生、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產科主任關紅瓊醫生,請他們就兒童和孕產婦疫情防控知識方面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先請省衛健委宣傳處負責人陳建洪先生通報最新疫情情況。


陳建洪:2020年2月3日0時-4日12時,海南省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確診病例10例,新增重症病例1例,新增死亡病例0例,新增解除重症1例,新增出院病例0例;新增確診病例中,海口市1例、三亞市1例、儋州市1例、東方市1例、萬寧市3例、定安縣2例、澄邁縣1例;新增重症病例中,儋州市1例。

截至2月4日12時,海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80例,重症病例10例,死亡病例1例,出院病例4例。確診病例中,海口市14例、三亞市18例、儋州市8例、瓊海市6例、萬寧市11例、東方市2例、文昌市1例、澄邁縣3例、臨高縣4例、陵水縣5例、瓊中縣1例、定安縣3例、昌江縣3例、樂東縣1例。

截至2月4日12時,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893人,已解除醫學觀察863人,尚有1030人正在接受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

茹英英:下面進入現場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南海網:孕產婦是比較特殊的人群,在疫情期間,孕產婦還能不能去醫院正常進行體檢?如果去醫院做產檢,應該注意些什麼?這部分人群又該如何做好防護呢?


關紅瓊:1、孕產婦確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建議孕婦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產檢。

在目前的疫情期間,如果孕婦在孕早期、孕中期沒有特殊情況,產檢可以適當推遲。對於已經預約了NT、超聲排畸,建議您按預約時間產檢;還有與孕周相關的檢查,比如唐篩、糖耐,也希望不要錯過。

但是對於 28周以上妊娠晚期的孕婦、具有高危因素 比如一些妊娠合併症的孕婦,需要嚴格規律產檢。如果孕婦有陰道出血、陰道流水、腹痛等不適,應隨時就診。

2、今年春節,醫院突然變成了「最危險的地方」,而孕產婦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很多孕媽媽開始擔心是否會因為正常產檢而感染了2019-nCov。事實上,為了保證孕產婦的安全,目前各級醫院都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但孕婦自身的防控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須到醫院進行產檢的孕婦,交通工具儘量選擇自駕車,到醫院時一定要戴口罩,如果有家屬陪同,家屬也要戴口罩。

如果孕婦有發熱的情況,尤其是伴有咳嗽、乏力、呼吸困難、胸悶等臨床表現,14天內有疫區或者患者接觸史,建議先到離家最近的省衛生健康委指定的發熱門診就診。

希望孕婦到醫院時一定要配合醫院進行體溫篩查,接受流行病學問診等。聽從醫院的建議,比如現在醫院會採取分散孕婦的措施,包括分時段就診,避免過多孕婦集中在一起,這樣可以減少孕婦在醫院侯診和就診的時間。同時,還希望孕婦在沒有洗手的前提下不要去觸摸口、眼、鼻等。如果離開醫院時,要儘早清洗雙手。

如果注意到這些問題,感染風險是極低的。


海廣網:確診的孕產婦能否接受專門的治療?如果確診,是否可以繼續妊娠,會不會母嬰傳播?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療對胎兒是否會有影響?

關紅瓊:1、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相關要求,對於疑似和確診的孕產婦,我們會指定一些具備產科、新生兒科綜合救治能力較強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集中救治,保障母嬰安全。

2、確診孕婦能不能繼續妊娠,醫生會綜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包括孕周、疾病嚴重程度,給孕婦一個合理的建議。

母嬰傳播的問題,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來確定2019-nCoV感染孕婦是否存在母胎垂直傳播。同時也未發現新生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例,但也不能排除存在母胎垂直傳播的可能。

3、胎兒處於發育階段,各器官發育未完善,特別是孕早期、抗病毒藥物治療有阻礙胎兒生長發育的風險,但是醫院會權衡利弊後選擇用藥。

同時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2019-nCoV感染者常伴發熱。既往資料顯示,孕早期發熱可以導致胎兒器官的結構畸形,還有流產等。這些還是需要關注的。


健康報:如果孩子出現咳嗽發燒,是不是就一定要立即去醫院?是應該去普通醫院還是去定點醫院就診?如何區分是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林道炯:如果孩子出現發熱、咳嗽,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決定。如果只是低熱、流涕,少許咳嗽,精神狀態好,無新型冠狀病毒暴露史或接觸史,考慮為普通感冒者可在家觀察,家長不必緊張。多喝水,多休息。但如果出現高熱,咳嗽,呼吸困難,精神狀態不好等,尤其是有新型冠狀病毒暴露史或接觸史者,應及時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建議佩戴好口罩,到就近正規的有定點發熱門診的醫院就診。

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三種疾病的症狀不一樣。

感冒通常是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可能會有低度發燒,但是一般三五至天可以治癒。另外,感冒很少有肌肉酸疼,渾身乏力這樣的症狀。

但流感有非常明顯的發燒症狀,而且常常是高熱,熱程比較長,一般三到五天,而且流感常常會伴有全身症狀,例如肌肉疼痛、乏力、頭疼這些情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因為現在數量有限,目前已確診的病例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乏力、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與普通感冒最大的區別:腹瀉、呼吸逐漸變得困難,如呼吸過快或過慢,呼吸過深或過淺,嬰幼兒或新生兒則表現為張口呼吸,喘息,呻吟,鼻孔一張一合,點頭呼吸,甚至口唇、面色發紫,出現上述症狀,立即就診。

除了臨床表現以外,是否有疑似或確診的現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觸的流行病學史很重要,各位家長帶孩子就診的時候,請您一定如實提供病史,大夫才可以更準確為孩子進行正確的診斷。


中國青年報:兒童比較好動,疫情期間是否能讓兒童進行戶外運動?孩子喜歡觸摸和舔東西,家長該如何防範?

林道炯:疫情期間兒童也應儘量居家不要外出,如果孩子要外出,應佩戴口罩,建議一定要去空曠、通風、人少的地方活動,公共場所和密閉的空間一定要少去,外出時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至少在1米以上。另外,請家長一定要做到有效看護,孩子有可能到處去摸、去碰,又摸自己眼睛、嘴或臉的情況,甚至有一些小寶寶還會用嘴舔一些東西,對此一是要看住,二是要及時制止。

帶小寶寶外出時可以帶一些消毒液,及時進行手部消毒,回家以後及時更換衣物,勤洗手。


海南民生廣播:孩子怎樣正確佩戴口罩?家長如何才能做好低齡幼兒的防護?

林道炯:兒童佩戴口罩和摘取口罩的方法和成人是一致的。但是兒童的臉型相對小一點,尤其是低齡的兒童,我們格外強調家長一定要買適合孩子的兒童專用口罩佩戴,千萬不要用大人的口罩代替孩子的口罩,因為這樣起不到好的防控作用。孩子可能覺得戴口罩呼吸不暢,也會對戴口罩有恐懼心理。家長不僅要以身作則,戴好口罩,也要更有耐心,通過講故事、給玩具戴口罩等方式,說服孩子戴口罩,減少孩子對戴口罩的抗拒心理。

但1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合戴口罩,太小的嬰兒戴口罩容易造成呼吸困難及窒息,不利於觀察孩子的情況。這一類的孩子主要以被動防護為主。看護人要戴好口罩,不要對著孩子打噴嚏、呼氣、咳嗽。孩子的穿著應該適中,既不能捂著,也不能著涼。家長在照護孩子時還要注意衛生習慣和細節。

不跟孩子共用餐具。給孩子餵食的時候不要用嘴吹食物,另外也不要用嘴嘗試食物再餵給孩子,或用嘴咀嚼以後再餵給孩子,不要親吻孩子,孩子可能接觸的物品、玩具和餐具一定不要忘了定期消毒。

此外,家裡要做到定期通風,要求家裡面每天定期通風兩到三次,每次二十到三十分鐘。


海南電視臺少兒頻道:目前我省已經暫停常規預防接種疫苗服務兩周,兒童的一些疫苗無法按時接種,是否會有影響?

林道炯:關於疫苗接種,無特殊情況,應按時接種疫苗,這是最佳狀況。但當因特殊情況,導致接種延遲,只要及時補種,不會影響最終的效果,也可達到免疫保護的效果,但是得到疫苗保護的時間可能相應會推遲,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儘早地補種,早接種早預防。但有些疫苗是不能延遲接種的,如狂犬疫苗等,需要及時接種。

茹英英:一些媒體和群眾反映如何獲得權威的健康知識。我在這裡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近期,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編寫了科普信息,通過線上線下進行傳播。省衛生健康委官網首頁在最醒目的位置建立了疫情防控專題欄,並通過「健康新海南」微信公眾號和「海南省衛生健康委」今日頭條號進行傳播,同時還與我省主要媒體合作開闢了專欄和直播欄目,請大家關注。再次感謝大家,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

相關焦點

  • 親子遊丨兒童戶外活動的好處
    1戶外活動有利於孩子親近陽光和空氣走進大自然戶外活動是以陽光和新鮮空氣為伴,以個體或群體的方式,動用全身感官共同參與的活動。如與小朋友一起玩水玩沙、玩球、堆雪人兒、滑旱冰等,既滿足了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又增加了他們與大自然的親近感。
  • 兒童好動很正常!不是什麼多動症!好動的兒童學習能力更強!
    許多的老師以及家長,特別是老師,看到學生在課堂上動作不斷,就以為孩子有了多動症,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看法。甚至一些父母以為孩子就是多動症,不惜一切代價去給孩子治病。其實,不妨多學習一些兒童心理以及發展方面的知識。
  • 疫情期間如何安全進行戶外運動?專家話你知
    熱浪下,景區規定必須佩戴口罩,運動風險如何防範?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需要更細化的科學運動方案。1N95口罩不適用於運動「從醫生兼跑者的角度來看,戴口罩運動弊大於利」,我認為,在戶外空曠處運動,可不必佩戴口罩,但要注意減低運動強度,且不要聚集運動。」
  • 兒童運動頭盔比較試驗結果通報(2020)
    兒童生性好動,在進行騎行、滑板、輪滑等戶外運動時,頭盔是不可或缺的防護裝備,品質好的頭盔能極大保護頭部,減少因意外衝擊而造成的傷害。目前市場上兒童運動頭盔品牌眾多,質量參差不齊,有些甚至還存在安全隱患。為幫助消費者選購,近期市消保委對市場上銷售的兒童運動頭盔進行了比較試驗。
  • 適合小學階段孩子的戶外運動推薦
    本來生性好動的他們,開始迷戀上了電子產品……  漸漸地孩子開始不想出門,也不愛與他人交流,更別提戶外健身了,因為他們習慣了與電子產品打交道;久而久之孩子視力下降,身體素質降低,免疫力變差等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但是作為家長卻又無可奈何,平時忙於工作,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玩耍。這個時候,真的寧願他還是那個上躥下跳、喜歡外出溜達、到處交朋友的「熊孩子」。
  • 疫情期間,寶寶怎樣進行運動鍛鍊
    自2020年初開始,新冠肺炎進入人們視野,到現在已經過去半年,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各地或多或少會儘量避免人群聚集。雖然現在全國疫情比較穩定,對於寶寶們,現在還是建議減少外出,避免人員密集和空間密閉的場所。可是0-3歲正是孩子運動發育的關鍵時期,研究顯示在此年齡段的孩子運動與其骨骼心肺發育和認知能力發展以及社會心理健康指標密切相關,所以運動保健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是舉足輕重的。
  • 運動能給孩子帶來的好處你意想不到,3~6歲兒童運動指南供你參考
    所以,等肺炎疫情解除後,家長趕緊帶寶寶做以下幾種事情,抓住身高的黃金時期很有必要: 戶外運動好處多多帶孩子參加戶外運動 前段時間,大家都是在屋裡憋著,對於孩子來說,雖然偶爾能夠進行室內鍛鍊不僅活動空間有限 ,而且呼吸不到新鮮空氣,四肢得不到充分的舒展。
  • 雪地靴是冬季抗寒「神器」,但不適用於兒童長期走路或戶外運動
    雪地靴是冬季抗寒「神器」,但不適用於兒童長期走路或戶外運動 2021-01-13 0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戶外活動利於兒童成長 怎麼戶外活動更健康?
    》》戶外運動不足的負面影響  孩子較易情緒煩躁  美國兒童教育專家瑪莉·科爾卡博士從事的一項專題研究顯示,在學齡前幼兒中,精力過剩者所佔比例高於10%,而精力過剩的孩子,會出現好動和過於淘氣等行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在照射人的皮膚後,可使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3,以起到促進身體吸收食物中鈣和磷的作用,能促進骨骼的生長,預防佝僂病,同時紫外線還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刺激骨髓的造血。如果孩子能充分接受陽光的話,自身合成的維生素D3,就基本上能滿足。因此,孩子多在戶外運動中沐浴陽光,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有利於生長發育,增強人體功能。
  • 再冷也要「動」起來,冬季兒童戶外運動攻略!
    通過冬季戶外運動,可以加快新陳代謝,增加身體熱量,進而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戶外運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有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所以在冬季,適當的戶外運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運動容易出汗,冷熱交替可能會引起感冒。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讓兒童正確的在冬季運動增強體質呢?有哪些事是媽媽們要注意的?
  • 【提醒】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增多、戶外活動減少,增加了近視發生和進展的風險。為指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組織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北京市疾控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制定並印發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並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復學複課情況,及時進行更新調整。
  • 《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發布
    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更新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增多、戶外活動減少,增加了近視發生和進展的風險。為指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組織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北京市疾控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制定並印發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並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復學複課情況,及時進行更新調整。  一、線上學習期間近視預防  (一)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要求。
  • 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指引發布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增多、戶外活動減少,增加了近視發生和進展的風險。為指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組織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北京市疾控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制定並印發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並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復學複課情況,及時進行更新調整。一、線上學習期間近視預防(一)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要求線上學習期間,應限制線上學習的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 疫情期間宅在家,有什麼運動可以和孩子在家做呢?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影響,根據成都市教育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要求所有校外培訓機構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全面停課停訓。宅在家便成了春節的正確打開方式,但停課期間,不少家長和孩子的作息時間也開始變得不規律,並缺乏運動。
  • 疫情期間如何保證兒童正常生長發育?
    編者按:  疫情期間,全國幼兒園和大中小學均採用網課代替線下授課的形式,減少人員聚集、減少外出等舉措,切斷病毒傳播。那麼,在疫情防控期間,如何保證兒童正常生長發育呢?  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 馬佳 吳力群  一、合理膳食  營養支持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保障。
  • 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更新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電子產品使用增多、戶外活動減少,增加了近視發生和進展的風險。為指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組織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北京市疾控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制定並印發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並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復學複課情況,及時進行更新調整。一、線上學習期間近視預防(一)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要求。
  • 專家答疑第21期:兒童體能運動有必要嗎?精選兒童體適能專家50個答疑
    如果孩子屬於3-6歲,我推薦您可以試試兒童體適能,看看他是否喜歡; 如果孩子7歲以上了,您可以帶他看看各種專項運動(籃球,足球之類的);3、兒童體適能運動對智力發展啥的有好處嗎?專家回答:運動改造大腦,通過大量多維度多方向的體適能練習,能夠更好的刺激我們大腦神經末梢的發育,讓我們的大腦神經末梢與凸起的連接更緊密,從而讓孩子更聰明哦。
  • 兒童近視突增3倍!疫情期間,「隔離近視」一定要警惕
    報導中說,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間,許多中國孩子視力下降,出現「隔離近視」現象。更可怕的是,這種現象更容易在6歲左右的學齡期兒童身上發生。但如果在視力發育期間,過早、過度地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或者戶外運動時間不足,就會導致眼軸發育過快,與晶狀體變扁、角膜變平不相協調,以後很容易發展成近視。
  • 兒童身高標準表來了,父母對照比較一下,你家孩子是否達標了?
    如果我們仔細回想就會記起,經常有父母喜歡讓自己的孩子與其同齡階段的孩子去比較身高,如果自己家的孩子高,就會比較高興,如果矮的話,便會比較著急。兒童身高標準表來了,父母對照比較一下,你家孩子是否達標了?根據權威發布的兒童身高標準表,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去對照比較一下,看看當下自己的孩子身高是否達標。
  • 兒童就診提前預約 戶外遊玩運動需注意這些問題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北京很多消費場所人氣逐漸旺了起來。需要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兒童免疫系統尚在發育過程中,應遠離疫情風險因素。常態化疫情防控不能放鬆,兒童參與就醫等外出活動時,應該做好哪些健康防護呢?兒童就診提前預約 以就近就醫為原則針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孩子去醫院就診的相關準備和防護,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建議,如不是急症,就診前應該提前了解前往醫院的最新就診須知,做好提前預約,以就近就醫為原則。儘量避免前往人流量過大的醫院,儘量減少陪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