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職場社交平臺發布「2020職場人裸辭現狀調研報告」,從諸多數據維度揭示了職場人裸辭的決然態度和堅守下去的理由。根據調查顯示,裸辭三大原因為不開心、工資低、沒盼頭。錢是阻止員工離職的首要原因,6成上班族存款10萬元才敢辭職。通過計算日常開銷,比如房租、水電、吃飯、網絡、交通等費用,在一線城市裸辭後3個月的生活成本就要2萬塊錢。並且受經濟形勢影響,找工作有一定的難度,想要裸辭,至少得準備6個月的積蓄。
想辭就辭、說走就走,終究只是少數派的瀟灑。「6成上班族存款10萬元才敢辭職」,這實則說明了兩個結論,一者「經濟基礎決定行為選擇」,有錢才有底氣、才有重新開始的勇氣;再者,「人是理性的物種」,職場中人更是如此。現實中,賭氣辭職、衝動辭職者畢竟不是多數,更多人都是思考再三、準備充分。
現代社會,跳槽換工作,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然而,對於「辭職成本」,卻很少有人談及。根據研究,「一線城市裸辭後3個月的生活要2萬」只是直接的經濟成本,再加之時間成本,這一數字想必還要高出不少。
從某種意義上說,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辭職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都市男女「換個賽道再出發」的激情。因為辭職成本太高,不敢辭職而是只能繼續在原有崗位上混下去、熬下去,不管是對職員個體還是社會整體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一座城市的辭職成本,其實就是一座城市「生活成本」的一部分。包括辭職成本在內,城市的「生活成本」過高,長遠來看,勢必會影響人才流動,扼殺職場活力,降低人力資源配置效率。6成上班族存款10萬元才敢辭職,這並非只是社畜之痛,從中我們也應該去思考,城市該如何變得對這些年輕人更友好!
【來源:華西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