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所有食管疾病的病理報告

2020-12-15 尋醫問藥

一、先了解一下食管的基本知識

食管為一肌性管道,長約25cm,以胸骨頸靜脈切跡平面和膈的食管裂孔為發為頸、胸、腹三部。

頸部:長約5cm,其前壁借疏鬆的結締組織與氣管貼近,後方與脊柱相鄰,兩側有頸部的大血管。

胸部:長18~20cm,前方自上而下依次有氣管、左主支氣管和心包,並隔心包與左心房相鄰。該部上段的左前側有主動脈弓,主動脈胸部最初在食管的左側下降,以後,逐漸轉到食管的右後方。

腹部:最短,長1~2cm,與賁門相續。

出現下列症狀是食管癌的報警信號,請及時做胃鏡檢查:

①咽食物時有哽噎感。

②胸骨後疼痛和下咽時食管有疼痛感。

③食管內異物感。

④食物下行緩慢並有滯留感。

⑤咽喉部有乾燥和緊縮感。

⑥胸骨後有悶脹感。

經過檢查後,醫生會通過內鏡取食管活檢,病理醫生會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情況。然後出具一份報告,對每一個活檢樣本進行診斷。病理報告中的信息對於後續的診療都很重要。

二、癌前病變

1.食道炎症:

很多食道與胃疾患常並發食道炎症。在食道癌高發區,食道炎症比例較高,且食道為症、食道上皮增生與食道癌的發病率成正相關。

2.食道上皮增生:

由於各種刺激物的長期作用,以致引起食道上皮增生和炎症,最後上皮發生癌變,這已被組織病理學及地區的食道上皮增生的流行病學調查所證實。對食道癌旁上皮的研究發現,大多數病例都有上皮增生,並進一步有不同程度的惡性發展。

3.食道潰瘍:

食道潰瘍與食道炎症可以互為因果。癌前疾患也常可能並發食道潰瘍。食道潰瘍雖不多見,但與食道癌的關係更加密切。在早期食道癌中呈現食道黏膜糜爛與淺潰瘍者並不少見。

4.食道黏膜白斑:

在食道癌中並發白斑高於正常者,說明食道癌與食道白斑有一定的關係,但並非十分密切。

5.食道瘢痕狹窄:

潰瘍、慢性炎症、化學灼傷等均可引起食道瘢痕狹窄,但研究較多的是強鹼類灼傷引起的食道瘢痕狹窄與食道癌的關係。有人認為食道狹窄的癌變率比一般人高1000倍。

6.賁門失弛緩症:

是食管動力障礙性疾病,又稱賁門痙攣、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其主要特徵是食管缺乏蠕動,食管下端括約肌 (LES) 高壓和對吞咽動作的鬆弛反應減弱。

7.食管裂孔疝:

胃賁門部及食管腹段或腹腔內臟經食管及其旁突入胸腔,稱為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也是食管反流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

8.食管息肉:

食管息肉生長緩慢,患者的臨床症狀出現較晚。主要症狀為吞咽困難。如果息肉很大,可以壓迫氣管,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哮喘甚至窒息,但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很少見。

由於食物長期刺激息肉或者息肉發生惡變,息肉表面常有潰瘍形成,引起嘔血或黑便。確診的食管息肉患者若無手術禁忌證,應進行內鏡下手術切除。

9.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癌變主要是由於憩室部食管排空減慢,殘留食物的刺激,使憩室內或憩室口發生慢性炎症和潰瘍,而有利於癌變發生。癌變多見於憩室中或憩室內。

三、巴雷特Barrett食管(伴有或不伴有不典型增生)

1.GEJ是什麼意思?

食管是把口腔和胃連接起來的管狀器官。食管與胃的交接的地方被稱為胃食管交界處,英文簡稱GEJ。

2.Barrett,杯狀細胞或腸上皮化生

食管內壁稱為黏膜。當黏膜的最表層由鱗狀細胞構成時,稱為鱗狀上皮。鱗狀細胞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與魚鱗相似的扁平細胞。大多數的食管內壁由鱗狀上皮覆蓋。

杯狀細胞通常在腸道內壁,而不是食管。當杯狀細胞在一個他們不該出現的地方被發現時(如食管黏膜),稱之為腸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可以在任何部位正常黏膜形成。

當腸上皮化生取代食管的鱗狀上皮時,它被稱為Barrett食管,簡稱巴氏食管。(這是以發現它的胸外科醫生的名字Norman Barrett命名的)。

3.什麼原因導致了Barrett(巴雷特)食管?

胃內容物(消化液和食糜)的慢性或長期反流進入食管,損害正常食管內層的時候,就形成了Barret食管。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很多年才能發生。胃內容物回流到食管有時被稱為胃食管反流病或GERD。有時病人會感覺到胃灼熱感。

Barrett 食管鏡下表現

4.巴雷特食管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嗎?

是的。患有Barrett食管的病人患食管癌的風險更高。然而,大多數患有Barret食管的人不會得癌症。

5.Barrett食管和不典型增生

有時Barrett食管的細胞會變得更不正常,即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變。雖然這些細胞是不正常的,但它們沒有擴散到其他部位的能力,這種情況可以治療。根據顯微鏡下細胞的異常程度,不典型增生通常分為2個等級:低級別和高級別。

6.不典型增生陰性

這表示活檢組織中沒有發現任何癌前病變(發生癌症前的細胞變化)。

7.Barrett食管的不典型增生有不確定的改變

這表示你的活檢顯示Barrett食管含有一些異常細胞,但不足以認為它們是不典型增生。通常,有這種改變的人經歷了很多次胃食管反流,刺激食管的細胞使得細胞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出現了異常。

如果我的報告說Barrett食管有不確定的不典型增生,我會得癌症嗎?

患有Barrett食管有不確定的不典型增生的人,患食管癌的風險會有小幅度的增加,但大多數人不會患上癌症。

8.對於不確定的不典型增生,需要什麼後續措施?

這種情況下,除了開具藥物治療反流之外,醫生可能會要求你在3個月到6個月後再進行胃鏡檢查和再次活檢。不過,隨訪計劃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你應該諮詢醫生什麼對你最合適。

9.Barrett食管輕度不典型增生

輕度不典型增生意味著某些細胞在顯微鏡下出現異常。這些細胞在某些方面可能看起來像癌細胞,但不像癌症,因為它們沒有擴散到全身的能力。這是一種非常早期的食管癌前病變。

10.Barrett食管伴輕度不典型增生,會得癌症嗎?

患有Barrett食管輕度不典型增生的人患食管癌的風險增加,但大多數人不會因此得癌症。

11.Barrett食管輕度不典型增生需要採取什麼後續措施?

醫生可能要做另一個內鏡檢查,以獲得更多的食管活檢組織,以確保你沒有更糟的情況。此外,醫生會將活檢樣本送到病理醫生那裡檢查。

醫生可能會推薦某種治療方法來切除異常區域(通常是切除Barrett食管和不典型增生的區域)。請諮詢醫生都有什麼治療方案。

12.Barrett食管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

重度不典型增生意味著Barrett食管區域的一些細胞在顯微鏡下看起來非常不正常。這是一種比輕度不典型增生更晚期的食管癌前病變。

13.Barrett食管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會得癌症嗎?

患有Barrett食管高度不典型增生的人有患食管癌的風險較高。

14.Barrett食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需要怎麼處理?

醫生可能要重複胃鏡檢查,做更多的活檢,以確保你沒有患上癌症。病理醫生也會將你的活檢切片再做檢查。

由於高度不典型增生與癌症密切相關,所以醫生會推薦一些治療非典型增生的方法。不同的病人可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所以諮詢醫生都有哪些治療方案。大多數的治療方法都是在不切除食管的情況下完成的。

15.上皮內瘤變

上皮內瘤變(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是最近幾年病理學上新提出的一個概念,與不典型增生 (dysplasia)類似,輕度和中度異型增生歸入低級別(low grade)上皮內瘤變,不同點在於重度異型增生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歸入高級別(high grade)上皮內瘤變。

16.食管炎症

許多不同的原因可以刺激食管導致炎症,包括胃酸,服用藥物引起的創傷和感染。醫生需要尋找刺激的原因並治療它。這有助於防止更嚴重的問題。

四、食管反應性或反流性改變(不包括Barrett食管)

1.鱗狀上皮是什麼意思?

食管內壁稱為黏膜。當黏膜的最表層由鱗狀細胞構成時,稱為鱗狀上皮。鱗狀細胞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與魚鱗相似的扁平細胞。大多數的食管內壁由鱗狀上皮覆蓋。

2.什麼是反應性變化?

許多因素都會損傷食管的鱗狀內壁,包括胃內的慢性反流進入食管,服用藥物引起的創傷和感染等。食管會對損傷做出反應並試圖自我修復,這就產生了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的變化,稱之為反應性變化。胃內容物回流到食管有時被稱為胃食管反流病或GERD。它會引起胃灼熱感(燒心)。

3.食管反應性變化是否會有癌變風險?

不會,反應性的變化並不意味著你會患上癌症。然而,引起反應性變化的過程需要治療,以便食管能癒合,食管內壁可以恢復正常。

4.什麼是反流變化?

反流意味著胃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它會引起胃灼熱感。胃內容物有酸性,食管長期暴露在胃酸中會損傷胃黏膜。這導致了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能看到的某些變化。

5.反流引起癌症嗎?

反流本身不會引起癌症。反流最常引起食管內壁的反應性改變。然而,如果長期發生反流,也會導致食管內壁的其他變化,從而增加患癌症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反流被認為是食管癌的一個風險因素。諮詢醫生治療你的反流,可能有助於防止更多的食管問題出現。

6.如果報告提到胃賁門型黏膜怎麼辦?

賁門是胃的一部分,靠近食管進入胃的地方。有時會在這個區域進行食管活檢採樣。

7.賁門型黏膜炎症

炎症可能是由胃酸或感染引起的。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幽門螺桿菌(也稱為幽門螺旋桿菌)。當胃受到這種細菌的感染時,會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等問題。

五、食管癌(伴有或不伴有Barrett食管)

食管癌以食管中段最多見,下段次之,上段最少。可分為早期和中晚期兩類。食管上、中段癌腫絕大多數為鱗狀細胞癌,食管下段癌腫則多為腺癌。

早期癌此期臨床上尚無明顯症狀,病變局限,多為原位癌或黏膜內癌,也有一部分病例癌組織可侵犯黏膜下層,但未侵犯肌層,無淋巴結轉移。5年存活率在90%以上,預後較好。

中晚期癌此期患者已出現臨床症狀,如吞咽困難等。

1.食管癌,肉眼形態可分為4型:

(1)髓質型:腫瘤在食管壁內浸潤性生長,使食管壁均勻增厚,管腔變窄。切面癌組織為灰白色,質地較軟似腦髓組織,表面可形成淺表潰瘍。

(2)蕈傘型:腫瘤為卵圓形扁平腫塊,如蘑茹狀突入食管腔內。此型侵透肌層者較其他類型少見。

(3)潰瘍型:腫瘤表面形成潰瘍,潰瘍外形不整,邊緣隆起,底部凹凸不平,深達肌層。

(4)縮窄型:癌組織在食管壁內浸潤生長,累及食管全周,形成明顯的環形狹窄,近端食管腔明顯擴張。

鏡下,組織學上有鱗狀細胞癌、腺癌、小細胞癌、腺棘皮癌等類型。其中以鱗狀細胞癌最多見,約佔食管癌的90%,腺癌次之。大部腺癌來自賁門,極少數來自食管黏膜下腺體。

2.腺癌

腺癌是由腺細胞發展出來的一種癌症。在食管中,腺癌可由Barrett食管的細胞產生。較少見,又可分為單純腺癌、腺鱗癌、粘液表皮樣癌和腺囊性癌。

3.鱗狀細胞癌

食管的內層被稱為黏膜。在食管的大部分黏膜層由鱗狀細胞構成。這叫做鱗狀黏膜。鱗狀細胞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與魚鱗相似的扁平細胞。食管鱗狀細胞癌是由食管鱗狀細胞引起的一種癌症,最多見。

4.Barrett,杯狀細胞或腸化生

杯狀細胞通常在腸道內壁,而不是食管。當杯狀細胞在一個他們不該出現的地方被發現時(如食管黏膜),人們稱之為腸上皮化生。

腸上皮化生可以在任何部位正常黏膜形成。當腸上皮化生取代食管的鱗狀上皮時,它被稱為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最常見的原因是胃內容物反流回食管,這常常被稱為胃食管反流疾病GERD。

5.如果我有巴雷特食管,且已經診斷出了癌症,那意味著什麼?

Barrett食管,只有在它會增加食管癌風險時才重要。如果你已經有癌症,有Barrett食管已經不重要了。

6.浸潤性是什麼意思?

浸潤指的是癌細胞長出了黏膜(食管內層)之外。這表示這是真正的癌症,而不再是癌前病變了。

7.這是否意味著腫瘤已經深深浸潤,並且預後也不良了呢?

不,這只是表示這是真正的癌症(而不是癌前病變)。在活檢中,只有一小部分組織被切除,病理醫生通常無法判斷腫瘤浸潤食管壁的深度。

一些早期的、小的癌症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手術內鏡黏膜切除術(EMR)來治療,它只切除食管的部分內壁。在其他情況下,則需要實施食管切除術(切除部分或全部食管),在手術切除整個腫瘤時可以測量浸潤深度。

8.分化

腫瘤的分化或分級取決於顯微鏡下細胞和組織的異常程度。這有助於預測癌症的生長和擴散的速度。食管癌通常分為3個等級:

•高分化(低級別)

•中分化(中級別)

•低分化(高級別)

有時分為2個級別:

中分化和低分化。

9.癌症的分級

級別是幫助確定癌症生長和擴散的可能性的許多因素之一。低分化(高級別)癌症傾向於生長和擴散得更快,而高分化(低級別)的癌症往往發展得更慢。然而,其他因素也很重要。

10.血管浸潤、淋巴管浸潤、脈管浸潤

這些屬於表示癌症已經存在於食管的血管和/或淋巴管中。如果癌細胞已經生長到這些血管中,那麼它擴散出食管的可能性增加。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癌症已經擴散。

11.HER2測試是什麼意思?

有些癌症有太多的促生長蛋白HER2(或HER2)。HER2水平升高的腫瘤被稱為HER2陽性。HER2的檢測結果能指導醫生,HER2蛋白的靶向藥物是否有助於治療癌症。

相關焦點

  • 嬰兒牛奶蛋白過敏與胃食管反流是個啥關係?怎麼治療?一文看懂
    一文看懂 前兩天,有個小盆友被爸媽抱來醫院,又是胃食管反流又是牛奶蛋白過敏的,可憐的小盆友被這個疾病弄得吃不好、睡不好、拉不好,個頭明顯比同齡小盆友小一圈。 還好最終確診出來是怎麼回事,爸媽可以有針對性地調理起來了。 胃食管反流是怎麼回事
  • 病理檢查報告單,你看懂了嗎?
    很多病人到醫院之後,醫生要求做病理檢查,患者就去做了,結果拿到檢查結果之後完全看不明白,患者就覺得心裡沒底,或者會比較恐慌,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病理檢查的報告單其實也很容易看懂,下面就給大家講講病理檢查報告單患者應該怎麼看。
  • 小兒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胃食管反流(gestro一esophagealreflux)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胃一食管動力學功能紊亂而導致的以經常反覆發生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從病因學角度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主要指由於下端食管括約肌(LES)弛緩而引起能自然消失。
  • 如何正確解讀病理診斷報告
    武鑫瑞,吳繼華,解放軍306醫院,病理科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編輯病理診斷是疾病的最後診斷,被譽為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它是疾病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然而在臨床診療工作中,有相當一部分病人以及部分醫務人員對病理診斷報告的重要性並不了解,常常把病理診斷報告視為一般的化驗報告,每當面對不同類型的病理診斷報告時顯得很困惑,不知如何解讀。本文就如何正確解讀病理診斷報告做一簡單闡述。
  • 「燒心」別只想到胃食管反流病,還可能是這4類疾病
    FH是指缺乏GERD組織病理依據的動力障礙性或器質性疾病證據的發作性胸骨後燒灼樣不適或疼痛,依據羅馬III標準從以往NERD中劃分出來。功能性燒心患者往往白天症狀明顯,亦可伴噯氣、反胃、腹脹、上腹不適、早飽等症狀。
  • 一文讀懂|被稱為「金標準」 的病理報告,究竟怎麼看?
    病理報告一直被稱為確診乳腺癌的「金標準」。許多患者拿到病理報告的那一刻簡直一頭霧水,心情隨著各種未知數值的高低忽上忽下。那麼病理報告到底怎麼看?掌握以下幾個關鍵點,你就能快速掌握它。1病理分類拿到病理報告最先注意的是病理診斷中的XXX癌,浸潤性癌,非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哪個更嚴重一些?
  • 食管裂孔疝可誘發腸胃疾病,要想提前預防,這2個症狀一定要記牢
    患有食管裂孔疝,在生活中會給患者帶來諸多的影響,不僅影響患者的食慾以及營養的吸收,還會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活水平,其中最為嚴重的影響就是食管裂孔疝會誘發諸多的腸胃疾病,那麼想要提前預防食管裂孔疝該怎麼做,食管裂孔疝發病前的這三個症狀一定要牢記。
  • 病理系列專題報告:人工智慧診斷 病理行業的騰飛之翼
    摘要 【病理系列專題報告:人工智慧診斷 病理行業的騰飛之翼】人工智慧(AI)已進入醫療的眾多細分領域,應用場景包括疾病診療、醫療輔助、藥物開發等。
  • 胃食管反流
    ,包括從十二指腸流入胃的膽鹽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病理性反流是由於食管下括約肌的功能障礙和(或)與其功能有關的組織結構異常,以至les壓力低下而出現的反流,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和併發症。   【病因和發病機制】   (一)抗反流屏障功能低下 ①les壓力低下:les壓力降低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
  • 一文讀懂丨乳腺癌診斷「金標準」 的病理報告,究竟怎麼看?
    病理報告一直被稱為癌症確診的「金標準」。許多患者拿到病理報告的那一刻簡直一頭霧水,心情隨著各種未知數值的高低忽上忽下。 病理報告到底怎麼看?
  • 消化系統之食管、胃、十二指腸疾病考點練習
    >C、異常的食管下括約肌一過性鬆弛D、胃排空異常E、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6、患者診斷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因胸骨後疼痛就診,首選的藥物是A、奧美拉唑B、西咪替丁C、鋁碳酸鎂D、多潘立酮E、依託比例7、對於早期食管癌的描述,錯誤的是A、不包括黏膜內癌
  • 貝安:一文看懂婦科B超報告
    當我們拿到婦科B超報告單的時候都是一臉茫然,不知道上面寫的是什麼意思,自己的報告是否正常,今天貝安曉曉就帶著大家以一文讀懂婦科B超報告。
  • 醫生一文讓您看懂3大疾病
    當然,有時候在疾病面前並不是我們不夠重視,而是我們缺乏防範重大疾病的相關知識。從這方面來說,不管是簡單的小問題,還是危及生命的大問題,都需要我們學會去仔細分辨,並第一時間前往醫院就診。在現實生活之中,總有不少人經歷過胸痛、胸悶。情緒高度緊張的人群總會擔心不已,生怕自己患上了癌症、心臟病。
  • 一圖看懂體檢報告箭頭高低!值得收藏!
    一圖看懂體檢報告箭頭高低!值得收藏!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你能看懂你的體檢報告嗎
  • 2016+SAR共識聲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鋇餐造影檢查
    然而,我們的經驗是在大多數患者中病理GER是可以和生理GER區分的,所以我們認為水虹吸試驗是一個有價值的輔助評估GER鋇研究。當在螢光透視檢測到GER時,應要求患者吞咽其唾液,以評估回流的鋇是否通過食管蠕動,快速從食道中清除,或由於食管運動障礙而長時間保持在食管內。
  • 東莞所有公立醫院「聯手」,超95%的病理診斷有望解決!
    病理診斷通俗地說,就是病人得病以後,將從人體上取下的組織,經過固定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細胞發生的病理變化,從而得出疾病診斷。這是臨床診治最有力的客觀證據,特別是腫瘤的確診,病理診斷更是「金標準」。
  • 名醫手記丨胃食管反流 容易被誤診的疾病
    胃蛋白酶在胃酸的作用下消化食物,而胃黏膜表面有黏液,相當於一層保護層, 可以阻止胃酸腐蝕胃黏膜。胃跟食管之間有一個賁門,正常情況下,吃飯的時候賁門打開,食物進入胃以後賁門關閉。如果賁門壞掉,胃酸就會反流刺激食道,造成食道有燒灼的感覺;如果胃酸與食道接觸時間過長,就會引起食道壁的灼傷,就會糜爛,在醫學上叫做食管炎。
  • 胃食管反流合併牛奶蛋白過敏臨床病例分享
    導語胃食管反流病(GERD)與牛奶蛋白過敏(CMPA)都是嬰兒期常見的疾病。二者臨床表現相似,均可出現嘔吐、反流、餵養困難、生長發育受限、易激惹、喘息等症狀,常給臨床診斷帶來困擾。近年來,關於這兩種疾病相關性的研究逐漸增多。
  • 胃食管反流如何治療及自我管理
    一些特殊的情況也有可能引起胃食管反流,比如說,也許做胃鏡會看到食管內膈肌鬆了,就不能在固定的位置,胃的一小部分就上來了,以後到了胸腔這個閘門就更鬆了等等這些因素。胃食管反流如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多伴有精神情志的問題,患者的自我管理也需要非常關注心身健康。心身疾病的問題雖可服用相關藥物減輕症狀,關鍵還是患者自己的心情愉悅和放鬆,不能把緊張的情緒帶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很多患者並不清楚這一疾病的發生發展。定期就醫尤為必要,向主治醫生了解自己的病情,溝通交流,充分了解本病的病因機制,制定長久的診療措施放鬆心情。
  • 做了檢查卻忘拿報告,江城多家醫院病理報告「沉睡」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晗 通訊員高翔 貝蘭在醫學界,病理診斷被公認為是最後的診斷,也是最準確的診斷手段,素有「金標準」之稱。有時患者在手術前被認為是良性腫瘤,術中病理快檢卻發現患有惡性腫瘤。這時一張不起眼的病理報告,往往能救患者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