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百年孤獨》?因為你的生活除了無趣,只剩每日的孤獨
在文壇裡會聽到這樣子的一句話,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寫得太深了,裡面的人名也需要反覆去讀理解,讀他的這一本書太耗費體力與腦力了。不知道你有沒能讀過,是不是這樣子的感覺呢?
既然是這麼一本難懂的書,為什麼被大家捧在手上不願意放下來,它究竟有什麼特別的魅力嗎?聊到這個話題,其實讀它背後的原因也簡單。因為你的生活就如書中的一樣,每天都是重複著一個事情,而且真可以用「百年孤獨」來形容。
書中所講的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小鎮上的事情,在馬爾克斯的筆下,這些人和事不再需要遵循現實邏輯,增添了更多的魔幻色彩,吸引著讀者的注意力。像書中所描述的「家族裡的第一個人被綁在大樹上,而最後一個人會被螞蟻吃掉」。他們仿佛生來就有了自己的宿命,其中無邊無際的恐懼、黑暗,讓人和孤獨融為一體。
但在這故事的背後,其實引入了更深一層的思考,這才是書背後的魅力所在,無聊和毫無意義,還有孤獨這些東西才會慢慢的深入。
其實大家喜歡的不是書中的故事情節,只是透過了情節與故事,閱讀這一本好書的時候,閱讀的本身就已經是與作者建立起了一個強有力的對話過程。而這一個探索發現的過程之中,我們不得不沉下心來思考一下人生。
讀不懂它很正常,這說明你沒有與書與作者在表達上面建立起聯繫,這也不丟人。為什麼要讀《百年孤獨》,因為故事背後的東西在告訴大家,每天的生活都一樣時,我們應該怎麼面對這種孤獨感。
他們最終也是沒有擺脫到孤獨,那是因為布恩迪亞家族中的人缺少任何實質上的感情溝通,沒有信任和了解。
在生活之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子的,人生而孤獨,但我們要學會與孤獨相處的同時,還要學會如何來化解孤獨。不做書中的布恩迪亞家族,這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也是這本書值得我們一生收藏的原因。
馬爾克斯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
對於社會而言,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對於國家而言,社會是孤獨的;對於世界而言,每個國家是孤獨的;對於宇宙而言,何嘗不是孤獨!
百年人生,百年思考,最終還是孤獨離去。
當一切都成為泡影,竟然只有孤獨永恆。
當你讀完這本書書你會覺得:我們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過是一個個轉瞬即逝的環境,唯有孤獨永恆,反而擁有祥和和平靜。
沒有哪部外國名著可以像《百年孤獨》一樣影響中國一整代的作家
有人這樣說《百年孤獨》「無法忘記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的震撼,竟然還有人這樣寫小說,小說本身的文字就很魔幻,讓人如中了毒一般,一定要一口氣讀完。」
看一本好書,好比打一場攻堅戰,書中的內容就是你的對手,等你看完文字的時候,你的對手就倒下了。那時,你雖然累,但很充實,有種獲得感和勝利的喜悅。
在閒暇的時候,讀一讀《百年孤獨》,說不定能夠讓你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