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時期,此時的唐朝已經盛世不在,白居易從仕途到晚年這幾十年中,從校書郎到江州司馬又到貶謫再到任刺史一職,在這些經歷中白居易逐漸真正詮釋了他的「樂天」性格。也許這是詩人在人生變化之後對自己的無奈自嘲,也許是經歷仕途坎坷之後心靈的衝淡和平和。但無論如何,這位偉大的詩人為後人留下了不可代替的心靈救贖,他的這種豁然的思想也影響了眾多文人。
比如蘇軾在《醉白堂記》中認為白居易「死生窮達,不易其操,而道德高於古人」,因此他獨敬愛樂天,自然也值得現在焦躁忙碌的我們懂得這種人生的一種寧靜和釋然。也許這是詩人在人生變化之後對自己的無奈自嘲,也許是經歷仕途坎坷之後心靈的衝淡和平和。但無論如何,這位偉大的詩人為後人留下了不可代替的心靈救贖,他的這種豁然的思想也影響了眾多文人,比如蘇軾在《醉白堂記》中認為白居易「死生窮達,不易其操,而道德高於古人」,因此他獨敬愛樂天,自然也值得現在焦躁忙碌的我們懂得這種人生的一種寧靜和釋然。
作為一個天才詩人,十幾歲就能作詩,白居易心繫天下,體恤百姓,比如人們熟知的《琵琶行》、《長恨歌》等等,其實這些都和他善良樂觀的心態有關。在唐代,人們思想活躍,儒釋道三家思想也貫穿於白居易的一生,他青年時渴望仕途,進入朝堂,後來又經歷了貶謫,對時事心灰意冷,久而久之,這種受佛教思想影響較深的「樂天」性格更加活躍於詩人思想當中,後來白居易的一些閒適詩尤其能夠突出這一點,像《官舍小亭閒望》一詩中說到「亭上獨吟罷,眼前無事時」,白居易在自己的平靜世界中自得其樂,還有《和答詩十首》中「任意思歸樂,聲聲啼到明」將這種看透紅塵時世,遊玩於天地山水之間、享受音樂的思想態度表達的自然隨性,更有人們稱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從詩句中就能體會到詩人於花中漫步,心情是多麼平靜舒適。
白居易的「樂天」也體現在他的創作之中,詩人自然是最喜歡寫詩,白居易對待寫詩這件事從未停止過,不管是在朝堂內外,詩人都樂此不疲地從事著自己所愛之事。可能大家也聽說過白居易的一些寫詩小趣事,比如為了寫詩白居易穿著薄衫不畏寒冷在滿天飄雪的雪地裡站了一夜,就是為了寫詩,另外一件就是白居易拿著自己寫的詩給沒多少文化的老婦人看,一直改到她們能看懂為止,這也讓白居易的詩歌有了通俗易懂的風格特點,白居易這種可愛的行為實在令人對這位詩人更加愛慕。
有才華又這麼有趣的人在現在看來也非常引人注意,在當時更是如此,多情才子到哪裡自然都是自帶光環閃閃發光的,白居易隨意的行為和對女性的體貼、關懷、同情也吸引了很多女性,這是預料之內的事。
自古文人都比較多情,比如宋代的柳永、秦觀等很多文人多與藝妓交往,白居易也是如此,身邊的女性很多,比如他的漂亮小妾,尤其是樊素和小蠻,白居易還特別為她們兩個寫過一句詩是「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大膽的把自己小妾的美說出來,就是敢!後來誇獎女子美貌的櫻桃小嘴和小蠻腰就是出自白居易之手,還有《長恨歌》裡描寫女性的「芙蓉如面柳如眉」、「梨花一枝春帶雨」描寫直接、動人,可見白居易就是這麼直率隨性。
大家多少都知道唐代在古代歷朝中算是比較開放的一個朝代,所以這種直接誇讚女性之美的言辭並不十分過分,況且多情文人留下的類似詞句眾多,所以現在的人們不需要考慮這在當時是否算露骨地描寫,這種與女性交往的經歷不是說白居易風流隨意,而是讓他隨心而為的「樂天」性格更加凸顯。
總之,白居易一生不論是在詩壇還是為人處世上,無論是仕途坎坷,還是在詩壇的影響上都真真切切告訴了我們「樂天」有多重要,用一顆真摯的心對待時人時事,活得自然、隨性而為又恪守自己的內心,作為一個有追求、有個性、獨一無二的你如果最近心情低落,不妨學習學習白居易的這種閒適樂天的心態和思想態度,平淡處事,瀟灑走一回。希望我們都懂得抬頭仰望藍天白雲、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去看安靜的風景和美麗的人,去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