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佛系樂天」,平淡瀟灑走一生

2020-12-19 阿南聊文化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時期,此時的唐朝已經盛世不在,白居易從仕途到晚年這幾十年中,從校書郎到江州司馬又到貶謫再到任刺史一職,在這些經歷中白居易逐漸真正詮釋了他的「樂天」性格。也許這是詩人在人生變化之後對自己的無奈自嘲,也許是經歷仕途坎坷之後心靈的衝淡和平和。但無論如何,這位偉大的詩人為後人留下了不可代替的心靈救贖,他的這種豁然的思想也影響了眾多文人。

比如蘇軾在《醉白堂記》中認為白居易「死生窮達,不易其操,而道德高於古人」,因此他獨敬愛樂天,自然也值得現在焦躁忙碌的我們懂得這種人生的一種寧靜和釋然。也許這是詩人在人生變化之後對自己的無奈自嘲,也許是經歷仕途坎坷之後心靈的衝淡和平和。但無論如何,這位偉大的詩人為後人留下了不可代替的心靈救贖,他的這種豁然的思想也影響了眾多文人,比如蘇軾在《醉白堂記》中認為白居易「死生窮達,不易其操,而道德高於古人」,因此他獨敬愛樂天,自然也值得現在焦躁忙碌的我們懂得這種人生的一種寧靜和釋然。

作為一個天才詩人,十幾歲就能作詩,白居易心繫天下,體恤百姓,比如人們熟知的《琵琶行》、《長恨歌》等等,其實這些都和他善良樂觀的心態有關。在唐代,人們思想活躍,儒釋道三家思想也貫穿於白居易的一生,他青年時渴望仕途,進入朝堂,後來又經歷了貶謫,對時事心灰意冷,久而久之,這種受佛教思想影響較深的「樂天」性格更加活躍於詩人思想當中,後來白居易的一些閒適詩尤其能夠突出這一點,像《官舍小亭閒望》一詩中說到「亭上獨吟罷,眼前無事時」,白居易在自己的平靜世界中自得其樂,還有《和答詩十首》中「任意思歸樂,聲聲啼到明」將這種看透紅塵時世,遊玩於天地山水之間、享受音樂的思想態度表達的自然隨性,更有人們稱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從詩句中就能體會到詩人於花中漫步,心情是多麼平靜舒適。

白居易的「樂天」也體現在他的創作之中,詩人自然是最喜歡寫詩,白居易對待寫詩這件事從未停止過,不管是在朝堂內外,詩人都樂此不疲地從事著自己所愛之事。可能大家也聽說過白居易的一些寫詩小趣事,比如為了寫詩白居易穿著薄衫不畏寒冷在滿天飄雪的雪地裡站了一夜,就是為了寫詩,另外一件就是白居易拿著自己寫的詩給沒多少文化的老婦人看,一直改到她們能看懂為止,這也讓白居易的詩歌有了通俗易懂的風格特點,白居易這種可愛的行為實在令人對這位詩人更加愛慕。

請點擊輸入圖述

有才華又這麼有趣的人在現在看來也非常引人注意,在當時更是如此,多情才子到哪裡自然都是自帶光環閃閃發光的,白居易隨意的行為和對女性的體貼、關懷、同情也吸引了很多女性,這是預料之內的事。

自古文人都比較多情,比如宋代的柳永、秦觀等很多文人多與藝妓交往,白居易也是如此,身邊的女性很多,比如他的漂亮小妾,尤其是樊素和小蠻,白居易還特別為她們兩個寫過一句詩是「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大膽的把自己小妾的美說出來,就是敢!後來誇獎女子美貌的櫻桃小嘴和小蠻腰就是出自白居易之手,還有《長恨歌》裡描寫女性的「芙蓉如面柳如眉」、「梨花一枝春帶雨」描寫直接、動人,可見白居易就是這麼直率隨性。

大家多少都知道唐代在古代歷朝中算是比較開放的一個朝代,所以這種直接誇讚女性之美的言辭並不十分過分,況且多情文人留下的類似詞句眾多,所以現在的人們不需要考慮這在當時是否算露骨地描寫,這種與女性交往的經歷不是說白居易風流隨意,而是讓他隨心而為的「樂天」性格更加凸顯。

總之,白居易一生不論是在詩壇還是為人處世上,無論是仕途坎坷,還是在詩壇的影響上都真真切切告訴了我們「樂天」有多重要,用一顆真摯的心對待時人時事,活得自然、隨性而為又恪守自己的內心,作為一個有追求、有個性、獨一無二的你如果最近心情低落,不妨學習學習白居易的這種閒適樂天的心態和思想態度,平淡處事,瀟灑走一回。希望我們都懂得抬頭仰望藍天白雲、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去看安靜的風景和美麗的人,去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淺談白居易
    如果說要論盛唐詩詞我們繞不來李白杜甫,那麼要說中唐詩詞也一定繞不過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太原(今屬山西)人。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作為中唐時期重要的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風格創作,他的政治主張以及體現其主張的諷喻詩,和其對詩歌創作過程中通俗性、寫實性風格的突出強調和表現,為後世文學作出推動作用的同時,也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白居易一生作詩2800餘首,有「詩王」之稱。他將自己的詩歌分為四類,除諷諭詩之外,還有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
  • 白居易的人生: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然。」 這首詩,可謂白居易一生的真實寫照。一代盛名的詩人政治家如何度過悠悠一生的,且讓我們細看端詳。
  • 唐宣宗寫白居易的詩,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有何玄妙
    詩人前兩句就非常準確地概括了李商隱的一生,包括他的詩歌文章的特點,可謂是李商隱的知心朋友。那麼,唐宣宗寫悼念白居易的詩歌,也是一首非常優秀的作品,基本上概括了白居易的一生,他的思想追求,他的文學思想,他的詩歌在唐朝的影響。
  • 以「樂天」自許者白居易
    在唐代詩中,對自己的立身處世有著明確的思考,並通過詩文創作將自己的人生觀點、生活態度加以多方表述的並不多,而白居易卻正是這樣一位有這方面的特色的詩人。白居易以畢生精力從事創作,一生留下了300多篇詩文,「凡平生所慕所感,所得所喪,所經所遇所通,一事一物以上,布在文集中,開卷而盡可知也。」(醉吟先生墓志銘並序)這就是說,白居易一生的經歷遭際、窮通得失以及他的「所慕」(人生理想和價值取向)、「所感」(對生活的體驗和思考),均記錄、表述在他的詩文中了。
  • 達哉樂天行!白居易是怎麼要工資的?
    唐武宗會昌元年,百日假滿後,白居易的太子少傅分司東都職務停掉了,但因為白居易並沒有滿70歲,也就是沒有達到朝廷規定的退休年齡,所以去職後的白居易沒有收入來源了,但這些年收入頗豐的白居易一時間還是撐得住的,而且沒幾個月自己就滿七十了,就可以致仕退休了,到時候就有半俸可拿了,以自己的職級來說
  • 造化無為字樂天——白居易
    (原標題:造化無為字樂天——白居易) 雖然後人常誇讚「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 抵制樂天?白居易:不是我,別開槍!
    近日,據洋蔥日報社稱,一些學生當學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時,看到需要全文背誦,就產生牴觸情緒,後來有人一看白居易字樂天,就找到理由稱:愛國就不背白居易的詩。為此,很多學校緊急發公告教導學生不要誤傷,白居易雖然字樂天,但韓國沒有宣稱他是韓國人,白居易的詩還得照常背。
  • 一場秋雨一場寒:白居易一首詩,寫盡雨夜詩意,助你酣然入眠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一首《秋雨夜眠》,雖然不是非常出名,但是卻寫出了秋雨之夜,大家都能感覺到的情懷。 全詩用詞樸實簡單,意境卻別有一番滋味。涼冷三秋夜,安閒一老翁。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但是白居易卻反其道而行之,一把年紀的老翁,樂天居士,心態卻無比安閒,清心寡欲,悠然閒適的瀟灑態度躍然紙上。「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二句緊承上文,正是作者喜愛幽靜,樂於獨處的寫照。窗外雨聲淅淅,風聲瀟瀟,孤燈之下,白老先生閉目眼神,側耳傾聽,直到睡意來襲,才吹滅蠟燭,上床就寢。
  • 白居易:看看白樂天的生活,是不是很羨慕?
    這些都是很有名的作品,三首詩把白居易當時的看法表現的是很深刻。在當時長恨歌也是傳遍了大街小巷,白居易還真是性情中人。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白居易的生活,看看你是不是很羨慕呢?生活是人慢慢過出來的,白居易也不例外。在寫詩方面是有他的情懷的,就是賞花都能寫出一首意味深長的詩。白居易對於生活也是很享受的,是天生的樂天派。都知道詩人是離不開酒的。
  • 白居易姓白名居易,字樂天,為何卻寫下「《長恨歌》」?
    為什麼提到這部電視劇呢,是因為劇中由王大陸飾演的渤王在其中一集問馬摘星,說他很好奇,白居易名居易字樂天,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比較豁達的,為什麼卻寫下了《長恨歌》,而且還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他到底是有多恨?這一問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白居易為什麼寫下《長恨歌》。
  •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佛系白居易和中二劉禹錫的不同人生觀
    這句詩來自劉禹錫回贈白居易的作品,劉禹錫與白居易都是中唐第一流的詩人,時稱「劉白」。從兩首詩的言語和立意能看出劉禹錫與白居易的不同之處。兩個人的詩都比較通俗易懂,流暢上口,但是反映出兩個人的對於人生的態度卻大有不同。
  • 浮雲不系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這裡藏有皇帝曾經的辛酸和不易
    前言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是寫白居易最妙的兩句詩。其妙處並不僅僅在於嵌入了白居易的名和字,更在於居易、樂天本身還有自己的一層深意。這首詩的作者李忱(chén)並不是一個特別著名的詩人,但是他卻有著特別尊貴的身份。
  • 「佛系」雖佛,佛而無過
    於是關於佛系的一些話題又重歸大眾視線,「佛系」這個詞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能夠一次又一次地戳中人們心中的未知禁地。對於網絡上流傳的「佛系」現象我自然是非常不認可的,有時候會很驚訝為什麼他們這麼不在乎成敗,為什麼可以不帶任何底氣來瀟灑、他們為什麼選擇在最好的年紀去這個國家的樹蔭下乘涼,為什麼在清晨做著黃昏的事……有時候他們的行為十分讓人氣憤,但是,那畢竟是少數,少數人帶動起來的潮流,哪怕有很多人誤入了這個潮流但也並不意味著那些人也就成為了少數人中間的一分子。
  • 菱花鏡上行:白居易的鏡中人生
    白居易鏡詩中開始出現「二毛」,是在他35歲之時。「二毛」就是黑髮中夾雜著白髮,頭髮斑白,有兩種顏色。《權攝昭應早秋書事寄元拾遺兼呈李司錄》:「到官來十日,覽鏡生二毛。可憐趨走吏,塵土滿青袍。」這說的是白居易35歲任周至縣尉時的一種生活狀態。《新秋》:「二毛生鏡日,一葉落庭時。老去爭由我,愁來欲泥誰?」這首詩為白氏自江州司馬升遷至忠州刺史時所寫。
  • 白居易的一生,與茶有不解之緣
    大唐元和十年,白居易由京官左遷江州司馬,在潯陽江(長江九江段)江畔聽聞了琵琶女的悽涼身世,感嘆「同是天涯淪落人」,遂寫下名動天下的《琵琶行》。廬山花徑:白居易草堂古今文人,不是愛茶,便是愛酒。白居易便是個愛茶之人。
  • 佛系出自哪裡佛系什麼梗?解釋佛系屬性什麼意思及佛系生活來源出處
    佛系出自哪裡佛系什麼梗?解釋佛系屬性什麼意思及佛系生活來源出處!最近網上特別流行一個詞「佛系」,什麼佛系追星、佛系男孩、佛系女孩、佛繫戀愛都出來了,讓人看得摸不清頭腦。那麼,佛繫到底是什麼意思?佛系是什麼梗呢?》》》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女孩是什麼梗?
  • 徐州十二饌之樂天鴨子
    樂天?咋一聽好像是一個地名。但是千萬不要搞混了,那叫樂山,四川樂山。那樂天是什麼?樂天是個字。誰的字?他的字。名叫白居易,「君子居易以俟命」的「居易」。表字樂天,「樂天知命故不憂」的「樂天」。樂天鴨子的樂天就是這個樂天了。
  • 白居易、蘇軾等令人驚豔的名字,都來自儒家四書五經
    白居易名字來源還有一個傳說:他出生時, 正逢水患, 祖父白湟感嘆當時居住的不易,就給孫子起名「居易」,是希望孩子一生平安順達之意。「樂天」出自《周易·繫辭》:「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翻譯:依正道而行不走邪路,樂觀地對待客觀規律而知道天命運行準則並按此行事,就沒有什麼憂慮的。白居易的「名」與「字」雖然來自不同的經典,但內涵相似,是用平常心迎接命運,不論什麼結果都能樂觀接受。
  • 禪意生活:心若無塵,瀟灑一生
    想平淡、想瀟灑、想超脫、想實實在在地把握自己,想留一份純情,坦坦蕩蕩地面對外面的世界。然而世俗的喧囂常常擾亂耳鼓。塵世的霓虹,令我眼花繚亂。月的圓缺,花的開榭,人的聚散,這些也會讓我黯然神傷,想起曾經面對的點點滴滴,也會讓人心語無言。生活如浩瀚的大海,時時發生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