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已經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了,但是三亞一些家長跟我們欄目反映,他們還在為孩子不能上學的問題而苦惱不已。家長們聲稱,造成現在的困局,是因為被人騙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當事人 趙亞明:小孩已經到了入學的年齡,這邊就很多家長都沒有符合要求。 比如居住證就要半年,而且還需要很多相關的手續。通過我朋友說有人可以辦,說以前也幫忙辦過,我想在二小讀書比較近一點,他就說兩萬(多)塊錢。趙亞明介紹,他是外來務工人員,平日在三亞各個工地打臨工,由於著急解決孩子上小學的事情,今年6月份,他通過朋友介紹,在一家酒店內碰面,認識了一名女子周某。對方稱,只要繳納足夠的錢,她就能幫助趙亞明的孩子就讀三亞市第二小學。6月27號,趙亞明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給周某總共轉了兩萬二千塊錢。
當事人 趙亞明:她就說在8月27號、28號就會收到通知,就帶小孩去報名了,然後一直拖到9月1號、2號都沒有音訊。
說好的學位一直未見影,趙亞明趕緊聯繫周某,哪想對方的電話已經關機,這幾天多方尋找,趙亞明發現,自己身邊,還有不少老鄉、工友,也通過同樣的方式,把錢交給了周某,說是幫忙買學位。
當事人 張強:我住在港門村,然後七小和二小是離我們那裡是比較近的。我們是屬於外來務工人員,我們不想孩子在家成為留守,通過朋友認識周某,總共花了三萬塊錢,他們說三萬塊錢可以進七小。
當事人 陳燕清:花兩萬去二小,(微信群)裡面花了指標,各大學校都有,明碼標價的。在三亞當地一些家長微信群裡,記者也看到,有人曾發出信息,明碼標價各個學校的學位費:七小三萬五,三小一萬七,二小兩萬,九小三萬七。但無一例外,這些向周某交了錢的家長,他們的孩子都沒有收到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家長們慢慢回想這一過程, 愈發覺得不對勁。
當事人 陳燕清:當時我朋友就跟我講說,這個人(周某)已經幹了七、八年的中介了,專門為教育局的人賣學位的,又是老鄉說的話我們肯定相信了。很多家長了(記者:多少個?)幾十個,那個周某親口承認有60個,上百萬了金額,數目很龐大了 。記者注意到,這名周某,在微信上跟家長收錢、聊天,都給出「我辦事你放心」「不急,學位會有」等承諾,而家長們聽到「周某和教育局裡面的工作人員認識」的說法,便更加深信不疑。一些家長提供了9月1號和周某的一段電話錄音,錄音中周某還表示領導正在儘快幫家長們落實學位。花錢買學位,靠譜嗎?記者也分別走訪了家長們所說的幾所學校,了解情況。
三亞市第二小學 校長 王迎春:(記者:姓周的或者誰誰中間人塞兩萬多塊錢, 幫學生錄取有沒有這樣的情況?)我們二小保證沒有這樣的情況,我確實在我們一個家長的智慧群裡頭看到這樣的消息,說實在的,家長的這種遭遇,我們是很同情的,但是我們要告訴家長,一定要通過正規的渠道到學校裡辦理入學手續。
三亞市第七小學 校長 李今新:我們學校沒有說花錢能進入學校的,我們希望廣大家長能了解點國家政策。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多處都是劃片入學就近免試劃片入學,個人收費、學校收費的行為都是違法的。三亞市區各個公立小學的校長都明確表示,新生錄取工作遵循「學校審核錄取,招生辦備案」進行,有嚴格的多層審批制度,不可能存在花錢買學位等不符合招生政策的情況。直播海南記者報導。
多人牽涉「買學位」一事 一人確屬當地中學職工
聽到學校否認「花錢能買學位」的說法, 家長們才回過神來,紛紛表示上了「周某」的當。那麼這個姓周的中間人目前去哪了?此外,周某對家長宣稱,認識三亞市教育局裡面的工作人員,對此,記者也展開調查。
家長們告訴記者,9月2號,家長微信群裡面,有人發出一張聊天截圖,內容為一位自稱是「周主任」的人,對中間人發出的緊急通知,內容為:「今天市委巡查組將巡視市局,各教科局,各直屬中小學,報名事項改到3號。經過與學校溝通,明天阿霖負責河東區所有學校報名事宜,阿平負責河西區所有學校報名事宜,剩餘相關學校由我安排報名事宜。」對此,家長們說,這個周主任大家並沒有見過,不過周主任說的「阿霖」家長們並不陌生。在之前的接觸過程中,阿霖稱自己叫姚某霖,是三亞市教育系統的工作人員,是中間人周某的上家。
當事人 陳燕清:5號的時候,(周某)她就跟我們講說,讓上家來跟我們退錢,然後我們問她上家是誰,她說是在叫什麼姚某霖,這個男的那天也過來,也跟我們家長說怎麼退錢法。
家長們還提供了當天姚某霖出面解釋的視頻和照片,不過在9月5號之後,姚某霖也不見了蹤影,手機也無法接通。姚某霖是不是三亞教育系統的工作人員?微信中的「周主任」又到底是誰?記者隨後來到三亞市教育局,核實情況。
三亞市教育局辦公室 工作人員:那個是民中的老師。
記者:姚某霖是不是?
三亞市教育局辦公室 工作人員:對,四處去騙人家說可以辦這個什麼,不明的家長就(把錢)給他了,其實他怎麼辦呢,辦不了的,兩年(之前)我聽說過,針對他的事情也調查過了。
記者:之前這個人也辦過這個事過?
三亞市教育局辦公室 工作人員:就是一、兩個苗頭,辦不成錢也沒給,反正他已經到迷途了。
記者:周主任是不是我們教育局的人?
三亞市教育局辦公室 工作人員:(有一個)跟這東西沒關係的。
三亞市教育局方面表示,姚某霖是三亞市民族中學的一名後勤職工,之前也曾借調到教育局工作過,但「花錢買學位」的做法是他個人行為,跟教育局無關。此外,家長們所說的周主任到底是誰,教育局也不清楚。記者隨後來也來三亞市民族中學,了解姚某霖的情況。
三亞市民族中學 辦公室主任 黎波:上周五我們就給他記過的處分,他也是承認拿來人家的錢。他說拿來錢又交給了他的上一級,交給了那個人現在找不到,公安機關判刑的話,要根據事業單位處理條例(處理)。
倆嫌疑人被警方控制 教育局統籌安排學生入學
三亞市民族中學方面表示,已經對姚某霖做出初步的記過處分,由於事發後,姚某霖已經被警方帶走調查,事情具體情況,還有待調查。記者也通過三亞市公安局了解到,收取家長們學位費的周某、以及他的上家姚某霖,目前已經被警方控制。
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 工作人員:那個人也抓了,至於錢的去向我們還要審查 。現在周某和姚某霖該受法律制裁就制裁,除了姚某霖和周某,還有沒有周主任在裡面的,我們還要審查。三亞警方表示,目前案件正在偵辦當中,民警將儘快破案。此外,針對此事,三亞市教育局也發文各學校,要求加強教師職工作風建設,而對於買學位事件導致多名孩子無法上學的情況,三亞市教育局正在進行登記工作,準備統籌安排。
三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 科員 黃紹平:2015年我們三亞分區以後,把外來務工子女入學權限下發到各區,有些是電腦搖號,有些是根據比如崖州區、海棠區學位相對不這麼緊張的,按照相對就近的方式直接安排。這些小孩沒地方上學,我們各區教科局也根據他們各學校學位情況,跟他們統籌安排學校,出現(買學位)這種情況希望家長能夠辨別。
新聞連結:開學季 這份防騙錦囊請收好
又到開學季,不法分子也開始蠢蠢欲動。除了買學位、買指標入學的詐騙外,校園周邊還存在不少騙局,下面我們一起盤點,特別提醒廣大學生、家長注意防範。
第一招:錄取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機構,給考生發放錄取通知書,或者,宣稱認識人可以幫忙買學位,矇騙學生和家長,招攬生源,騙取錢財。第二招:手機信息詐騙「您好!我是孩子的班主任,請把這學期的學費打到學校農行帳戶」專家指出,如果收到此類簡訊,或者接到自稱是教育局工作人員,將發放貧困學生助學金,並要求家長繳納相關費用並轉帳的電話,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因為這極有可能是詐騙。還有不法分子利用簡訊或微信,發給家長孩子的成績資料、家庭資料等,並附帶連結,此時應尤其謹慎。
第三招:編造意外詐騙這類騙子惡意迫使學生無法和家長及時的電話聯繫,然後假稱是學校的老師給家長打電話,說孩子生病或出意外需要醫療費,在家長不知所措的情況下,一步步引誘受害人到銀行轉款匯款。第四招:冒充「師長」詐騙「一些不法分子常在校園裡以學長、學姐的身份來騙取新生信任,再以沒帶錢、急用錢等方式進行詐騙。這類詐騙往往選擇銀行網點已關門的傍晚或晚上作案,騙子會在開學季假冒老師或學長,進入教室,收取班費、材料費等各種名目費用,收完後就不見蹤影。如何防騙?要做到「四不」和「四要」「四不」:不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轉帳、不匯款;不要將自己的個人隱私隨意透露給陌生人;不要填寫各種來歷不明的表格;學生不要單獨與陌生人外出。
「四要」:家長和學生之間要經常聯繫,家校情況互通;約定好匯款條件、方式,;平時要多看、多聽、多學習防詐騙的知識,這樣才能有效識別銀行卡詐騙、網上詐騙、電話詐騙;學生在外要始終保持通訊暢通,牢記緊急求助電話等。
您點一個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本期編輯:王小輝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