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課·第六期
《我想離開,做個自由人》
費勇
今天讀享修心課的主題,是每個人心中都思考過,並且一直在爭取的一個字眼:「自由」。
另外,我們也準備了張懸的《自由》,一首好聽的背景音樂。祝你閱讀愉快。
盧武炫臨終前有一句遺言:我想離開,做個自由的人。
按照世俗的標準,盧武鉉是一個很成功的人,從一個普通的農民的兒子,靠著自己的奮鬥,當上了韓國的總統。
但是,最終,他在世間得不到自由,於是,他從懸崖上跳了下去。跳了下去,還是不自由。是一個悲劇,一個人間的悲劇,一個成功的悲劇。
我想離開,做個自由的人。其實,這是我們大家的願望。
誰不想做個自由的人呢?通向自由的路途,在世間,好象只有二種:積極的進取和消極的逃避。
前者把人生的意義歸於事業的成功;後者看破了紅塵,要麼隱逸,要麼自殺。但是,無論積極的進取還是消極的逃避,在佛陀看來,都不能真正獲得自由,更不要說獲得自在。
經文上說: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又說:汝速出三界。佛陀的意思是:世間的一切,你所看到的一切,其實都是不可靠的,請不要沉迷在其中,而是跳出來,跳出來,趕緊跳出來,跳出來,否則,你就會被火焰所焚燒。
首先是你必須要跳出來。跳出來,才有無限的視野,和無限寬闊的胸懷,才可能通向自由。
顯而易見,佛陀認為在我們的世間,在一切的社會體系之中,在一切的人類觀念體系裡,並沒有生命安頓的地方。你必須跳出來,跳出這間房子所構築的所有壁壘,你才能發現,在房子之外,是多麼無限的存在,是多麼安穩的所在。
因此,一位印度的修行者總是對那些來學習的人說:燒掉你們的房子再來見我。只有燒掉房子,你才能變得一無所有。他所說的房子,指的是我們的習氣、觀念,指的是一直束縛著我們的那些社會成見和習慣。
他的意思是你必須拋棄這些觀念、習氣,你才可能離開這個煩惱的世間,做個自由的的人。
佛陀的意思有些稍稍不同,他也認為房子是必須拋棄的,但並不認為你自己去燒掉它,因為無須你動手,那所房子自己已經著火,已經在燃燒;所以,佛陀只是告訴你:你的房子著火了,你必須要找到一扇門,然後,走出去。
你首先要做的,是走出去。所以,他這樣殷殷地呼籲:不要在沉迷在這所房子裡了,這只不過是一所破敗的正在焚毀著的房子,趕快出來吧。
然而,很多人還是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卻害怕出去。是習慣在束縛著我們,或者,是我們自己為自己創造了一所房子,一所監獄。
史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裡那位敘述者「我」說:
「當一個人進了監獄後,起先無法忍受被四面牆困住的感覺,然後,你逐漸可以忍受這種生活,進而接受這種生活…….那種受到制約、仿佛中了毒的平靜生活。這就是所謂的體制化徵候群」
但是,另一方面,無論多麼強大的體制,無論多麼堅固的房子,就像電影裡所描述的,只要你擁有飛翔的夢想,你就可以像安迪那樣,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用了27年時間,用小小的錘子,打通了通向監獄外面的道路。
為什麼安迪那麼堅持著要出去?因為他不想被體制化,因為他明白,這是監獄,不是屬於他自己的地方。最終,他到了他想去的地方:齊華坦尼荷。那個美麗的邊境小鎮。
另一部美國電影《飛屋環遊記》,是動畫片,卻值得所有的成年人觀看。
也是關於飛翔,關於離開平庸世間的故事。那間在鬧市裡的小小屋子,終於飛上藍天,飛向夢想中的大瀑布。
在昏暗的電影院,我突然想起我曾經也有夢想,也夢想著飛翔,心中也有我自己的邊境小鎮。但漸漸地,從什麼時候開始,遺忘了夢想和那個小鎮?遺忘了自己曾經有過飛翔的翅膀?
編輯 Blake
插圖 Pixabay
版權聲明
本文系讀享獨家稿件。如需授權轉載,請聯繫: blake@duxianghui.cn 如果喜歡,歡迎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