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兒行千裡母擔憂」,這句話很好的表達了很多中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愛,他們認為孩子就是自己最重要的一切,希望孩子一生都能夠健康快樂無虞,但是孩子總會有長大的一天,也總會有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比如說上學,父母選擇一所學校之前必定先要千挑萬選,然後才能把孩子放心的託付給學校的老師,如果孩子在學校裡出了什麼意外,那做父母的一定會痛心疾首。
劉女士4歲的女兒目前正在上幼兒園,準備到了要接孩子放學的時間,卻接到了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說比平時放學晚半小時。
原來,女兒因為沒吃完午飯,還把黑豆和花生偷偷倒掉,而被班主任罰關在教室裡,二十分鐘後,又因為其他老師疏忽,把教室門給鎖上了,女兒自己爬上窗口,從2樓摔了下去,頓時摔成重傷。劉女士聽到孩子受傷的消息,一開始還以為是小朋友間的磕磕碰碰,沒想到去到醫院才知道是墜樓,孩子不僅掉了幾顆牙,還出現了多處骨折,已經是重傷了。
這讓劉女士感到非常憤怒,把4歲的孩子關在教室裡,這樣的懲罰很容易導致嚴重的後果,畢竟孩子還小,作為老師,應該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用這樣極端的懲罰。
這位女孩因為挑食和浪費糧食,被老師關在了空無一人的教室裡。其實這樣的懲罰方式是非常不妥的。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孩子還小不懂事,對不喜歡的東西自然第一反應就是抗拒,作為家長,遇到孩子挑食的情況,應該主動跟孩子講明這些東西雖然不好吃,但是對身體好,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孩子主動去吃。
當孩子努力克服挑食的毛病時,家長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如果孩子實在不能接受,對不喜歡的食物到了難以下咽的地步,那就也不應該繼續逼迫孩子吃了。
不卑不亢,與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
有的家長在和老師相處的過程中,有的時候為了能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多加關照,就刻意的去迎合和討好老師,時刻關注老師的動態,生怕會讓老師有一點不滿意而波及到自己的孩子,或者另一類家長是覺得老師本來就是應該為自己的孩子服務的,再怎麼要求都不過分,即使在老師休息的時候也會打電話去打擾老師。
其實正常學校裡的老師是不會刻意的去針對某個孩子,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應該做到不卑不亢,與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正所謂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在對老師提出要求的前提也要多向老師保證自己會用心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相互的,家長和老師之間也是遵循著這個道理,家長總是希望老師能夠多多關照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長要知道,教育是學校、家長、孩子三方之間努力的成果,想要單單靠老師教育孩子是很難實現的,因此,家長在對老師提出要求的前提也要多向老師保證自己會用心教育孩子,這樣老師才會更加有動力去教導孩子。
孩子是家長的心頭肉,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還會遇到很多人和很多事物,每一樣都是未知的挑戰,希望孩子們都能平平安安,健康快樂的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你會如何看待幼兒園老師懲罰孩子的行為?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