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呼喚—初一新生適應不良的輔導

2020-12-25 中考網

  問題概述

  A同學,男,初一新生。在入學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和同學動手打架多次,都緣於一兩句話的不投機,或無意的相互碰撞;上課多次遲到,只緣於想爺爺奶奶,去電話廳給家裡打電話;多次不交作業,不是不會,而是時間不夠沒寫完或忘了帶作業本;課間或自習課上,他常常一個人坐著發呆,若有所思;有時,還緊握雙拳表現出一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痛苦狀……作為住宿生,他不能習慣學校「嚴格」的作息制度;早操前,來不及收拾被褥,幾次被生活老師點名批評;晚上,不習慣自己去打熱水、洗漱;更有幾次,莫名其妙地趴在床上大聲痛哭,嘴裡還叨念著:「我為什麼不是天才?」讓同學們目瞪口呆。

  問題分析

  其實,A同學的種種異常表現,源於對新環境的適應不良。

  入學適應不良,是新生中常見的一種適應性障礙,尤其在初一新生中最為普遍。因為初一新生大多為十二三歲的孩子,自身的適應能力比較差。從小學到中學,面對突然變得緊張的生活和學習,相當一部分孩子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和挫折,他們有的一時間沒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信心,產生自我懷疑的消極情緒,變得心情抑鬱;有的遇事難於自控,便採取種種激烈的方式來發洩。A同學則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輔導策略與過程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為了幫助A同學擺脫痛苦、恢復自信,我對A進行了輔導。

  儘快認識新環境。我在班裡召開以《小學生、初中生》、《讓你了解我》等主題班會,通過比較小學和初中課程的變化,每天上課節數的變化,學習方法和作業量的不同,讓同學們了解:從小學到中學,存在著方方面面的過渡。過渡順利,大家的學習就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大步前進,反之,則會成績下降。通過大家對自己的特長、愛好的介紹,增進了新同學之間的了解,也讓A明白了:進入初中後,產生壓力,純屬正常的心理反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關鍵是儘快適應新環境,變壓力為動力,在新的競爭中爭上遊。

  傳授有效的自控方法。為了幫助A同學控制自己的激烈發洩,我們一起研究出幾種有效的發洩鬱悶、解決衝突的文明方式:大哭,可以算一種調節心情的好方法;也可以直接找老師、朋友訴說,或去心理諮詢室;還可以到大操場彈上一曲(彈吉他是A的強項);可以通過打球、跑步等體育活動,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更可以通過寫日記、寫信發洩抑鬱;如果面臨一場強烈的衝突時,可以緊緊攥拳,嘴裡數出1、2、3、4、5……如果數到了10還控制不住自己,就轉身往老師的辦公室跑等。

  發揮同學互助作用。為了讓A同學儘快融入班集體,我和生活老師達成共識,充分調動「舍友」們的積極性,幫助A儘快提高自理能力。宿舍長是一位從農村來的同學,生活自理能力強,又樂於助人,在我的幫助下,他們很快成了好朋友。在宿舍長的倡導下,從作息時間到整理內務,小到個人洗漱大到集體衛生,都有人幫助、提醒他,但決不代勞。幾個星期的時間,A便被評為「宿舍標兵」。

  與家長合作共同教育。根據A同學的實際問題,我們約定家長要做「狠心」家長,控制孩子往家裡打電話的次數。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周末讓孩子自己乘車回家,回到家裡,讓孩子洗自己的衣服,學習照顧爺爺和奶奶……家長努力保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致性,指導孩子從小事做起,循序漸進,逐步培養他適應社會、獨立生活的能力。

  輔導結果與思考

  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A同學很快適應了初中的生活,又恢復了自信。他知道,他與其他同學一樣,都是天才。第一次期終考試,A同學的成績就躍居班級前5名之內,第一學年結束時,又被評為三好學生。

  專家點評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初中第一線的班主任。她在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天才」的呼喚,很具有典型性。她結合教育理論,採取了正確的教育輔導方法:儘快熟悉認識新環境、給予有效的自控方法、集體互助、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等。其輔導方法卓有成效,值得中學一線教師,尤其是剛接手新生的班主任們借鑑參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店子鎮中學積極開展初一新生心理健康輔導活動
    講座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見習記者 高夢君 通訊員 李效強 濱州報導學會適應,迎接挑戰,是初一新生必須面對的考驗,是新同學必須學好的第一課。為保證初一新生儘快適應環境,實現小學生活到初中生活的轉變,店子鎮中學積極開展初一新生心理健康輔導,上好初一新生開學第一課。
  • 新生適應不良
    新生入學之新生適應不良這段時間疫情還未完全結束,但是大多新生已經開學,經歷了長達半年多疫情的洗禮,相信大家的心裡都會有所感觸,半年時間都在家裡上網課。現在開學,有許多新生出現了適應不良的情況。在這裡給各位同學們提一些建議。新生適應不良的問題很多同學都會出現,每年開學都會有。
  • 「清源,我來啦」 我校舉行初一新生心理輔導講座
    「清源,我來啦」我校舉行初一新生心理輔導講座    從一個小學生躍升為中學生,孩子們該如何適應中學生活
  • 從容應對「初一變化」 初一新生家長「三大忌」
    初一新生正處於人生轉折期,心理和學業波動大,教育人士提醒初一新生家長——從容應對「初一變化」  9月1日,瓊瓊就升讀初一了,最近,瓊瓊媽有些焦慮:「瓊瓊讀小學時,對於她的一切,我基本上是大包大攬,上了中學,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發生了變化,性格叛逆,我也明白教育方式必須隨之改變,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判斷,可是又不敢完全撒手不管,究竟怎樣才是合理指導呢
  • 開學季,警惕新生適應不良
    圖片來源:網絡每年的9月份,新生們或許懷著新奇、期待的心情開始新學期生活,又或者是緊張、忐忑、甚至是抗拒。大多數同學能較順利地完成新舊學期的過渡,但也有部分同學在面對生活、學習、人際等各方面的明顯變化時,出現「適應不良」現象。前幾天,我們推送過如何幫助小孩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
  • 大一新生適應障礙如何緩解?
    在對大學學習不適應的原因調查中,47.7%的學生表示「教師上課講得快,信息量大,難以跟上教學節奏」,名列所有原因的第一位;而「課程難度大、課程多」佔29.8%,位列大學新生對大學學習不適應原因的第二位;另有16.1%的學生選擇了「得不到老師及時的輔導,有不懂的問題難以解決」;甚至有8.3%的學生選擇了「學習目標不明確,不知道上大學後學習為了什麼」。
  • 新初一新生怎樣快速適應初中生活
    小學生是在老師和家長督促下學習的,但是上了初中之後就要靠同學們的自主意識,主動學習了,但是如何更好的適應初中生活呢?下面為大家分享新初一新生怎麼在生活方面度過非常期,供大家參考學習! 在小學,知識相對淺顯,同學們大多能掌握,作業和考試評價均為優秀,但上了初中,知識內容和難度都增強了,如果還是以小學的學習方法和心態來應對,肯定會有不適應,等反應過來,成績就已經落下很多。」 每到初一年級,所有同學的學習成績會有大的變化。
  • 強迫、依賴、失落、焦慮 部分大學新生適應不良
    「小敏的表現被稱為學校適應不良綜合症,這在大學新生中尤為常見。」近日,在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的大學生活動中心,該校心理諮詢與研究中心主任寧維衛以具體案例,向新生家長們傳授如何呵護大一新生的「心經」。  據介紹,該校在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評時,發現「強迫」的均值居於所有心理健康因子的首位。
  • 初一新生如何越過中學這道坎
    不少初一新生由於對新學段缺乏認識或認識不足,未能根據初中生活的新特點進行調整,結果上初中後手足無措,生出種種不適應,嚴重影響了學習質量和健康成長。讓我們來扶這些幼小的孩子一把,送他們一路走好。可是從初一直到中考結束,以他們為代表的一部分優秀學生均未進年級排名前列,甚至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而他們在小學畢業和初一的入學考試時都是這一屆學生中的「領軍」人物,老師也無奈地稱他們為「沉睡的1號種子選手」。相反,那些曾經在小學弱於他們的部分學生都考入了重點高中。 之所以出現上述那樣大的落差,是因為這些「沉睡的1號種子選手」沒有適應中學的教育方式和環境。
  • 海星中學初一新生的行李箱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8月30日,嵊泗縣海星中學初一新生正式報到,準備迎接即將開始的初中生活。他們沉甸甸的行李箱裡,又會有什麼特別的物品呢?
  • 初一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團體輔導效果
    採用時間管理傾向量表對隨機選取的 435 名初一學生進行測查,將時間管理傾向低分者的 60 名初一學生通過性別、生源地和獨生子女方面的匹配分為兩組,隨機選取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實驗組對其進行為期 10 周,每周 1 次,每次 50 分鐘的時間管理傾向團體心理輔導,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在團體輔導前後對兩組施測時間管理傾向量表、成就動機量表和一般拖延量表。
  • 初一新生軍訓心得體會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園百科>節日習俗>正文初一新生軍訓心得體會 2012-08-08 15:24 來源:網絡
  • 又到了一年一度迎新季 大一新生適應障礙如何緩解?
    適應障礙症 表現在三方面  大一新生的不適應首先是在人際關係上。  福建工程學院2016級1536名新生的網絡問卷調查顯示,56.3%的大學新生對大學的人際關係感到「不適應」或者「非常不適應」,而感到「非常適應」的僅佔到全部樣本的15.5%。
  • 2020級初一新生福利:如何學好初中英語?快速適應中學生活?
    小升初進入中學生的福利:該如何學英語,如何快速適應初中生活本文為大家分享了四個小妙招,教你輕鬆學英語,同時給出家長和孩子三個小建議教會孩子快速適應中學生活,本課程適用於2020級初一新生哦,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性閱讀。
  • 貼士丨又是一年一度迎新季,大一新生如何適應新環境?看看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在對大學學習不適應的原因調查中,47.7%的學生表示「教師上課講得快,信息量大,難以跟上教學節奏」,名列所有原因的第一位;而「課程難度大、課程多」佔29.8%,位列大學新生對大學學習不適應原因的第二位;另有16.1%的學生選擇了「得不到老師及時的輔導,有不懂的問題難以解決」;甚至有8.3%的學生選擇了
  • 濮陽油田景華中學舉行初一新生入學教育動員大會
    初一新生入學教育是學生邁入中學校園的第一課,是引導初一新生適應中學生活的關鍵環節。8月27日下午,濮陽油田景華中學初一新生入學教育動員大會在操場上隆重舉行。油田武裝部軍官、校軍訓領導組成員、新生班主任及初四、初一年級全體學生參加了本次動員會。大會由團委書記張祥英主持。
  • 有一種上學困難叫「環境適應不良」,你的孩子中了幾條?
    估摸是初一新生吧,學生打完電話回去了,也不知道後來怎麼樣。今天還是放學時間,一位媽媽領著孩子吃東西,看起來像是家裡做好了打包過來的,媽媽很關切的樣子,孩子邊吃邊說,還有幾分鐘就要回去了。看起來,這個孩子適應了學校的生活。「環境適應不良」一般指新生,即小升初、初升高的學生,他們要面臨幾個方面的挑戰。一是環境改變。
  • 廣西大學新生 適應新環境 要從「心」開始
    ,聚焦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9月,各大高校都迎來了2015級新生,除了愛國主義教育、校規班規介紹外,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學後,都紛紛開展心理測評或者心理輔導工作。廣西某高校學工處負責人表示,新生入學得從「心」開始,大學生已成為社會壓力較大的群體之一,大學新生入校一個月左右,容易出現焦慮、輕度抑鬱等心理問題。
  • 名師談「一年級新生」如何儘快適應學校環境
    從此愛上校園——「一年級新生」如何儘快適應學校環境  步入九月,對於小學、初中新生來說,經歷了繁瑣「題海折磨」,冗長假期等待,終於迎來了全新的求學階段。此時此刻,對即將步入新校園的學生們而言,離開熟悉的家庭、校園,進入一個全新的陌生環境,多少都會有些恐懼。只不過,相比成功升學的狂喜,這種恐懼便顯得有些渺小和「後知後覺」。
  • 開學在即,小升初新生如何快速適應初中生活,老師送家長四點建議
    開學在即,最近陸續有新初一學生和家長給我留言,希望能對即將開啟的新學期生活給予一些建議。的確,初一是初中生活的起始階段,所有的同學都希望贏在起跑線上,於是,很多同學在暑假期間報了各種預科班,為順利實現小升初過渡作準備。其實,同學們除了需要提前學習新的知識,更要在思想意識和學習方法方面作好充分的準備,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初中生活。在這裡,我想就初一新生如何為初中生活作準備分享幾點個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