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永遠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天災或人禍總是會在毫無預料的情況下降臨,但是這些危機過後,這個民族就會愈發壯大。
正如西切威廉斯所說,「人生是一次旅行,航行中必然會迎來各方面的勁風,然後每一陣風都會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穩住船舵,即使是暴風雨也不能使你偏離航道。」
無論是國家、民族還是個人,只要穩穩地度過了履歷中的每一次危機,就會變得更加堅韌。世界上有234個國家和地區,但是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雖然會因為領土、財富等問題發生爭執,卻也無法避免有時候會一同經歷全球性的危機。
金融危機的爆發
歷史上,出現過幾次金融危機,其中就有1997年的金融危機。1997年的金融危機主要是亞洲地區的危機,在這場危機到來之後,亞洲很多國家的貨幣都貶值了,但是中國貨幣始終沒有貶值。
社科院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在講座中進一步分析過1997年的那場金融危機。葉海林表示,中國人民幣當年沒有貶值,使得亞洲經濟站住了,但中國當年必須要抗住這場金融危機,為的其實是香港。
葉海林
中國在90年代加入了東協,與東協開始了合作,那時的中國在各個方面都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但總體來說中國還是落後於大多數國家的。
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全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不小的區別。但當年亞洲許多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的時候還沒有完全掌握自己國家的發展路線。這導致在80年代左右的時候,許多亞洲國家盲目地效仿發達國家進行了一場金融自由化的改革。
在這些進行改革的國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他們先後採取了諸如取消外匯管制等措施。金融自由化之後,首先就吸引了大量的國際資金。
菲律賓
因此,1997年之前,大多數的亞洲經濟體都是處於持續增長的過程的。當年除了金融監管制度的放鬆之外,亞洲地區的利率也十分高。
在金融自由化和高利率的雙重作用之下,越來越多國際資金匯入。然而,之後美元升值、美聯儲加息、國際資本流出等原因導致固定匯率崩盤、貨幣貶值,這場金融風暴便徹底爆發出來。
金融危機爆發以前,中國的發展是較為艱辛的。一方面,中國當時急需修復國內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那時中美關係達到了冰點,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又很顯然是遠高於中國的國際地位的,因此美國對中國的要實行經濟上的打壓是容易的。
但金融危機過後中國的這一狀態獲得了緩和。葉海林在講座中回憶,當年他還是一個大學生,可以說親眼目睹了韓國等國因為此次危機的變化。除了中國以外,大多數國家都沒有扛過這場危機,日本首先就進行了貨幣貶值。
香港與大陸的並肩作戰
中國在這場危機中始終堅持著沒有貶值人民幣,對於當時的歐盟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中國穩住了,導致亞洲經濟沒有徹底崩盤。但正如葉海林所言,中國始終堅持著,也不是為了歐盟,而是為了香港。
亞洲的金融危機是從以喬治·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商開始拋售泰銖開始的,事實上,他們早就覬覦東南亞的金融市場,這一場風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亞洲國家掉入了他們所設置的陷阱之中。
喬治·索羅斯
按照索羅斯等人的想法,他們是想要通過泰國、馬來西亞等薄弱的國家,韓國、新加坡的經濟市場攪成一灘渾水。等到這些國家的金融市場的水被他們攪渾了之後,他們的目標就是中國臺灣和香港了,事實上,他們的最終目的就在香港。
為了這一場活動,他們在東南亞地區進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時注資,這看起來很平常,甚至當時的東南亞國家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陷進,他們陷在「亞洲奇蹟」的泥潭之中無法自拔。
索羅斯等人也確實將這場風暴操控得如他們所想,在他們強硬的態度攻勢下,東南亞各國都毫無抵抗之力,只能任由這場風暴席捲,任由國家的經濟起起伏伏。
1997年十月份,金融風暴終於登陸了香港島,香港股市持續受挫,整個金融界都籠罩在焦慮不安之中。但中國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席捲香港,香港也不會坐以待斃。
香港動用了龐大的外匯儲備吸納港元,除此之外,還調高了利息。加上香港並不是孤軍奮戰,它還有大陸的人們與它並肩作戰,因為中國任何一個同胞都是不容許他人欺侮的!在內陸與外地資金匯入香港之後,香港的股市終於停止了跌停並開始回升。
種種措施之下,香港金融界穩定下來,索羅斯等人的意圖落空。這也是為什麼葉海林說中國人民幣始終堅持不貶值是為了香港地區。如果中國沒有堅持下去,中國內陸的金融界會像其他國家一樣一片混亂,怎能幫香港一起度過危機?
在這次危機中,中國在經濟上採取了較好的措施。
首先,中國取消了貸款規模管理,下調了法定準備金率,與此同時還採取了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等措施,這一系列的措施導致中國並沒有因為短期目標出現信貸失控。
再來,中國調整了國有經濟的布局,將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經濟搞活,又採取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措施。
在一系列操作之下,中國平安度過了1997年的金融危機,在之後的幾次金融危機中,中國也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平安度過。在歷次的危機之中,無論是什麼危機,中國總是以最為有力、強勢的措施,將中國的受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海峽兩岸一家人
中國始終堅持著一國兩制的政策發展,但中國的一國兩制並不意味著中國與香港、臺灣不是一體,相反,正是因為我們是一體,中國才要採取適合各個地方發展的制度。
當危機來臨之時,我們與每一個同胞站在一起,我們可以不為了任何別的因素而努力,我們也可以不為了任何別的合作夥伴而堅持,但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同胞。無論那些危機是天災還是人禍,無論他們的目標是哪一個地區,中國人民始終會站在一起。
在無數次的危機之中,中國始終不會妥協,無論面對的戰爭是有硝煙的還是無硝煙的,我們總是會在關鍵時候擰成一股繩,哪怕前途未知,勝負未定,我們也始終不會放棄,這是屬於中國人的氣節。
中國香港和臺灣與大陸雖然隔著海峽,雖然在歷史上有較長一段時間他們離開過祖國的懷抱,但無論時間有多久,無論歷史變遷多少次,無論我們相隔多遠,我們始終是同胞。距離永遠不會改變我們在情感上的聯繫,中途偶爾的失散也不會成為永遠的隔閡。
在葉海林的講座上,他說,中國是為了香港才必須要抗住97年的金融危機的。事實上,任何一次危機中國都要拼命抗住,為了每一片領土,為了每一個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