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說餵奶的痛超過生孩子的痛
生理性漲奶
應該是大部分新手媽媽的第一痛
這時候媽媽的身體很虛弱,還會伴隨著剖腹產或者側切傷口的疼痛,對哺乳的未知充滿恐懼。
最近在微博看的一則新聞說男催乳師,新聞宣傳男士力氣大,適合這行工作,作為一個業內從業人員萬匹馬從頭上奔過,先拋除性別,通乳真的是需要蠻力麼?本來生漲期的乳房非常敏感,用手觸摸都覺得痛,還要大力揉搓,難怪很多媽媽不堪折磨,感覺生不如死。
什麼是生理性漲奶?
通常是在產後72小時以內(少部分媽媽會在一周左右),兩側乳房突然變脹變硬,可能伴隨腋下腫脹,體溫升高等。
因為乳汁大量增多和水腫的關係,乳房看起來緊繃,移出乳汁後會暫時緩解,過一會迅速漲。一般會持續2天左右,也會有少數敏感的媽媽感覺持續時間較長。
之所以會突然漲奶,是因為孕中期乳房就已經有了合成乳汁的能力,只不過是因為有孕激素的抑制,沒有大量乳汁產生,隨著產後胎盤娩出,孕激素撤退,泌乳二期開始啟動,大量乳汁生成,同時還有淋巴液、血液的聚集,類似上班高峰期車流太多,交通大堵塞了,就變成了生理性漲奶。
很多初產婦沒有哺乳經驗,家人也很心疼媽媽,大家問親戚朋友,問隔壁床,問月嫂,百度,於是五花八門的方法就來了,「病急亂投醫」,一不小心就入坑。
第一坑:熱敷熱燙
網上會有很多說法,也有些醫生護士會建議要熱敷,其實應該是溫敷才對,而且是在哺乳前溫敷,溫敷的主要效果是刺激奶陣,增加乳汁流速。大家會想熱敷是不是溫度高一些效果更好,過高溫度會讓血管乳腺管擴張,增加不適感。另外,滾燙的毛巾敷在乳房上,容易燙傷,得不償失。
第二坑:讓隊友吸
有的媽媽覺得孩子吸完後還是腫脹不適,或者面臨乳房腫脹孩子吃不上,心想橫豎都是吸,讓爸爸上吧。
不過,爸爸吸是萬萬使不得的,成人吸吮力雖然強但和孩子的吸吮模式不一樣,嬰兒吸吮媽媽乳房時,寶寶的舌頭和下顎有節奏的一起運動,舌頭的上下波浪式運動在口腔內形成負壓,刺激出奶陣時,乳汁就會自動流出,大人吸是蠻力,就好像我們用吸管吸牛奶一樣把乳汁抽出來,可能弄巧成拙,吸奶不成還把媽媽乳暈吸腫。而且,成人的口腔裡有細菌,可能會把細菌帶到乳頭上,再傳給寶寶。
第三坑:暴力按摩通乳
現在會通乳的不僅是通乳師,月嫂護工也齊番上陣,甚至有些媽媽也會讓家人大力按揉,或者直接自己上手揉。
還記得前兩天在抖音看到的一個視頻片段,說的是處理產後生理漲奶的,好傢夥,那個宣傳的醫院最好的開奶師,先讓家人出去(因為家人看不下去的),接著開奶師像揉面一樣搓揉媽媽的乳房,身邊還有兩個護士按壓住媽媽,媽媽臉痛得通紅,連連痛呼:媽,我不行了。
這畫面真的是太扎心了,估計很多沒生的媽媽看了都不敢餵奶了吧~
媽媽可以問一下自己
這樣真的有必要麼?
乳腺真的能夠隔空揉開麼?
如果這樣的話,那血栓是不是也能夠揉開呢?
前面提到:石頭奶漲的不僅是乳汁,更多的是組織液。這時候脹滿的乳腺組織就好像一串串飽滿的葡萄,想想葡萄有多脆弱,一雙大手按揉,葡萄就會滲出汁液,當我們的乳腺組織被大力按揉後,很容易讓乳汁滲入間質引起炎症發燒,甚至乳腺膿腫,媽媽也經歷了本沒有必要經歷的疼痛。
第四坑:用梳子梳
說實話真不知道這是什麼原理,我百度了一下,說能疏通乳腺,難道不是因為諧音麼?「梳」梳同「疏」,如果梳子能梳得通乳腺,那心血管病人,血栓了,是不是梳梳就完事了?梳子用力梳,等於是酷刑和暴力傷害,媽媽漲奶已經夠痛了,加上梳子暴力按壓,難怪有的媽媽會說生不如死了。
第五坑:喝油膩的湯湯水水
很多人深知母乳的好處,也認為湯是一個下奶神器,會煮很多的大補湯,比如豬蹄鯽魚湯等油膩的湯水,讓產婦喝下,產後早期攝入脂肪含量高的湯,細極易發生堵奶,加重漲奶,如同火上澆油,如果想要喝一些葷湯可以等生理性漲奶過後再嘗試,但我們要知道,湯對於乳汁量的提升並沒幫助。
痛到懷疑人生的石頭奶如何預防?
堅持三早一晚
這個概念並不新奇,很多明星比如章子怡出生後都在給孩子做肌膚接觸,寶寶出生後第一時間與媽媽做肌膚接觸,有利於穩定血糖,獲得安全感,刺激新生兒的尋乳反射,未受幹預的寶寶還會有很神奇的乳爬反射,同時儘早讓孩子吸吮媽媽的乳房,越早吃奶,含乳成功率越高,太晚吃上或者是添加奶粉後,寶寶吸吮的欲望則會減弱。三早一晚的具體操作可以參考這篇文章:送給寶寶的第一份健康大禮原來是這個!
母嬰同室,無限滿足孩子的吸吮
孩子在身邊更能及時覺察到孩子需要餵奶的信號,及時給孩子哺乳,保持每天最少8-12次的吸吮。孩子呆在媽媽身邊也更有安全感,減少哭鬧,如果媽媽有使用藥物或者麻醉,需要家人在旁邊一起看護照顧孩子。
重點來了
除了頻繁哺乳,還要保證有效的吸吮
如果只是無效吸吮或者孩子含乳淺,也容易造成媽媽乳頭損傷,無法堅持哺乳,如何讓孩子正確的含乳,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如何才能餵奶不痛?好的銜乳姿勢是怎樣的?
如果寶寶吸吮力有限,或者母嬰分離,可以用吸奶器或者手擠奶代替移出乳汁,初乳粘稠營養豐富,最開始極有可能吸不出來,可以用吸奶器吸十分鐘刺激泌乳,再用正確的手擠奶擠5分鐘,擠出來的初乳可以用針管收集起來補餵給寶寶吃或者儲存起來。
經歷生理性漲奶怎麼辦?
由於乳房腫脹,導致乳暈緊繃,就好像把一個圓球放寶寶嘴裡吸吮,大大增加了吸吮難度,加上大多數媽媽沒有哺乳經歷,不知道怎麼調整,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含乳,那麼這時候應該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反式按壓,排除乳暈水腫,軟化乳暈,讓寶寶更好含接。
如何做反式按壓呢,在餵奶前做反式按壓,來軟化乳暈,暫時消除水腫。
反式按壓法:
首先清潔好雙手,剪短指甲,避免弄傷乳房,手指放置在乳頭的兩側,超胸腔方向施壓,緩慢的數到50,乳房的每個方向都應該按壓到,用力均衡,避免過度用力。
也可以在餵奶前手擠掉一些乳汁,軟化乳暈,也有利於孩子含接。
在生漲期間,由於乳頭乳暈水腫,不利於乳汁流出,我們可以適當溫敷,請注意是溫敷。溫度以感覺不到燙為準,太高的溫度會讓皮膚燙傷,加重腫脹,溫敷可以在哺乳前3分鐘敷,有利於乳汁移出
乳房遇到挑戰最佳的解決者是寶寶。在寶寶吃的時候可以輕柔的按摩乳房(感覺不到疼痛的力度),增加乳汁流速,按需餵養,保證每天8-12次,甚至更多的吃奶次數,如果寶寶不在,我們就需要藉助吸奶器和手擠奶,注意正確的使用吸奶器,選擇合適的喇叭罩,否則適得其反,加重乳暈水腫,產後媽媽比較虛弱,也可以教會家人手擠奶,來幫媽媽緩解不適。
在寶寶有效吸吮後,乳房也可能會很快有漲感,這時可以適當的冷敷,來緩解腫脹不適感,媽媽第三四天應該還在醫院,可以用準備好的儲奶袋,裝涼水冷敷,或者是直接用袋裝牛奶冷藏後充當冷敷袋,也可以用捲心菜敷,但要記得把捲心菜用擀麵杖擀出汁液變成半透明狀再敷在乳房上哦。
除此之外的一些小提示
初為人母,很多事情都接踵而至。
不管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生理性漲奶是我們產後的第一道難關。
生漲來臨時,慌了神,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胸前就好像兩個定時炸彈,害怕自己會怎樣,充滿對於未知的害怕。
想到微博很多媽媽描述生漲時候的痛苦,甚至想要全麻通乳,為了寶寶的口糧得到保障,媽媽們承受了太多,字裡行間裡看著讓人心疼。
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生理性漲奶,預防石頭奶,不走誤區。
願每個媽媽都能被溫柔以待。
諮詢師介紹
▼
作者:秋婷
首發:馬蕾孕哺
編輯 | 馬蕾孕哺育
圖片 | 網絡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