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謎是我國一種源遠流長的寫在燈上的遊戲,有人叫它文虎,有人叫它打虎。逢年過節、遊園活動中常見。特別是每到農曆新年和元宵節,各地都會舉行猜謎會。
製作燈謎和猜射燈謎,離不開語文、歷史、地理知識,也聯繫到戲劇、小說、體育、醫藥、外語。數學與人們的各個生活領域都有聯繫,猜謎是人類思維活動的一個側 面,也離不開數學。目前湧現出很多數學燈謎,有人根據數學符號、運算法則等知識來設計燈謎,有的在揭示謎底的過程中運用數學思想方法,他們將中國文化與數學融匯一體,既有激發數學情趣之功,也有開拓智力之效。
例如,部分數學燈謎如下:
1. 枕戈待旦。(打一數學名詞)
2. 形 (求凰格) 。(打一數學名詞)
3. 診斷以後。(打一數學名詞)
4. 吹哨子。(打一數學名詞)
5.考試作弊。(打一數學名詞)
6. 有始無終。(打一數學名詞)
7.遊子身上衣。(打一數學名詞)
解釋
1.解釋 頭枕兵刃等待天明角鬥,所以謎底是「等角」。
2.解釋 「求凰」,鸞求凰之意,即找配偶。由於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科學,那麼「形」與「數」正好似一對鴛鴦。所以謎底為「對數」。
3.解釋 醫生診斷以後,後繼程序便是「開處方」,故謎底為「開方」。
4.解釋 「吹哨子」是集合的指令,故謎底為「集合」。
5.解釋 考試作弊所獲得的分數是不真實的分數,故謎底為「假分數」。
6.解釋 就是有起點無終點,故謎底為「射線」。
7.解釋唐朝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從詩的含義得知謎底是「母線」。
更多數學燈謎可以參考去歲元宵我們為大家提供的數學燈謎
元宵數學燈謎——元宵一碗,為郎君洗塵
今又元宵,與君同賀——當然少不了數學。我們欣賞下燈謎中的數學思維。
一、燈謎中的加法
「千裡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打一《三國》人名)。謎底是「董卓」。因為「千裡草」拼起來就是個「董」字, 「十裡卜」加起來就是個「卓」字。這則謎語是東漢末年抨擊董卓專權、殺戮無辜的一首著名童謠。
更多例子如下:
1. 兩把短刀。(打一數學名詞)
解釋 短刀就是匕首,用加法原則:「匕+匕=比」,所以,謎底是數學名詞「比」。
2. 上面一個洞,下面一個洞,上洞加下洞,還是一個洞。(打一字)
解釋 上洞是「穴」字,下洞是「井」字,用加法原則:「穴+井=穽」,即謎底是「穽」(jìng)字,陷阱的意思。
3. 有水能養魚,有馬跑千裡,有人不是我和你。(打一字)
解釋
設謎底為x,我們把「養魚」轉化為「池」;把「跑千裡」轉化為「馳」;把「不是我和你」轉化為「他」。於是得到以下三個等式:
氵+x= 池
馬+x= 馳
亻+x= 他
由三個等式可解出:x=也,所以,謎底為「也」。
4. 84小時。(打一成語)
解釋 因為一朝一暮為一天,而「」,所以謎底為「朝三暮四」。
5.二十四小時(打一字)
解釋 24小時=1天=1日,故謎底為「舊」。
6.保留一半,放棄一半。(打一字)
解釋 把「保」字留下來一半,「放」字捨棄掉一半,「保」的兩部分與「放」字的兩部分進行組合,得到4種不同的組合( ),只能是「仿」字。所以謎底是「仿」。
7.加一倍不少,加一橫不好。(打一字)
不少是「少」的否定,就是「多」;不好是「好」的否定,就是「歹」。設謎底為x,可得到兩個方程:解得x=夕,即謎底是「夕」。
8.一月復一月,兩月共半邊。一山又一山,三山皆倒懸。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六口共一室,兩口不團圓。(打一字)
解釋 謎底為「用」。從左到右看,正是兩個「月」合起來;從下向上看,正是三個倒懸的「山」合起來;從上往下看,上邊是「田」字,下邊是「川」字;總體看起來是六個「口」,只是下邊兩個「口」沒有封口。
9.一千零一夜。(打一字)
解釋:「一夜」等於「一夕」,用加法原理得到「一+夕=歹」;「一千」提取一個 「千」字,再用加法原理得到「歹+千=殲」,所以謎底是「殲」。
10.胡金銓導演的電影《大醉俠》中有這樣1段:金燕子不知道哥哥被關押在哪裡,問大醉俠,大醉俠不願明說,高唱兒歌:「一點一橫長,一撇飄南洋,十字對十字,日頭對月亮。」金燕子聽後,立即明白。請問金燕子的哥哥關押的地方?
解釋:用加法原理可知:「一點一橫長,一撇飄南洋」是「廣」字,「十字對十字,日頭對月亮」 是「朝」字,再用加法原理可知:「廣+朝=廟」,所以金燕子的哥哥關在廟裡。
二、燈謎中的減法
有人摘取杜甫的詩句,出了一個謎,謎面是「無邊落木蕭蕭下。"(打一字),謎底是個「日」字。為什麼呢?這需要懂點歷史。原來,我國歷史上有個「南北朝」。南朝建都金陵,前後四個朝代:宋、齊、梁、陳。齊、梁兩個朝代的皇帝都姓蕭。 「蕭蕭下」意思是暗指齊、梁之後的朝代,也就是一個「隙」(古代陳字的繁體形式)。再對「隙」字逐步進行減法; 「無邊」就是去掉「耳朵旁」這個邊旁;「落木」就是要在剩下的「束」字中再去掉「木」字。這樣,最後的結果不正是個「日」字嗎?
更多例子如下:
1. 孔雀東南飛。(打一字)
解釋 由方位圖可知,「孔」字飛去東邊的「乚 」還剩「孑」,「雀」字飛去南邊的「隹」還剩「小」,最後把「孑」「小」合起來即為謎底「孫」。
2.增白皂。(打一字)
解釋 設謎底為x;根據「增白皂」的意思,即增加一個「白」字就是「皂」。可以得到一個等式:x+白=皂,解得:x=七。所以謎底是「七」。
3.倚闌幹,東君去也。霎時間,紅日西沉。燈閃閃,人兒不見。悶淹淹,少個知心。(打一字)
解釋:用減法原理得到「闌-東=門」;「間-日=門」;「閃-人=門」;「悶-心=「門」,所以謎底是「門」。
4.花謝化火燼,流水水無蹤。(打一字)
解釋:用減法原理,「花-化=草頭」,「流」減「氵」後,再與草頭組合起來是「荒」。所以謎底是「荒」。
5.知難相逢嘆別離(打一字)
解釋:用減法原理,知+難-嘆=雉,所以謎底是「雉」。
三、燈謎中的疊加
「一個字,加一筆變成另一個宇;再加一筆再成一字;又加一筆,又成一字;還要加一筆,還要成一宇;最後加一筆,仍是一個字。"(打六個字)。
謎底是「口、日、旦、亙、卓、軋」。這是連鎖方面的例子。
「有一個字,加一點變成另一字;加兩點變成又一字;加三點又成另一字;加四點則又是一個字。」(打五個字)。謎底是「木、術、米、沐、傑」。這個例子,是以「木」為基本形態猜出來的,與上例不一樣,是分叉方面的例子。用數學上「圖論」的語言來說,叫作「樹圖」, 「木」是「樹根」。
四,燈謎中的對稱
「左看三十一。右看一十三,合起來是多少?」(打一字)。謎底是個「非」字。這是一個左右對稱的漢字。這類字在漢字中為數不少,如「北」 「朗」等等。
五,燈謎中的守恆
「一字分兩邊,左右來對調,結果還是它,你說怪不怪?"(打一字)。謎底是「夠」字。左右對調以後,仍然是「麴」字,意思完全一樣。
六,燈謎中的特殊形狀
「一字十筆.無橫又無直。」(打一字)。謎底是「淡」字。這個比較特殊,沒有縱線和橫線,本謎語要從線條形狀角度來猜。
七,燈謎中的逆推
這種謎比較難猜,但趣味很濃,下面再舉三個例子。
謎面是「1 1 1 1」(打一字)。謎底是個「置」字。因為把「置」字拆開,就是「四直」,與謎面切合得很。
謎面是「『日』者. 『田』之半也。」(打一字)。謎底是個「畔」字。聰敏人一眼可看出, 「日」者, 「田」之半也。真乃妙不可言。
謎面是「爿」(打一字)。謎底是個「版」字。因為「爿」者, 「片」之反也。在數學上也叫「鏡面反射」。
八,燈謎中的交集
這與集合論有關係,不但數學味道比較濃,而且是趣味盎然的「佳謎」。謎面是「夜間有,白天沒;夢裡有,死了有,活時沒;多則有兩個,少則沒一個"(打一字)。謎底是個「夕」字。我國漢字很多都帶有幾何結構的特點。在「夜、夢、死、多」這幾個字裡,都包含著「夕」這個結構。它們的交集(即共部分)就是「夕」。
更多例子:
1.上在下,下在上,卡在中間。(打一字)
解釋 「上」字裡在下部的是一橫,「下」字裡在上部的也是一橫,「卡」字裡在中間的還是一橫。所以謎底是一橫寫成的「一」字。
2.天有地沒有,工有農沒有。(打一字)
解釋 「天」字裡有兩橫,「地」字裡沒有兩橫;「工」字裡有兩橫,「農」字裡沒有兩橫。所以謎底是兩橫組成的「二」字。
參考資料:張榮平,燈謎中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