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自述買房經驗:85後從蘇北農村來南京打拼9年,買下2套房

2020-12-14 江蘇房哥

內容來源:南京樓市情報 粉絲自述

主人公梓晟,蘇北人,88年,公務員

一個沒有背景的農村人在大城市裡打拼紮根,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我的老家在江蘇北部農村,南京讀的大學,自記事起父親就身體不好沒有勞動力,還需要醫藥開支,全靠大字不識一個的母親苦苦支撐。

大三那一年,母親腦梗塞導致偏癱,靠兩位姐姐接力供我上完大學。2011年畢業後運氣好加準備充分考上了公務員,之後異地分配到常州工作2年,但對常州這個城市沒有歸屬感也沒有定居計劃,2013年單位機關招聘考試調回南京。

後來在南京買了2套房,關於買房,我認為就是狠心+一見鍾情吧!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2007年9月我從蘇北老家考到了江蘇省會南京讀大學,獨自一人拖著箱子走在溼漉漉的馬路上,面對陌生的城市,想著何時何處會有我的家。加上對南京這座城市的人文歷史、規劃和風景都十分鐘情,一直都有定居的想法。

從小到大老師都說:知識改變命運。

因為出身不好,也只有通過自己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大學期間我勤工儉學,努力學習,大三就開始規劃未來的職業道路,原本想考研,但是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本科畢業直接考了公務員。

身邊同學都說我輕輕鬆鬆就考上了,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哪有什麼是輕輕鬆鬆的,只能說運氣好加上我確實付出努力,認真準備了!

「工作2年多:存款20萬,想在南京買套房」

2011年我如願考上了公務員,但是因為工作原因被借調到常州待了差不多2年。那時候常州很多樓盤均價差不多一萬塊錢不到,但我對常州這個城市沒有歸屬感也沒有定居計劃。

男人在30歲之前可以靠才華、學歷和外貌吸引人。而在30歲之後,物質條件才是根本,其他的只是錦上添花。一個沒有背景的年輕人在大城市裡打拼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2013年我再次回到南京,當時暗暗下了狠心:就在這裡,哪兒也不去了。工作幾年下來除去給家裡寄過一些錢去,其他時間就悶頭工作,沒愛情、沒生活、沒什麼有趣的記憶。

有一天,我坐在玄武湖公園的一個石凳上,翻看手機銀行帳戶上躺著17萬,外面還有3萬借債未收回。年底單位發了一筆獎金,存款差不多有22萬了,當時腦海中閃過一個強烈的念頭:我想在南京買套房!

2014年初,剛過完年我就開始到處看房子,問姐姐和朋友借了一些,湊了差不多30多萬首付款,從市區看到江寧,江寧看到江北,因為預算有限,選擇空間不是很大。

當時覺得新房非遠即貴,還是買二手房吧,儘管老破小讓人抓狂,各種稅費也讓人心疼……身邊買二手房的同事同學,有把中介費砍半的,也有一分優惠都沒談下來的,如果是我去談,估計就是後者。

一個周五的晚上,和同事聊天,他建議我沿著地鐵線看房,讓我突然有了思路。正好第二天相親對象沒空出來見面,我閒著也沒事,就出去看房子吧!於是我就順著1號線找去了江寧大學城的保利xx語。

買房就是狠心+一見鍾情吧!

我想這大概就是一見鍾情吧,看完房子回去一夜沒睡著,憧憬著和家人住在新家的喜悅。第二天一早又去了售樓處,也就是在那裡買到了我人生的第一套房子,當時樓盤均價1.1萬/㎡面積91㎡總價100萬左右,首付3成差不多剛好夠!

保利梧桐語實景圖

保利xx語目前在鏈家網站的掛牌均價為26478元/㎡,和買的時候相比,漲了約1.5萬/㎡。

2016年5月我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這時我已經還清了當時買房借的所有首付款,房貸的話公積金抵了一部分壓力也不算大。

結完婚以後手裡還攢了一些錢,當然其中有我老婆的一大部分,2016年底我們決定再買一套,兩個人加起來大概勉強湊了二十萬出頭點,加上她公積金餘額十萬,我們還把大學城的房子做了房押,貸款了一部分。

然後去江北核心區又買了一套,樓盤名我就不說了,反正當時不到3萬/㎡,現在二手房大概4.5萬/㎡。

從農村出來時的一貧如洗,到現在在南京有了兩套房子,還有了愛人和一個可愛的女兒,一切都很幸福!回過頭看當初,幸好當時有足夠的勇氣借錢買了房,也終於在南京站穩了腳跟(通過和老婆兩人的共同努力,目前除了房貸外沒有其他外債)。

和大家分享這麼多,沒有炫耀的意思,畢竟在南京有2套或者2套以上房子的人比比皆是。

我只是這座城市萬千「打工人」當中的一個縮影,和老婆、女兒過著平凡而簡單的生活。下一步,我和老婆商量想把這2套房置換成一套學區房,為了女兒上學!

希望通過我的故事告訴大家,只要你敢想敢拼,每個有夢想的人都能憑自己的努力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註:本文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如果侵犯到了您的權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什麼年齡適合買房?你是多少歲買的第一套房呢?
    買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房子不僅是大家的安身之所,更是人們精神上對家的寄託,對於很多人來說,有了房子,就有一種安定踏實的感覺。那麼,你買房了嗎?又是在多少歲買的第一套房呢?今天我們來聊聊購房年齡的那些事!
  • 徐州94年單身美女:看房2年,我終於買下人生第一套房!
    這不由的讓我想起身邊的兩位90後單身女性朋友,早在2017年就開始在徐州看房,終於在2019年年底、今年陸續買上心儀的房子。(文章內容都是真實買房故事,不涉及廣告) 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做個投票:
  • 京漂9年買下28㎡膠囊房,自裝成「幸福窩」!女人有套房心裡踏實
    京漂9年的她,靠著自己的努力打拼,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作為一個女孩兒,真的比大部分人都要優秀了。雖然小,但起碼是自己一個人的安樂窩,不用租著房子,東奔西走,再也不會遇到漲租和奇葩租戶的問題了。其實這套房子有35㎡的建築面積,但是扣除公攤後,只有28㎡的實用空間,屋主「裴哥」自稱為膠囊房。朋友笑稱這麼小的房子,設計師都不想接。
  • 女子買下14套房,樓盤降價後想退8套,網友聽說後炸了
    買了沒多久的公寓降價了 作為買房人,你會怎麼想? 事情是這樣的 2019年11月,王女士以約11000元/㎡的價格,購買了巫家壩一樓盤的14套公寓,總價1400多萬元。不料今年9月,該樓盤降價至8000—9000元/㎡,她算了算,發現自己損失了300多萬元,便要求退掉其中未做網籤的8套公寓,卻在開發商那裡碰了釘子。
  • 買房和租房?20年後相差的不只是一套房!
    小中和小原,一個認為租房窮三代,擁有自己的房子才是完整的人生;一個認為買房毀一生,租房才是正確的選擇。他們分別了選擇買房VS租房,20年後人生會發生哪些變化? 買房OR租房,20年後差別有多大?
  • 加拿大老移民打拼一生買下百套房,現狀卻讓人唏噓
    懷揣5元移民加拿大的一位老移民,在渥太華打拼多年,一生買下100套房進行出租,打造了自己的地產王國,成為身家超過2000多萬的加國富翁,不過,結果仍然令人心酸。
  • 網友:我買人生第一套房時,開心到打滾,一夜睡不著!
    感覺日子有盼頭了;還下定了決心,這輩子要是沒什麼大事情,就不會賣這套房,意義重大」一位網友回憶自己第一次買房的經歷。「人生第一套房」對很多人來說,確實意義重大。這可能是你證明自己賺錢能力的一種表現;可能是你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後,購買的最貴奢侈品;可能是你婚姻的起點,一個全新幸福家庭的開端……有房才有家,購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後,你更有動力賺錢了,更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了,更有信心和底氣了。
  • 南京211碩士買房:為了攢首付,40塊錢摳著用!
    更多的「後浪」還在生活中摸爬滾打,年輕人的世界並沒有如此光鮮亮麗,平行的後浪世界裡,大多數的年輕人,正在為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而努力。「為了買房,一天只吃一頓飯,瘦了十多斤;為了買房,咖啡只喝速溶的;為了買房,旅遊變成了家裡蹲……」說話者是劉敏,去年下半年剛在南京置業的寧漂一員,2016年她從南京某211高校碩士畢業,開始了她的寧漂生活。
  • 我存款2000,在崑山買了套100平的房子,買房背後的縮影
    小北和他老婆在大學校園認識,畢業後小北先來崑山打拼,一年後他老婆也來到了崑山。2012年3月,兩人領了結婚證。這個蘇北的男人,2002年畢業,經過幾年的城市漂泊,2005年底去了上海,並且一直工作至今!2007年秋,在崑山工作的同學勸他來崑山買房,畢竟大家都知道在上海買房、落戶、小孩上學有多難。
  • 江蘇蘇北農村房子的「荒廢」,你看到的只是表象
    江蘇蘇北農村房子的「荒廢」,你看到的只是表象!經濟水平的不一致,導致在城市化過程中各地農村不同的表現。江西、安徽、河南這些中部省的農村出現新的面貌,說明我們國家的中部也在快速發展。蘇北而江蘇已經進入城市化尾聲,有能力進城的農村人口,都去了製造業發達的地區,或者本地的地級市、縣級市。毋庸諱言,不僅江西農村,甚至河南、皖北農村建的房子,都要比比蘇北氣派得多。
  • 女白領打拼十幾年身價飆至千萬:買房讓我步入中產階層
    坐在窗邊的小李變得十分煩躁,這幾天正為買房的事情發愁呢,去年畢業的他年初就領了證,本打算今年上半年把婚房買了,結果這房價就跟坐了火箭似的飛漲,早已超過了自己的購房預算。「顏姐多幸福啊,趕上了好年代,買車又買房,三環內2套房不得1000來萬?」小李每次愁買房的事,都會順帶提到我:「你房貸早就還完了吧?一點壓力沒有。」
  • 買房後壓力有多大?網友:工資2萬,房貸6千,不敢辭職!
    買房後壓力有多大?網友:工資2萬,房貸6千,不敢辭職!房子這些年的屬性變的越來越重要了,以前大家對於房子的概念就是能住就行,至於在什麼地方好像並沒有那麼重要,但隨著城市化的推動,人們對於房子的概念漸漸有了變化,更加傾向於城市裡的商品房,而且還是配套各方面都完善的房子,這類房子確實能夠給自身帶來很多附屬價值,不僅能夠自住還能夠保值增值等,但這樣的房子價格也是不菲的,現在買套百來平米的房子,總價要上百萬,首付都要幾十萬,而幾十萬的首付足以在農村修一個面積更大裝修更好的房子了
  • 2020買房必看!南京最新限購限售、落戶政策一網打盡
    摘要:新春期間,我們為讀者整理了一份南京買房政策大全,共分為三篇,包含限購、限賣、貸款、交易稅費、落戶、購房證明等等。2020年在南京買房,看這三篇稿件就夠了。
  • 985畢業做中介,曾被認為丟人,如今賺1300萬、買下三套房
    「985畢業當中介,我開的車比客戶的好」 現在,隨著存量房市場逐漸佔據一二線城市的主流,如今的房地產中介公司已不再是早些年的房地產中介公司了。他們在教育、專業精神和財富積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廣州工作的澤華,是從武漢大學畢業的,從業至今已有12年了。
  • 錢念:家境貧寒的農村姑娘,獨自打拼25年,在大都市全款買3套房
    錢念進入售樓處後,沒有銷售經理搭理她。她扎著馬尾辮,身著一件紫色毛衣,一條黑色休閒褲,腳上一雙休閒鞋,打扮並不起眼。銷售們認為錢念會和許多買房人一樣,看看就走,根本沒錢買房,所以沒有接待她。最後,錢念禮貌地主動上前諮詢房屋信息,才有一位銷售勉強和她聊了起來。我們坐在售樓大廳,他叫人給我倒茶,然後接了一個電話,又走開了。
  • 50人自曝:我省吃儉用買下常州這套房……
    就在昨天,常州樓市微信平臺徵集了「苦盡甘來,我省吃儉用買下常州這套房」的話題,昨天微信一經發出,就感受到了大家百分之百的熱情。連結為: 首先,我們先來做個投票吧!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的留言!
  • 在一線城市打拼,回三四線城市去買房,是當下年輕人無奈的選擇
    北上廣一直是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去追夢的城市,電視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北京女子圖鑑》等熱播劇也是在講述著現實生活裡在大城市打拼的不易,其實如今對於年輕人來說最不易的就是這些城市的房價。我們且不說在北京、上海這些城市買房了,畢竟難度太大,動輒幾百上千萬一套的房子,就憑我們起早貪黑的工作一輩子都是買不起的,所以大多數在這裡打拼的人都是蟻居在狹小的出租房裡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再怎麼樣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回老家三四線城市買套房。
  • 買房結婚成剛需置業動力!南京2019官方「婚姻報表」公布平均初婚...
    2019年,南京人的初婚年齡為31.7歲,比2018年下降了0.5歲。根據貝殼數據研究院對2019年市場調研發現,南京潛力購房年齡是31.2歲,基本和結婚年齡持平。哥們從12月31日南京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樓市大數據論壇上了解到適婚年齡的人群正成為剛需市場主力。原來,結婚才是剛需買房上車的最大動力!
  • 55歲華裔清潔工攢了9年錢 400萬紐西蘭買兩套房
    (紐西蘭先驅報中文網)海外網4月5日電 「在奧克蘭買房不是不可能的。我實在不理解那些抱怨奧克蘭房價的人們。如果你努力工作並好好存錢,就能買到房。如果你想買房,就得放棄奢侈的生活。」55歲的Feng阿姨,9年來以清潔工的身份為人打掃房屋,努力工作攢錢在奧克蘭買下了兩套房。她說在奧克蘭買房並不是天方夜譚。「我來了之後,我一直在存錢。比如我只穿二手的衣服,我們家裡只用LED燈。」她在花園裡種菜,這樣就能節省很多的食物開銷。周末她還會在跳蚤市場賣二手飾品,為了賺更多的錢。「如果總想著自己的目標,就能知道怎麼攢錢賺錢。
  • 5年後全國房價漲到2萬?官方9字回應,買房早打算
    如果用牛市來形容的話,那麼過去20年,中國房地產就是「鋼鐵打造」的超級牛市,不管是誰買房都賺錢,哪怕是沒有任何經驗的農村阿姨,只要買房早的人,基本都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未來5年,房價還會漲嗎?專家:5年後全國房價漲到2萬。